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粟特人信仰祆教,四、五世纪以来,粟特人通过丝绸之路不断来到中国,从而促进了祆教在中国的传播。结合国内粟特人考古资料探讨入华粟特人与祆教的相关问题,可以看出,粟特人信仰的祆教,随着粟特人来华,得到传播。祆教在数百年的传播过程中有所变化,并对中原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亚粟特人曾是"丝绸之路"上最活跃的商业民族之一,他们不惮艰险,致力于"丝绸之路"长途贩运贸易,辉煌一时。北朝隋唐时期沿"丝绸之路"入华的粟特人不断向东方开展贸易与移民扩张,并陆续进入中原内地,或从事贸易,或以技艺、军功入仕。因久居内地,渐染华风,不断华化。本文结合文献记载、国内粟特考古资料等,主要利用固原粟特史姓人墓地考古资料,梳理由丧葬习俗的变化所反映的入华粟特人的逐渐华化,及其葬俗变化背后所包含的中华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2010年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入藏的13件粟特语文书,是近年来发现的最重要的一批粟特语文书。这组粟特语文书年代可能为8世纪末,内容包括经济文书、书信等,是研究这一时期在塔里木盆地于阗王国活动的中亚粟特胡人的重要资料。本文通过深入分析其中的经济文书和内容最长的一封商业书信,考察了粟特人在于阗王国及周边地区的商业活动和商业网络、粟特人与于阗社会汉人、于阗人和犹太人等群体的互动,以及这些粟特人的宗教信仰等问题,由此揭示出中古时期陆上丝绸之路上最为活跃的粟特人在沟通不同地区之间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以及中古于阗社会多元文化汇融的现实。  相似文献   

4.
对于四次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西汉产物?考古断代能否成立就显得格外重要。最近美国斯密森研究院及瑞士国际纸史学者协会①,对此都在深入研究,征集不同意见。“西汉麻纸”是否存在?事关国际视听,必须认真对待。对潘吉星同志所谓“少数人持不同意见者”(实际未必是少数,中国造纸学会已一致否定了有西汉纸)②的意见,也仍值得考虑,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西晋末年民族大迁徙的浪潮,到五凉时期是中亚粟特人入华的重要阶段。河西走廊是粟特人东来入华的关键地段,这里驻留了许多前来从事贸易的粟特商人,甚至还形成了聚落移民。前凉时期,一些粟特人已经在政治、经济、宗教、军事等方面开始崛起。到五凉后期,仍然有粟特人的活动影踪,渗透到诸凉政权的各个方面。后凉政权中的粟特人势力不可小觑,如西平太守康宁自称匈奴王,起兵反抗吕光,拥有极大的军事力量。在南凉、北凉、西凉对峙时期,虽然相关的粟特资料比较少,但通过钩沉辨析,也能发现一些粟特人或参政、或经商的活动迹象,特别是北凉末姑臧城内大量粟特商人被俘,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6.
宿白先生提出的“凉州模式”“云冈模式”是中国佛教考古研究的重要里程碑.佛教造像“模式”成立与否的论证应建立在考古类型学的分析之上,并结合历史背景讨论其存在的可能性、来源及影响等.佛教造像“模式”成立的标志是:是否在内容上自成体系、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是否产生巨大的影响力.“长安模式”是否成立是目前佛教考古学研究中亟须解决的学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古代西域的粟特人经商活动与集聚地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对粟特人在古代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和西域各民族的形成中起到的特殊作用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中亚粟特人在进入中原后,就逐步开始了与汉民族的融合,在唐王朝时期,由于中西方交流活动频繁,这一融合的趋势也大大加快。入华粟特人与中原社会的具体融合过程,是在充分参与中原社会诸活动中逐步完成的,其中对中原政治活动的积极参与,也是入华粟特人最终完成其汉化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科斯在《社会成本问题》中谈到“糖果制造商的机器引起的噪声和震动干扰了某医生的工作的事例”以及“河流污染问题”,徳姆塞茨在《关于产权的理论》中谈到随便排烟造成的环境污染,其实这些都不是简单的经济问题,因此不能够简单地用经济学的办法来解决,更不能简单地以“费用高低”的标准来加以衡量。倘若某厂商的生产活动对人的健康造成了损害,抑或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而这种污染又在环境的自我净化、自我修复范围之外),那么此时无论该厂商是否获利或者获利多少,都应该通过改进技术将这种负面影响内部化,否则,将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等理念背道而驰。基于人权与环境的优先性,我们有必要对科斯社会成本问题及徳姆塞茨外部性内部化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相似文献   

10.
中古时入华粟特胡人逐步开始接受儒学教育。他们在观念上认可民族融合,并且在墓志书写中提出了“君子无隔于华戎”和“英不殊于中外”的观念。入华胡人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也将“流芳简牍,誉擅缣缃”被载入史册。在长安、洛阳这两个非常重要的胡人活动地区,出土的大量墓志证实了入华粟特人在文字、姓名、郡望和文化教育等方面逐渐融合的过程。通过这些墓志可以看出,随着粟特文字的逐渐消失,粟特语渐成为极少数人懂的语言,胡人的本土文化失去了载体,必将接受更博大的中华文化;社会地位越高的胡人,接受儒学教育程度越深。在长安、洛阳生活的胡人接受儒学教育更早更充分;学习儒学,以科举文官入仕而不再依赖经商、军功。中华文化显示了强大的包容性和接纳力。  相似文献   

11.
“玉石之路”的布局及其网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伯达 《南都学坛》2004,24(3):113-117
1989年提出的"玉石之路"并非全国性的,而是实指从和田向东专运和田玉的"玉石之路",亦称"昆山玉路"。但在"和田玉路"形成之前,早在距今6000年时已出现了东北、东南等玉文化区的"玉石之路"及其相互间为了交流玉石而形成的玉石之路网络。"和田玉路"成为夏、商、周三代夷玉、越玉、鬼玉等玉石与中原及各地之间的交流途径。西汉武帝打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于是"玉石之路"便被人们遗忘了。宋代"玉石之路"又重新浮现上来,至20世纪后半叶方退出历史舞台。  相似文献   

12.
对于我国史书中所载古掸国的地望问题,迄今尚无定论。本文从掸国所走的永昌道、日南道路线入手,结合中外史料,经过初步研究,认为掸国是印度次大陆上天竺国中的一个中、小国家。  相似文献   

13.
起于陕西西安,经过陕西咸阳、淳化、旬邑、甘肃正宁、宁县或陕西新平、长武、甘肃宁县到蒲、茹两河交汇处的寺沟口,然后沿北石窟寺前茹河河道朔流西上,途经镇原彭阳、镇原县城、开边乡,进入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城阳乡、古城镇、青石嘴,过瓦亭关(即古萧关)北进45公里进入宁夏固原,然后折向沿清水河北上,直抵黄河入银川、内蒙,是历史上著名的萧关古道(也叫回中道),在从西汉到宋、明,甚至更长的历史时段内都曾经作为交通要道,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支线发挥过重大作用。其中,从甘肃镇原彭阳到宁夏彭阳、朝那、青石嘴路段约65公里,即茹河沿线一段(茹河古道),是这条古代交通线中连接西北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关键地段,也是古代中原王朝连接西北边疆的重要交通线。  相似文献   

14.
浙东地处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的交会之处,其独特的地理区位和自然人文环境吸引了丝绸之路上活跃的胡人。唐代有不少西域胡僧、胡商曾进入浙东传法、兴贩;浙东官员中也有不少西域胡族,有的还著籍于此成为地方士族;还有不少胡族文人因为浙东自然山水和人文景观慕名而来漫游、隐居。浙东本土胡族文学家族和流寓胡族文人的文学创作给浙东文坛增添了特别的“胡声”。浙东唐诗之路上的胡风、胡音创造了唐代胡汉文学和文化交流融合的新典范。  相似文献   

15.
丝绸之路是丝绸、瓷器和玉石等货物的贸易之路,也是东西方宗教、思想与文化交流的枢纽。以当代英诗中的丝路形象为研究对象,以跨文化形象学为理论基础,以Nvivo11质性软件为具体工具,通过逐字逐行阅读当代涉及丝路元素的英诗文本,并对其编码赋值,结果发现:当代英诗中饱含着诸多的丝路形象,呈现出乌托邦化、意识形态化和褒贬并生的三大范式,其中乌托邦化丝路形象是当代英诗关于中国形象最为稳定的结构范式。作为英诗记忆符号的丝绸之路,对当代中国文化的西渐与海外中国形象的提升具有镜像宝鉴作用。尤其是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可以借由英诗客体输入的丝路形象,为丝绸之路的复兴和丝路文学的景观发掘提供软实力的文化支持。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吐谷浑以西周时期的穆王道、春秋两汉的羌中道为基础,先后开辟了从羌中—湟水通往白龙江的西蜀道(含松潘道、岷山道),沿羌中—湟水逆行从祁连山各口进入河西走廊张掖的南山道,沿湟水西南通往黄河源头的白兰道,湟水向西域的羌中古道和吐谷浑到吐蕃的吐蕃道,为中西商贸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7.
日本遣唐使入唐后获得书籍的途径多种多样,等价购书是其中之一。长期以来,东亚古代货币史一直是备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领域。虽然国别货币史研究已有丰赡的学术成果积累,但有关东亚各国通用的国际货币研究则主要集中在宋明时期中国货币的域外流通,很少有人论及隋唐时代东亚朝贡贸易圈内的通用货币问题。日本学术界流行一种说法:从8世纪开始,遣唐使就携带大量黄金到中国消费,给唐人造成日本盛产黄金的印象,这一印象又通过唐人传给伊斯兰商人,从而促使9世纪黄金之国“外克瓦克(al-Wāqwāq)”传说在亚洲的流行。事实上,日本到8世纪中叶才首次发现黄金,之前百余年的黄金消费完全依赖进口,之后约半个世纪所产黄金仅供内需。公元804年派往中国的第18次遣唐使首次携带黄金在中国作为货币使用,而整个8世纪东亚流通的货币是布帛,这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引进中国的“租庸调”制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揭示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交流对于人类文化和社会进步的促进作用,以便凸显维护文化多样性的现实意义,以考古发现的实物资料为基础,采用综合考察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对中国新石器时代以来各地主要文化因素及其交流聚合现象与突出特点的总结,进而解析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研究认为:中国在丝绸等方面所取得的文化成就,以及对西方世界诸如小麦加工技术等发明创造的需求,从而构成了丝绸之路形成的东方因素;政治因素虽不可否认,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玄奘西行求法的起点和终点都是洛阳;在洛阳奉诏撰写《大唐西域记》,是为了把西部世界介绍给世人,而不是为着消灭西突厥。丝绸之路传入的文化对中国政治的干预,以佛教对武则天在洛阳改朝换代的有效支持为典型。波斯三种宗教对洛阳的社会生活影响甚小;胡族乐舞虽传播稍广,依然因严中外之辨而受到制约;只有佛教渗透较为深刻,这同时也意味着它向中国文化的贴近。  相似文献   

20.
西夏与丝绸之路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夏在丝绸之路上的地位与作用、西夏时期的丝绸之路交通、西夏与丝绸之路贸易、西夏对丝绸之路的经营等方面回顾、分析20世纪初至今国内外学者关于西夏与丝绸之路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