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少数民族具有自己的文化传统。这些文化传统使少数民族的文化各具特色。羌族民族文化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环保价值,追溯民族之根、文化之源的历史价值,健康活泼、智慧美观的审美价值,讲究礼仪、率真质朴的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2.
羌族民俗文化对羌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和重要意义,本文从羌族民俗文献的产生、发展、变迁的历史沿革分析,阐述了羌族民俗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价值,并且据此提出了可行的图书馆开发利用羌族民俗文献的措施和途径。  相似文献   

3.
世代口耳相传的羌族释比经典,博大精深,包罗万象,涉及羌族的宗教信仰、社会历史、生产生活、民风民俗、文化艺术等各个方面,可谓羌族人民的百科全书.本文是在作者多年全面、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将当今学术界对释比经典理解上的不当之处作了修正.并从多个角度简要论述了释比经典的内涵、性质、价值.  相似文献   

4.
羌族文化空间的多重性与发展价值考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空间,主要有天火坪、勒色坪、火塘屋、照楼台、芋初坝、议话坪等,它们有的还在人们的视野之中,有的已经在缓慢消失。我们应从非物质文化保护的角度,对新农村视野下的羌族文化空间的抢救以及其发展价值的考量给予高度的重视,并且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近百年来,国内外研究者对羌族社会、经济、文化等做了大量调查与研究,尤其对羌族的宗教、习俗、"释比"文化等做了详细的记叙和探讨,但对羌族民间信仰及其社会价值功能没有较为系统完整的梳理和研究。本文试通过大量文献资料、考古材料以及羌族民间神话、传说,祭祀礼仪活动等,对羌族民间信仰以及社会价值功能做些探讨,揭示古羌文化的基本原型,体现羌族原始宗教文化的最高原则,为羌族优秀的历史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继承和发扬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羌族萨朗的价值及保护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羌族最为古老的传统民族歌舞形式,最具代表性的艺术精华之一的萨朗,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汶川特大地震是羌民族的一次灾难,同样也是包括萨朗在内的羌族文化艺术的一次灾难.及时对地震给羌族萨朗造成的破坏及其现状进行评估,采取有力措施进行抢救、保护与利用,已成为震后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丧葬礼俗其实质之一就是人类对于爱的潜在表达.从爱所具有的情感、友谊、审美、欲望等四个特性为出发点,可以清楚地看到:羌族丧葬礼俗过程就是对羌族民众社会情感、道德情感、审美以及友谊情感的激发过程,即是对爱的激发过程,也就是爱的教育过程.这个过程既表达了对逝者的爱,又表达了对生者之爱.羌族丧葬礼俗中蕴含的爱的教育给予我们几点启示:即爱的教育是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前提,是推动人与人、社会、自然和谐发展的动力源,是人本主义教育思想在现实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羌族民居建筑群的价值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羌族民间美术具有很多独具特色的文化价值。民居建筑群作为民间美术的核心,在羌民族的生产生活中占有不可取代的地位。本文扼要阐述了羌族民居建筑群的文化特色;其次从军事、政治、教化、生产、生活功能方面与建筑材料、建筑技巧、建筑与环境的和谐等方面对羌族民居建筑群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探讨,接着又从建筑风格方面对羌族民居的科技和艺术价值进行了详细的论述,最后本文指出了对于羌族民居建筑群的具体保护、开发利用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9.
羌族碉楼的建造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碉楼是羌族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物质民俗。笔者运用民俗学的理论从分析羌族碉楼的建造、形状、规模、类别、功能入手,揭示了碉楼所蕴涵的深层次民族文化内涵,探讨了羌族碉楼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芳心 《今日南国》2006,(17):48-48
泰国的榴莲举世闻名,以其巨大的个头,以及独一无二的口感和味道,被人们称为“果中之王”。榴莲的果肉所散发出来的奇异香味,能让远在几十米外的人闻到,它的果肉金黄金黄的,色泽鲜明耀眼,可以食用,果核也可以炒食,全身有多种用途。虽然榴莲是泰国的骄傲,但是,在不以榴莲为主打水  相似文献   

11.
12.
羌族地区城镇发轫于新石器时代的聚居部落,其发展变迁与羌区的历史演进和民族融合同步,在羌族发展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羌区城镇产生之时,正是羌区纳入中国版图之初,是中央政府行使国家职权的重要标志。蜀汉政权主川后,军事地位逐渐成为左右羌区城镇变迁的首要因素。清季民国,羌区城镇则成为汉藏经贸交流的中心和纽带。新中国成立之后,羌族地区城镇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高度,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羌族释比经典是羌族人民一代一代口传言授的经典,内容涉及战争、宗教、民族、文化、哲学、历史、伦理道德及医药等诸多方面,是了解羌族先民生产生活演变过程的百科全书.本文在介绍释比经典的八种类型的基础上,探讨了经典在历史、哲学、文学、科技等方面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从目前已发掘的文化遗存来看,羌族地区在旧石器时代就已经有人类活动的轨迹。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痕迹则遍及了整个羌族地区,随后出现的石棺葬则是羌族地区人类活动连续性发展的明证。值得注意的是,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据点的形成,基本奠定了羌族地区今后人类聚居群落的基本状况及城镇发展的基本区位。  相似文献   

15.
在专业教育越来越窄化、人文教育越来越弱化的今天,强调通识教育,是因为它不仅追求整体的知识观,克服知识碎片化,达到文理会通和古今中外贯通,还传承人类历史文明,形成共同的价值观,而且还能提供多视角、多学科视野观察、解决自然、社会和人本身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达到对自然、社会和人本身有更高境界的把握,最重要的是造就具有远大眼光、通融识见、博雅精神、全球视野和优美情感的全人,实现教育的根本追求。  相似文献   

16.
羌族民歌作为羌族人民的原生艺术形式属于中国音乐的范畴,是中国民歌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民众生活中的旋律、歌词以及演唱者并存。民歌是民众的、口头传承的民俗音乐,通过民众的创作、演奏、欣赏等三个环节完成传播,具有持续不断地变化的特性。羌族民歌演唱于羌族人民的日常"劳动"、"仪式"、"游戏"场景里,反映其民俗事项。  相似文献   

17.
羌族纪实影像应是“羌村镜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以真实而富于诗意的细节,充分、全面地显示了羌民族社会历史变迁和古老文化的传承。因而基于此的研究,也必定能对羌民族灾后文化重建和家园重建提供重要的精神武器——从影视人类学出发,找到这个民族发生、发展的渊源;从地方社会发展看,可以引发强烈的认同感与参与感;而从更大的民族文化传承来考量,则可以推进各项非物质遗产继续向深广推进。  相似文献   

18.
文章在回顾羌族地区土司制度建立、发展及至消亡的基础上,梳理20世纪以来,学术界对羌族土司的研究状况及研究成果,分析其研究特点,展望未来的研究趋势,探讨研究路径,希望为今后羌族土司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本文依据众多史料,对历史上我国西南域外羌族系统诸属国之概况及其消亡演变、与宗主国的关系等,作了较详细的考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