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曾国藩一生于学问领域用功最多者是诗文,其诗文成就奠定了他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的地位.曾国藩在<湖南文征序>里精确阐明:"就吾所知之理而笔诸书而传诸世,称吾爱恶悲愉之情而缀辞以达之".他的情是地道的"爱恶悲愉",他的情强调了人的本性.消除了儒家气息.忧国忧民之情、思乡之情、兄弟之情、朋友之情渗透于曾氏的诗歌中.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是我国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在他辅佐先帝刘备和后主刘禅治理蜀汉中,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珍贵的管理经验和管理思想,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贞精神、廉洁自律精神、智谋、正确处理"情"与"法"的关系以及重视与运用科学技术等管理经验和思想,是值得我们高校教务教学管理加以借鉴的.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的戴震学研究中,戴震的"以情絜情"说是学者们讨论的重要论题。许多学者对于"以情絜情"是否能够"得理"从而可以指导人们的普遍伦理行为提出质疑和批评,这种批评似乎形成了一个传统。戴震的"以情絜情"说作为一种道德决策和检验的思想程序,不过是主张他人的情感欲望成为我的情感欲望实现的一种限制,不存在不能提供衡量人之情感欲望之正当性的普遍标准和侵犯他人自由的问题。"以情絜情"能够"得理",从而可以指导人们的普遍的伦理行为。戴震"以情絜情"说的提出确实标志着一种不同于宋明理学的"乾嘉新义理"的完全成立。  相似文献   

4.
伴侣忠贞测试盒"5分钟伴侣忠贞快速测试盒"在美国纽约热卖,每周平均卖出1000个,很多时候还缺货。使用者只需把盒内的化学剂滴在伴侣衣物或床单的可疑污迹上,用试纸测试。如果污迹是精液的话,试纸便会在数秒内变成紫色,显示伴侣或有偷食之嫌。这个忠贞快速测试盒售价50美元,过去一年在纽约销售过程中几度断货。据说此举是为了满足"怀旧"人士的需要。托尔斯腾把棉絮装进自己那辆前东德所产的"特拉比"牌汽车的排气管里,并在4天内灌装了1800罐尾气。随后,他将这种罐装尾气在网上出售,每罐标价3.98欧元。雅恩表示,棉絮能将有毒微粒过滤掉,因此吸入该气体并不会对人体有害。"这种独特的尾气气味如今已经很特别、很少见了,而我只是想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把‘过去’用原始的方法保留下来,以满足人们对东德的怀旧之情。"  相似文献   

5.
鲁迅对目连戏终生都怀着诚挚的喜爱之情.在某种意味上,鲁迅也是一个"目连",历史赋予他的负罪感是如此强烈,以致于他必须用一生的挣扎与抗争来证明.与此同时,鲁迅的自我拯救显得更为深刻、复杂,这种基于自身心灵世界的绝望拯救,既是鲁迅对"目连"式负罪与拯救的超越之处,又注定了鲁迅一生都无法消除其生命的内在紧张和焦灼.  相似文献   

6.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治理蜀国,力图以一州之地复大汉皇朝。他在强烈的忠君思想的支配下厉行改革、依法治国;发展屯田、务农积谷;平定诸夷、稳定政局;厉兵秣马、挥师北伐。在他短暂的政治生涯中,取得了一些成功和胜利,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他没有能够实现自己为之奋斗一生的抱负。  相似文献   

7.
诸葛亮未出隆中时是一介书生,自有"观其大略"的治学之道.由于人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当诸葛亮走向政治舞台时,其治学之道无疑会对他的治国之道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以刘备驾崩永安为分界点,前期治国之道主要承袭了治学之道的精神,后期则有所偏离.这种差异使诸葛亮的性格前后也有细微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正"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农历七月初七,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牛郎、织女在天上银河鹊桥相会的日子。而在地上,雁荡山的地质奇观生动诉说着"在地愿为连理枝"的浪漫忠贞爱情故事。雁荡山,是一座海上名山,也是一座爱情名山。来过雁荡山的游客无不铭记"夜夜夫妻多恩爱,日日合掌超人拜"的夫妻峰,夫妻峰所代表的对爱情的忠贞态度也被世人所传颂。相传很多年前,合掌峰下住着一位赵天官,他有个独生子名叫小郎,那年已22岁,只因癞头、麻面、拐脚,相貌丑陋,未能婚配。那小郎竟不自量力,非门当户  相似文献   

9.
仁爱是儒家最核心的思想道德品质,主张仁者爱人,人人爱人,世界就会充满爱,社会就会和谐。杜甫用他一生的行为实践来丰富并充实着儒家的道德内涵。杜甫诗歌创作始终践行仁爱精神,更重要的是,杜甫又能将自己的仁爱之情推己及人。他在诗歌中寓寄着深厚的爱国之志、忧生之思、民本之心、平叛之愿、怀乡之情,堪称诗人一生政治理想和善良人性的总结。千百年来,杜甫与杜诗得到了后人的无限尊敬与崇拜。杜甫高尚的人格、伟大的理想、博爱的胸怀,使其诗歌充溢着感念天下苍生的仁者精神,笔者试从仁者品性、心怀赤诚、情系家国三方面管窥杜甫的仁者之爱。  相似文献   

10.
诸葛亮(公元一八一——二三四年),是三国时期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从诸葛亮的历史活动和事迹来看,戎马生涯占去他一生很大一部分时间和精力。刘备三顾茅庐时,牠在《草庐对》中所讲的是军事战略问题,赤壁之战后,刘备以他为中郎将,入蜀改拜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刘禅时,诸葛亮既是主持蜀汉政务的丞相,又是负责军事的统帅。由于他建殊军功,“神武赫然,威震八荒”,因此逝世后赠谥为“忠武  相似文献   

11.
纪弦是一位超越性的诗人,他的一生事业,分为"大陆时期”、"台湾时期”和"美西时期”,就像"三级跳”在每个生活空间,他都不倦地追求超越之道.纪弦的一生表明,惟有现代诗,才是其生命真实的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2.
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中心人物。罗贯中为塑造这个忠贞、智慧的典型,可以说是呕尽了心血,用尽了才华:他一出场便光采照人!其神机妙算,令人赞叹不已;其用兵如神,使人莫测高深;特别是他为统一天下“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更为后世所敬仰。因其魅力如此迷人,故当他病逝五丈原后,余文黯然失色。诸葛亮这个不朽的忠贞、智慧的典型,六百年来为读者一致赞赏。但近年来,学术界对诸葛亮这个艺术形象却有争议,故有再加探讨的必要。  相似文献   

13.
以程颐、朱熹为代表的宋代理学家给予诸葛亮极大认同,誉其具"儒者气象".在程朱理学看来,诸葛亮的"儒者气象"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审去就、知义利、效忠贞、行王政、为王佐、安天命;指出诸葛亮具"儒者气象"的原因是个人"天资甚美",不足在于"学术甚杂","习申韩之术",程、朱在治国、修身上亦受诸葛亮影响;诸葛亮具"儒者气象"带给我们的思考有:其"儒者气象"实为东汉儒家文化教化之结果,故儒学未来发展当回归教化之路;儒、法关系在一定程度可相互融通;当今吏治亟须强化官员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4.
在对<红楼梦>主旨的阐释中,陈其泰张扬"写情说".他从"知己"、"真情"立论,充分肯定了<红楼梦>所表现的男女之情,认为抒写真情是<红楼梦>的全部之意,而这种真情又突出地表现在宝玉与黛玉、妙玉的关系上.又,陈其泰把"写情说"与"发愤著书"这一批评传统结合在一起,准确地把握了作者创作过程中情感运动的规律,深化了明末清初以来关于"发愤著书"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15.
苏轼一生悲剧,卷入政治漩涡中,因才遭忌,因忠而遭害。他通晓儒、道、释文化,学养厚实,因而在散文理论方面提出了卓越的主张。他虽一生坎坷,但不弃忠贞正义,一副傲骨坦然于天地。高尚的人品决定了他的散文多切实之论,多浩荡空灵之气,多幻化奇谲之变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的作者,同样是一位"不得其位而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有命无运"是作者对甄英莲的同情,也是对自己一生的叹息。《红楼梦》的主旨是"以情悟道",因为《红楼梦》的作者旨在借石头的爱情与生活经历,表达自己"不得其位却又不甘寂寞的‘志于道’者的伟大情怀"。然而,时代变了。《红楼梦》的时代与孔子的时代不同,与施耐庵的时代亦有所不同。这种改变反映到《红楼梦》中表现为作者把"怀才不遇"的愤懑变成了"无才补天"的自嘲,把"替天行道"的呐喊变成了"以情悟道"的警世。从明末清初的社会文化思潮、科举制度、文学潮流以及满清政府的文化专制——文字狱等几个方面来看,这种改变反映着时代发展的必然。  相似文献   

17.
杨慎在哲学上主张"合性情",反对将"性""情"割裂来谈,同时又强调"以性统情",使情欲在性的指引下得到合理发展与满足。杨慎"约情合性""缘情绮靡""含蓄蕴藉"的诗学主张便是这种"性情"观的体现。他还以自己的创作部分地实践了这种诗学观念,从而形成一种"秾丽婉至"的诗风。  相似文献   

18.
从公元181年到280年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在统一与分裂较量的历史进程中,诸葛亮所处的历史时空即为大争时代.在此历史背景下,诸葛亮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二者互为表里的特点体现了诸葛亮一生的理想信念和政治目标及全部的社会实践.诸葛亮作为在乱世当中成长起来的封建社会一位成熟的政治家,他的政治伦理观和社会历史观体现了历史的进步性,又体现了他一定的历史局限性.  相似文献   

19.
《牡丹亭》和《红楼梦》可谓是中国古典文学史上的璀璨双珠,都是以“情”为核心的伟大著作。杜丽娘和林黛玉分别是作品中典型的至情女性代表,她们蔑视专制的淫威和礼教的桎梏,共同以情为生命的救难方舟,倾其一生诠释着真情:前者历经生死奇幻,突破情路上的重重障碍,一路高唱着人性的欢歌;后者则任霜剑相逼不改初心,为心为情倾尽血泪至死不渝,至终悲吟着诗人的葬歌。将从情之天下、情之历程和情之归宿三方面来探讨杜丽娘和林黛玉的情感世界,对比在中国封建宗法制度和婚姻制度压迫下同样至情女子散发的不同魅力,并探讨各自的作者在其身上赋予的情之内涵。  相似文献   

20.
<红楼梦>开篇就宣称此书是"大旨谈情",脂砚斋也在批语中明确指出,<红楼梦>主要是写"情"的,是"一篇尽情文字".<红楼梦>中的"情",主要是指"儿女之情",作者的目的就是"要将儿女之情发泄一二","儿女之情"是"情情"与"情不情"的统一."情情",是指"谁对我有情,我即对谁有情."是对爱情的专一,情之所钟,一往情深;"情不情"是指对所有人和物都付诸真情,是一种博爱精神.<红楼梦>中的"情"又是一种悲情,揭示的是作者"情"的破灭、审美理想幻灭的悲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