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现代汉语词的双音节化及其发展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双音节词占优势是现代汉语构词法的一个重要特点 ,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必然趋势。除了语音简化的因素外 ,人们还应更多地考虑到其他方面的重要因素 :社会的发展和语言交际功能的需要在词的双音节化进程中起了推动作用 ;汉族人民对对称机制情有独钟的民族心理情结 ,及其在双音节化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催化剂和原动力作用 ;现代汉语构词手段的灵活多样 ;短语凝结成简称或合成词 ;双音节化在人民群众口头语言和词语运用中的强大魅力。词的双音节化是汉语词汇不可逆转的内部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2.
杨振兰 《文史哲》2007,(4):141-146
新时期汉语新词新义项的形成出现了由既有词派生和新词派生两种并存的情形,并进而形成了旧词多义和新词多义两种多义现象。新义衍生的主要模式引申和比喻在两种多义词中呈现出不平衡性,显示出新时期新义产生的某种特点和规律。有必要在定量统计的基础上对该种现象进行分析,并对其形成的原因作出解释。  相似文献   

3.
行业语的转化和新词的认知理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业语的转化究竟包含哪些关键问题?行业语作为新词的认知理据又该如何解读?本文通过探讨汉语旧词新义能否算新词、新词的词义架构、行业语的转化轨迹、行业语转化的动因等问题,指出:认知理论的“转喻”与“典型范畴”理论,对行业语转化的认识大有帮助;肯定行业语转化是构成新义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郭永亮 《南方论刊》2008,(9):64-64,61
中古时期,由于汉语语音系统的简化和其他一些原因,导致汉语中出现了大量的同音词,使原先不同的词失去了区别。以单音节词为词的主要形式的状况发生了变化,汉语词汇从以单音节词为主逐渐发展为以双音节词为主。在这一过程中,同义连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双音节词构成方式。然而,同义连言这种构词方式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在判断一个双音节词是否为同义连言时,我们应当以慎重的态度加以考察,以期正确地理解其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三音节词是一个特殊的集合体,从数量上看,汉语里三音节词有增长的趋势.它既具有与占汉语词汇绝大多数的双音节词所共有的某些属性、特征,同时又表现出区别于双音节词以及其他词汇成分的特殊之处.从三音节词的语法功能入手,对其词类分布进行比较系统地、全方位地考察,可使我们对三音节词的词类划分及每个词类的功能特点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6.
汉字以形声字占主导地位,"形"、"声"对"义"的制约太大。英语词义灵活的原因是词义摆脱了"形"、"音"的制约。汉语倾向于寓新义于新词,而英语倾向于寓新义于旧词。现代汉语由单音词向多音词发展,多音词占多数,词义趋于固定,而英语复合词在英语词汇中所占比例不到四分之一。英语拥有很多具有虚化功能的前缀和后缀。汉语词义固定得到语法灵活的补充,而英语语法形式严苛得到词义灵活的补充。  相似文献   

7.
隐喻在新词中的体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认知语言学突破了传统语言学对隐喻的认识,认为隐喻不仅是修辞现象,而且也是认知现象。隐喻在新词和新义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通过分析隐喻的概念、机制、分类等,以2002年《现代汉语词典》增补版"新词新义"部分为语料,以及对照05版《现代汉语词典》,以《人民日报》、《京华时报》等报刊为语料,研究隐喻在新词新义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作为“采访近世之事”的著作,《搜神记》(二十卷本)中有很多接近当时口语的成分,保存了晋代当时很多的常用语汇,为后世研究魏晋词汇面貌提供了材料;书中大量的新词新义,既可补充现有辞书的不足,又反映出这一时期汉语词汇的真实面貌。这些都说明《搜神记》在中古汉语词汇研究中具有很大的语料价值,我们在研究汉语词汇尤其是中古汉语词汇时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9.
宋代是汉语发展史上俗语词得到充分发展的重要时期,但历来的宋代词汇研究多偏重于对雅言的考释,俗语词的系统研究则相对欠缺.通过选取宋代新生称谓类俗语词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成词特点及其词义演变原因进行集中分析和深入探讨,可知宋代新生称谓类俗语词的构词方式丰富,手段多样,新词新义的产生及变化是语言自身发展规律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新事物新现象层出不穷,语言为表达这些新事物新现象的需要而产生了大量新词。这些新词的产生,有的是由简称而来,有的是旧词增加新义,有的是综合式造词,但能产性最强的是修辞学造词法中的仿造造词。有的学者曾把新词语的来源归纳为三种情形,即仿造、简缩、合力(仿造、简缩的综合),①这说明仿造造词已是产生新词语的一种重要的造词方法。事实亦是如此,大量新词语是由仿造造词方法创造而来的。我们仅对《1992汉语新词语》②作初步统计分析,此词书共收新词新语新用法448条,其…  相似文献   

11.
论插词结构     
一、插词结构的性质汉语词汇中有一种由两个双音节合成词的四个语素或者由一个双音节合成词的两个语素和两个单音节词穿插起来构成的语言结构,如“奇怪”和“形状”这两个双音节合成词的四个语素穿插起来可以构成“奇形怪状”;“寻觅”和“踪迹”这两个双音节合成词的四个语素穿插起来可以构成“寻踪觅迹”;“奢侈”这个双音节合成词的两个语素和两个单音节词“穷”、“极”穿插起来可以构成“穷奢极侈”;“嘲讽”这个双音节合成词和两个单音节词“冷”、“热”穿插起来可以构成“冷嘲热讽”;”推诿”这个  相似文献   

12.
汉语词汇复音化对汉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汉语词汇出现复音化趋势之后,汉语的整体面貌在许多方面都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语音系统的简化,新词、尤其是虚词和虚语素的产生,新的句式结构和语法范畴的出现,都与汉语双音节的韵律环境有着直接的关系。从语音、词汇及语法等几个角度来探讨汉语词汇复音化对汉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开放改革以来汉语词汇的新发展及其社会心理原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开放改革以来汉语词汇的新发展表现为:一、增加了不少外来词;二、出现了不少拉丁字母组合的新词;三、简缩词有增多的趋势;四、吸收了不少有表现力的港台词语;五、一些词语因比喻和引申产生新义;六、出现了一些构词能力很强的语素。其社会心理原因是:求新、求简、求雅。  相似文献   

14.
<正> 由诸丞亮、刘淑贤、田淑娟编著的《现代汉语新词新语新义词典》(以下简称《词典》)已由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关于本书的宗旨,作者在《代序》中说:“《现代汉语词典》从1959年底完成初稿,1978年正式出版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突飞猛进,反映这一社会变革的新概念已经并正在大量涌现,因而表达这些概念的新词、新语和新义,也必然随之而在语言实践中逐步形成.同时由于历史的原因和规模的限制,《现代汉语词典》还漏收漏立了一些词目和义项.我们编写这部《现代汉  相似文献   

15.
论"嵌l词"的起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玉梅 《中州学刊》2007,(3):249-251
"嵌l词"是很早就活跃于汉民族口语中的一种语言现象,它较为普遍地存在于多种汉语方言中."嵌l词"与少数民族语言无关,并非北狄人改造汉语复辅音才产生的语言现象.实际上,"嵌l词"是汉语中早已存在的缓读分音现象,是汉语词汇双音节化的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6.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的飞速发展,汉语词汇的面貌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充分说明社会因素对当前汉语词汇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新词新义不断产生;一部分港台词语逐步进入汉语共同语;外来词和字母词数量增加以及出现了新的"准词缀"。其中既有符合词汇发展一般规律的现象,也有凸显现阶段汉语词汇发展新特点的内容,它们共同反映了汉语词汇在当代持续发展的轨迹。  相似文献   

17.
嵌[l]词指汉语单音节词在某些方言中分音成为第二个音节声母为[l]的双音节词,在晋语区(山西、豫北、内蒙中西部、陕北等地区)较为常见,①如山西话将头称为"得老"。赵秉璇认为嵌[l]词是操阿尔泰语的夷狄族在语言融合过程中,学习原始汉语的复辅音所形成的语音分化现象。[1]这种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8.
李建廷 《兰州学刊》2013,(5):180-183
连绵词是由两个音节连缀成义、不能分训的双音节单纯词。魏晋南北朝碑刻贮存了大量的连绵词,并且很多连绵词都具有多种形体,对于汉语词汇发展史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笔者试图对魏晋南北朝碑刻中部分连绵词的同词异形现象进行描述和分析,以期呈现出魏晋南北朝碑刻中部分连绵词的使用情况和规律。  相似文献   

19.
广州话的词尾“仔”与普通话的词尾“子”(儿)极相似,但又不尽相同。下面就它们在派生新词的形式、意义和使用范围等三个方面的异同,作一些说明。(一) 广州话的词尾“仔”同普通话的词尾“子”(儿)一样,是各个词尾中派生新词能力最强的一个。它不仅可以粘附在名词的后边,还可以粘附在形容词的后面,作为名词的标志,并把单音词变成双音节词,把双音节词变成为三音节词。有些形容词加上了词尾“仔”,词性、词义都发生变化。同时,它还可以粘附在部分偏正词组、动宾词组的后面,把它们凝缩成名词。一、加在名词后面的,有下列四种类型: ①加在人称名词(包括人体各部位的名称)的后面:男仔(男孩子)、女仔(女  相似文献   

20.
双音化是汉语史上最重要的规律之一。在双音化强大的类化作用下 ,绝大多数三音节惯用语都能够保持稳固性 ,这是由其构成成分的稳固性决定的。在惯用语“1+2”或“2 +1”的格式中 ,“1”基本上是高频使用的单音词 ,“2”则是双音化造成的稳固的双音节词。两者的稳固性共同促成了三音节惯用语的稳固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