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持人语:我国政府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前不久,中国作家代表团前往欧美,分别举办了中美、中德和中法文学论坛;中国作家协会实施了"中国当代小说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最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联袂启动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但是,中国文论"走出去"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诚然,多年来学界对于域外中国文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介绍、翻译和研究.但是,那是从"域外汉学研究"角度进行的,而始终没有将这个问题从正面提出来讨论过,甚至目前几乎还找不到关于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  相似文献   

2.
宇文所安在<中国文论读本>中提出了研究中国文论的"第四种方法".它是相对于刘若愚的"以西释中法"、魏世德的"背景溯源法"和余宝琳的"问题探讨法"而言的.所谓"第四种方法",即是在原典细读的基础上,进行中西互译、互释和对话的文论研究方法.这种方法具有"一体两翼"的内在机制:"一体"即"原典细读",是该方法的主体;"两翼"则是指"复活传统"和"跨文化综合创新",是该方法的具体拓展;三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是一个有机整体.对于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具体实施,该方法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3.
近些年来,域外汉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文论的研究越来越重视,尤其是欧美汉学界运用多种方法研究,成果卓著.这为中国文论在域外的传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因此,从总结这些成就与经验入手,探讨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我看来,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基本路径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际文论界缺少中国的声音.这与我国文论具有悠久历史和丰富资源的实际状况不符.20世纪末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和文化地位的提高,中国文论如何走向世界已成为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身的独特性.中国文论也是如此,它的独特性是举世公认的.所以,中国文论作为一种独特的他者,在向外输出时总是遭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障碍.这些障碍从本质上看都是由于中西文论的差异性所造成的.具体说,这些障碍主要是话语障碍、意识形态障碍和文论体系障碍.  相似文献   

6.
中国文论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博大精深.然而,能否将中国文论准确地传送出去,外国读者对中国文论能否理解和接受,关键在于翻译.当前,在中国文论外译问题上,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7.
中国文论“走出去”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持人语:我国政府全面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以来,中国文学如何走出去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重视。前不久,中国作家代表团前往欧美,分别举办了中美、中德和中法文学论坛;中国作家协会实施了中国当代小说百部精品对外译介工程;最近,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大学孔子学院联袂启动了中国文学海外传播工程。但是,中国文论走出去的问题还没有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诚然,多年来学界对于域外中国文论研究的成果,也有一些介绍、翻译和研究。但是,那是从域外汉学研究角度进行的,而始终没有将这个问题从正面提出来讨论过,甚至目前几乎还找不到关于这方面的专题研究论文。因此,我们组织了这样一组专题讨论,将中国文论走出去的问题首次明确提了出来,并就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诸如中国文论走出去的历史和现状、方法和路径、障碍和对策,以及话语输出、对外翻译和经验教训等问题。事实上,至今只有中国古代文论走出了国门,而中国现代文论由于过度的西化,还没有能力走出去。所以,我们探讨的范围只是在中国古代文论方面。由于我们学力有限,面对这样一个颇具前沿性的新问题的探讨,可能会存在诸多不尽人意之处,欢迎大家批评!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这个问题明确地提出来,请学界同...  相似文献   

8.
9.
川菜是西部特色产品之一,也是四川独具资源优势、市场优势、文化优势的产业,川菜产业是四川特有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比较优胜产业,川菜产业"走出去"是当前"两个市场,两个资源"在WTO背景下的客观要求和发展趋势.研究和实施川菜产业"走出去"发展战略,既是21世纪四川饮食业国际化的重要步骤,更是实现四川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0.
积极有效地实施"走出去"是在加入WTO新形势下我国对外开放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战略选择.要实施"走出去"战略首先必须解决认识问题,突破认识上的"误区",其次是要选择好走向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包括企业投资方式、出资方式、行业以及区位等方面的战略.最后企业要真正"走出去"除了发挥其本身的积极性外,更需要政府的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因一味地强调主体修养,忽视了批评方法的建设,淡化了有效批评模式的建构。以主体修养来应付一切,在“诗无达诂”、“熟读精思”、“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的批评教义下,实现了对方法与模式的回避,萎缩了批评的锐气,钝化了批评的锋芒,从而最终将批评引渡到哲学的王国,沉醉于玄览古奥的自恋自娱的境界,丧失了批评的大众化与普及化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文论之论圆是一种大量而广泛的现象,学界却无比较角度的专文论列;探讨这一问题对于考察中西方的审美意识、继承和发扬文论遗产、开辟文学与数学的关系这一交叉学科、加强文化交流都有重要意义.中西文论之论圆有其共同处:在表示意味上有象征性,在认知感受上有审美性,在理论指向上有哲理性.但它们也有差异处:中方重韵致、格调,西方重形态、数理.其同是由于文学与数学的关系,其异是中西方的艺术特点、思维惯性、文化传统所造成.  相似文献   

13.
西方现代文学理论从象征主义诗论开始,一直到俄国形式主义、海德格尔的诗学、以及法兰克福学派与接受美学,都致力于文学话语的独立性和纯洁性的探寻,其目的并不是要割断文学与社会的关系,而是通过对文学话语的看护与更新来对抗社会僵化、陈腐的话语形态,更新读者的感觉方式和思维方式,批判主流意识形态.通观西方现代文学理论,所走的是从语言批判到意识形态批判的路子.  相似文献   

14.
文学理论的"他国化"与西方文论的中国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自"失语症"于1995年被提出以来,中国文论的失语和重建一直是众多学者颇为关心的问题,也有一些学者对此提出异议.事实上,中国历史中有若干次的中外文化"融汇"与文化"转换"和文化"重建".历史发展到今天,究竟怎样"转换",怎样"重建",怎样"融汇中西"?我们需要研究出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来.这条路径,不应当是闭门空想出来的,这个方法,不应当是人为地设计出来的,而应当是在总结人类文化的总体规律,总结各国文化交流规律,总结各国文学理论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得出来的.我们需要重新思考和调整中国文化战略,从过去近百年的西方化,转换到今后若干年的"化西方",运用文化与文论"他国化"这条文化发展规律,实现以我为主的西方文论的中国化,真正实现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化与重建.  相似文献   

15.
中西方女权主义文学批评因其不同的背景有诸多差异.因为政治运动的有无,使二者一个是非文学本位的批评,一个是文学本位的批评;又因为文学传统各异,使二者一个成为立场坚定的女权主义文学批评,一个却搀杂着"女子气的批评";文化背景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对男权否定是否坚决彻底;地位沿革和现实处境的对比,则昭示着二者面对各自复杂而具体的妇女问题,当然有不同的内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中期以后,一批研究者运用意识形态理论观照圣经文本外部与内部的意识形态冲突,为深入理解这部古老经典提供了一种新颖的研究模式.它有助于观察者纠正简单、片面、肤浅的思维惯性,形成趋于纯熟、全面、深刻的阅读视界,对圣经本身乃至理解、运用和传播圣经的历史达成更为周全的认识.意识形态理论视野中的圣经文本批评涉及意识形态批评的外部分析和内部分析、圣经意识形态批评的研究实践,包括女性主义批评、解放神学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和生态批评.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从全球化视野对中西文论进行比较。首先,中西文论存在着各自理路的差异,中国传统的文学观是诗礼一体化,更注重伦理角度的把握,而西方文论更主要属于认知的范畴,在此框架下,文艺本质观、价值观、艺术感受方式和艺术的形而上境界方面都有明显差异。其次,随着中西之间日益频繁的交往,中西文论之间也就出现了交流中的冲突,即:现代性冲突的压力、科学性体系的幻觉、以及异质观点系统的误会。再次,剖析中国的文论研究在经济、文化全球化过程中所面对的挑战,这主要体现在文化、科技与人际交往状况,以及民族意识与感性经验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刘辰翁是宋末元初的遗民、作家、评论家,评点过多种先秦两汉散文和48位唐代诗人与5位宋代著名诗人的作品,他的评点已成为这些著作版本流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通过对其大量诗文评点的考察,归纳总结了其评点特征,以期寻绎出现象背后的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