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他是一名攀登爱好者,征服过无数高峰,能登上世界之巅——珠穆朗玛是他的最大理想,甚至是活着的最大希望,他看得很重.为此,他一直在努力. 那天,他终于来到了珠峰脚下,可是,望着巍峨陡峭的山峰,却找不到攀登的起点,他不知道该如何办?于是就返回尼泊尔驻地,找来一位名叫丹增的土著作为向导.丹增是夏尔巴人,非常热情,虽然生活在喜马拉雅,却一次也没有攀登过珠峰.接到求助后,丹增和他一起开始了攀登.  相似文献   

2.
从低处开绐     
名文 《金色年华》2008,(8):48-48
在世界登山运动史上,“登山皇帝”梅斯纳尔创造了前无古人的壮举。他登临了所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更值得一提的是,他是唯一一个真正单人、不携带氧气设备,在季风后期攀登珠穆朗玛峰的人。  相似文献   

3.
王刚  李黄珍 《职业》2008,(2):7-9
他上个世纪90年代末开始接触互联网,是水木清华论坛的积极分子;同时,兴趣广泛,喜欢挑战和尝试的他,热爱大自然,经常背包旅行。而攀登过珠峰6500米营地,长达三年在贫瘠的西部、荒凉的藏区支持藏区自然生态乡村影像、保护自然环境的经历更让他的写意生活增加了质感和亮色。  相似文献   

4.
李黄珍  曹晓荣  赵岳 《职业》2013,(31):11-13
他的专业是控制,却选择进入IT界;他是当时康柏中国最年轻的销售总监,却选择白手起家创立公司;当大家都以为他会在IT界“从一而终”时,他已经开始向人力资源行业进军——中华英才网、上海润杰企业管理咨询服务有限公司、上海肯耐珂萨人才服务有限公司……他在奋斗的路上永不止步,作为领军人物,他一直追求卓越,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向一个又一个顶峰攀登。他,就是肯耐珂萨总裁——沈健。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会饮篇》的主题是对爱的称颂,苏格拉底借第俄提玛之口表达了自己爱的理念,在美的帮助下,攀登爱的阶梯,带领人们去追寻永远的善好,过上幸福的生活。从爱美的身体攀登到爱美的德行.再攀登到爱美的知识即永恒的美的理念。人们只有像哲学家那样过沉思式的生活.才能永远拥有善和幸福。  相似文献   

6.
黄伟飞  陈茵 《职业》2014,(6):125-126
本文提出,给学生一把梯子,降低向上攀登的难度,让学生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有序中轻松地慢慢前行,让他们在攀登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成长的喜悦,也许是职高语文理想的定位。  相似文献   

7.
聋子与冰山     
林德出生在瑞士,他报名参加了一次家乡攀登冰山的比赛。上百名参赛者簇拥在冰山下,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他们中有青年、壮年及头发斑白的老者,虽说年龄各异,但个个身强体壮,肌骨健硕。20岁的林德与他们相比,身体瘦小,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发号枪一响,参赛者便像猛虎一般扑向冰山。林德的身影落在最后,他尾随着人们跑到冰山脚下。助威的人群如潮,声嘶力竭地喊着加油的口号,鼓动着人们向冰山攀登。高高的冰山险峻如刃,像一道立起的冰面,洁白、光滑、艰险,且有随时可能出现的雪崩。选手们如蜘蛛人一样在冰山上攀登着,常常是一脚不慎,便滑到…  相似文献   

8.
《上海科学生活》2003,(3):62-63
2002年8月7日,希夏邦玛峰西峰把北大“山鹰”登山队的5名年轻人永远地留在了怀中。悲伤的人们在痛惜失去精英的同时,也不禁想起12年前,当时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和日本长野县登山队在1991年联合攀登希夏邦玛峰时,也遭遇过“白色死神”——雪崩的袭击,幸运的是,当时中国地质大学登山队队员、现在中国登山协会任职的张志坚与他的两个日本山友侥幸逃生。事后,有人让他总结“逃生”经验,张志坚说:我当然怕死,但不是对死亡的恐惧,而是对生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老人言     
志在攀越顶峰的人,决不会留恋山腰的风景而停止攀登的脚步。  相似文献   

10.
世界之巅,圆一个美国女人的攀登梦译编/李存凤图/郑屹我希望能成为征服珠穆朗玛峰的第一位美国女性,几经失败终于实现了怀抱多年的梦──们离世界之巅很近了,只有九百米左右,可是在1987年的那个寒冷的夜晚.我们并不是在攀登,而是在躲藏着。我们四个登山者被困...  相似文献   

11.
张了格 《金色年华》2008,(11):38-38
去年的深秋,我和朋友一起沿着川藏线进入藏区,奔赴四川阿坝自治州的小金县,我们这次要攀登的是那座耸立在高原之上的四姑娘山。  相似文献   

12.
吴志菲 《老年人》2011,(2):30-31
阎维文是解放军总政歌舞团的独唱演员,他演唱的《小白杨》、《说句心里话》、《一二三四歌》、《想家的时候》、《祖国万岁》等歌曲,早已在祖国的大江南北传唱,成为人们心中的经典。盛名之下,阎维文一直在向演唱事业的高峰攀登。  相似文献   

13.
异国旅游,痔疮发作据了解,今年37岁的Ekawahyu(伊科瓦于)来自印度尼西亚,是印尼巴厘省立医院的儿科医生。十几天前他所在的医院组团来中国旅游,他随团游览了仰慕已久的长城、故宫等地,在行程的最后几天,来到了庐山脚下,准备游览庐山后回国。谁知,就在大家兴致勃勃准备攀登庐山的时候,由  相似文献   

14.
张吉奎 《老人世界》2010,(11):26-26
我好旅游,更好登山。1955年和同伴一起到昌黎顺台阶登上了娘娘顶。但我嫌不过瘾,想着今后再去,非要从大山的南侧攀登试试不可。  相似文献   

15.
半个世纪前,中国工农红军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空前绝后的伟大壮举。美国记者斯诺据此完成了著名的《西行漫记》,日本学者冈木隆三也有《中国革命长征史》传世。而在我国,虽然回忆长征的文章数不胜数,但却没有人对这段“家史”进行全面的记述。直到《中国红军长征记》问世,才有了第一部由中国人写成的长征史。该书的作者就是现年71岁的老人郑广谨。郑广谨本不是作家,也未曾投身红军长征,他能完成《中国红军长征记》这部煌然巨著,有着极为艰难的跋涉和攀登。1930年冬天,郑广谨出生在皖南绩溪一个大山沟里,因为家穷,他只断…  相似文献   

16.
山恋     
老爱攀登御带山,涛迎树拽鸟声喧。林疏草茂和谐景,溪润花繁绚丽颜。呼喊一声群响应,临摹半日各安然。清泉照影尘埃净,四季相亲两不烦。  相似文献   

17.
贺伟 《当代老年》2010,(3):14-15
1927年7月25日上午,两个青年急匆匆地沿着陡峭的山道向牯岭山城攀登,其中一位便是后来成为中国文坛巨匠的茅盾。尽管汗如雨下,他们却没有停歇一下,以最快的速度登上了牯岭。  相似文献   

18.
攀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实在感觉有点神秘,似乎那该是件和珠穆朗玛峰有点沾亲带故的事儿。确实,最初在高高低低、宽宽窄窄的冰瀑布下,聚集的都是职业登山者,他们是到这里来进行适应性训练.为攀登雪山作准备。  相似文献   

19.
《伴侣(A版)》2013,(6):45
有一位登山者一直想要登上世界某高峰。经过多年的准备后,他独自开始了攀登。夜幕降临,月亮和星星被云层遮住,登山者什么都看不见。就在离山顶只剩几米的地方,他脚下踩滑,快速地往下坠落。危急时刻,系在腰间的绳子拉住了他,他整个人被吊在半空中。在这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求助无门的境况中,登山者一点儿办法也没有,只好大声呼叫":上帝啊!救救我!"出人意料地,天上有个低沉的声音响起:"你要我做什  相似文献   

20.
艺术是崇尚个性的。个性是从艺者厚积薄发的产物,更是从艺者的名片,没有个性也就意味着湮没于世间的琐屑与嘈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曾任河北省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唐山市书法家协会主席的著名书法家王永兴就是凭借着他的艺术上的个性得以成为在这个日益拥挤的艺术世界中的砥柱中流,并不断超越自我,攀登着一座座新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