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阅读与作文》2009,(5):78-78
缶,是一种什么样的古代乐器?先说。缶”这个字,按《说文解字》解释:“缶,瓦器,所以盛酒浆,秦人鼓之以节歌。”在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次提到击缶。如李斯《谏逐客令》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句。其义为,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  相似文献   

2.
先秦法家思想是战国时期秦国和统一后的秦王朝的主导政治思想,但是关于法家思想在秦国及秦王朝的具体实践和影响的文献并不是很多.《史记·李斯列传》正弥补了这一缺憾.文章通过《史记·李斯列传》分析李斯、赵高、秦二世对法家思想的接受,进而探讨法家思想在秦国和秦王朝的政治运作中所起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3.
李斯在《谏逐客书》中极力铺陈秦国利用"客卿"的力量而逐渐强大的历史事实证明了人才的重要性,从而说服了秦王收回逐客令而留在秦国,并一步步巩固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但是李斯的人才观是狭隘的、利己的,所以导致了他悲惨的人生结局。作为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李斯深谙"帝王之术",在使后人感受其"置郡县、车同轨、书同文"等伟大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让我们看到了这位政治家的自私与险恶。  相似文献   

4.
艳红 《山西老年》2013,(9):17-17
商鞅:五马分尸秦孝公通过变法使秦国国力跃于各国之首,商鞅功不可没。但他由于执法严厉,得罪了不少人。秦孝公死后,曾被商鞅割去鼻子的公子虔告发他"欲反",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施以"车裂"之刑(即五马分尸)。李斯:腰斩李斯不仅是辅助秦王横扫天下的政治家,也是小篆的发明人,现在泰山石刻据说好多都是他的手笔。同时他的文章水平也是屈指可数的,尤其是他的《谏逐客书》,鲁迅就说"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就这样一个大人物竟被  相似文献   

5.
《离骚》的两次上天,实际是象征屈原两次到达秦国的外交活动,并企图在秦国寻找出路。这一是取决于屈原的现实身份,屈原作为外交大臣的楚怀王时代,大半时间与秦国是友好的,而且屈原对楚怀王有着特别深厚的感情,使他很难违抗楚怀王的意志而反对秦国。其次楚国秦国渊源极深,秦之著名将相大臣甘茂、穰侯魏冉兄弟、宰相李斯都出生于楚国,秦昭王母亲、秦孝文王王后皆是楚人。再一个是秦国对外国客卿的宽容态度,用人不问出处,唯才是举,对屈原也有巨大吸引力。  相似文献   

6.
李斯(?——公元前二○八年),战国时楚国上蔡人,出身微贱,青年时作过乡政府文书,后到进步思想家荀子处求学,与同学韩非都成为法家的杰出代表。公元前二四六年,十三岁的秦始皇即位;同年,李斯由楚入秦,初为秦相吕不韦的门客,后来当了秦王的侍卫,因向年轻的秦始皇力陈统一中国的主张,受到重视,被拜为客卿。公元前二三八年,秦始皇亲政,粉碎了吕不韦、嫪(?)等策动的反革命政变;但秦国的贵族复辟势力不甘心失败,又乘机煽动“逐客”,企图全部赶走革新派,孤立秦始皇,复辟奴隶制。李斯在被赶离秦国的途中,给秦始皇写了这篇《谏逐客书》。秦始皇读后,立即取消了“逐客令”,并派人追到边境,接回李斯,升任他为廷尉(最高司法长官)。以后,秦始皇一直信用李斯、尉缭等客卿,继续坚持法家路线,于公元前二二一年完成了统一中国的伟大事业。秦始皇死后,李斯被赵高、秦二世胡亥等复辟势力杀害。李斯没有留下专门著作,《谏逐客书》和其他仅存的几篇上书:《论统一书》、《行督责书》、《自罪书》等,均保留在司马迁《史记》的《李斯列传》中。  相似文献   

7.
《谏逐客书》写于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是李斯上给秦王的奏章。这年,秦国发生了一起有名的“郑国事件”——首当强秦威胁的韩国为遏止秦的威胁,派著名的水利专家郑国游说秦王,劝秦王修筑郑国渠,以企图消耗秦国的民力财力。这一阴谋被发觉后,秦国的宗室大臣借机建议驱逐在秦国任事的所有别的诸侯国的人,“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秦王接受了这个建议,遂下了逐客令。此时的李斯在秦做客卿,也在被逐之列,由此,他写了《谏逐客书》以劝谏秦王。秦王看后,马上取消了逐客令,恢复了李斯的职务。 众所周知,当时的秦王(秦始皇)是个具有雄才大略  相似文献   

8.
李斯的悲剧     
“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这一传之千古的名句,出自秦李斯《谏逐客书》。这篇饱含激情、文采飞扬的文章,倾倒了从古至今的无数读者,秦王嬴政也从这篇才华横溢的佳作中发现了人才。于是,转瞬之间,李斯便由被逐之人成为秦王的座上客。自此,李斯竭尽全力,为秦王出谋划策,最终兼并了六国,一统天下。李斯也由此平步青云、节节升迁,直至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宝座,实现了他要做人上人的夙愿。李斯对秦国,可谓功莫大焉:上《谏逐客书》,不使人才外流,此其功一也;…  相似文献   

9.
古筝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古老民族乐器。早在战国时期,就广泛流传于当时的秦国(今陕西)一带,故又名"秦筝",简称"筝"。从乐器本身讲,古筝的音色优美,音域宽广、具有丰富的演奏技巧和表现力;从学习者角度讲,一些简单的曲目较容易被初学者所接受,让他们觉得"既不难演奏,又能用简单的旋律表  相似文献   

10.
对李斯的历史评价涉及到对秦朝以及中国封建社会的评价 ,影响李斯评价公正性的问题在于对其人格的认识。本文认为“老鼠哲学”不是统贯李斯一生的处世态度 ,而是随阶段不同而有所不同 ;李斯要求改变生活现状、提高政治地位是无可非议的 ;李斯杀韩非 ,不仅是为了个人利益 ,也是为了秦国的利益。因此 ,我们不能对李斯的社会人格持完全的否定态度  相似文献   

11.
李斯在秦统一及统一之后,对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贡献表现在七个方面:一是用阴谋之计离间六国君臣,二是《谏逐客书》为秦国留住了宝贵的人才,三是确立了秦封建统一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四是确立适合中国历史发展的郡县制,五是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六是统一思想,七是刻石纪功宣传秦统一的丰功伟绩。关于李斯废扶苏立胡亥为皇帝,毒死韩非,在狱中上《督责书》三个问题,都是由其法家的思想主张和立场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2.
《淮南子》对秦相李斯的政治实践深为批评,认为其促成秦王朝的历史性覆灭,罪责难逃。在《淮南子》中,虽然仅在《人间》与《修务》中两次提及"李斯",但却以儒家为主,兼融黄老、墨家,体现出多元化的思想意蕴。《淮南子》着重从儒家"德治"与"尚贤"思想出发,对李斯进行政治反思和批评,揭示其内在的历史局限。黄老与墨家,对《淮南子》的李斯之论也有所影响,但逊色于儒家。《淮南子》论及"李斯"时,提出"阴德"、"治乱"之说,这在秦汉时期的"李斯"论中新颖独到、别具深意。  相似文献   

13.
拙文《李斯杀韩非原因考辨》在《辽宁大学学报》发表之后,有的同志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并对我所引用的史料的可靠性,做了分析性的否定,以此维护传统的李斯嫉杀韩非之说。为了弄清问题起见,有必要对李斯杀韩非的原因进行再考辨。(一) 在《李斯杀韩非原因考辨》中,我曾引用了《战国策·秦策》里的一则史料。有人说:“《战国策》这部书,相当庞杂。用汉代刘向《叙录》的话来说,就是‘错乱相揉莒’,甚至‘本字多误脱为半字,……’。今之传本虽经刘向校录,仍亥豕满目。”这就涉及到《战国策》一书的史料可靠性大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沙丘事件本来就是疑案。赵高就私下对胡亥说:“沙丘之谋,诸公子及大臣皆疑焉。”(《史记·李斯传》)赵高、胡亥与李斯三人阴谋立胡亥为太子,矫诏杀扶苏,这确是该疑的。《史记·始皇本纪》记载说:“七月丙寅,始皇崩于沙丘平台”。又《李斯传》和《蒙恬传》载,始皇病重时,赵高和胡亥、李斯三人的活动很神秘鬼祟,由此我就怀疑除了纂立胡亥矫杀扶苏外,一定还有什么不可告人的问题。此案存于我心中数十年,遍读各书,也未见有人提出怀疑的。然而,我以为这是古史上的一件疑案。 我认为秦始皇死因不明。使我引起怀疑的有下列几点原因:  相似文献   

15.
王个簃先生是老一辈海派书画家,也是吴昌硕门下最为得意的门生。正如艺术大师刘海粟先生所评价,王个移先生“跳开缶老,喜生奇境”何谓奇境?可不可以理解为具有独特风貌之意?综览王个簃先生书画艺术,最成功之处就在于“个老在艺术上出自缶老,而不囿于缶老,终究区别于缶老,而成为独立的个老”(韩天衡《出自缶老,不同于缶老》)。作为个老门生的韩天衡先生对个老的书画艺术的评价是恰如其分的。笔者想就个箱书画艺术的特色作一些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16.
文学作品成功与否,关键是看其是否塑造了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典型形象。传记文学也是这样。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在人物性格刻划方面,达到了令人拍案叫绝的艺术境地。尤其是《李斯列传》这篇传记,充分展现了李斯这个人物性格的丰富性、复杂性和立体性。下面,笔者想运用刘再复同志的《论人物性格的二重组合原理》,粗浅探讨一下李斯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17.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后期韩国诸公子,先秦法家思想集大成者。据《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记载,他和李斯都是荀况的学生,“斯自以为不如非”。韩非“为人口吃”,“不能道说,而善著书”。韩非的著作传到秦国,秦王读后颇为仰慕,说:“嗟乎,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于是攻韩而求韩非,非遂入秦。李斯、姚贾害怕韩非得秦王任用,进谗言道:“韩非,韩之诸公子也。今王欲并诸侯,非终为韩,不为秦,此人之情也。今王不用,久留而归之,此自遗患也,不如以过法诛之。”韩非在狱中被迫服毒自杀。  相似文献   

18.
李斯《上书秦始皇》,又题《谏逐客书》,载在《史记·李斯列传》、《昭明文选》卷第三十九.注释则有《史记》的崔骃《集解》、司马贞《索隐》、张守节《正义》和《昭明文选》的李善注.  相似文献   

19.
蒙恬是秦国历史上的重要人物.两汉以来,除《史记》外,不少典籍有关于蒙恬的记述和评价,对于深入了解蒙恬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信息.其中曹操提及的蒙恬上书、蒙恬的法吏出身、与李信伐楚的失利、将兵屯边的具体年代、汉代人对蒙恬的评价及蒙恬造笔、造筝说的真实性等问题,都有进一步澄清辨析的必要.  相似文献   

20.
评韩非     
韩非(约为公元前298年——233年)是先秦法家最后的杰出代表,是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理论的狂热鼓吹者。秦始皇很喜欢他的学说,曾说:“寡人得见此人与之游,死不恨矣。”韩非到了秦国,还没有得到秦始皇的信用,就遭到了他的同学李斯的陷害,被迫自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