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朝任昉《述异记》载“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古为姓……”。这是我国史籍中关于盘古祠和盘古国的最早记载。据查证,文中所指的盘古祠在右桂林郡治所在地今广西来宾市象州县;盘古国则是岭南历史上形成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以盘古祠为标志的古国,并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目前初步查实来宾市境内的盘古庙遗存就有28处。从本期开始,将连载反映壮学学者关于盘古国与盘古神话的研究文章及田野考察的系列照片。  相似文献   

2.
广西来宾市盘古文化的考察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自从盘古开天地 ,三皇五帝到如今。”盘古神话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伟大开端的一个不朽的像征。但我国先秦秦汉时期汉文古籍中没有盘古神话的记载 ,三国时代徐整《五运历年纪》中始有盘古神话。南朝任日方《述异记》记载 :“桂林有盘古祠”。 2 0 0 3年 9月来宾市文化调查组在调查中意外地发现古桂林郡 (县 )即今来宾市境内至今仍有盘古庙 ,人们仍在祭祀盘古 ,民间有盘古神话传说和歌谣等 ,并有以“盘古”命名的村庄等地名 ,“盘古”即壮语“磨刀石”“葫芦”的汉字记音 ,从而印证了早在 2 0世纪三十年代茅盾等著名学者提出的盘古神话源于华南的广西、广东少数民族地区 ,秦汉以后才渐渐北传的推断。考察研究证明 ,中国有自己的创造世界的神话 ,而且内涵丰富 ,源头清楚 ,脉络清晰 ,中华民族文化是由以汉族为主体的 5 6个民族的文化共同组成的 ,是多元一体的文化。  相似文献   

3.
为了了解我国相关地区盘古文化的内涵、质态及研究与开发情况,以便进行比较研究,揭示其历史面貌,广西壮学学会组织考察组于2004年10、11月先后赴河南、湖南、广东、贵州地等进行考察.通过考察与比较认为,老一辈学者关于盘古神话源于中国南方的观点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4.
广西来宾壮族盘古神话传说的文化内涵及价值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西来宾一带壮族民间广为流传着关于盘古开天辟地、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其神话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反映着壮族古老的历史及原始宗教信仰 ,反映壮族先民的自然观、宇宙观、生命观和价值观。壮族先民创造的以盘古神话和盘古信仰为核心的盘古文化体系 ,对于研究和揭示盘古文化的起源以及壮族及其先民为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所作出的重要贡献 ,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5.
广东属岭南地区,历史上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仍保存着许多盘古文化遗存。广州市花都区狮岭镇的盘古文化遗存,是历史上生活在珠江流域的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先民越人所开创,与珠江中上游的盘古文化同属于一种文化体系;汉族迁入该地区后,接受和吸收了原住民族创造的盘古文化,使之得以世代传承下来。而肇庆市的盘古文化以及盘古祖殿里供奉的“狗头人身”(盘瓠)塑像,则是由历史上生活在这一地区的瑶族所开创,是瑶族信仰和崇拜的图腾。  相似文献   

6.
自古以来 ,壮族一直以稻作农业为主要生业方式 ,牛是壮族主要的耕畜 ,因而有爱牛、崇拜牛之俗。本文对广西巴马瑶族自治县甲篆镇平寒屯的牛魂节活动过程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详细记述  相似文献   

7.
广西来宾盘古文化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受到历代学者的关注。本文通过对来宾周边地区民俗活动的调查,探究了来宾中心地区与周边地区关于女娲民俗活动的异同,以期为传承盘古文化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8.
壮族有自己的文化根系,有典型的文化生态美的范式,与其他民族文化种群一起构成岭南独特的民族文化生态群落.而在壮族文化根系中,首先是其重生文化根系,它表现为对生命之根、生命本源的独特看法和理解,从而形成了壮族色彩斑斓的古代文化事象.  相似文献   

9.
壮族,一个古老而伟大的民族,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出了独具民族特色的文化。在其文化结构中,有一个双重的意识源。这个双重的意识源,千百年来都在影响着壮民族的文化建构,是壮族文化得以产生、发展的一个思维基础。 任何民族的任何形式的文化建构,都离不开一种具有美学意义的思维,虽然在许多时候许多方面这种文化的美学思维在很大程度上是无意识的,但是,这种文化的美学思维在壮族历史文化上的烙印却是相当深刻的。  相似文献   

10.
为了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增进民族团结,进行民族文化艺术交流,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民族艺术的繁荣发展,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央广播电视部、中国音乐家协会联合组织了民族音乐家巡回演出团。参加巡回演出的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蒙古、回、藏、维吾尔、苗、朝鲜、满、傣、畲、汉等民族的歌手和演奏员。其中有各族人民熟悉和欢迎的歌唱演员热比亚·买买提、金善玉、阿旺、徐桂珠、姜嘉锵、钟振发、江逊之、泽仁彭错、阿孜古丽;民族器乐演奏员达吾提、龚全国、白·达  相似文献   

11.
壮族,是我国南方的土著民族,有着自己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创造和发展中国民族的文化上,壮族作出了自己特有的贡献。古代壮族的先民曾在漫漫长夜中模索前进,经历了由石器工具而金属工具,由采集狩猎而农耕,由手工而机械的各类文化时期。今日,在壮族先民的居留地上,遗下了诸如语言的、文学的、艺术的、以及其它意识观念的和物质的多种多样的令后人仰慕的历史珍宝。这些历史珠贝,构成了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民族造就文化,文化造就民  相似文献   

12.
壮族文化讨论综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今日的壮族,人口一千多万,自古臼成聚落活动于南中国。她是人类历史的产物和结果,即使是在群体生活的最原始状态中,防兽、御敌、充饥、运动,及其他一切生理上的、精神上的需要,就已经产生了文化,所谓“壮族无文化”之论是不经的。但壮族的文化如何?一九八七年十一月下旬到十二月上旬,中央民族学院八七届壮族语言文学专业研究生、广西师范大学八六届壮族文学研究生及中央民院几位教师就壮族文化进行了多次的讨论。他们的议题是:(一) 壮族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上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二) 壮族文化所存在的弊病及成因;(三) 壮族文化的振兴问题。在讨论  相似文献   

13.
文化传递分为横向传递和纵向传递两种,横向传递是指民族各部分之间相互传递文化信息,加强民族内部的组织性,使民族文化得以维持、延续和发展的一种联系。纵向传递即社会化过程,指上一代文化信息传给下一代。使民族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而且也必然存在这两种文化传递。壮族也不例外。正因为存在某种形式的横向联系,分布广泛的壮族才形成为一个民族,而不是多个民族;正因为存在某种形式的纵向联系,壮族才一代一代地存在和发展下来,而不是演变成其他民族。但作为壮族文化一部分的壮族文化传递,也是有着自己特点的。正因如此,壮族才可能作为一个独特的民族实体而存在。  相似文献   

14.
任何族群认同都是主、客观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文化教育水平、参与社区活动的机会、族群自我意识等因素的影响与制约;清塘镇壮族认同的层次性明显,呈现出向汉文化演进中自身文化"多元化"的特性;随着经济发展和交往的加深,族群认同将淡化族群界限,在保留文化多元的基础上,接纳更多的主流文化.  相似文献   

15.
南朝梁人任昉《述异记》记载:“古说:盘古氏夫妻,阴阳之始也。今南海盘古氏墓,亘三百里,俗云后人追葬盘古之魂也。桂林有盘古祠,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盘古国,今人皆以盘为姓。”长期以来,对于任这一地理方位清楚、地点明确、内容翔实的记载,被一些神话研究者视为“伪作”而忽略不论或避而不谈。通过深入的实地调查,在《述异记》中所记载的桂林郡及盘古国故地——来宾市及其相邻地区发现有大量的盘古庙,当地壮族民间至今仍流行对于盘古的信仰与祭祀之俗,保留有许多盘古地名和“以盘古为姓”的居民,印证了任昉《述异记》记载的真实性和可信性,进而实证了珠江流域是盘古神话的发源地,珠江流域原住民族——壮侗语民族是盘古神话的始创民族。  相似文献   

16.
壮族对于土的崇拜及其文化,内容丰富,源远流长。民间神话传说中的“泥土造人”;考古资料中的陶祖、象征男根的石铲;民间习俗中的男女青年“打泥仗”、“春祭犁圈”、祭田公地母、立土地庙祭土地公以及“人牲祭田”等仪式,都是壮族土崇拜的反映,其目的是祈求农业丰产,人丁繁衍。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论述壮族石崇拜文化形成的过程,指出壮族石崇拜文化是壮族文化特别是壮族自然崇拜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广西上林县壮族灯酒节考察李育民上林县委党校上林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南部,是壮族主要聚居地之一。每逢新年到来,这里都要举行一次独特盛大的酒灯节活动,大家相聚会餐共饮,沉醉在新年的欢乐之中。因灯佰节县本每年农历了同十一日举行,所以,也叫十一灯酒节。据说...  相似文献   

19.
一、明代壮族承佃的开始及其背景明代广西壮族承佃是广泛现象。如万历《广西通志》三,《风俗论》中有如下记载:[史料1]“广右之俗,无所芬华。男女布素,女绝刻缕,冰纨绮绣,无所用之,兹亦葛屦履霜之遗哉。乃呰窳之习,天性故然。农不自耕,而委之僮人。间有事东作者,而灌溉不时,耝耰易倦。桂林而下,多不辨菽麦。至令粮莠杂生,亦不一顾也。”这就是说,广西风俗的特征,汉人虽然服装朴素,但他们多不亲自耕作,而壮族(由于承佃)则成了直接从事生产的农民。本章拟首先探讨壮族承佃开始时期的背景。  相似文献   

20.
根据湖北省委领导"先学一步"的批示精神,2015年10月25日至28日,湖北省民宗委主任柳望春率武汉、襄阳、宜昌市民宗委(局)及相关处室主要负责同志专程赴广东广州、 深圳两市学习考察城市民族工作. 期间,先后参观了广东省新疆工作队、广州市光塔街道、深圳市宝民社区,并与民族工作部门及相关社区的负责同志座谈交流. 考察中,考察组一行对广东省将少数民族流动人员管理服务工作纳入民生工程,推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体制机制,服务管理社会化的成功实践深有感触,深受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