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李跃平  裴光兰 《民族学刊》2019,10(6):102-105, 143
《民族学刊》于2010年6月创刊,相继入选“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北大核心期刊”“人文社科核心期刊”和“CSSCI来源期刊”,表明了《民族学刊》在学界和期刊界的学术影响,其期刊的影响因子值得研究和探讨。本文基于《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公布的影响因子、各类计量指标和人文社科类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及可被引文献量等数据,对《民族学刊》的相应数据与C95民族学类期刊在期刊影响力指数、影响因子均值及量效指数均值、各类计量指标均值和人文社科类影响因子、被引频次及可被引文献量均值等方面进行统计对比,分析《民族学刊》2014~2018年五年间的影响因子数据在民族学类期刊位置及其学术影响。  相似文献   

2.
南宁市居民消费行为受生活环境、商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同时,消费者的个性特征(心理、年龄、性别和性格)和需求刺激也影响到居民的消费偏好。消费者作为“概率人”,其行为空间模型,受到认知和学习经验的影响,这对南宁市商业网点布局和调整商业结构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丹江口的实证研究,识别出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中的移民驱动力,建立了一个包括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人口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气候因素在内的气候变化减缓和适应项目移民驱动力框架。认为经济因素对移民意愿的影响最大,而气候因素的影响最小。气候的影响是间接的,并体现在经济、政策、人口和社会等四个驱动力之中。  相似文献   

4.
民族关系对于新疆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在影响当前新疆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诸因素中,政治因素是首要因素,经济因素是重要因素,文化因素是深层次因素,心理因素是隐性因素。深入分析这些因素,有助于客观认识新疆民族关系的现状,消除不利因素的影响,推进新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哲里木盟4种主要农作物气候生产潜力变化及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哲里木盟玉米、水稻、高梁、大豆4 种主要作物近45 年光能、光温、气候生产潜力的变化,结果表明:生长季内(5 ~9 月) 光能生产潜力在波动中有减小的趋势;温度升高,对4 种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玉米、水稻、高粱的影响明显大于对大豆的影响;降水变化对生产潜力的影响远大于温度变化的影响,其中降水对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影响高于对高粱、大豆的影响。从生产潜力的大小及其变化来看,玉米和水稻是适应当地气候变化的优势作物,降水量不足是影响生产潜力发挥的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6.
杨珂 《民族论坛》2009,(2):54-54
相比关于农村家族对乡村治理影响的研究而言,关于乡村民间宗教影响的研究还很少,目前的中国乡村中各种民间宗教组织很常见,影响颇多。本文对近几十年的乡村民间宗教组织的变迁和影响作了简要评析,以期对促进基层社会治理、农村非正式组织的转型和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偏见不同程度地存在于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不同人类群体之间。这种内隐的偏见会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产生负面的影响,但并非不可避免,我们可以通过调节各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减少内隐偏见及其影响。研究这种内隐偏见产生的原因,进而加以调节、控制,减少内隐偏见及其影响,从而为构建良好的民族关系打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赵丹  刘一 《民族学刊》2015,6(3):43-48,108-112
随着社会快速发展,全球化、多元化、中华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对少数民族自身文化认同带来巨大冲击和影响。本文从文化认同受到的文化影响来分类,研究主要集中在不同文化形态对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影响、作用。本文通过研究系统地把握少数民族文化认同的研究现状,分析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为少数民族文化认同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对广州市流动穆斯林抽样调查研究基础上,采用因子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的方法对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的结构以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广州市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由心理融入、经济和社会融入、行为适应、文化接纳等四个维度构成。广州市流动穆斯林在四个维度上的融入程度与特征各不相同。影响因素中年龄、居留时间、月收入、职业类型、交流语言、本市民族工作的看法和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对广州市流动穆斯林社会融入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份来自广西的随机数据分析了社会资本与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升迁的关系,探讨了社会资本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升迁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社会资本的网络位置效应因子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升迁没有影响,社会资本的地位效应因子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升迁会产生显著影响,升迁级别越高,社会资本地位效应因子的影响越大。这说明,社会资本对基层少数民族干部升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社会网络中嵌入的人情、信任和影响力等资源,与社会网络中嵌入的信息资源无关,而且升迁的级别越高,社会网络中嵌入的人情、信任和影响力等资源的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11.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是蒙古族的民族英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是闻名古今中外的著名历史人物,是蒙古汗国的缔造者,蒙古民族的民族英雄。他统一了蒙古高原诸部,结束了蒙古各部纷争战乱的局面,创建了一整套政治、军事和文化制度,为蒙古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他还适时地发动了攻金、西征和灭西夏的战争,有的带有扩张性质,有的则具有统一意义,虽曾一度带来一些破坏作用,但是攻金、灭西辽、灭西夏却为元朝大统一奠下基石。西征中亚、西亚和欧洲,虽带有对外征服和扩张性质,给各国人民曾带来灾难和破坏。但对促进东西方的交通和各国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具有一定的世界意义。总体说来,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无愧是蒙古民族的英雄,而且对全中国历史的发展起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西部开发先立法是法治经济的必然 ,开发先立法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规律。西部开发立法应遵循法治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立法权合理配置原则。立法模式应采用基本法与“子法”相结合的方式 ,构建以“西部开发发展法”为基本法 ,以“西部生态环境保护法”、“西部投资法”、“西部人才培养法”、“西部发展援助法”为“子法”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3.
蒙元服饰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成吉思汗建立的蒙古国到忽必烈称帝建立大一统的元王朝,简称为蒙元帝国。蒙元服饰展现出集草原游牧文化、中原农业文化与中亚文化相交融的多元文化,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极富有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发展的大背景下,区域范畴呈现"多型态"表象与"多层次"结构,亟需从跨学科的广义交叉视角出发进行研究.我国西部民族区域在生态环境、民族文化和社会经济发展各方面都复杂多样,为"多型态"研究提供了最理想与最丰富的田野.在上述"广义交叉视角"的透视下,可以探索一种符合新发展观的、凸显区域和民族特色的"多型态"区域经济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汗,作为北亚民族首领的名号很早就开始使用了。在以往的研究中,没有充分注意到清早期最高首领名号的历史渊源和蒙古背景问题。本文试图从早期满蒙关系的角度,考察清初三位汗的汗号源流与背景。文章指出,汗号是通过蒙古各部传入包括满洲在内的女真各部的;不管亚洲东北部满蒙地区各部落的内部组织如何,他们在政治机构的构造上已经形成了共同的制度文化。  相似文献   

16.
本文认为在西部民族地区的发展进程中,中央政府的国家意志是决定因素之一,也是认识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基本逻辑起点。同时中央政府的国家意志与西部民族地区社会制度的变迁存在必然的矛盾关系是我们理解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过程的主要线索。西部民族地区现代化实际上是一个传统社会逐渐解体、农牧民阶级逐渐消逝的过程。那么,作为传统社会主体的西部民族地区农牧民,在完成这种消灭自身的痛苦的转变过程中表现出特有的生存理性,这是许多从事现代化研究的学者们一度忽略或者不愿涉及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多元民族文化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于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西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必须适应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特点,西部多元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要依赖于教育。处于教育与文化互动状态中的西部教育必须按照现代民族文化的生成条件和方式去配备相应的教育教学设备,选择和运用适应民族文化传播的教育教学手段、方式、运行机制和实施方法,从而根本上保证现代民族文化的有效传播和教育自身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试论教育在西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西部民族地区疆域辽阔,自然资源丰富,但由于自然、历史、政治、文化和政策倾向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西部民族地区现有的人力资源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和西部大开发的迫切需要。为此,西部民族地区要实现大发展,关键是优先发展教育、实施人才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广大的西部地区,妇女约占总人口的一半,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原有体制、观念、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制约,西部妇女人力资源开发仍然滞后,全面促进性别平等和妇女发展还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研究西部妇女人力资源开发,对于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妇女的潜能,调动妇女的积极性,促进西部妇女与男子平等参与、共同受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汉文化在西域的传播条件、西域的屯垦移民促使汉文化的广泛传播、西域教育使汉文化逐步植根于少数民族文化等方面论述了文化维系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