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典故是语言的精华与核心,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由于中西语言和文化的差异,典故翻译是译者所遇到的最棘手的问题之一。《浮生六记》原著中有很多文化含义丰富的典故。拟以其两译本为例,探讨典故的不同翻译策略,旨在通过对具体译例的对比,分析译者处理典故时的做法与得失,并指出译者应恰当地处理典故的翻译问题。  相似文献   

2.
大量用典是毛泽东诗词的一大特点,典故的恰当处理对毛诗的翻译至关重要。把毛诗典故分类,从五种《毛泽东诗词》英译本中选取代表性的典故的英译,列表分析典故的翻译,发现虽然这些英文版本的译者、译者的国别及出版的年代不同,但他们的对典故的处理方式有很大的共性。这些方法对汉语诗词中典故的翻译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典故翻译是文学翻译的难点之一,图式理论为译者成功进行典故翻译提供了新的视角。图式理论认为,有效激活译语读者的相关文化认知图式是进行典故翻译的关键。本文以图式理论作为框架,分析杨宪益夫妇在翻译《红楼梦》时所采取的典故翻译策略并指出其得失。  相似文献   

4.
典故和意象分别是中国传统诗学的关键词,而典故与意象的结合不仅是梦窗词学理论的一项实践,更是梦窗词庞大意象群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典故意象系统的多样化运用折射出梦窗用典的不同手法。林逋、咏梅二句及孤山意象群体现了梦窗藏用典故核心词及揉词裂句的引用手法;红叶题诗典故在词作中的不同内涵、不同的表达方式体现出梦窗对典故强大的演化能力。梦窗词的典故意象自成系统,不仅通过重复利用典故塑造整体词作的词格,还在丰富、更新了传统意象系统之余,以缀连典故的方式开启了新的诗词欣赏方式。  相似文献   

5.
典故词是用典者在造词用典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典源、典面、典义与典例是典故词的四要素.典源作为典故词的构成要素之一,对典故词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对《辞源·寅集》典故词典源的考察,我们发现典源主要具有四个方面的作用:是判定典故词词目能否成立的重要依据;为典故词提供可能的典面;为典故词典义的生成提供信息要素;为典故词典义的分析提供背景信息.  相似文献   

6.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的两个英译本(杨宪益、戴乃迭译本和霍克斯译本)中的典故翻译进行研究,对比和分析杨译本和霍译本对于典故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和方法。通过研究表明,两个译本体现了翻译目的对翻译策略的影响,不同的翻译目的决定了译者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原则。  相似文献   

7.
汉英两种语言的国俗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词汇、习语及成语典故上.在词汇方面表现为,词汇空缺;指称相同,褒贬意义不同;指称相同,象征意义不同;特定的人名;地名;颜色词概念意义相同,所指不同;对数词的使用偏好.在习语方面表现为,喻体相同,喻义不同;喻义相同,喻体不同.在成语典故方面表现为,不同的成语典故反映不同的历史文化.语义的国俗性是汉英语言的重要特征,是语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8.
写作者或说话人直接或间接地把前代故事或诗文语句用于书面或口头作品以服务于传情达意的过程是用典,用典者所依据的前代故事和诗文语句是典故.对典故信息进行概括、提炼、选取而成的典故的代码亦即语言形式是典面或称典故词语.典面所表示的与出典语境密切相关而又与用典现实语境相合的语位义是典义.典故是形成典面、体现典义的基本出发点,因而相对于典面和典义来说,典故同时又是典源.基于同一典源.可能形成不同的典面和典义.讲究典故词语的偶对是用典的规律之一,借助这个规律,有助于我们识别理解典故词语.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我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中最长的韵文《芙蓉女儿诔》中的典故英译的比较分析,说明在处理象典故这样一类富含文化背景的语言单位时,异化是极其合理必要的,而处理形式上最宜采取直译加注。  相似文献   

10.
成语典故是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民族历史文化中的瑰宝,它蕴含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浓郁的民族色彩。如何对不同语言文化中的成语典故进行恰当的翻译,是翻译工作中的一个难题。本文在对汉英成语典故进行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汉英成语典故的几种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薛涛诗歌中运用了很多蕴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典故,这为外籍译者英译其诗歌带来了很多困难。魏莎、肯尼迪和拉森都曾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对英译后薛涛诗歌典故中文化意义的失落、扭曲和变异进行了补偿。本文分析了典故翻译时直译加注、字面意义与隐含意义并置以及字面意义优于隐含意义等策略的不同适用情况以为中国古典文学海外传播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2.
英语和汉语中存在许多我们熟知的同源典故性词语,虽然它们的来源不尽相同,但它们所隐含的意思完全或基本相同,从而使两种语言中的典故性词语形成相互对应的关系。从它们的对应关系中,可以看出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融合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文化因素是翻译中很难处理的内容,特别是英汉两种语言中所特有的东西在翻译时更难把握.笔者用了较多的笔墨介绍了在翻译实践中所采取的处理方法,从亲属称谓和习语到典故、谚语等比较典型的现象入手,细致分析并指出了翻译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4.
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之际,典故翻译研究也越显重要。以社会符号学为理论依据探讨典故的语用意义能够深入认识语境对典故翻译的制约作用,结合功能目的论来讨论典故的翻译策略则能够更好地达到翻译的文化交流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不同国家的文学作品具有各自不同的民族色彩。一部文学作品所具有的民族色彩越浓厚,它在文学世界中就占有越高的地位。因此对于一名译者来说,他的首要任务是在充分考虑两国文化因素的基础上尽量保留原著中的民族色彩。只有这样才能促进不同民族文学的传播和互融。本文从国情、成语和典故,动物比喻含义,颜色词等方面具体论述如何处理文学翻译中的民族色彩问题。  相似文献   

16.
听琴故事最早虽可追溯至先秦时期,但在其成为杂剧、戏曲、小说中固定叙事模式的过程中,汉代的听琴典故实为其滥觞。在相如琴挑文君故事中,琴开始用来传递男女之情;而蔡邕听琴惊心的闲笔深意式写法,则对后世叙事文学影响深远。两则听琴典故都为正史所记,而在其流传过程中,典故主人公在后世文学中所被塑造成的不同形象,则由中国古代士阶层的性格特征所决定。听琴不但承载了诸多文化因素,还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由宋玉《登徒子好色赋》所凝练的成语"邻女窥墙",在历代流传中派生出以"东墙"为核心的换喻式典故词语和以"邻女"为核心的隐喻式典故词语。两类典故词语在唐宋时期开始分流,"东墙"系列的典故词语在文人中流传,是艳情符号,在现代汉语产生后几乎成为死典。"邻女"系列的典故词语在现代汉语中转换生成"邻家女孩",得到公众普遍认可,成为约定俗成的公共俗语。  相似文献   

18.
典故是中国文学的传统修辞手法,使用典故能够润色文章,增加文采。元散曲则以本色直白为特点。元散曲中的典故的运用已经和传统诗词中的典故不同了,它具有了简单直白,铺陈排叙,多正用明典的特点,并烙上了元文人独特的心态印记。  相似文献   

19.
论典故成语的民族色彩对翻译的影响及处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民族语言中的典故成语 ,往往具有不同的民族色彩 ,而典故成语的典型性和差异性往往给翻译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文章就翻译典故成语时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多样:从所选用典故的性质来看,可分为引言和用事;从所选用典故的原义与典故的语用义之间的关系来看,可分为同义式用典、转义式用典、衍义式用典、反义式用典和双关式用典;从所选用典故的功用来看,可分为证言式用典、衬言式用典、代名式用典和代言式用典;从所选用典故数量的多寡来看,可分为单用和叠用。通过对唐代试律诗正文用典方式的考察,可以强化对唐代试律诗的本体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