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倘若我们能够正视文学批评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文学批评对文学价值判断上的两个突出矛盾:一些人注重对作品形式的审美感受,强调批评应该立足于艺术感受;另一些人则注重作品的社会性内容,强调批评应该立足于社会功利性;一些人注重作品的本体研究,主张文学的“内部研究”,另一些人注重作品的外部联系,主张“外部研究”。这种批评立足点的截然对立直接导致了对新时期文学乃至对以往一切文学再评价的明显矛盾:对作品只强调它的艺术感受,纯艺术价值的人,睥睨甚至贬低那些具有较强社会性内容的作品;推崇、张扬那些社会功利性作品的人,往往又轻视艺术形式的审美感受;强调“内部研究”的人,看重那些讲究形式技巧的作品;主张“外部研究”的人则看重那些具有沉实社会内容的作品。这一切都说明,文学批评还没有找到一个稳固牢靠的立足点。  相似文献   

2.
噪音在传播学中的定义为"任何非属信息来源原义而加之于其信号的附加物",与作品的文本符号意义毫无关联。电影作品在传播过程中,由于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而产生了与之相伴的附加物,于是形成了各种噪音。这些噪音现象被媒体和商家炒作放大以后,又会对作品的传播效果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电影评论家和把关人需要剔除那些与作品内容不相关的噪音,而把那些贴近故事主题原义的信息准确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相似文献   

3.
快乐和幸福是人的终极追求。良好的教育就是让学校里的教师和学生因此而更加快乐和幸福地生活。教师的快乐与幸福感是重要的,如果教师不快乐,他的学生往往就不会有好日子过。如果教师万一不能拥有完整的快乐与幸福,但他至少要想办法让自己过得有希望。如果教师的生活没有了希望和梦想,教育就会发生危机。有幸福感的人,是那些拥有创造性的生活的人,是那些“生活在自己的作品中”的人;所谓痛苦的人,就是那些生活在种种束缚中的人,是那些一直在为他人做嫁衣裳而没有自己作品的人。对于教师来说,他的作品可能是他曾经改变了某个学生,可能是他上…  相似文献   

4.
恩格斯在《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中说:“歌德写成了“维特》,是建立了一个最伟大的批判的功绩。《维特》绝不象那些‘从人的观点’来读歌德的人至今所想的那样,是一部平凡的感伤的爱情小说。”恩格斯这段话究竟怎样理解? 有的外国文学教材在谈到《维特》这一作品时指出:“维特的形象是狂飙突进运动  相似文献   

5.
2005年上半年《短篇小说》发表作品106篇,其中大多数应归于“故事”的文体范畴,余下的那些可称为短篇小说或微型小说的作品中不乏优秀的篇章,它们是:展示成长中的苦难与烦恼的作品,描写爱情、婚恋的作品,写家庭或从家庭的视角写社会相的作品,直击现实社会问题的作品,技巧型作品,传奇型作品。  相似文献   

6.
击破心中冰海的利斧──浅谈卡夫卡的心理和创作董红钧卡夫卡的作品比较晦涩难懂,那些扑塑迷离的象征和比喻,那些荒诞离奇的故事情节,那些似真似假的人和事常常使人难以捉摸。许多评论文章从各个角度对卡夫卡的创作进行了分析和解释。我觉得要了解卡夫卡的作品,首先要...  相似文献   

7.
在科技革命时代,人们理所当然地希望科学和艺术齐头并进,然而,小说的天地一直在受到限制,不断地在缩小,理由是:科学的蓬勃发展推翻了关于宇宙和人的现有概念,似乎使那些创作出各种结构的现实主义作品的文学前辈的经验和传统,失去可供现代小说家借鉴的价值,似乎使那些有人物、有冲突、有历史变革的作品变成了博物馆的展览品,而不是现代文学的事实。  相似文献   

8.
芥川龙之介的作品很多取材于中日两国的古典。以近代文化人的良知对当时的社会实质及对人的本性等问题进行揭示是芥川文学的重要特色。他极力主张文学不能仅仅是“告白”,这同那些常着眼于身边琐事或着力描写个人苦闷的作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芥川龙之介的创作思想和作品的艺术风格中,清晰地透射出中国近代文化人对他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作为理性主义时代传统文学的重要特征,文学作品的作者几乎毫无例外地采用了全能全知的叙述角度。作者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有着无尚的支配权,即便是人物最为隐秘的内心活动,作者也全然知晓。对于作品中的人物来说,作者就是上帝:作者为他的人物安排交际环境、爱情艳遇等等。如果这一切仅仅被看作是作家浪漫的幻想的话,倒也无可指谪。然而那些现实主义作家和理论家却告诉我们:这就是现实。在一个整体虚构的框架中,插入一些与现实相似的细节,就被认为是再现了生活原貌,就要读者去相信,这归根结底反映出了那个时代的人们面对世界的自信。他们真的以为世界就掌握在他们手中,以为人的理性和才智最终可以支配一切。当然也有作家,象福楼拜和詹姆斯,较早地进行了改变作品的叙述视角的尝试,但他们的这种尝试,基本上不超出创作技巧的范围,而缺乏一种哲  相似文献   

10.
与杜牧齐名的晚唐诗坛上的明星李商隐,不仅各体皆工,他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更在继承杜甫的基础上,凝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些珠玉之作,既因声色、新语、巧对的精深绮丽而令人称赏,也因其意境朦胧、包藏细密而引人玩索,当然也往往因其用典深僻而使人掩卷长“恨无人作郑笺”。这不仅包括他的咏史感时伤事诸作,更主要乃是指那些描写不幸爱情的无题诗,尤其是一直在引起争论的那些实际上等于无题的作品。如他晚年所作,确能表现其一贯风格和艺术思想的名篇《锦瑟》:  相似文献   

11.
白居易作品中的口语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居易作品中的口语表达[日]入矢义高,董志翘译“元轻白俗”这一评语,出自苏东坡《祭柳子玉文冲,而实际上,苏东坡并非在总体上赋予白居易的文学作品以“俗”的性质,这从他对白诗的其他评论中可以推知。上述的评语当是针对那些只根据外表的“轻俗”而肤浅地仿效元、...  相似文献   

12.
帕特里克·怀特是享誉世界的澳大利亚文学家,他的独特之处在于始终围绕着"失败"这一主题来展开创作。他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是那些处在人生最低谷、命运中注定要失败的一群人。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解析怀特创作"失败"主题的根源,即怀特的个人经历、澳大利亚的民族特性、怀特所处时代的澳大利亚社会环境。怀特绝不是为谈失败而写"失败",他真正的目的在于揭示失败背后的人生真谛。  相似文献   

13.
元人“乐府”二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正学 《南都学坛》2000,20(4):34-36
元人“乐府”一词的内涵似较复杂 ,但概而言之其含义只有两种 :一指“有辞有声”的作品 ,具体指“词体作品”与“曲体作品”即所谓“词曲” ;另一专指“曲体作品”中那些符合特定要求的作品。元人对“曲体”“乐府”的论述涉及诸多方面 ,而语词必有文采 ,遵守一定格式 ,切忌有伤音律并讲究结构安排 ,则是元人对“曲体”“乐府”的最基本的认识  相似文献   

14.
除了那些迷信传说或者灵异作品中出现的幽灵之外,“鬼”还有另外一层含义,专指人的行为,那些未必光明正大、未必坦然自若的举动和心计。  相似文献   

15.
<人鼠之间>是美国作家约翰·斯坦贝克的一部经典之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运用自然主义与现实主义相结合的手法,透辟地阐述了人类的孤独这一亘久而普遍的主题,至今仍能引发人们沉重的社会与道德思考.本文拟从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个体的残缺、两性的隔膜以及种族的疏离这三个层面,对其主题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16.
曾被誉为先锋派作家的余华的创作越来越注重人物和叙事。《活着》是他创作生活中的重要事件,而在《许三观卖血记》中,余华继续保持了他对生存的肯定与温情。虽然余华尽量要淡化时代背景,远离政治意识形态,创造纯民间的场景,但从作品的事件描述上读者依然清晰地阅读出了那些时代因素。这是越中小镇城市贫民的生存状况。主人公许  相似文献   

17.
异化是现代文学的主题之一 ,在他的代表作《黑暗的心脏》中 ,康拉德讨论了由无情的世界和错误的社会意识形态所产生的人的异化问题。此篇文章首先介绍了异化的定义 ,然后指出康拉德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和他的个人生活经历使他比同时代者率先觉察了人的异化现象 ,并将此 ,如那些现代主义者在他们作品中展示那样 ,在《黑暗的心脏》中提出来。通过分析《黑暗的心脏》中的异化问题 ,我们发现故事中的白人———那些朝圣者 ,女人 ,俄国人 ,库尔茨 ,包括马洛自己一个认为自己有道德有理想的人在与世隔绝 ,无情的 ,没了上帝的世界都被异化了。而黑人则被欧洲先进的技术尤其是被文明化的进程异化了。通过对异化的分析得出这样一个事实 :人不能逃离由自然和社会组合的力量的异化。《黑暗的心脏》所揭示的与存在主义的观点遥相呼应 :人生活在周围的各种随时变化的情况之中。人不能逃离他生活的环境所以他不能逃离异化———这一问题同样被存在主义者所发现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美国作家梅尔维尔曾说,"在某种意义下,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是旅游指南。" 读老舍的作品就是游历在北京这座城市和它的内心的过程。那些熟悉而又遥远的地方,那些陌生而又可亲的人们、那种似乎永难消逝的气息……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传统文学理论中情感的宣泄作用谈起,认为文学的宣泄作用有着最长久而必然的人性依据。因而人们怀着极大的兴趣去亲近那些具有强烈宣泄作用的文学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作品。文章认为:通俗文学作品热不但不会逐渐冷却下来,反而还会因社会文化结构的进一步分门别类而蓬勃发展。  相似文献   

20.
法国作家莫泊桑因发表了小说《羊脂球》而轰动文坛。《我在霞村的时候》与《羊脂球》有某些相似之处(决非重复),它的作者丁玲却因此而被加上了种种罪名,诸如:歌颂出卖灵魂与肉体的民族败类;攻击解放区的人民群众;表现作者的阴暗心理;等等。虽然,在进入新时期以后,随着丁玲的平反,《我在霞村的时候》也得到了相应的肯定;但是,那些肯定似乎没有充分揭示这篇作品的思想艺术特色。笔者拟以莫泊桑的《羊脂球》作为参照系,谈谈对这篇作品的思想蕴含的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