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蒋介石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著名人物。自他在1927年4月18日建立南京政权开始,到1949年4月23日南京政权覆亡的22年中,曾三次下野。下野原因,众说纷纭。本文就蒋介石第一次下野原因作点探析。 1927年8月13日,蒋介石在上海发表了《辞职宣言》。他说:“中正自薰沐总理之教训,即以二义自矢;一、认党高于一切。在党的利益之下,党员个人绝无逞主观、用感情,计利害之余地。二、认捍卫党基为党员最大之天职。苟有退智弄巧,阳奉阴违,篡夺吾党基础,剽易吾党主义,使吾党名存而实亡者,必竭全力以铲除之。由第一义言:进退生死,以一党之利益而归。……苟奉身引退,而有裨于党,则接渐而行,自亦不俟终日。中正以此自矢,故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现代史上,蒋介石曾经有过3次"下野"引退的经历,而最后一次"下野"则与天津的解放在客观上有着某些必然的联系。这次下野,尽管是一次蒙蔽世人的虚伪"引退",但无论是对国民  相似文献   

3.
刘峰 《山西老年》2010,(4):10-10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与杨虎城将军为救国救民,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发动了西安事变也称双十二事变。为什么张学良和杨虎城能逼蒋介石抗日?为什么他们二人敢这么做?外界普遍评论是因为他们都有爱国之心,都有满腔热血  相似文献   

4.
张小满 《南都学坛》2009,29(6):28-31
1949年蒋介石第三次下野后,在国民党内纷繁复杂的矛盾斗争中,反蒋派李宗仁及亲蒋派一些人物从不同立场出发都劝蒋介石暂时出国。蒋介石视出国为亡命,坚决拒绝出国。其原因在于:顽固的蒋介石确实放不下反共的责任;根深蒂固的蒋桂矛盾使蒋介石不能释怀,不忍离去;立足国内,易于操纵周旋;必要时退守台湾,寻求美国支持,等待国际形势变化,以图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5.
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与蒋介石的博弈可以看成两人在对日对共政策上的较量,是"攘外后安内"政策与"安内后攘外"政策的博弈.张学良认为先"攘外"后"安内",主张"息内战,御外辱"、"息内争,求和平",停止"剿共"内战,一致抗日.这种主张可视为对蒋介石"安内"政策的反驳.当张学良执行蒋介石的"安内"政策失败后,意识到解国难须另觅新路.当东北军、十七路军和红军"三位一体"局面形成时,蒋介石继续逼迫张学良、杨虎城"剿共",激化了双方的矛盾.自此,两人的博弈拉开帷幕,而张、杨发动西安事变,是对蒋"安内攘外"政策的一种正面反抗.  相似文献   

6.
九.一八事变后,张学良在锦州设置了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和辽宁省政府行署,这里成为东北政治、经济的中心。面对日军的武力威逼,张学良和蒋介石在解决锦州事变的问题上发生了分歧。本文拟就双方的态度差异及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皇姑屯事件后,蒋介石欲借"统一"来巩固和提高自己在国民党中的地位,并借此将东北纳入自己的控制之下。而张学良则欲借易帜达到"息内争以御外侮",为东北的安全与繁荣提供一个有力的保障。蒋、张进行了激烈的斗争,最终"以张学良归附南京政府为第一要义"达成了一致。这种结果不仅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分离我国东北的罪恶阴谋,同时对于日后张学良逼蒋抗日,成功发动西安事变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安事变”的爆发不仅是民族矛盾激化的结果,也是张学良、蒋介石个人冲突的产物。由于蒋介石、张学良矛盾的存在,民族矛盾才在这两位历史人物的身上找到了突破口。  相似文献   

9.
应德田的回忆录《张学良与西安事变》中写道:张学良将军在最高军事法庭上,从怀里把自己密藏了多年的小皮包掏出来,从里面取出一张“九·一八”时蒋介石命令他不要抵抗日寇侵略的那封电报,准备宣读。审判长李烈钧慌忙制止,但张学良将军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不顾一切地宣读了电报的原文:“沈阳日军行动,可作为地方事件,望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听候中央处理可也。蒋中正。”申伯纯在《西安事变纪实》、王炳南在《关于〈西安事变〉》中,也提过上面这件  相似文献   

10.
蒋介石攘外必先安内政策的动因,是由于安内攘外的两难困境、重内轻外的历史积习、强内弱外的比较优势、借内安内的政治谋略、以及专制思想作祟和攘外的底线偏低等历史的、现实的以及个人的等多种因素共同形成一种合力,使得他不得不、不会不、也不能不采用和坚持此种政策。  相似文献   

11.
“九·一八”事变前后的蒋介石和张学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不宣而战,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骄横的日本关东军几乎没有遇到什么象样的抵抗,仅用4个多月时间就占领了东北三省和一个特区的大好河山。东北沦亡,山河破碎,激起全国人民的无比愤慨,纷纷指责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要求追究丧师失地军政官员的责任。著名的爱国学者王造时愤怒地指出:古今中外的历史,丧权的也有,失地的也有,甚至于亡国的也有,但决找不出丧失土地之多而不抵抗的例子。有之,只有“九·一八”后中国这般最可耻最卑怯的污吏!王造时问道:实行不抵抗主义的人们,还有什么理论可以自行辩护呢;失去东三省不抵抗;失去热河不抵抗;将来失去华北恐怕还是不抵抗;不抵抗主义不但断送了数百万方里土地,数千万的同胞,并且贻我中华民族万世之羞! 面对全国人民的唾弃,舆论的谴责,狡黠的蒋介石,把丧师失地的责任委罪于张学良,一时间,张学良成了众矢之的,辱骂张学良怯懦无能,是“不抵抗将军”;指责东北军是  相似文献   

12.
张学良不仅是军人,且酷爱传统艺术。对于中国古画尤甚。1929年,东北易帜.少帅张学良踌躇满志,意气风发。其时他已被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任命为全国陆海空三军副总司令,至少从表面形式上而言,其在全国军界的地位仅在蒋介石一人之下。因为他喜欢古代字画,所以即便在南京参加会议期间,  相似文献   

13.
电视节目常导演这么一种场景:情人“不得不分离”前夕,两人对着镜头诉衷肠,道不完的缠绵,讲不完的情分,只看的观众感同身受、潸然泪下,主角才肯勉强地破涕一笑。宗庆后是一个好演员,更是一个好导演。6月7日他突然宣布辞去与达能合资公司董事长职务那一刻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情感大戏拉开序幕。宗庆后的辞职公开信长达5400多字,有好事者“称赞”宗庆后的文采好,并作逐一列举,结果令人连连称奇:比喻、借代、夸张、比拟、双关、排比、对偶、反问等修辞手法统统上场,  相似文献   

14.
我常觉得,在咱这关东的白山黑水、大寒大暑的气候水土里,似乎潜藏着一把精灵的锋刃,人的性格秉赋,总是在无形的锋刃之下,被削着砍着打磨着,生生令你凸现出大棱大角,滋生出撂地可断三截的干脆,竖起能捅破天穹的锐气,这才算浑然天成了一个北方汉。在这一茬茬天造地就的血性汉子中,郭松龄是一个,张学良是更鲜活的又一个。  相似文献   

15.
一九三六年十二月十二日,国民党的两位封疆将领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推动了全国由内战转向抗战,导致了全民族抗日战争的胜利,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步伐突飞猛进创造了条件,大大缩短了中华民族独立和国家统一富强的历史进程.历史事实已经作出公断:“张、杨两将军是千古功臣”.在“西安事变”中举足轻重的张学良将军,这个中华民族可敬的千古不朽和名垂千古的功臣,已被国民党当局囚禁整整五十年了,在纪念西安事变五十周年之际,在中共中央再三提出和平统一台湾、实现“一国两制”号召的今天,我们无限怀念这位可敬可颂的爱国将军.本文想就张学良将军发动西安事变的主客观因素,本着实事求是的精神,略谈粗浅看法,表示纪念.  相似文献   

16.
张学良,一个传奇人物。他是怎样当上少帅的?又是怎样带兵的?其间有何鲜为人知的事?《听张学良讲故事》向您披露个中详情。  相似文献   

17.
冯晓蔚 《中华魂》2011,(1):9-13
西安事变爆发后的第6天黄昏,古城西安的北面传来轰轰的飞机声。不一会儿,张学良的波音247型专机降落在西郊机场。周恩来、刘鼎等9人从飞机上走了下来。他们先到管电台的地下党员涂作潮家稍事休息,周恩来剪掉了胡子,随后即赶赴金家巷张公馆。  相似文献   

18.
逼你成功     
刘墉 《社区》2002,(18):54-54
我有个事业非常得意的朋友,他40多岁,没结婚,每天跑进跑出,比谁都忙。 有一天我问他,你都在忙什么啊,义是为谁忙啊? 他先愣了一下,接着笑笑,说:“我也不知道为谁忙,只觉得背着一个好大好大的包袱,每天拼命向前冲。” “那包袱里装的是什么啊?”我开玩笑地问,“你有没有自己打开来看看?”  相似文献   

19.
听雨 《今日南国》2011,(5):41-43
4年前,刚刚毕业于广西某名牌大学的圆圆瞒着家人,嫁给了比自己大十几岁、而且是离过婚的孙明.新婚没多久,孙明就患上了尿毒症.为了挽救他的生命,圆圆竭尽所能,在父亲的帮助下才做了换肾手术,救回孙明一条命.然而,孙明却在一念之差和捐肾给他的表姐邹梅有了一夜情.事后,孙明十分后悔,并向妻子坦白了一切,圆圆谅解了老公和表姐的背叛.而邹梅得知孙明对她并无爱意,心里又恨又妒,逼着他对一夜情负责,并说,如果不肯娶她的话,就要还肾给她,三个人由此陷入了痛苦的深渊……  相似文献   

20.
由毕万闻同仁编辑的《张学良文集》的问世,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这是海内外第一本文集,它为张学良的研究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评价张学良应以张学良自身言行为基础。《张学良文集》,就为读者提供了“言”的方面有益的素材。张学良的坦率、正直、真诚、豪爽的性格,光明磊落、开诚布公、自我牺牲的立身待人之道,有别于某些军事家与政治家,他的诗文可信,可谓文如其人,做为研究的依据有其天然的价值。所谓“行”,是指张学良的主要职务与主要活动,尤其是主政八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