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法是艺术的一个门类,人们普遍认为,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核心,体现了中国艺术的本质精神,有着与其它各门艺术相通的最基本的审美规律,正如美学家李泽厚先生所说:在某种意义上,我们可以说,不懂得书法就不能真正地理解中国艺术。我们在这里讨论的书法,正是这种意义的书法艺术,与文字书写的实用概念不能混谈。 什么是书法,古今有许多人从不同角度作了许多不同的阐述,见仁见智、聚讼纷坛,莫衷一是。定义书法,涉及对书法美本质的认识,因为本质决定定义;同时还关联到书法的  相似文献   

2.
书法在中国一般特指为汉字的书写艺术,然而东巴文字书法和汉字却有着一定的联系:这种文字比甲骨文更古老,还可能是同源,在早期都用于宗教活动。但当今的东巴文字书法创作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且处于起步阶段,汉字书法中魏碑艺术自然、稚拙、生动的特点和其产生于民间,通过字体结构的生拙趣味、刀刻石痕和风化剥蚀的沧桑漫漶感形成了一种新的审美趣味,东巴文字的特点与此相合,可从魏碑中学习这种趣味并用于书法创作中。  相似文献   

3.
<正>中国文字的历史已有五千多年了.在这五千多年中,随着汉字在实用过程中的不断演变和完善,汉字书法也得以产生和发展,成为一门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高雅艺术.书法是以文字为依托的,那么文字又源于何处呢?唐兰先生在《古文字学导论》中提出“文字的起源是从原始图画发展来的”,现在巳被很多学者接受.图画属于艺术的范畴,它是用艺术认识客观现实的一种手段.我们说文字起源于原始图画,但是图画并不等于文字,文字是一种象形的抽象符号.汉字的结构形状,古时取象于万物,从中感知自然之美,而且与自然保持一种微妙的关系.在甲骨文中,“虎”有虎形,“鹿”有鹿形,“鱼”有鱼形,“鸟”有鸟形,各示其特征与美,虎之斑纹,鹿之双角,鱼之出水,鸟之丰羽,反映出各自的自然美.我们提这些,是要从高度抽象中去审察汉字具体内蕴的美,而不是时下有些人搞的向图画方向发展的现代书法.把字写成具象的字,如同小孩子的看图识字一样,那只能让观众觉得幼稚可笑.  相似文献   

4.
人们常常把书法视为展开于空间、表现为静态、诉诸视觉的单一艺术.空间性、静止性、可视性,当然也可以说是书法艺术的特征,但这仅仅是外部特征,远不能解释书法创作和书法欣赏中各种复杂现象.书法是文字(汉字)书写的艺术.鲁迅先生说,中国文字“具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这是对中国文字审美特征的简明概括.中国文字意、音、形的综合性特征,决定了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笔者仅就鲁迅先生所说的“文字三美”,略论中国书法艺术的综合性特征.  相似文献   

5.
中国生态书法是一种现代书法,是“天人合一”的书写方式,追求人类主体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字书写方式,是当代“生态艺术”(人体艺术、自然介质与动植物艺术)的一种。生态书法取意“道法自然”,依据儒学的生态思想创立。通过自然万物的客体意象与主体审美观念的辩证作用,形成中国现代书法特有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书法原则。而日本现代派书法则继承了禅宗书体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精神,使得东亚现代书坛具有多元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6.
书法在艺术门类中是最具中国特色的。中国书法是由文字、书写工具和思想文化而形成一个独特的艺术世界。中和与气韵使书法因简而得天下之理,体现着人与自身、与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微妙关系。中和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中国艺术以气韵生动为第一。  相似文献   

7.
彝族文字是本民族的自源文字,它有悠久而辉煌的发展史。彝文字由于其本身笔画、结构等构字特点艺术造型,使其在彝文书法艺术创作上更有可为。在古代彝族毕摩文献上的“变字”现象应是古彝文最早的书法创作,只是那时候的人们没有书法概念,后人继承的节奏也缓慢。随着小学到高校一类模式使用《彝文规范方案》以来,近年来的彝文书法发展和创新都很快。如今彝文书法爱好者不断涌现,彝文书法也越来越具有使用价值和艺术欣赏价值。  相似文献   

8.
书法,是一种文字的书写艺术,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珍宝之一。它根据方块汉字的形、音、义结合的特点,借助于点、线的结构和笔法(执笔法、运笔法)、墨法的巧妙运用,表达丰富的情思,创造深邃的意境,给人以美的享受。书法的教学目的,在此意义上讲,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或称低级阶段)是实际应用阶段,即培养被教育者的书写  相似文献   

9.
书与画虽为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在艺术精神、笔法、墨法、章法、用具用料方面都有极其相似之处。从功用上看,书盛于画;从起源上看,两者又难分彼此。原始之书最先以图画形式出现,“六书”中第一是象形,象形字是图画。在书画发展进程中,绘画吸收了书法的许多长处,而书法结字章法中也有画意。文人画兴起后,书法用笔在绘画中得以体现,尤其是在明清绘画中。此外,书法题款的涌出也加深了彼此之间的联系,绘画因此增添了更多的文人气息。  相似文献   

10.
魏晋韵度与二王书法崔延和书法是我国有着古老传统的艺术。书法艺术经过近三千年的发展和创新,已成为祖国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每个进入文明时代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但只有中国汉字的书写形成为一门艺术。书法的历史与汉字的历史曾是密切地交织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装饰文字是文字的一个风格类型,而不是一种书体。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本身即具有美饰的成分和艺术的意味,是中国文字成为一种特殊装饰纹样的主要原因。古代先民创造的彩陶文化既是我国书法、绘画艺术的温床,同时对装饰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从现有实物来看,先秦时期可以见到文字装饰的器物主要是青铜器和瓦当。秦汉时期的装饰文字具有丰富多彩、自由浪漫的风格特点,魏晋时期服饰等上面的装饰文字进一步走向图案化,装饰文字的发展获得了空前的机遇。隋唐之前的这段时期可谓古代装饰文字发展的混沌期。  相似文献   

12.
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是按照文字特点及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写字,使之成为富有关感的艺术品。羿耿庵作为一位中华书法的传承者,其书法作品形神兼备,尤其在篆书、隶书方面有较高的成就。他不仅在艺术创作观念上推动着书法艺术的发展,其作品本身也拥有独特的艺术价值,是这个时代的经典书法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书法的故乡,书法既是中国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也是韩国等其它国家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文已有六千年左右历史的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现存最古可识的汉字是三千多年前商周时期的甲骨文和金文。文字产生当初是人们用以记录语言的符号和交流思想的工具,而有意识地把文字作为艺术品,是从秋春时代末期开始的。M时起,为了使文字本身艺术化、装饰化,文字的书写开始向书法方向发展。到了唐朝,书法艺术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书法艺术在中国历代的发展过程中,造就出了王费之、欧阳询、柳公权、颜真对、赵孟等一大批…  相似文献   

14.
数学方法一直为书论家和书法家们所沿用 ,它表现在点线、架构和章法、意趣的理论、艺术实践与教学的各个方面。文字发源于符号 ,大篆 (含甲骨 )和草书 (含行书 )是圆形书法 ,其他书体是方形书法  相似文献   

15.
书法艺术同其他艺术一样,既是精神文明的组成部分,又是精神文明发展的动力,在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精神生活和文明建设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 一、文明进程的催化剂 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标志是文字的产生。文字是与书写联系在一起的,有文字就必然有书写,必然有书法。作为文字艺术的书法可以说是与人类文明一同诞生的。通行于殷商时期  相似文献   

16.
一代有一代之书法。《艺概·书概》说:“秦碑力劲,汉碑气厚,一代之书,无有不肖乎一代之人与文者。”书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创造性。创造性是书法发展的内在要求,中国书法史就是一部创造的历史。书法艺术中有着丰富的创造因素。这些创造性因素对创造性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书法艺术与其他艺术不同,追求的是文字书写的形式变化,并以此表达书写者的情绪和心态。书法艺术恐怕是与作者本人的思想境界、作风气质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门艺术。学习书法、创作书法、欣赏书法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主体的文化修养,不同程度地影响主体的个性品质,强化其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书学界正在围绕书法美学问题,进行着一场热烈的讨论。先后发表的许多文章以及专著,就书法艺术的本质问题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观点。虽然众说纷纭,但讨论的焦点却逐渐集中到几个问题上,即书法到底是形象的艺术还是抽象的艺术,它与汉文字是什么样的关系,它是如何表达作者的情感的等等。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讨论的继续深入有着关键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于书法的认识,人们正在以“造型说”、“抒情说”、"排意说”等纷争中趋于它是一种“有意味的形成”①的一统之中,使书法脱离了其隶属于美术──国画的樊篱,独立于艺术之林。这对于我们正确地认识书法的美学意义,引导书法朝健康的方向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还书法以本来面目无疑也是一次思想解放。然而,仅仅从纯艺术意义上去解释书法何以能历经百代而愈益很深叶茂地茁壮发展,还得不到一个完美的答案。考察历史,与“书”同样古老的“乐”发展至今,无论从工具上还是从内部机理上,无论是从形式上还是内容上,都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彝文是我国现有诸文字中,起源于我国本土并具有悠久历史和完整文字体统的文字之一。有关它的起源问题,很多专家学者作了不少有益的探索,笔者在拙文《彝汉文渊源之争述略》(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1990年第1期)里作了综述。但这些探索和认识都还不足以揭开彝文的起源之迷,要揭开彝文的起源之迷,还有赖于对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深入研究。本文仅就现存彝文材料中所能发现的问题,谈谈彝文的发展历史及其改革规范中可能牵涉到的一些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书法是伦理色彩非常鲜明的一种文化艺术。书法载体的汉字本身具有能较为自由地处理和体现伦理关系的特质。历代书家在伦理思想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支配和熏陶下进行书法理论阐述和创作实践。书法艺术中的三大基本要素:笔法、字法和章法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伦理思想。书法在传习、发挥文字交流功用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