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6 毫秒
1.
价值与价值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不同于价值实现,价值是客体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价值实现则是这种属性作用于主体的过程及其结果。在一定条件下,从价值可以必然地推出价值的实现,但从价值的实现不能必然地推出价值,价值的实现是对过去价值的最终确证。人们活动的最终归宿不在于价值而在于价值的实现,人们活动的最终目的不是认识价值,也不是创造价值,而是实现价值或享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实现的探索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物流的实现是实现电子商务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的实现对电子商务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提出了中国电子商务物流实现应考虑的因素以及解决物流实现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是我党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股份制的性质取决于它是在什么所有制基础上组建的,股份制只是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性中的一种主要实现形式,并不是惟一的实现形式;积极推行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系统地阐述ARUND网上订餐系统的功能及实现方法。该系统实现了从菜品管理,菜品分类、查询,到订餐车实现,用户订单处理,再到系统管理。基本上实现网上购物的功能流程,能够实现用户与商家在网上进行订餐交易。  相似文献   

5.
环境刑事责任实现方式是环境刑事责任得以实现的具体方式,现有的环境刑事责任实现方式难以很好的适应和实现日益严重的环境刑事责任。通过对畲族环境习惯的研究,将一些在民族习惯中的独特的责任实现方式引入,例如,罚金刑重刑化、多种责任实现方式共同适用、非刑罚方式的延伸适用等,希望对我国环境刑事责任实现方式的完善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6.
实现群众路线的切入点正确与否、恰当与否 ,直接影响着群众路线的实现程度与实现效果。本文认为 ,找准实现群众路线的切入点 ,要从群众最关心的问题入手 ,要善于运用非权力影响力。  相似文献   

7.
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深入考察了我国公有制实现形式探索的全过程 ,全面总结了各种公有制实现形式。并根据各类公有制实现形式的产业分布特征、产权结构特征 ,深入分析了公有制实现形式的运动机理 ,论述了公有制实现形式形成、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转换机制。  相似文献   

8.
大众文化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理想路径。社会思潮众多,内容参差不齐,影响潜移默化等现实困境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带来困境。因此,要依托传统文化,实现价值认知;依托红色文化,实现价值认同;依托影视文化,实现价值深化;依托校园文化,实现价值内化;依托家训文化,实现价值践行。力求实现大众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群众路线是党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法宝,也是实现中国梦的基本路线。人民群众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人民的期待是实现中国梦的直接动力,人民的参与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保障。深入贯彻群众路线有助于把握中国梦的本质特征,厘清实现中国梦的依靠力量,制定实现中国梦的科学路径。基于实现中国梦的新的时代诉求,党的群众路线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0.
法律的实现有赖于相应的主体将法律所表达的利益付诸实施。但是,在实践中法律的实现往往未能充分的实现,法律监督就成为法律实现的重要保证。法律实现的监督呈主体多元化,其中国家权力机关对各个法律实施机关的法律实现活动进行法治化的监督在法律监督体系中处于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实现技术创新主体企业化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源自经济运行体制、金融体制、科技管理体制、收入分配体制等多方面的体制性瓶颈。要有效化解和消除这些瓶颈,为企业技术创新营造优良的体制环境,需要采取推进企业产权制度改革,建立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完善风险投资体制,加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改革科技管理体制,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技术创新体系;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激发技术创新团队的创新动机等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2.
钱学森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总体框架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钱学森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系统方法构筑了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甚至人类知识体系的总体框架。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的指导思想;前科学技术体系是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得以丰富和发展的深厚土壤;现代科学技术体系由11个要素三个层次构成。11个科学技术大部门划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矛盾论",从着眼点和侧重点之不同来研究整个客观世界;三个层次的划分的创新之处主要在于运用"实践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紧密程度来划分的。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整体性和开放性两个突出的特点。现代科学技术体系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3.
农业技术创新的专利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农业技术创新活动是提升农业整体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合理专利制度的设计将为农业科技创新主体提供内生的激励,保证农业技术成果充分和有效供给。首先阐述了农业技术创新专利制度的基本观点,并探讨了农业技术创新与专利制度的互动关系,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业技术创新专利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从专利制度建设,提高专利意识和体现地区专利保护差异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业技术创新专利制度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4.
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物流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和现代物流不断融合,信息技术成为现代物流体系的核心因素。文章从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入手,提出了支撑现代物流体系运作的信息技术框架图,全面系统地分析了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应用现状,在总结现有信息技术应用的案例的基础上,提出了各种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体系中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15.
技术系统的演化对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进步和经济赶超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篇文章以一个全新的视角, 借用热力学中的耗散结构理论,在技术系统与耗散结构类比的基础上,提出了技术系统非平衡演变模型,探讨了突破性技术创新推动技术系统演化的内在机制,指出了突破性技术创新在技术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类负熵”作用,并阐释了发展中国家应该以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制定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和正确引导技术创新的方向三方面为着力点, 促进本国技术系统的高级化。  相似文献   

16.
科技奖励的有效与否直接决定了科学技术发展速度的快慢 ,因而有效的科技奖励对科技水平比较落后的中国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科技奖励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健全的科技奖励体系 ,而客观存在的多种心理需要和多种激励因素决定了健全的科技奖励体系必须具备多层次、全方位的激励功能。一个健全的科技奖励体系应包含有四个层次 :保健层、基本承认层、提高层和特别奖励层。这四个层次在功能上各不相同 ,同时又互相补充、互相支持 ,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目前 ,我国的科技奖励体系在这四个层次上均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是 :科技人员的社会保健水平普遍偏低 ;知识产权制度不健全 ;社会等级晋升渠道不畅和特别奖励制度不完善等。为加速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必须尽快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科技奖励体系  相似文献   

17.
科技中介在政府与科技、科技与经济、科技与社会之间,在不同利益主体之间发挥着桥梁作用。我国科技中介由于起步较晚存在着诸多问题,已严重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和质量。科技评价体系的改革势在必行,文章从五个方面提出加快科技中介体系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促进科技事业全面、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应兼容农业科技进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制度创新与农业科技进步二者具有内在的联系。农业制度创新可以为农业科技进步提供有效激励 ;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制度创新富有生命力的重要源泉。农业科技进步是农业发展的关键 ,我国农业制度创新必须将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作为重要的制度目标。在农业制度创新与安排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加快建立和培育农村市场体系 ,建立健全市场规则和市场竞争及价格机制 ,发育农产品市场及各类要素市场 ,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督与调控  相似文献   

19.
宏观科技传播研究:体制、政策与能力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科技传播是知识经济时代必须大力发展的一项社会事业,科技传播研究不能局限于微观的技术性研究,也要特别关注宏观层面的一些重大现实课题,例如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问题。本文在总结笔者前期研究及学术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有关国家科技传播体制、科技传播政策、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等概念及相关内容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在发展科技传播事业的过程中,应建立“一府(政府)两体(国家科技传播体系和科技传播事业的社会援助体系)”的科技传播新体制,建立包括公益性发展政策、产业化发展政策、技术发展政策在内的科技传播政策体系,建立定位于提高国家科技传播能力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20.
发达国家的实践表明 ,制度安排对于技术创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一个好的制度安排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技术创新的积极性 ,对资源进行最有效的配置 ,使技术创新主体获得最大化收益 ,促进技术创新。美国、日本、德国不同的制度环境 ,直接导致三国技术创新模式的差异 ,各国的技术创新制度安排具有明显的个性特色。市场经济条件下 ,成功的技术创新制度安排不仅可能而且应该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