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自媒体时代,微博助力改变了中国政治生态语境。微博政治参与作为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一种新模式,加速推动了大学生群体的政治社会化进程,日益影响着政府决策。通过案例,解析了当代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的过程、表征及原因,并从政府、社会、高校、大学生四个维度提出了规范和对策。  相似文献   

2.
微博不仅为大学生提供了信息交流互动的新型平台,也为大学生提供了探讨时政和表达意愿的重要场所。微博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政治参与形式,之所以得到大学生的热衷,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尽管对当今高校维稳工作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但是也带来了不少消极影响。客观分析大学生微博政治参与对当今高校维稳工作产生的双重影响,并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培养当代80、90后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塑造其政治人格,完善其政治行为是社会、学校、家庭的重要责任。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角度上看,价值取向的迷茫致使其政治参与信念缺失和参与行为异化;政治心理的不成熟致使其政治参与意识不强和参与行为的不理性;政治气质和政治性格差异支配其个体政治参与意识和行为的效率;政治能力的差异决定其个体政治参与意识和参与行为的广度和深度。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政治心理发展状况,有助于高校和社会在教育和管理方面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政治教育,培养他们确立坚定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政治参与意识,养成健康的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4.
对微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阐述了微博的产生和发展,归纳了微博具有即时性、多样性、广泛性的特点。探讨了当代社会背景下大学生在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大致有三个方面:一是知行分离;二是集体主义意识淡薄;三是大学教育功利化倾向明显。对基于微博平台的当代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微博对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影响,提出在微博平台中开展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方法:一是通过开设高校官方微博,建立与大学生沟通的新渠道;二是在微博上设立公民道德建设特色专题;三是依托校园社团;四是在高校大学生中间树立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5.
基于大样本调查数据,对中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的现状进行研究.通过统计分析发现,18~24岁的青年是影响中国公民微博有序参与的主要群体.运用系统分析、内容分析与情景分析等方法分析得出当前中国公民微博政治参与存在的主要困境,社会阶层的多元异质特性带来了微博政治参与的"群体极化"现象,数字鸿沟的客观现实导致了微博政治参与的非理性行为,微博谣言不断则敲响了公民微博政治参与有序化困境的警钟.通过政策视角与公民教育视角提出,公民微博政治有序化参与的对策建议为前者是要通过法制建设规范引导参与行为,后者是要通过理性公民教育提升参与效能.  相似文献   

6.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为人们的生活交往提供了便利。作为使用新媒体比较普遍的大学生,对其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如何针对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趋利避害是"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不可忽视的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主动学习,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拓一个崭新的局面。  相似文献   

7.
高校微博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窗口,也是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通过对浙江省12所高校官方微博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做好对高校微博的信息管理,强化与学生的互动,并建构一支微博管理团队,推进高校微博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高校微博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窗口,也是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重要平台。通过对浙江省12所高校官方微博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利用微博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积极做好对高校微博的信息管理,强化与学生的互动,并建构一支微博管理团队,推进高校微博在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的变革,在校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和新问题。基于这一重要的研究背景,本文结合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研究了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现状;根据研究、调查发现,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行为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继而针对高校如何加强学生的政治参与问题,提出解决的具体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形式,正从一个微平台迅速变成大众传媒平台。由于微博具有短、平、快的特点,基于微博传播的网络舆情也呈现出新的特点,公众从信息获得转向互动参与,网络舆情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稳定的影响日渐深入。大学生是微博的主体,微博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了平等交流和彰显个性的平台,另一方面也成为不良情绪和非理性表达的放大器。因此,高校要积极应对,做好微博时代的稳定工作:要理性面对,建立高校官方微博;认真维护,用好高校官方微博;积极引导,培养高校"意见领袖"。  相似文献   

11.
微博问政是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公民政治参与行为在网络领域中的扩展。微博问政的便捷性、互动性、广泛性,促进了公民政治参与权的发展。微博问政中的公民政治参与的不均衡性、虚假信息蔓延、”碎片化”参与等现状,给微博问政带来了的挑战。本文探讨了保障中国微博问政有序发展的建议:提高微博用户的道德自律意识、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2.
微博作为新兴的网络交互平台,已成为大学生新的生活方式之一。微博具有传播速度快、传播内容广和传播方式的互动性等特点,微博的出现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机遇也提出了挑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积极应对挑战,利用微博这个新媒体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渠道。  相似文献   

13.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扩大了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也改变了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创新扩散理论为依据,可以更好地把握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点。只有加强对于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新媒体的重视程度、积极研究它们的传播特点,才能抢占高校思想意识安全、政治信仰正确的制高点,从而更好地发挥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的正面负面影响及其应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热情较高,并呈现出了其自身的特点:开放、自由的方式,“草根式”自下而上的形式、理性与非理性交织并存。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塑造大学生独立的政治人格,但也存在着政治参与信息来源不可靠、容易形成“网络暴力”的负面影响,.根据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特点,应该从制度规范与精神文化两方面引导大学生有序、理性的政治参与行为。  相似文献   

15.
网络的普及使学生网民数量不断扩大,大学生的网络政治参与及政治效能感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对中国矿业大学在读全日制本科生的互联网使用、线下政治参与、网络政治参与、政治信任以及政治效能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的性别、网龄、上网时间和上网内容等对其政治效能感、政治信任、政治参与有一定的影响。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政治态度、价值观念等得到某种程度的催化,表现为对自我认知能力的提升,对网络意见领袖及其他群体观点的免疫力的下降等;线下政治参与和网络政治参与的目的都是为了获得政府的回应,实现各自的利益诉求,而且大学生线下政治参与越多,其外在政治效能感便越强。  相似文献   

16.
微博作为一种新媒体工具,在大学生中广泛流行。微博特殊的传播特点使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广受欢迎,微博的流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不仅要充分认识微博给大学生带来的积极和消极影响,而且要分析以微博为载体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可行性,从而真正找到将微博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7.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新媒体不断出现,作为网络新媒体的微博逐渐成为公众舆情表达的重要出口,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基于微博的特性,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并对利用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围绕"微时代"这一特定社会背景,从微博自身特点、功能以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出发,分析了微博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具体表现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价值领导力意识淡薄、驾驭能力弱,微博导致价值传播方式由权威性灌输向非权力性影响的过渡,以及微博推动流行文化导致大学生价值观与主流价值观分离。针对以上问题,从价值识别、引导、辩护、整合、实践等功能出发,通过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价值领导力意识、正确对待大学生利益诉求、坚持主流文化渗透以及争当网络意见领袖等方面,破微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集体失语和功能障碍,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自身价值领导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从分析微博自身特性入手,对安徽大学学生微博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并根据调查数据分析了微博对大学生用户的信息行为和信息心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微博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很高(被调查对象中的95%开通了微博),是大学生进行信息获取和社交活动的重要平台;且大部分大学生微博用户是常驻型的用户,即每天都会查看或使用多次.但每天花在微博上的时间在一至两个小时以内。大学生使用微博主要是寻求信息、参与社会交往、追求“地位”刺激、管理自身情绪和娱乐活动以及求新猎奇,掌握了大学生这些使用微博的信息心理,可为正确管理与引导大学生群体使用微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微博作为一种网络技术构造下的信息平台,为高校师生间的快捷交流和互动提供了便利。在信息技术时代,利用微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具有自身优势和必然性,亦有师生间沟通的局限性。因此,有效地利用和引导微博这一载体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将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行为取向与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