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丁立群 《求是学刊》2005,32(5):9-12
过程哲学和文化哲学具有不同的理论基础,来自不同的学术传统,但二者在很多问题上持相同或相近的观点.尤其是在生态伦理问题上,过程哲学从机体主义出发,文化哲学从人类中心论出发,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时,过程哲学与文化哲学也存在一些理论分歧,尤其是在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这一问题上.过程哲学认为自然是具有主体性的,这种主体性是生态伦理的必要前提;文化哲学则认为人类是唯一具有主体性地位的存在,人类中心论同样可以成为生态伦理的理论基础.二者在理论上的分歧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二者都强调采取行动解决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2.
论卢梭文明与道德悖论的历史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文明进步与道德堕落卢梭社会历史观的一个基本特点就是文明与道德的矛盾。从卢梭的思想倾向来看,他是站在道德主义立场上来反对洛克的功利主义观点的。但是卢梭的道德主义不同于盂德斯鸠的道德主义,这种差异主要表现为二者的价值取向不同。孟德斯鸠是一位法国男爵,他理所当然地站在贵族的立场上来说话,把贵族的出身和荣誉放在与私有财产同等重要(甚至更为重要)的位置上。孟德斯鸠对平民始终怀有一种天然的戒备心理,他多次强调:“人民的本性就是感情用事”,“人民的行动永远不是过分就是不及。人民有时候千手齐下,搞得天翻地覆…  相似文献   

3.
各门科学(人类学、民族志学、语言学、心理学、历史学、具体社会学,如今还有文化学)从各种不同观点研究和描述文化,从不同的关系中研究它,从文化现象中截取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关系和部分。历史唯物主义为认识整个社会及其每一个组成部分建立原则,因此,在它的面前有一个确立对待文化的总立场,确立关于文化的哲学社会学观点的任务。这个总的立场并不代替和改变具体科学分析,而是作为对文化的局部科学研究和相应定义的理论方法论基础。只有在历史唯物主义范围内才能确定作为现实社会现象的文化的本性、文化在整  相似文献   

4.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本文通过对西方元科学研究中科学史、科学社会学和科学哲学三者关系的分析,揭示了文化转向的科学史根源、科学社会学根源,并重点分析了文化转向的哲学表征,指出经过文化转向之后的新科学哲学所持的立场大致是一种文化学的和人类学的立场,即一种广义的文化哲学立场,其根本标志就是对科学哲学的人文理解,力求纠科学主义之偏,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融合。科学哲学的文化转向表明传统的科学哲学已经穷途末路,科学哲学必须溢出自然科学亚文化的范围而面向整个的科学文化,走向科学文化哲学才是真正的出路。  相似文献   

5.
学界关于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理解和解读,目前仍存在着诸多观点上的分歧。尤其是在马克思现代性思想的立场、原则问题上,学界并未给出明晰一致的阐释和解答。事实上,马克思对现代性的批判立场是非常鲜明的。马克思通过哲学、社会理论、理性形而上学和资本的逻辑等不同视角对现代性进行了批判,并且,马克思现代性批判思想的根本原则,内在于马克思哲学的解释原则,体现为历史生存论的原则。  相似文献   

6.
H .西蒙站在组织和公共管理的立场上 ,对目前占据主流地位的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解释霸权”以及它的一些重要观点提出了自己不同的看法。西蒙强调 ,市场本身不是自足的 ,组织与公共管理对于社会及经济发展的作用是绝对不能低估的  相似文献   

7.
齐美尔的现代性:现代文化形态下的心性体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生命哲学和文化社会学的立场视角,齐美尔说明了主、客观文化走向分裂对立的"文化悲剧";从日益扩张的货币经济的文化意义,结合与之交织的劳动分工的发展,齐美尔揭示了"文化悲剧"在现代社会的展开即现代文化形态;从对货币经济所主宰的现代外部文化形态的顺应、反弹、逃逸等不同反应方式中,齐美尔描述了现代人的生命体验和心性结构.  相似文献   

8.
关于家庭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在当今世界上有三种不同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一种是西方社会的“冲突论”,另一种是日本社会的“改造论”,第三种则是中国社会(或者说华人社会)的“融合论”。三种不同的模式从不同的方面表现了家庭文化与现代化的密切关系。建立在婚姻和血缘关系基础上的家庭,在不同的社会中对不同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不同的影响。 一、“冲突论” 以欧美为代表的“冲突论”的主要观点认为传统家庭文化与现代化进程是冲突的、不协调的。现代化的进程将抵制传统家庭文化,并使传统家庭走向淡化和解体。 美国社会学家、结构功能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科特·帕森斯在谈到家庭与现代化之间的关系时,强调了家庭在现代工业社会中的解组过程。他认为  相似文献   

9.
德国启蒙运动和启蒙哲学的再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慎 《浙江学刊》2004,3(1):5-17
德国启蒙运动是一场反对封建专制,反对教会和宗教迷信,普及文化和教育,倡导人权、自由、平等诸多新观念的思想文化解放运动.德国启蒙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先声.它们围绕人的规定性、哲学的知识基础与方法、宗教与哲学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重大理论问题展开争鸣,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理论的分歧导致启蒙运动对其自身的局限性进行深刻反思,从而使赫尔德、康德等人超越启蒙立场,将德国文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10.
苗伟 《社科纵横》2010,25(3):104-107
文化环境是人的文化存在的维度,是由人创造的和人发生效应的人的境遇。文化环境作为一种效应性环境,对人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建构意义。但一直以来,由于人们对文化理解存在分歧以及学科视野的不同,因而没能形成确定的文化环境的定义或解释。从文化哲学的视野出发,探析自然、文化、人与文化环境的辩证关系,这对于澄明文化环境的实质与内涵、地位与效应、机理与意义,进而正确理解文化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问题和后现代主义的哲学与文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盛行的一种综合性哲学与文化思潮,内部立说各异,基本主题是研讨当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特征与文化精神。80年代西方学者围绕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论争与研讨,是就社会进程、时代特征和文化样态两种涵义而言展开的,不同学派对当今西方社会与文化的特征及其未来走向,见解大相径庭,对后现代主义文化也有不同的态度与论评,后现代主义文化中起首要理论核心作用的哲学,是法国的后结构主义和美国的新实用主义,反一切哲学传统,抹煞人的主体中心,是它们的特征;也有另一些学派的哲学家根据不同的理论观点提出建设性的后现代哲学。 后现代主义思潮对当今西方各种文化有着强烈的冲击和回响。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潮,有认识价值与借鉴意义,可以使中国现代化事业注意超越西方的现代性与后现代性,避免有关的矛盾与问题,但不能将它简单地套用于中国的社会与文化。  相似文献   

12.
项葵 《社会》1989,(12)
一、对社会学“价值中立”方法论思想的思考关于社会学认识的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关系问题是社会学方法论之争的一大焦点。其中一个具体的方面就是,我们在认识社会现象及其本质的过程中,是否存在一个“价值中立”的观念。我以为,能否回答这个问题以及如何回答这个问题不仅取决于我们究竟站在哪个立场,现象学派的还是实证主义的,更主要的在于我们是如何看待这种立场本身的分歧的。应该说,“价值中立”是一个十分诱人的概念,在马克斯·韦伯的理论中,它至少具有两方面的方  相似文献   

13.
赖大仁 《学习与探索》2008,2(2):183-187
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从近来学界的有关讨论来看.人们的认识仍然存在较大分歧,这与人们的理论视野不同有关.从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理论视野决定文艺观念.比如从审美论的视野,或人生论的视野,或社会历史的视野来看待文艺的特性与功能,包括文艺与意识形态的关系,其文艺观念往往是不一样的.马克思主义从唯物史观视野看待文艺现象,建构了关于文艺与意识形态问题的基本观念,并由此说明文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及其功能.文艺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具有反映一定现实关系和思想观念的基本特性,在价值功能上既具有批判性,也具有建构性.文艺作品往往包含着一定的社会历史现、人生现与价值现,因而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性;当代文艺研究如何认识理解文艺的意识形态特性与功能.这取决于研究者自身的理论立场和阐释能力.  相似文献   

14.
文化哲学的现代性立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代中国文化哲学兴起的旨趣在于寻求一种阐解当代中国文化现象并反思中国现代化的成效与质量的哲学样式。这决定了中国文化哲学研究得以开展的现代性立场。但是 ,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 ,这一看起来确定无疑的立场还需要为自身的合法性作必要的辩护。由于当代中国总体的后发展现状 ,中国文化哲学的研究从客观上“滞后”于当代西方文化哲学。现当代西方文化哲学的演进大体上分为两个大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现代西方文化哲学在 19世纪末、2 0世纪上半叶的兴起 ,这也可以看成是对康德式的启蒙现代性思想的一种回复 ,现代性直接成为现代西方文化哲…  相似文献   

15.
重置理性的路标:哈贝马斯现代性批判之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佃来 《求是学刊》2005,32(2):32-38
哈贝马斯是站在批判的立场上来看待现代性问题的。他对现代性的批判 ,是从两个方面展开的。一个方面指向社会现实层面 ,另一个方面指向思想层面。就前者而言 ,他批判了“生活世界的殖民化”现象 ,主张以交往理性来改造被扭曲的现实生活世界 ,以此解除现代性困境 ;就后者而言 ,他反思了自黑格尔以来的哲学家关于现代性问题的思考方式 ,主张在破除意识哲学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引入互主体性的交往理性原则来思考现代性方案。哈贝马斯的现代性批判话语既有值得肯定的地方 ,又有它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及其对当代中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文章站在世纪之交的高度,回顾和反思20世纪的人类精神运动,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特征,指出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影响广泛的文化哲学运动存在激进的、批判的和建设性的三个维度,它们共同体现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消解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本主义思潮对立的倾向,在思维方式上引发了一场“后/反哥白尼式的革命”的理论特征;最后着重从后现代主义文化批评的滥觞和从“文化热”到“国学热”的转向两个方面,重点展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哲学对当代中国的影响,强调在发展中的中国进行深度文化启蒙,建构现代精神和人的主体性的必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7.
文化哲学可以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另一种是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前者显示哲学的文化性,后者显示文化的哲学性.就其与哲学的关系而言,文化观点的文化哲学可能扬弃哲学,却不会规范地解决哲学问题.扬弃哲学具有超出哲学的现实意义.哲学观点的文化哲学,或者成为哲学的一个普通下属学科,是哲学原则的自我印证,或者尽可直面现实而野性地埋葬哲学,从而文化哲学亦不必还是文化"哲学".  相似文献   

18.
谢晶 《社会》2019,39(5):106-126
“玛纳”这一典型的巫术概念构成了社会人类学的一个经典“案例”。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对它的不同诠释体现了从法国社会学派到结构主义人类学的转折及分歧。本文从莫斯的文本出发将“玛纳”定义为“实践观念”,并以“可译性”为切入点,试图证明在“实践观念可译性”问题上的分歧背后隐含着社会本体论、社会科学方法论和行动哲学这三个层面的分歧。最后,本文认为,关于莫斯与列维—斯特劳斯之关系的最常见观点实际上是对这一关系的过度简化。  相似文献   

19.
论点摘编     
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理论前提
  陈树林在《天津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撰文指出,作为一种哲学理解范式,文化哲学显然有其特定的内涵和独特的学术价值。所以有必要厘清文化哲学理解范式的几个理论前提,才能避免对文化哲学的误读误用乃至泛化。第一,文化哲学理解范式合法性争论原因。首先,文化哲学概念的提出者们所属的新康德主义流派缺乏合法性。这个流派的基本哲学立场,“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的特征是十分明显的。它拒绝对文化世界的认识给出“绝对真理”,这显然与传统的具有合法性的苏联教科书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发生了冲突和对立。其次,文化哲学研究的对象和方法缺乏合法性。由于文化概念本身的内涵和外延界定起来十分困难,因此,作为部门哲学的文化哲学的理论边界就变得十分模糊。文化哲学作为一种不同于思辨哲学、形而上学的哲学理解范式,存在的价值正是对传统哲学的超越。第二,哲学面对的是自然物理世界,还是文化精神世界。综合胡塞尔、康德等哲学家的论点,指出哲学面对的对象是与人的生存活动息息相关、由人改变过和创造的世界,而不是纯粹的物理自然界。并强调哲学应该回归人的生活世界、文化世界,并且以解决生活世界中的问题为旨趣。哲学家们自觉地认识到,应该在生活世界、文化世界中建构哲学,而不是把自然哲学、形而上学在文化世界中进行简单应用。第三,哲学是大写的理论哲学,还是小写的实践哲学。哲学必须接受经验科学的易错论式自我理解和程序合理性,哲学不能拥有特殊的真理观,以及独有的方法和对象领域。只有这样哲学才能在内部分工中发挥其最大效力,才能坚持其普遍性的问题和合理重建的操作方法。第四,哲学的旨趣是获取规律,还是一种理性反思批判。文化哲学承认人类社会存在某些共同性、共通性、普遍性、一致性等特征,但是更加注重不同民族、不同社会、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差异性、特殊性。文化哲学并不排斥理性及其在把握生活世界中的作用,但是,对理性的理解更为丰富多样。哈贝马斯在总结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特点时指出,神话中的整体思想、万物归一思想等都是同一性思想的表现。  相似文献   

20.
唐丰鹤 《浙江学刊》2006,(5):146-150
内在观点和外在观点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主体对待法律的态度和立场。内在观点是一种将规则作为规则来看待的观点,是一个诚信参与者的观点;外在观点是一种将规则作为社会现象来对待的观点,是法律旁观者的观点。本文认为:在一个相对民主的现代社会里,内在观点是主体对待法律的正确立场,而外在观点实不宜作为一种基本的法律观为社会持有。然而,本文同时发展了哈特内在观点的内涵,提出宽容性的内在观点的理念。宽容性的内在观点对民主社会的法律实践持有基本的认同、接受与信赖的立场,但是宽容性的内在观点也欢迎并接受来自法律实践内部的善意批评,即使对于外在观点的颠覆性批判,宽容性的内在观点也持开放的态度,试图从中借鉴有益的建议以改善我们生存于其中的法律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