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日本在伪蒙疆政权时期的家畜收购输出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占领蒙疆地域后,为掠夺该地区的畜产资源,实行畜产统制政策,即对家畜及畜产物在生产领域和流通领域实行强制性的政府指令、控制措施。在流通方面对家畜及畜产品的收购、对外输出、价格、加工等方面实行政府统制,其中家畜收购和输出是畜产统制政策的重点之一。当时从事家畜收购输出业务的有家畜输出组合、家畜交易厂、豪利希亚等。本文对以上流通领域的家畜收购输出机构从设置背景、计划及实践活动叙述分析,揭示伪蒙疆政权时期家畜收购输出统制政策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日本树立伪蒙疆政权后,为了掠夺该地区的羊毛资源,实行羊毛统制政策。从伪蒙疆政权出现到其崩溃,日本在该地区的羊毛收购统制机构先后经历了蒙疆羊毛同业会、驻蒙军、蒙古皮毛股份有限公司等三个收购阶段。1943年9月设立的蒙古皮毛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加紧掠夺搜刮该地区羊毛资源。  相似文献   

3.
为确保抗日战争的物资供给,国民政府内迁至重庆后的首要任务便是动员上海的资本、工厂内迁。然而由于战时需求陡增,上海的纱厂获得了空前利润。此时内迁至环境恶劣的国统区违反了资本家的意愿,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后方地区生产设施短缺,加之战后沦陷区民众内迁,日本封锁内地经济,国统区棉制品需求激增,进而引起了物价上涨、通货膨胀。于是棉业统制成为国民政府战时经济统制的核心,通过农本局、平价购销处、物资局等机构推行统制政策,投放储备棉,欲藉此保障供给、平抑物价。然而资本家不仅不积极配合,反而勾结投机。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更加强了对中国的经济封锁,花纱布价格飙升,黑市猖獗,市场一片混乱,国民政府对棉业的控制流于失败。由此可见,抗战时期的国家权力和纺织资本家之间存在着激烈矛盾,从那时起,资本家对国民政府的支持和协助就已经开始动摇。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康藏贸易中的“统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侵略",统制"成为民国政府经济政策的基本手段与核心内容。"统制"在康藏贸易中也被运用,并引起相关方激烈争议。康藏贸易中的"统制",在民国政府及利益相关公司看来,有利于汉藏沟通联系,经济与政治交融而相济,维护国家统一完整。而在汉藏民众看来,"统制"改变了以往的贸易传统,甚至改变了部分生活习俗。因"统制"而带来的与民争利,使中小商人、生产者以及之前其他既得利益者受到甚大影响。在一个国家民族多事之秋、民众生存艰难之际,康藏贸易中"统制"之作用,很难一言以概之。  相似文献   

5.
抗战时期国统区的农产品对外贸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樊瑛华 《人文杂志》2006,(3):128-132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农产品的对外贸易实行统制。以贸易委员会为中心的国营对外贸易系统积极从事农产品的统购统销,换回了大量的军火和大后方工农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所需要的物资,对支持抗战,缓解大后方的物资紧张,保证人民生活稳定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统制政策的实行,一定程度地改变了旧中国对外贸易受制于外国人的状况,其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对我国对外贸易管理机制的探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由于国民党政权的腐败,官僚主义盛行,国民政府在推行管制政策时,致使中间商人活动猖獗;统购过程中严重地损害了广大生产者的利益。  相似文献   

6.
全面抗战期间,国民党为积聚人力、物力、财力以应对战争之需,不断强化对经济的渗透与管制,逐渐形成以统制经济为特征的战时经济。中共对战时统制经济的态度是支持中有批评、反对中有赞同。在抗战初期,中共主张大力发展国防经济,改善人民生活;随着统制经济力度的加强,国家资本逐渐膨胀,私人资本发展空间日渐萎缩,中共呼吁节制国家资本,发展私人资本;到抗战后期,尤其是豫湘桂战役后,中共呼吁取消统制经济,争取政治民主。中共对统制经济的态度既受其作为工农利益代表的政党底色、国共关系演变的影响,也与统制经济实行过程中的流弊等诸多因素有关。中共有关统制经济的的考察,丰富了对抗战时期统制经济理论的观察维度,也为中共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治理水平提供了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7.
张忠民  朱婷 《社会科学》2007,12(4):140-15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采取经济统制政策以应对战时经济。经济统制政策的目标在于加强战时政府对资源的控制,而大力发展国家资本正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本文从战时经济统制政策形成,国家资本体系的确立,以及经济统制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的互动三个方面,考察经济统制政策与国家资本企业的关系,以及经济统制政策下国家资本企业的发展及其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范虹珏  盛邦跃 《社会科学家》2012,(7):144-148,152
由于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和国内蚕桑业生产技术进步缓慢,导致中国的蚕桑业在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陷入了全面衰落的局面。在这样的形势下,国民政府开始以行政力量实施蚕种统制政策以挽救国内的蚕桑业危机。蚕种统制政策从1934年到1937年仅实施了三四年时间,但是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尤其是在苏南地区,品种优良的改良蚕种的普及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在蚕种统制过程中,政府对于改良蚕种的实验、生产、管理以及分配的支持促进了改良蚕种的普及。而蚕种质量的改良,提高了蚕茧和蚕丝质量,促进了苏南近代缫丝业的蓬勃发展。文章通过对这一时间段内资料的搜集和分析,以期客观真实的反应蚕种统制政策的实施在蚕种改良甚至蚕桑业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马寅初在20世纪30年代中前期,系统地提出了统制经济学说,主张政府对经济进行有限统制。此种思想的形成,主要源于其制度主义的学术背景,国际上凯恩斯主义的盛行以及对日本入侵的因应。  相似文献   

10.
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对桐油采取了统制政策,但是在战时特殊环境下统购统销政策的出台和修订远远适应不了时局的变化。两湖地区作为国内桐油重要的产销地区,实际实施情况虽未收到预期效果,但还是取得了一定成效,对支持抗战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1.
为巩固在蒙疆地区的殖民统治,日本帝国主义操纵下的伪蒙疆政权制定了各种形式的规范性法律文件,涉及金融、货币、财政、税收、交通、劳动等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日本帝国主义在蒙疆地区推行其殖民统治政策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伪蒙疆政权的立法具有拿来主义、殖民主义、封建主义、行政中心主义的特点,且立法技术较为粗糙,反映了伪蒙疆政权立法的殖民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本质。  相似文献   

13.
赵晋 《学术探索》2011,(1):103-114
《庸报》制造1937年德王访问伪满洲国的假新闻,意在借其威望使蒙古族民众接受伪蒙疆联合委员会,否认内蒙古“独立建国”;代表关东军的利益,《庸报》大肆渲染蒙疆地区的特殊性。直至汪伪政权成立后,伪蒙疆政权仍是表面隶属而实际高度“自治”的特殊政权;日本假借《庸报》,以宣传吴鹤龄赴日睦邻为借口,将吴氏长期驱逐至日本,深刻揭示出日本的统治方式及对伪蒙疆政权人事的掌控;《庸报》对日本驻蒙兵团只字不提,目的在于掩盖其武力殖民统治内蒙古地区的真相。  相似文献   

14.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伪北平邮政管理局进行了接收。在正式接收之前,交通部邮政总局制定了四项法令,并在北平成立了特派员办公处,以指导接收工作的开展与各项业务的恢复。与此同时,接收委员李质君也积极与各方洽商,做了大量准备工作。1945年10月11日与10月22日,伪华北邮政总局与伪北平邮政管理局先后被顺利接收。前期细致的准备工作与邮政自身完善的制度确保了接收工作的顺利进行,特别是对管理局的接收。但因为内地局所被国共分别接收,所以北平邮区一直没有恢复到战前的规模,网点与邮路变迁频繁,由此反映出稳定的社会环境对于开展社会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日本满蒙政策的实施及其对内蒙古的侵略,使内蒙古地区出现了严重的边疆危机。为弭边患,南京国民政府利用蒙古民族的喇嘛教信仰,派喇嘛教领袖章嘉和九世班禅为宣化使,赴内蒙古西部进行宣化。章嘉和九世班禅的宣化活动,对维护蒙疆稳定和团结抗战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光绪初年 ,俄商违反中俄双方协定向蒙古地区偷运砖茶 ,经过总税务司赫德的核查发现 ,偷运砖茶数量巨大、后果严重 ,垄断了蒙古砖茶市场 ,排挤了华商 ,引起各国的不满。天津海关道提出制定《蒙古税则》以杜绝砖茶私售蒙古、恢复华商活力并增加财政收入。总理衙门以与成案不符 ,流弊滋多批驳。恰值曾纪泽赴俄解决崇厚所签条约的善后之行。他在《圣·彼得堡条约》中满足了俄国在蒙古及我国西北边境贸易的全部要求。这个以满足通商要求换回土地的谈判原则 ,对蒙古地区的损害至大 ,使俄国在蒙古的影响逐渐超过中国。辛亥革命以后蒙古闹独立 ,其源头之一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17.
政府宏观调控在一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国家推动发展论、市场增进论和亲善市场论从理论层面上说明了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从实践角度看 ,政府宏观调控主要发挥着保护资源、弥补和矫正市场缺陷、协调宏观与微观经济运行、完善市场机制与企业制度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经历了清末民初的社会动荡、权力更迭,国民政府对农村的控制以恢复原有秩序、强化国家控制为主基调。通过实行地方自治和保甲制度,建构了农村两种统治力量,同时辅以对农会组织的渗透,将国家权力延伸至农村。但农村的权力结构已经发生了变化,国民政府推行的各种制度,实际效果并不理想,权威的盈利化和权力的异化最终导致了国家政权的内卷化,国民党的放任和退让最终削弱了自己在农村的政权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东北亚自然资源状况及开发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东北亚地区特别是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蕴藏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 ,对于本地区资源相对贫乏而经济发展对资源需要量日益增大的中国、日本、韩国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从目前来看 ,与蒙古和俄罗斯搞好合作开发的前景是十分乐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