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91 毫秒
1.
竹简《文子》四次称引的“传曰” ,当指早于竹简的“传本”《文子》。“传本”《文子》与今本《文子》经说体部分有着一致性。“传本”《文子》的撰作时代约在战国中期前后 ,广泛流行于战国晚期至西汉中期。九篇本《文子》是“传本”《文子》与竹简《文子》的合编本。  相似文献   

2.
范蠡与文子的师承关系及《文子》一书对范蠡思想的影响是范蠡思想渊源探讨中必须涉及的问题。文子其人的有无、与范蠡的师承关系是否存在、《文子》一书的真伪等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话题 ,本文在系统梳理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此一一进行考证 ,认为 :先秦时存在两个名为“文子”的人 ,可能为范蠡之师的文子在楚平王之时 ;今本《文子》虽经后人改易 ,但它与竹简本《文子》有关 ,不能视之为伪书 ;竹简本《文子》更为可信。所以 ,本文以残存竹简为依据 ,从三个方面论证了它与范蠡思想的联系  相似文献   

3.
过去,《文子》一向被认为是伪书;在中国哲学史上,也没有文子这个哲学家。1973年河北定县40号汉墓出土的竹简中,有《文子》的残简,其中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有六章,不见今本《文子》的还有一些,或系《文子》佚文。这就使《文子》得以部分地恢复其本来面目,对研究《文子》的真伪及其哲学思想,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子》析疑王三峡今本《文子》是《汉书·艺文志》所载之本,不是一部伪书,这已为当今多数学者所认可。但是《文子》一书,仍有很多疑点没有搞清楚。由于疑点的存在,使得《文子》在古代思想史和哲学史上的史料价值,便大大地打了一个折扣。为了尽量恢复《文子》原貌,...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文子》与《淮南子》有大量相同的文字和章节,究竟谁抄谁的呢?过去多认为是《文子》抄袭了《淮南子》。如章炳麟《菿汉微言》说:“今之《文子》,半袭《淮南》,所引老子,亦多怪异,其为依托甚明。”《文子》被认为是伪书的典范,被斥为“伪中出伪”。一九七三年,河北定县西汉前期古墓中发现了《文子》竹简,《文物》一九八一年第八期《定县40号汉墓出土竹简简介》中说,已整理出与今本《文子》相同的文字六章,部分或系佚文。时至今日,人们仍未见到由竹简整理出的《文子》。学术界虽有唐兰、艾力农等人力主《文子》为先秦古籍,但因《简介》所引简文仅数十字,伪书说又根深蒂固,至今仍持怀疑、  相似文献   

6.
文子是谁?论者多有争议.李暹认为是计然,马马肃《绎史》认为是田文,钱穆《老子杂辨》认为是尹文子,李定生认为是《庄子·天下》篇所论“彭蒙之师”.考之典籍,上说皆可商榷.从先秦子书所论关尹思想与今本《文子》所载思想一致以及列子“贵虚”“贵正”思想来源于今本《文子》等方面看,文子即是关尹.  相似文献   

7.
今本《文子》一书,无论在行文格式还是思想内容上,都看似《老子》一书的注释,因而自元代至今,许多人将该书认定为《老子》的古注。实际上今本《文子》在流传过程中,是经过后人多次篡改过的,内容、格式上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因而致使许多学者将该书误认为《老子》一书的古注。  相似文献   

8.
论职务犯罪与共同犯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评析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共同犯罪定性说基础上,论述了解决该问题的关键是查明在犯罪过程中是否利用职务之便等问题。作者主张,在职务犯罪中公职人员与非公职人员共同犯罪的定性根据三种情况分别进行;(一)非公职人员与公职人员为职务犯罪的共同实行犯,如果前者利用了后者的职务之便,则两者都定职务犯罪,否则分别定罪;(二)非公职人员教唆、帮助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两者均按职务犯罪定性;(三)公职人员教唆、帮助非公职人员实施职务犯罪,如果后者利用了前者的职务之便,则前者是职务犯罪间接正犯,后者是职务犯罪从犯,否则,两者都是普遍犯罪。  相似文献   

9.
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和《实践理性批判》中.康德以不同的方式确立了自由概念的实在性,前者陷入了循环论证,后者则通过理性本实的确立,而得以避免。比较这两种不同的论述角度.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由概念的内涵及在康德进德哲学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10.
《长生殿》与《桃花扇》具有互补性 ,在题材选择上 ,前者偏于虚 ,后者重于实 ;情政选择上 ,前者偏于情 ,后者重于政 ;悲剧成因上 ,前者偏于内因 ,后者重于外因 ;哲理命意上 ,前者是悲怆 ,后者是悖论。《长生殿》与《桃花扇》各以其独特风姿 ,共同丰满了中国古典传奇剧坛  相似文献   

11.
关于《文子》的政治哲学,还未见到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就《文子》政治思想的精华——政治辩证法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文子》的成书年代、作者及研究价值《文子》一书,在唐代的柳宗元作《辨文子》之前,一般都没有怀疑其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柳文出来以后,许多人都认为它不是先秦古籍,而是后人抄袭众书而编成的一部伪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古帛书和河北定县汉墓《文子》竹简的出土,推翻了伪书之说,确证其为汉初已有的先秦古籍。此后,有的学者又大致推定它是老子弟子文子所作。笔者认为,就整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为’95文选学国际学术讨论会的交流论文.本文强调古籍名著的评注工作重在校勘与注释,而校勘、注释工作的重点又在于在借鉴吸收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力求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完善。故编写《文选全译》,校勘方面注意对胡克家《文选·奇异》的增补与改误;注释方面则注意对李善注的政误、补正与增补。前者举二例以证,后者举十例为证。  相似文献   

13.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与第三产业存在着密切联系。没有前者的一定发展就没有后者的产生,同样,在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没有后者的存在前者也难以实现;前者的发展水平决定了后者的发展状况,而后者的合理发展又能促进前者的提高;后者在联系前者诸因素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成长过程中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贺拉斯和郎吉努斯都提倡学习希腊古典文艺,但前者主张学习其写作方法和技巧,后者主张汲取其精神和灵感;前者重视判断力,后者重视想象力;前者更重视教益,后者更重视那种强烈、深刻的感染力;他们都看到天才和艺术的互补关系,但前者更看重的是艺术,后者更看重的是天才;他们都提倡文艺的真实性,要求语言与主观真实相符相称;他们主张求作品结构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文子》是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部道家著作。《汉书·艺文志》及隋唐《经籍志》均有著录。自北魏到宋,先后有李暹、徐灵府、朱亢、杜道坚诸家为《文子》作注。唐代曾诏封《文子》为“通玄真经”。这说明《文子》曾在历史上享有重要的地位。但是,对这部书的成书年代、思想倾向、理论价值等,学界至今无统一意见。笔者认为,《文子》成书于战国末年,是战国末年出现的黄老新道家的代表作之一。本文着重谈一谈后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16.
贯云石两篇序论内容的蠡测郝延霖贯云石写过两篇序论,一是为杨朝英编选的我国第一部散曲选集《乐府新编阳春白雪》所作的序①,人们称之为《阳春白雪序》;另一是为张可久《小山乐府》所作的序②,今人称之为《今乐府序》。这两篇序都很短,前者202个字,后者166个...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可以与父母、同学以及其他自己亲近的人,进行长时间的对话交流.具体而又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阐明自己的观点。但到了习作时,却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文与对话、交谈相比,二者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同:前者是“要我说”,后者是“我要说”;前者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后者则没有太多限制;前者面对的说话对象是极具权威的老师,后者面对的则是一般倾听者:前者要考虑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和成绩,后者则没有太多顾虑……众多的因素.导致了孩子们“恐惧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作文心理环境.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描述生活.抒发真情。  相似文献   

18.
《文子》中资料庞杂,对战国秦汉之际的黄老思想都有反映。研究《文子》中的“法”理论,不可将全书视作整体一概而论,而要以句为单位重新梳理。《文子》的“法”理论并不统一,其观点可分为四类,集中体现了战国以后黄老学说中的诸种矛盾。  相似文献   

19.
《范进中举》和《两班传》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成为中韩两园讽刺文学的典范。两部小说都选用富有典型意义的真实材料,将讽刺的锋芒直指社会弊端,只是前者指向腐朽的科举制度,后者指向行将崩溃的两班制度;两部小说都精心描写讽刺人物的言行,展示其言论与行动的尖锐矛盾,从而获得讽刺效果,一是悲由喜来,一是喜由丑生;两部小说的作者都善于把自己的情感隐匿在对现实生活的描绘中,关敬梓力求隐去自己的声音,而朴趾源有时夹叙夹议;两部小说语言精炼、幽默,但前者较后者更具通俗性、更富生活气息。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子》中“平王”的身分,自古以来,说法不一。通过检对八角廊《文子》简文,我们发现其中保留有两处“天王”的记载,通过对“天王”一词的考证发现,简文中的“天王”是文子对谈话对方的称呼用语。《文子》中的“平王”应是周平王宜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