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两课”教学中存在对“两课”重视不够、教师的理论水平整体素质不高、教学内容滞后、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陈旧、考试方式片面等问题,影响了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因此,应加强教学改革,通过加强领导,统一认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丰富发展教学内容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两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2.
提要高校“两课”和中学政治课作为德育主渠道,如何深化改革,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目前教育理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笔者对西安市高校“两课”及中学政治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社科文献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院校开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以下简称“两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必修课,“两课”在培养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高校社科部设置的资料室是以社科情报文献资源为主体的专业信息中心,具有藏书专业程度高、信息量大、针对性强等特点,其文献信息资源是教学科研工作的物质基础。围绕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加强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卓有成效地开展情报服务,对推动高校的教学、科研和改革工作的开展具有十…  相似文献   

4.
对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清明  宋涛 《学术交流》2001,(4):142-145
在两课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育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和个体思想道德发展的基本要求,是提高两课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两课教学要坚持主体性教育原则,转变教育观念,改进教学作风,不断探索符合学生实际的科学方法和途径,全面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要求.  相似文献   

5.
实施素质教育 ,对高校“两课”教师自身素质也提出了更高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两课”教师 ,应当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 ,良好的师德素质 ,多层次复合型的科学文化素质 ,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能力素质等  相似文献   

6.
论加强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王海风,叶进高校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践证明: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突出“两课”主渠道教育,开展行之有效的学生工作目标管理和过程管理,是搞好高校...  相似文献   

7.
高校两课实施参与式教学的探索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陈世柏 《社科纵横》2006,21(1):140-141
目前,高校两课教学仍沿袭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着不少问题,以致于教学效果欠佳,教学没有发挥出两课应有的作用。传统教学模式已不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而开放式全方位的参与式教学具有独特的内涵和实施途径,对提高教学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王立云 《学术交流》2005,3(3):184-187
教育和引导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义利观是高校德育的重要内容。鉴于目前大学生对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竞争与协作、效率与公平、先富与共富、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等复杂关系还缺少深刻认识,价值判断和行为能力还不强的实际,要以“两课”教学为主阵地、主渠道,使大学生社会主义义利观教育方式规范化,教育内容系统化,充分发挥教育引导功能,从而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郭明霞 《社科纵横》2010,25(6):165-166
“两课”改革后,在大部分院校的教学实践中遇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如何实现有机整合的问题。因此,对新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进行全面的课程建设势在必行。本文基于实践教学的视角,对课程建设中思想道德与法律知识融合的目标定位、基本原则以及课程体系的构建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创新》2009,3(8):F0002-F0002
郑又贤,男,1948年10月生,福建闽侯人。现任福建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方法学研究所所长、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被福建省委、省政府授予“福建省优秀专家”荣誉称号;全国首届百名“两课”优秀教师,曾获曾究梓教育基金三等奖,并被福建省政府授予“教育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兼任福建省辨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会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研究会会长、  相似文献   

11.
《社科纵横》2015,(7):161-162
实践教学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教学环节。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应该遵循的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因此,探讨"两课"实践教学的内涵,分析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陈秋兰 《生存》2020,(11):0119-0120
游戏教学是“游戏”和“教学”二者巧妙的结合体,是利用游戏的手段,将游戏服务于特定的教学三维目标,使学生虽在教学中却产生游戏中的体验,并从中落实教学三维目标。本文基于教学实践和学情,以初中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为例,谈谈游戏教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将枯燥的知识和能力目标趣味化”“将抽象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具体化”“将单一的过程和方法目标多样化”这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卢有余 《社科纵横》2005,20(4):205-206
本文就新时期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进行了探讨,指出:高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勇于创新;发挥“两课”主渠道作用;构建有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4.
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是1992年由颇有资望的林靖东院长亲手创办的。在办学的实践中,林靖东院长提出的“教学工厂”和“综合科技教学环境”等全新的理念已成为南洋理工学院独树一帜的办学模式。在南洋理工学院的教学活动中具有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力,它渗透到学院教学的各个方面,甚至体现于学校机构的设置和对外合作渠道的开拓。这种教育思想已引起各国职业教育界的广泛关注。“教学工厂”的概念和模式“教学工厂”的概念。将实际的工厂环境带入教学环境之中,并将两者融合在一起,以便促进学生对于理论教学的了解。“教学工厂”的第一个特点是…  相似文献   

15.
刘新中 《唐都学刊》2001,17(3):119-120
DS整体教学法是为了达到教学目的组织教学内容的途径和思维方式,即将常规教学与训练、巩固、使用、测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使之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在整体设计和安排的前提下使每个环节的效应都能发挥出来。英语中“多石击一鸟”之中开头两个音节的汉语拼音是“D”和“S”,不妨借此把普通话的教学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达到“有效地学习并掌握普通话,灵活自如地使用普通话”的目的,故而称其为“DS整体教学法”。  相似文献   

16.
语文教学中,“课堂笔记”的抄写曾经一直 是教师 要求学生必须完成的一种学习行为,教师讲,学生记,成为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模式。近年来 ,语文教学的视野已由课本扩展到课外阅读的教学,所以“课堂笔记”的抄写几近淘汰。对 此,虽有异议,但我认为基本淘汰语文“课堂笔记”,有益于语文教学。 首先,语文学科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因而许多语文教师非常注重第二课堂——课外阅读 教学。课本只不过是个“例子”,这是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他说:“ 知识是教不尽的,工具拿在手里,必须不断地使用方能练成熟练的技能,…  相似文献   

17.
刘文光 《社科纵横》2011,(11):140-142
提高公共管理类本科专业课堂教学有效性,需要专业教师充分考虑学科专业的性质、教学对象的特点、以及教师自身的优势和条件,从更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课堂控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和尝试。更新教学理念,主要是树立学生“参与教学”的理念、学生“快乐学习”的理念、教师“动之以情”的理念;改进教学方法,主要是大胆采用案例教学法、辩论教学法和主题演讲教学法;加强课堂控制,主要是抓住课程重点内容和难点问题的讲授、课堂时间的科学合理分配、教师讲台上下走动讲授相结合等工作。  相似文献   

18.
程爱霞 《社科纵横》2009,24(5):148-149
高师钢琴教学的目标是师范性教学,应围绕“弹、用、教”三方面进行,“弹”即规范的钢琴弹奏方法;“用”即钢琴的应用、合作能力;“教”即音乐语言的准确表达及组织教学水平。如何在两年时问内,利用集体课的客观优势,将师范性教学计划融入教学中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伴奏能力,改变以往那种让学生用大量时间去弹奏几首高难度乐曲,单纯学习弹奏技巧与即兴伴奏学习相脱节的情况,这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都是非常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多年以来,初中地理教育教学在社会上急功近利思潮和应试教育思想的双重冲击下,学生地理学习水平处在低谷状态。特别是地理教学质量不令人满意。就目前来说,地理学科在初中教学中还是处于“小儿科”、“皮肤科”的地位。初中学生往往刚接触地理学科积极性还比较高,但越往后,特别是进到八年级时,地理学科在学生的心目中,更充分地突出表现了地理课的“庐山真面目”,使学生学习地理的目的性越来越强:“还是升学学科‘语数外理化政’重要”。可以说,初中地理教学是目前地理教学中最突破的薄弱环节。  相似文献   

20.
孔德宣 《生存》2020,(9):0051-0052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与完善,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不仅是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而且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内在要求。基于此,本文将从“培养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加强课外阅读”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谈一谈提高初中语文 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