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民间组织发展的三大不利性制度因素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王晨 《社会科学》2005,(10):36-44
现代社会日益由强调“政府市场”二元模式,转为关注“政府市场社会”三足鼎立的结构。然而,目前中国民间组织的发展主要面临三大不利性制度因素:控制型登记管理制度的阻碍、资助型税收制度的缺失、社会监督机制的不健全。这些制度上的不利因素成为了中国民间组织进一步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针对这些不利因素,应建立完备的民间组织立法体系、培育服务型登记管理制度、资助型税收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确立一种非营利分配性评估制度。  相似文献   

2.
占美柏 《江汉论坛》2004,3(2):123-126
迄今为止的宪法变迁和经济全球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一轮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近代宪法的产生,第二轮经济全球化促成了近代宪法向现代宪法的转型,第三轮经济全球化促成了现代宪法向当代宪法的拓展。在这一过程中,基于不断流变的历史与现实情境,宪法在价值指向上由坚持个人自由向强调社会平等、制度民主发展,在职能定位上由政治统治、社会控制向社会协调延伸,在职能模式上由防御型、整合型向回应型推进。  相似文献   

3.
农村法文化的建构分别从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的转型、实现农村社区由权威性凝聚向法律型凝聚、推动传统城乡二元结构向现代城乡统筹一体化发展的转变三个层次上实现法律与农村的互动。建构农村法文化应主要依赖于以文化利益作为出发点、以文化动力作为驱动点、以文化和谐作为归宿点的路径选择。在建构模式上应采取有效整合微观、中观和宏观上的农民、农村社区、基层政府这三种力量,分别发挥其各自的比较优势,通过合作互补的创新机制实现农村法文化建构的现代化转型。  相似文献   

4.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开始了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由于中国社会发展独特的历史进程,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有着与其他国家不同的特点。改革开放加速了转型并使其有了新的起点,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最新路径与目标。  相似文献   

5.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育和社会生活的逐渐非政治化,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分化开始进行,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和发展要求从国家本位走向社会优位.国家本位强调政府体现和维护公共性的一面,而忽视政府偏离和危害公共性的一面.社会优位强调国家与社会两重分化之下的社会自治.社会优位是以维护公民基本权利为根本立足点和基本价值取向的理念.它主张社会高...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历史上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远观历代 ,横览九洲”1,率先把开放主义与社会转型联系起来 ,为中国现代化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深入研究孙中山这份珍贵遗产 ,有助于透视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轨迹 ,推动当前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一、首倡借助开放推进社会转型孙中山生活于中国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代。时代造就了孙中山 ,而孙中山也以自己的言行为绚丽多彩的时代打上个人印记 ,成为“崛起于新旧两界线之中心的过渡时代之英雄”2。社会从传统向现代转型 ,是人类近期历史发展的特定过程。按照日…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二元人格的冲突与整合叶南客   现代化运动从一开始便是相对于传统而言的,走向现代便意味着走出传统、超越传统;所谓“大过渡时代”便正是从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的转型期,因此在过渡时代的现代人格中,第一个二元结构的分化、冲突便是传统文化与...  相似文献   

8.
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是传统因素减少与现代因素增多的过程。当代中国社会的转型"涉及到人类思想和行为所有领域的变革",必将为我国宪法的实施提供诸如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积极条件,从而促进我国宪法的良好实施。  相似文献   

9.
城市、城市发展与城市流动人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21世纪初期 ,中国城市正处于从传统城市模式向现代城市模式转型的结构性转型期 ,这对城市外来流动人口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制定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制度时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思想 ,逐步从粗放型“管理”转向精细型“服务”。政府应调整职能 ,下放权力 ,社区正在成为落实城市社会职能的最基本载体。  相似文献   

10.
从甲午战争后到20世纪20年代初,是近代中国社会由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转型时代,政治文化也发生嬗变.新式知识阶层登上政治舞台,通过启发民众、培育人才、组建社团、兴办实业、变法革命等方式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推动传统封闭的政治文化向近代政治文化转型.但是,由于各种复杂因素使得传统政治文化的转型充满局限与困顿.  相似文献   

11.
民主化与中国乡村社会转型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一  民主化是中国乡村社会二元结构转型的逻辑产物和必然要求。所谓二元结构转型,就是从旧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从以党代政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社会向民主法治社会转变。在这个过程当中,社会的自主性日益增强,平等、民主和法治则成为时代的主流。其结果之一,必然会导致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国家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①。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国家将逐渐回归社会,以至最终消亡。这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但是,在高度集权的政治社会里,国家和政治的触角无所不及,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相关措施与制度,从古代到现代是不断发展的.农村社会保障性质从古代农业文明时期补救性质,向现代社会的制度化方向转变,社会保障范围从狭隘性、单一性向社会公共性、综合性转变,社会保障理念也从传统的注重社会整体和国家控制,到现代的强调个人权利和政府义务转变.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转型的严峻挑战,而慈善意识是慈善的基础和先决条件,因而要实现慈善事业的成功转型其前提就是要实现慈善意识的转变。现代慈善意识强调责任、平等互助、自主自愿和不求功利以及正确感恩意识。尽快实现这种转型以促进中国现代慈善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城郊农民社会资本模式解析——以成都城郊农民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英 《天府新论》2007,(6):49-52
社会资本是一种资本的特殊形态,其基本内涵包括有互助、信任、社会准则、共享、参与以及关系网络等等。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民与城市市民拥有不同的社会资本模式,而城市化进程使城市近郊的农民在现代城市文明因子的浸润下,其传统社会资本模式发生了解构。城郊失地农民目前的的社会资本状况难以为其市民化提供足够的支撑。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群体性不足制约着他们向市民的完全转型,城郊失地农民社会资本的重建问题需要引起更多的关注。城郊失地农民只有在努力完成自身社会资本重建的过程中,即从血缘、地缘型的传统社会资本过渡到适应城市生活方式的现代公民型的社会资本,才能逐步转化为真正的城市市民。  相似文献   

15.
中国经过了多年的高速增长后,未来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可持续,能否顺利地完成经济增速下台阶的过程、实现转型升级而跨越高收入之墙,是亟待进一步探索的重大问题。站在分工理论的视角,中国经济能否保持继续增长而迈入高收入社会,是一个分工水平能否持续深化的问题,而社会系统的"分化模式"并由此相伴的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对其社会"分工状态"有着重要影响。只有在功能分化式的现代社会,才能真正破除限制分工深化的樊篱,推动分工的无限深化,带来经济的持续增长。中国要成功迈入高收入国家,实现创新和转型升级,需要分工的继续深化和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社会由层级式分化向功能式分化的转变,实现社会结构从金字塔型逐渐过渡到网络型、治理模式从功能泛化转向功能分化的现代化转型。所以打破官本位体制,推进政企分开、政事分开、政社分开和政资分开,将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任务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6.
孔伟艳 《学术界》2012,(4):209-217,289
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对于我国应对转型期的各种挑战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根据理论界对我国当前社会管理方式的主要特点与问题的分析,结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殊国情,我国创新社会管理方式应当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管理方式为目标模式,以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着眼现代、立足现实为基本原则,以从威权式、管制型、控制型、人治型、单一型向协同式、治理型、服务型、法治型、复合型转变为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当代农民阶层的文化诉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振勇 《河北学刊》2003,23(2):83-87
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农民阶层现实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使其产生了一种对反映现代文明的先进文化的强烈诉求。这种诉求是基于农民阶层由传统生存方式向现代生存方式的转变而产生的,基本包括社会控制文化、技能文化、休闲文化和制度文化四类。这些文化诉求将随着农村社会的小康建设,在市场型农村经济模式和二元结构的农村政治社会生活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中得以满足和超越,最终在农村形成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民族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主题姜月忠当前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民族地区与全国发达省区一样,也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民族地区经济过渡包括发展和改革双重模式的过渡: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即二元经济结构模式的转换;经济运行从计...  相似文献   

19.
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现代社会中,经济增长的模式经历了单一经济增长模式、全面发展模式和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更替过程.经济增长与制度正义是互生互发的关系,自生自发的制度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核心因素.在中国的经济转型过程中,完善民主与法治是推动经济持续增长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20.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制约城乡发展一体化的主要障碍,中国二元经济转型的进程与制度变迁的进程大致相同,长期以来,制度变迁对二元经济转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结果也表明:制度变迁与二元经济转型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这说明,二元经济转型影响着制度变迁,而制度变迁的进程也影响着二元经济转型的进程。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制度变迁的历程分析,中国要素市场发展滞后,严重制约着城乡二元经济转型,因此,在二元经济转折区间内要注重推动农村土地制度的创新、农村科技体制的创新和农村金融体制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