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索尔·贝娄在《赫索格》中探讨了美国犹太移民的身份和归宿问题,小说主人公的家庭矛盾其实是社会文化矛盾的反映。赫索格面对宗教矛盾和文化冲突产生了强烈的心理焦虑,对犹太移民的身份和生命意义提出了质疑。他试图从性、暴力和大自然中寻求消解身份焦虑的途径,最终在自然之美和情人之爱中获得了内心的宁静,也变相地在心理上获得了身份认同。事实上,索尔.贝娄并未解决主人公面临的生存困境,其笔下人物回归自然也有逃避现实的嫌疑,但贝娄通过赫索格对犹太身份的焦虑和认同,表达了不同文化应该相互包容、相互理解的理想诉求。  相似文献   

2.
索尔·贝娄的<更多的人死于心碎>塑造了一个违背西方传统性别角色期待的主人公形象,通过其在一个敌视环境中所面临的嘲讽和自身的磨难,预兆了传统性别角色对人的个性的禁锢.小说借此表达了对多元性别模式的关注,并暗合了女权主义对男性特权的抗争.  相似文献   

3.
索尔·贝娄的小说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贝娄在小说中创造的生动的意象。小说《更多的人死于心碎》中一个反复出现的中心意象——电子塔楼等高层建筑象征了工业文明对人类所具有的毁灭性的力量,而小说主人公贝恩故乡的村庄和村庄里"母亲的厨房"、桑树等意象则代表了传统文明和人文精神对人类的滋养和健康的力量。这两组意象之间的鲜明对照表现了两种不同价值观的激烈冲突。"故乡的村庄"是都市人灵魂的故乡的隐喻。主人公贝恩则是小说作者的代言人,在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现代化工业社会的精神废墟里,他扮演了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角色。对这部小说中意象的解读有助于理解小说所具有的深刻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索尔·贝娄的两部小说《晃来晃去的人》和《赫索格》的写作题材 :日记题材和书信题材 ,进行了比较研究。《晃来晃去的人》是贝娄的第一部小说 ,有扭转当时创作风气的作用。《赫索格》是贝娄的代表作 ,其气势恢弘、挥洒自如的写作风格使贝娄成功地塑造了一位最终适应了城市荒原的知识分子  相似文献   

5.
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中的马丁·布伯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著名的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洪堡的礼物>体现了犹太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的相遇哲学的观点,是其哲学观的形象化表现.小说中主要人物洪堡的"我一它"人生观和西特林"我一你"人生观与其各自的命运都符合马丁·布伯对人性的看法.通过在两个主要人物的塑造中融入相遇哲学的因素,作家贝娄表达了人与人和谐相处的伦理诉求.  相似文献   

6.
论《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尔·贝娄在《更多的人死于心碎》的小说中采用了人称转换和视角越界的叙事技巧。贝娄运用灵活变换的不定人称叙事方式 ,在“你”、“我”、“他”的人称转换之间游刃自如 ,并巧妙地由第一人称有限视角转入全知视角。叙述者“我”通过对人物 (包括本诺和“我”本身 )命运的叙述 ,不断的追问生存意义和价值、阐释生命的目的 ,而“你”的频繁出现则促使读者深入地思考这些问题 ,从而达成了叙述者、人物与读者这三者之间在对话基础上的相互沟通和理解 ,也显示了一种如行云流水般的叙事风格  相似文献   

7.
《赫索格》是犹太小说家索尔·贝娄的代表作之一,身份问题是小说的重要主题之一,身份迷失自然有其重要的社会原因;但是主人公对民族文化的刻意回避是其自我迷失的主观因素,主人公经历一系列的精神打击后失去身份,最终通过自我反思,认识到人生的善恶本质,在对现实的妥协中重识自我身份,这一过程说明了回归社会既是找回身份的途径,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  相似文献   

8.
"阁楼上的疯女人"伯莎.梅森原本是小说《简·爱》里的一个毫不引人注目的人物,可是随着女性主义的发展,"她"却逐渐成了一个家喻户晓的名词,一个遭受父权制社会男性迫害的广大妇女的代名词。1964年,美国当代文坛巨匠索尔.贝娄一反传统男强/女弱的二元对立人物塑造模式,在他的小说《赫索格》中塑造了一个饱受女人欺压的"疯男人"形象。贝娄在小说中通过颠覆阁楼上的疯女人的故事灵巧机智地表达了他对美国六十年代女性主义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问题的焦虑和关注。他担心女性主义可能会走向人类社会的另一个极端,即用母权制社会取代父权制社会,从而反过来让女性压迫、统治男性。  相似文献   

9.
1972年诗人约翰·贝利曼跳河自杀给了贝娄很大的震动。加上他英年早逝的朋友艾萨克·罗森菲尔德和德尔莫·施瓦茨,贝娄越发痛心地思考着美国是怎样对待她的诗人的。美国社会对技术的盲目崇拜,对金钱物质权利的狂热追求,导致了人精神上的沉睡。与人智学家斯坦纳的相识更使贝娄坚定了创作《洪堡的礼物》时,提出灵魂不死的新观点,并通过“艺术家自我”和“世俗自我”的冲突继续他的寻找立足点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10.
本文试图从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的角度,在对索尔·贝娄的长篇小说《洪堡的礼物》细读、分析的基础上,研究并归纳出小说中狂欢化广场、脱冕加冕的狂欢节仪式和狂欢化大众等狂欢化喜剧手法。这些手法以其理想主义和喜剧的特性从不同角度反衬和折射出美国现实生活中的异化、沉闷和混乱。  相似文献   

11.
马修·阿诺德的文化理论认为希腊精神体现了人类智性冲动的特征,希伯来精神体现了人类理性冲动的特征,人类的文化主要体现为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对立与冲突。在美国小说家和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的代表性小说《赫索格》中,小说主人公赫索格对知识的热爱和对学术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身上的希腊精神而在现实生活中他体现了希伯来精神的深刻影响,而他内心的矛盾体现为希腊精神和希伯来精神的冲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本细读和借助布思与费伦的修辞性叙事理论进行分析,可以发现索尔·贝娄小说《洪堡的礼物》中的叙事者西特林在叙事伦理上具有典型的不可靠叙述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索尔·贝娄最早的两部小说,尽管受到作者的轻视,但它们刻画的人物跟他后来作品的主人公是一脉相承的:都是敏感内向、多疑好思、与周围环境格格不入、苦苦追求人生的意义和道德新生的城市现代人(大多以犹太人为典型)。不过这两部小说严谨的结构和忧郁的风格还不足以展示贝娄独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根据康奈尔的男性气质理论分析索尔·贝娄的代表作《洪堡的礼物》发现,从洪堡为代表的支配性男性气质和从西特林为代表的共谋性男性气质的兴衰过程中,两种气质的地位竞争与关系变化以及不同的文化条件,对男性气质具有微妙影响和作用.不同男性气质地位的变化暗示了文化的变迁,即传统的精英文化向与商品利益结合的大众文化转变.小说不仅传达出作者对男性气质危机的深刻思考,而且传达出作者对支配性男性气质和精英文化回归的期盼.  相似文献   

15.
16.
作为一个犹太裔的美国作家,索尔·贝娄在他的辞世之作《拉维尔斯坦》中第一次公开、直接地讨论犹太问题及身份认同问题。小说主人公拉维尔斯坦融入主流社会之后,思想层面上却仍然徘徊于美国文化与犹太文化之间,不断地寻找自我的真实身份。文章运用文化研究中关于散居者多样性,甚至流动性身份的可能性理论探讨美国犹太人的身份/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17.
索尔·贝娄的《洪堡的礼物》自出版之日起便备受评论者的关注。通过对该小说的国内期刊评论进行收集和整理,发现学者们对该小说的评论可以分为文本研究和文论研究两大类。学者们对该小说多角度的持续关注反映了该作品内涵的丰富和作家思想的深邃。  相似文献   

18.
19.
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奇幻小说《奥兰多》对性别身份进行了深刻而超前的探讨,小说中依次出场的几位次要人物——奥兰多初恋萨沙、追求者大公、朋友奈尔和丈夫谢尔虽然着墨不多,却在不同的阶段对主人公奥兰多性别意识的变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且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挑战了性别规范.在性别研究和女性主义理论的烛照下,这几位次要人物为更全面解读伍尔夫的性别观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0.
《洪堡的礼物》中的主人公洪堡运用攻击和施虐的方法来对付荒诞世界所造成的精神危机,因而陷入躁狂、死亡的境地,而另一位主人公西特林则通过自由联想与人格完善来释放压力,调和实利主义与精神追求间的矛盾,最终在荒诞的世界中幸存了下来。索尔.贝娄通过对作品中两位主人公的精神探索及结局进行刻画,表达了自己对艺术家及现代人类生存模式的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