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易"是西方哲学的根本问题.但是,自从阿拉克西曼德开始,"变易"一直就被消极地笼罩在"罪与罚"的阴影之下.为了重新赢得变易的清白,尼采不仅借赫拉克利特游戏和审美的哲学废黜了这种笼罩在变易之上的"罪与罚"的乌云,而且还进一步对变易所带来的消亡和毁灭做了狄俄尼修斯般热情的肯定与讴歌,并把所有事物的"易逝性"看作是高涨洋溢的权力意志"对生产和毁灭之力的享受",看成是"永无止境的创造"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
生存尊严与个体自我认同、自我价值定位及幸福感紧密联系在一起,"理"性则是维护尊严的基础;"说理"是维护尊严的前提条件,"说理"教育则是过一种有生存尊严的可能路径。在具体的运作过程中应注意,"说理"教育不是灌输;"说理"应成为一种教育生活方式;"说理"教育要关注公共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乡土小说生存或毁灭叙事模式中所谓的生存,是指乡土小说对美好乡土社会的继承、向往和营造;而其所谓的毁灭,则是指乡土小说对破坏乡土社会行为的批判、背弃和决绝。生存或毁灭叙事模式的运用,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即乡土小说在为人们描画一个永远被回忆、幻想和守望的毁灭的乡土社会的同时,其虚构、想像和前瞻性叙事,又为乡土社会的生存,预留了必要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鲁迅尼采生命美学的起点是生存毁灭感,由于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及其所引起的生命态度有差异,他们对"毁灭"的认识和阐发又是不一致的;同时,从悲剧的理性和非理性、现实与非现实、悲剧的崇高等方面入手,我们可进一步看出鲁迅和尼采悲剧观的契合与冲突。  相似文献   

5.
文章对德里达的"继续生存"观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同"以后生存"观点进行比较后指出,"继续生存"虽然源自"以后生存",但绝不是它的简单复制,而是它的某种意义上的继续生存.  相似文献   

6.
在《海市蜃楼》中芥川巧妙地运用了"狗"和"乌鸦"等多义的隐喻符号,并结合视觉和听觉相互交错的身体感知能力,在叙事技法上妙用"沙漠"与"海市蜃楼"的这一对特殊的大自然的造化物,既凝重地表现了死亡步步向"我"逼近、直至走向自我毁灭的深层心理,又形象地再现出了现代人巨大的生存困境及其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7.
《哈姆莱特》的诞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作品中表现了复杂矛盾的人物内心世界,表现出最真实的人性特征,成为不朽的悲剧名著.生存与毁灭,思想与行动,都是值得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生存还是毁灭"这段独白展示出哈姆莱特作为高贵王子的丰满形象。在哈姆莱特忧郁彷徨的背后,是仁者的操守、智者的审慎。独白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厚,不仅细致入微地揭示出哈姆莱特的痛苦思索,也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到他的成长过程以及他的责任感、理想抱负和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9.
中国各民族以"殉情"为母题,以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为背景,创造了经典的殉情文学作品,"美的毁灭"产生了巨大的悲剧力量与审美效应。殉情文学多是"累世层积"的成果,是劳动人民与文人共同创作的艺术结晶,其叙事模式是相似的、程式化的,即"相爱—阻碍—反抗—殉情","殉情与合冢"是最核心的叙事元素。受中国传统审美价值取向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传统文学表达的影响,各民族殉情文学在结尾均基于本民族文化进行了寄寓性意象建构,使得殉情主人公"社会人"身份消解,在"彼世界"获得重生,实现了永恒的自由与幸福,从而结局"圆满",由此也形成了中国殉情文学的经典审美范式。  相似文献   

10.
转型性文化变迁理论虽然是基于企业文化建设的理论,但对大学教育也很有借鉴意义。它在大学教育的应用表现为证伪,"制造"生存危机,使学生产生生存焦虑,加强危机意识。在学习焦虑出现时,创造心理安全感,减轻学生的学习焦虑,给学生提供试错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美国牧歌》描述了一个犹太家族在美国的寻梦之路及梦想破灭的悲剧.故事中主人公犹太佬在父辈那里继承家族事业,并通过努力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但却不幸地被女儿梅丽毁灭.菲利普·罗斯在此揭示了“美国梦”的脆弱性及美国犹太人丧失犹太性之后的生存危机.  相似文献   

12.
自古以来的一些伟大美学命题总是从一种"动词"的意味中探讨美的本质与存在,美的存在具有一种生存论上的非现成性,也就是说美总处在一种不断的生成状态中.可以说,生成性是美的最高规定性,"生成"是美的本真的存在状态.  相似文献   

13.
作为危机时代"普遍绝望"的思想呈现,《小说理论》内涵了卢卡奇对总体之问题的特殊体悟。在现代主义的立场上,卢卡奇将历史截分为"古典社会""基督教社会""现代社会",并以"史诗"为标尺,审视"小说"中现代人的生存状况。随着自发存在总体的遗失、先验家园的落空、社会的分裂化,时间成为小说世界的实存载体,并经由赋形建构了小说世界"时间统一体",以守护现代人的主体原则。面对小说世界的"时间强力统治",冒险抗争、抒情陶醉、理解性和解从不同维度勾勒出的现代人独特在场形态,刻画了极具表现力的现代生存境况。但是,面对这种异质的生存处境,"新世界"的幽微预兆以及赋形的"庸人的辫子"则凸显了时间之赋形对总体之问题的浪漫主义写照。  相似文献   

14.
从"等待"主体的自我分裂、"等待"内在维度的破碎性及"等待"对象的不自明三个方面论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等待"主题,揭示出这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对现代世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及其精神危机深刻而敏锐的探索,反映了荒诞无所不在地把人桎梏于枷锁中。人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等待"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外在行为状态固化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家"字"从宀从豕",具象地保留下人类生存方式的历史记忆,所谓无"豕"不成"家",体现的是农耕文明的基本生存方式。通过对猪的圈养与驯化史的追溯可知,"豕"是农业文明特别是华夏农业文明的一个象征符号,"豕"与"家"的生养关系在饮食文化、节祭信仰等方面都多有体现。  相似文献   

16.
在鲁迅"五四"前后的诸多论述中,"生存"是最为核心的概念。鲁迅对"生存"的重视和使用辐射到了诸多议题,他既用之改革家庭,又以之作为反传统、革新思想的依据。虽然鲁迅在进化的语义中使用"生存",但他把生物进化论与意志论融合起来,显示出他并不是在达尔文的"适者生存"意义上使用"生存"。是鲁迅误解了进化论吗?鲁迅频繁引用尼采阐释进化,通过梳理科学史可以发现,尼采与进化论存在着复杂的历史关系。鲁迅正是接续了德国学者对生物进化论的讨论,这改变了他论述"生存"的方式,为其界定"生存"概念提供了新的原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所谓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总的看法。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现阶段提出的"科学发展观",针对的是片面的"增长发展观"。新社会发展观的提出,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史再现",又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理性重建"。科学发展观作为社会发展的新范式,体现了社会成员共同认可并且共同遵守的信念、理论和方式。这一新范式的确立,有其生存论、伦理观及动力基础,"以人为本"是其生存论的基础,"和谐社会"是其伦理观的基础,科学技术是其动力基础。  相似文献   

18.
从"等待"主体的自我分裂、"等待"内在维度的破碎性及"等待"对象的不自明三个方面论述贝克特的<等待戈多>的"等待"主题,揭示出这部荒诞派戏剧代表作对现代世界、现代人的生存境遇及其精神危机深刻而敏锐的探索,反映了荒诞无所不在地把人桎梏于枷锁中.人在不断异化的过程中,"等待"也由传统意义上的外在行为状态固化为人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自然主义谬误"的核心是"事实"与"价值"之间的逻辑矛盾,环境伦理学"模糊"了这个界限,所以遭到非议,并陷入困境.透过机械二元论的遮蔽,我们发现环境伦理学并不是简单地把"事实"等同于"价值".在"主体间性"等过渡路线的平台上,"事实"与"价值"有了"沟通理性","自然主义谬误"不仅得以消解,而且使环境伦理彰显出更深层次的生存内涵.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哲学视域下,道德人格的涵养需要主体之性发之于外,"中"作为衡量主体心性与行为的一贯标准,执"中"以显德,"德之和"是主体之心因道应物而呈现的本然之序。纯粹理念上的个人主体体现绝对价值的完满性,现实经验中个人主体性的实现则不免受到社会历史发展的条件限制。一方面,个人主体性的完全实现体现其应然价值;另一方面,个人在现实情况下依据生存需要做出的判断、选择与决定,并非与主体性实现完全同一,甚至个人行为被异化为对立性存在,导致主体人格分裂进而陷入丧失本真自我的精神困境。秉承中国哲学致"中"成"和"之义理,人与万物各顺其性而正其命,使人己和解而物我无对,由"和"成其性,以此完成主体性的价值确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