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三年)在文坛上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他所处的唐代中叶,是一个政治动乱的历史时期,而文学倒是有了新的发展,呈现出诗人辈出,名作如林的盛况。这里,当然也有着刘禹锡的一份贡献。王世祯在《唐人万首绝句选凡例》中称:“中唐之李益、刘禹锡,晚唐之杜牧、李商隐四家,亦不减盛唐作者。”这话是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自称中山(在今河北省境内)人,实乃祖籍洛阳。因晚年任太子宾客,世又称刘宾客。刘禹锡是中唐时期杰出的诗人、进步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3.
刘禹锡(七七二——八四二年),是中唐时期具有革新精神的政治家、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哲学家,也是杰出的诗人。他的一生中写有大量的诗和散文,很有成就,被誉为“诗豪”和“国手”。其中,描绘,歌咏长江的诗篇尤有特色。象《西塞山怀古》以及《自江陵沿流道中》、《松滋渡望峡中》等,就历来为人们所称赞和传诵。这些诗篇,均是刘禹锡第二次含冤受屈,遭遇贬谪的十年坎坷时期创作的。诗人描绘江景,凭  相似文献   

4.
1 《吴郡志》卷十一《牧守》:“范传正,字西老,为苏州刺史,有殊政,进拜宣歙观察使。在刘禹锡后。”按:《旧唐书》卷十五《宪宗纪》:“元和七年八月甲辰,宣歙观察使房式卒。丙午,以苏州刺史范传正为宣歙观察使。”《旧唐书》卷一六○《刘禹锡传》:“六月(按当大和五年),授苏州刺史,就赐金紫。”据卞孝萱先生《刘禹锡年谱》考证,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大和五年十月,大和六年二月抵任。则刘禹锡为苏州刺史在范传正罢苏州刺史任后二十年。  相似文献   

5.
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以其独具风貌,在中唐诗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政治家,刘禹锡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与豪迈的生性,使其在逆境中文学创作优伤而不消沉;作为思想家,刘禹锡又具有深邃的哲理思维,为其诗增添一种新的思想精髓与内质。充溢于刘禹锡诗中的雄豪之概与清峻之美,实际上涵盖了其全部诗歌创作,表现为其诗歌审美形态的最显著标志。  相似文献   

6.
唐代文学家刘禹锡的《陋室铭》尽人皆知,但他写此文的一段故事,恐怕还是知之不多的。 刘禹锡在唐贞元年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 科,授监察御史。因参加反对宦官和藩镇割据势 力的活动被贬为司马和刺史。当时,和州知府是 个权利之徒,他对刘禹锡故意刁难,一再缩减其 居室标准。按当时官员待遇,刘禹锡可以住三间 居室,应该在衙门内居住,而他却把刘禹锡安排 在城南面江的一个住处。刘禹锡并不埋怨,还撰 写了一副对联贴在门上。联语云:“面对大江观白 帆;身在和州思争辩。”后来知府又让他搬到北 门,房间也由三间减少为一间半。此房位于德胜 河边,附近有一排排柳树。刘禹锡面对此景,又作  相似文献   

7.
刘禹锡作为唐代著名的文学家,一直是唐代文学研究中的热点。建国以来,在刘氏生平的研究方面,成绩斐然。六十年代初,卞孝查先生就出版了《刘禹锡年谱》,①第一次对刘氏仕宦交游及文学活动作了全面考述,八十年代以来,他又陆续发表了新著《刘禹锡丛考》②及《刘禹锡与令狐楚》③等一系列文章,进一步对其身世交游作了更加细致深入的考察,这些对推动刘禹锡和唐代文学研究的深入,无疑功不可没。然而或因为刘禹锡本身记载有误,或由于现存刘集版本歧异,或因对刘氏诗文未加详考,刘禹锡交游史上至今仍有不少疑误。本文拟就《刘禹锡年谱》…  相似文献   

8.
我国中医学有极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刘禹锡的不少沦著对中医学有一定的贡献。以往人们研究刘禹锡,多注重他在哲学方面的《天论》,文学方面的诗文,极少关注他的医学思想。本文以刘禹锡的《鉴药》等篇为例,从人与药性、素质及自然界的关系,展现刘禹锡反对“循往以御变”的变化思想与“过当则伤和”的“度”的思想。这也正是中医哲学的核心。  相似文献   

9.
刘禹锡是唐代著名的法家人物,近来报刊上有不少评论他和他的作品的文章。但对他的籍贯仍多采用旧的传统说法,称中山人或彭城人。为了便于进一步研究刘禹锡的生平事迹,探讨他的思想观点,特根据有关历史资料,对他的籍贯进行考证。我们认为刘禹锡既不是中山人,也不是彭城人,而是河南洛阳人。关于中山的说法,是根据《新唐书·刘禹锡传》的记载。传记开头说:“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有人据此断为中山人。其实,这是断章取义的说法。同书本传结  相似文献   

10.
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刘禹锡的年近九十的母亲去世.在护送亡母灵柩路过衡阳时,接到了柳宗元去世的噩耗.刘禹锡悲痛欲绝,停下来为柳宗元料理后事,并写了《重至衡阳伤柳仪曹》诗,借以寄托哀思.后来,刘禹锡两次写了《祭柳员外文》,并为柳宗元编纂文集.此后,刘禹锡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洛阳守丧.至穆宗长庆元年(公元821年)冬,才被任命为夔州(今四川省奉节县)刺史.  相似文献   

11.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先后被贬朗、连、夔、和四州达23年之久。这些中唐时的南方荒远之地,在刘禹锡的笔触下,展现出了新鲜、可爱的一面。这一时期刘禹锡的文学创作,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尤其是刘禹锡对民间文学的学习,取得了重要的成就。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公元七七二——八四二年),字梦得,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唐代著名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文学家。他的《天论》继承发挥了荀子《天论》中的唯物主义思想,是向唯心论、有神论宣战的檄文。一刘禹锡生活于唐代中叶。当时,唐王朝正处在由强盛到衰落的转折之中。“安史之乱”虽已平定,但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丑剧愈演愈烈。中央政权与地方势力矛盾尖锐,形成了严重的藩镇割据局面。朝廷内宦官专权,政治非常黑暗。由于大地主土地兼并十分严重,“均田制”已破坏,“租庸调法”也无法实行,不得不实行“两税法”,  相似文献   

13.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名句,直到今天还不断地被人传诵和引用,但是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原意却存在着分歧。自从“四人帮”伪造儒法斗争史,把刘禹锡钦定为“法家”以后,有些评论者不是抱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而是离开刘禹锡的思想实际和全诗的内容,牵强附会地对诗句作出了不应有的解释。如有人断言:“前人以  相似文献   

14.
唐代诗歌中以七言绝句所拥有的读者为最多。唐人七绝的高手甚多,成就最为突出的是李白、王昌龄、李益、刘禹锡、杜牧、李商隐。处于中唐的刘禹锡,其七绝创作在题材和表现方法方面,对盛唐李白、王昌龄等既有继承,更有突破,形成独特风貌,从而也确立了很高的历史地位。本文从文学发展史的角度对刘禹锡在七绝方面的贡献作了全面的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刘禹锡与佛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这客观上是因为佛教已发展到了与儒、道鼎立而三的兴盛时期,身处其时的刘禹锡幼时就与诗僧有过融洽的师生关系;从主观上看,遭受了种种打击后,他愿意接近佛教。僧人成了沟通刘禹锡与佛教的桥梁。刘禹锡与佛教是相融的;他的人生观受佛教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从诗禅相通的观点出发,他对禅宗的思维方式在诗歌创作中的作用表示认同;作为地主阶级的政治家,他有目的地容忍了佛教的欺骗性。刘禹锡与佛教又是冰炭不容的,体现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  相似文献   

16.
刘禹锡,字梦得。生于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卒于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刘禹锡祖居洛阳,生于苏州,成长在苏州、嘉兴、彭城等地。他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又是积极参加古文运动、宣传朴素唯物主义和其它进步思想的优秀散文家;还是以积极参加永贞革命新而闻名的政治家,在哲学史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在群星灿烂的唐代诗坛上,刘禹锡的诗歌创作亦自开生面,形成个人风格。这和他谪居沅湘期间积极向当地民歌学习、以土风入诗有直接关系。《旧唐书》说:“武陵溪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他的《竹枝词》就是加工了的民歌。另外,他还是文学史上最早填词的作者之—。  相似文献   

17.
【背景链接】刘禹锡.字梦得,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诗篇。其作品《陋室铭》为人们所熟知。一生经历坎坷。因王叔文案被贬为连州刺史,又接连被贬为朗州刺史、和州通判。这首诗是刘禹锡被贬朗州后所作。  相似文献   

18.
刘禹锡的两首“低徊沉着启人遐想”的怀古诗赏析李剑秋要想深刻理解“片言可以明百意”的刘禹锡的怀古诗,首先就要了解他多次遭贬的生平事迹。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人。是中唐时期的优秀诗人,又是著名的思想家。他与柳宗元、白居易志同道合,诗才...  相似文献   

19.
刘禹锡是中唐时期独树一帜的诗人。他以迥异于流俗的“骨干气魄”,在当时便赢得了“诗豪”和“国手”的称誉。审视刘禹锡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贬居朗州(今湖南省常德市)的十年。这十年,是刘禹锡诗歌创作的转折时期、开拓时期、收获时期。正是这一时期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20.
(一)刘禹锡与白居易刘禹锡何时与自居易相识?贞元九年,刘禹锡登进士科、宏辞科。十一年,登拔萃科。贞元十六年,白居易登进士科。十九年,登拔萃科。元和元年,登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刘禹锡的科名在白居易之前。白居易《梦得前所酬篇有“鍊尽美少年”之句因思往事兼詠今怀重以长句答之》云:“鍊尽少年成自首,忆初相识到今朝。昔饶春桂长先折,今伴寒松取(一作‘最’)后凋。”自注:“昔登科第,梦得多居先;今同暮年,洛下为老伴。”这首诗,只能说明白居易对刘禹锡先登科第表示羡慕,不能认为自居易在应试时就认识刘禹锡。白居易有《为人上宰相书》,是写给韦执谊的。书中说:“今主上肇抚苍生,初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