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战略资产寻求为汽车企业研发外包模式的分析提供了一个新视角。采用案例研究法,定性分析我国汽车企业研发外包的动因、模式及内部研发的调节作用,并通过江淮汽车实践案例的相关数据分析验证所提出的理论假设。结果表明:现阶段我国汽车企业研发外包的核心动机是战略资产寻求;汽车企业更有可能通过构建两栖型研发外包模式实现资源互补和技术成长;在研发外包和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中,内部研发起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研发效率对企业研发决策、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影响程度,建立包含研发效率的企业生产模型分析研发效率对企业经营的影响。使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模型测度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的研发效率,发现不同地区和行业的研发效率呈有规律的分布。利用计量方法检验研发效率对企业研发决策、全要素生产率和盈利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研发效率较高的企业更加倾向于增加研发的强度和规模,研发效率与生产率具有正相关性。有证据表明,较高的研发效率可以明显提高企业研发投资的利用效能,使得有限的研发投入能够更有效地提升企业的生产率;提高研发效率对于改善企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明显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学者们越来越重视数字化对企业价值链提升的作用。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价值链的提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数字化转型对企业价值链升级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对小企业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数字化转型通过增加研发资金和研发人员的投入对价值链升级产生影响。该研究从价值链视角为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效果提供了微观证据,研究结论对于数字化相关政策的制定以及我国制造业突破全球价值链低端锁定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4.
国际服务外包是一种发包企业主导的企业间知识整合机制,外包双方在这一整合机制中的地位和出发点存在差异。发包企业的交易动机、外包双方关系质量和接包企业吸收能力对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是不同的。国际服务外包中显性和隐性知识转移对接包企业常规性和创新性技术能力的影响都是正向的,而隐性知识转移对接包企业技术能力提升作用更大。接包企业应以国际服务外包中隐性知识转移为突破口,将从发包企业获取的"片断化"技术知识整合形成相对完整的技术能力。接包企业不应满足于常规性技术能力的提升,更应利用国际服务外包中的知识转移,特别是隐性知识转移,促进创新性技术能力的提升。不同类型的接包企业应立足自身吸收能力,结合发包企业交易动机、外包双方关系质量,选择利用知识转移实现技术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2008年公布研发数据中在我国深沪交易所发行A股的上市公司为样本,检验了高管团队人力资本与企业研发投入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高管团队的平均年龄对企业研发投入没有影响,其平均在位时间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显著负相关,团队成员中技术性背景成员的比重与企业研发投入呈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引入激励机制后高管团队人力资本的激励能促进企业增强研发投入强度.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构建合理的高管层结构、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可以为企业的研发投入提供强有力的组织结构及制度支持.这一研究成果为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内生发展动力提供了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对广告、研发两种产品差异化策略的有效投入方式,探究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快速消费品企业广告、研发投入对盈利能力的影响效果,选取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上市公司2012~2017年广告密度、研发强度、主营业务利润率等相关指标,采用面板数据多元回归方法对广告、研发投入与盈利能力的影响关系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进行实证检验,还依据样本所在区域、所有制类型进行样本分组回归,探讨不同情况下广告、研发投入对盈利能力影响效果的差异性。研究发现,广告及研发投入均对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盈利能力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且该影响具有滞后效应;广告及研发投入对快速消费品企业盈利能力有协同促进作用;两种竞争策略对企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存在区域差异及企业所有制差异。结果表明,中国快速消费品企业应适度进行广告投入、加强研发投入,同时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市场化和产权多元改革的过程中,企业需要根据自身情况不断优化广告和研发的投入配置,以寻求自身产品差异化的独特性和企业盈利能力的持续性。  相似文献   

7.
研发人员的知识贡献是指研发人员为企业带来的知识增量的大小,是企业和研发人员的知识交换过程。这一过程受到研发人员和企业的关系强度、期望价值、个体特质以及知识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而要消除这些影响的前提条件,必须对研发人员的知识贡献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研究从知识显性化的难度、知识结构的完善程度、知识增量和企业知识存量的耦合度、知识的作用、知识的生命周期、知识的可破解性等6个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和多角度地来设计研发人员的知识贡献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8.
如何招聘、甄选和培训高素质的研发人员以及考核其工作绩效,充分发挥研发人员的作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议题.本研究以沈阳某航空制造集团研发人员为样本,运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以及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构建出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人员胜任力模型由动力与行为、工作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能力、知识与技能四个维度组成,共十八项胜任力指标.本研究丰富和完善了胜任力模型理论,而且对战略性新兴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研发人员的知识贡献是指研发人员为企业带来的知识增量的大小,是企业和研发人员的知识交换过程.这一过程受到研发人员和企业的关系强度、期望价值、个体特质以及知识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而要消除这些影响的前提条件,必须对研发人员的知识贡献进行科学的评价.本研究从知识显性化的难度、知识结构的完善程度、知识增量和企业知识存量的耦合度、知识的作用、知识的生命周期、知识的可破解性等6个方面,多维度、多层次和多角度地来设计研发人员的知识贡献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0.
文章利用2008-2019年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政府采用税收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创新的视角,研究税收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并考察研发绩效在其间发挥的中介作用.通过研究发现,税收激励会使得企业价值得到提升,而研发绩效在税收激励提升企业价值中起到了部分中介的作用.由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受到的税收激励程度不同,其进行创新活动的动机存在差异,因此,进一步对不同产权性质以及是否具有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对研发绩效在税收激励影响企业价值的中介效应是否存在差异进行了研究.经研究表明,在国有企业中,研发绩效在税收激励促进企业价值中具有部分中介效应,但在非国有企业中却不具有中介效应;而企业无论是否属于高新技术企业,其研发绩效在税收激励与企业价值之间都具有部分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11.
在通过DEA-Malmquist指数法研究重庆市企业研发投入效率的基础上,基于多维视角进一步考察研发效率、研发投入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重庆企业研发效率的下降主要受到技术变化率的影响;企业研发人力投入强度、资金投入规模均对重庆企业绩效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研发资金投入强度对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关系;在重庆企业研发投入结构中,企业资金、消化吸收经费支出及试验发展对当期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向影响;重庆企业研发效率对研发投入强度与企业绩效、研发投入规模与企业绩效、企业资金与企业绩效、吸收经费支出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均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对试验发展与企业绩效的影响存在正向调节作用;重庆企业研发投入对企业绩效存在滞后效应.  相似文献   

12.
供应链金融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金融危机背景下的供应链金融(Supply Chain Finance,SCF)研究缺乏具体分析模式的问题。在辨析SCF与传统物流金融异同的基础上,论证SCF的动态演变过程,给出SCF的定义并分析模式机理,进而建立供应链金融模式分析框架,提出SCF模式风险控制方法。研究结论可帮助企业增强利用外部资金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航空工业作为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个重要领域,如何在新的经济形势下获取和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是一个重要而迫切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必须对中国航空工业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文章改进了一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审计评价模型,基于该模型将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学习能力、研究开发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资源配置能力、组织创新能力和战略计划能力等七个维度,在对样本企业进行调查分析之后,得出了中国航空工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一般特征。  相似文献   

14.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模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创新是企业赖以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目前,对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大多基于资源或绩效,但这只能间接反映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际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最直接地通过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行为特征来表现,因此,可以借鉴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来辨识技术创新能力;而且,可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成熟度分为从低到高的5个等级:初始级、规范级、战略级、优化级和协同级;当然,不同等级需要不同的管理,创新也具有不同的特征,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不相同。  相似文献   

15.
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统一的大市场能够使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动,从而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和技术创新能力,促进高质量发展。财政分权体制改革与晋升锦标赛治理模式所引起的地方保护主义和市场分割抑制了市场一体化发展,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多年来,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建设国内一体化市场,然而地区间市场分割、贸易壁垒始终存在,极大地阻碍了要素流动,影响科技创新发展。长三角区域是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的始源地,是双循环的重要承载地。技术创新是推动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要紧扣一体化和高质量两个关键词,以一体化的思路和举措打破行政壁垒、提高政策协同,促进高质量发展。为此,文章以长三角城市群27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首先利用相对价格法、绝对偏差法、变异系数法计算长三角城市群商品市场一体化指数、劳动力市场一体化指数、资本市场一体化指数与总体市场一体化指数。其次建立区域创新能力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时序全局主成分分析法对长三角城市群技术创新能力指数进行计算,最后运用面板门槛模型研究市场一体化及其细分类型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非线性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从长三角城市群整体看,商品市场一体化对区域技术创新能力具有促进作用,但其影响不存在门槛效应;劳动力市场一体化与资本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而市场一体化总体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在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中存在一定的差异。从省内城市群看,江苏9城市的市场一体化及商品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浙江9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安徽8城市的资本市场一体化对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存在单门槛效应。文章创新性地将市场一体化内涵拓展为商品、劳动力和资本市场一体化,将长三角城市群三省一市间存在的区域异质性纳入研究,探究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对于技术创新的非线性影响,文章结论对于有效提升长三角城市群市场一体化水平及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服务外包中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3个层面研究人力资本投资对技术吸收能力的影响,指出人力资本教育投资对于实现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重要意义,比较大连市与其他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的人力资本教育投资状况,并针对大连市的比较劣势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人力资本投资与人力资源管理具体职能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人力资本持续投资对提高企业战略层次的作用。构建了人力资源管理理论模型的框架,探讨了这个理论模型对企业制度演进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应用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CiteSpace,对5种同行评议的国际环境教育期刊在2007-2016年间发表的1 084篇文献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揭示近年来国际上环境教育研究的热点主题和研究前沿。研究表明:环境教育的成效、可持续发展教育和新自由主义思潮的影响,是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研究的热点;环境教育对个体行为改变的影响、环境教育对教师的作用以及自然体验,是近年来国际环境教育研究领域热度渐增的前沿议题。研究试图用科学计量的方法审视当前国际环境教育研究的发展动向和联合国对未来教育的规划,为国内环境教育研究提供客观有效的决策依据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9.
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企业对其本身所拥有知识的认识。首先根据企业知识循环的生命周期理论,构建企业知识管理的层级模型,该层级模型包含初始级、基础级、利用级和创新级4个层级,4个层级没有清晰的分界线,而是一个递进的过程,反映企业知识管理螺旋上升的动态过程。其次,以信息技术外包企业为例,借鉴H-S-C知识资本结构理论,确定信息技术外包企业的核心知识维度,即人力知识、技术知识和顾客知识3个知识维度,并建立具体的量化评价指标。最后,针对各项指标在各个层级中的变化状况,进一步分析企业知识管理的层级模型,在促进企业了解其知识管理发展状况的同时,帮助企业理顺知识的管理流程,提前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促进企业持续提升知识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