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道士与唐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道士诗人作为唐代诗人的一个阶层,为唐诗的鼎盛作出了特殊的努力.本文对道士诗人进行了分类,并对各类代表诗人及诗作的特色进行分析.非诗人道士作为世俗诗人的交往对象,是引发诗人诗兴的直接媒介,本文以司马承祯、张果和毛仙翁等三位引发诗潮的道士为例,以见他们对唐诗繁荣的间接性贡献.  相似文献   

2.
伏漫戈 《兰州学刊》2011,(3):133-138
元代众多著名文人曾以西安及其周边的风景、人物、事件为题材赋诗撰文,这些诗文,题材丰富,内容深刻,艺术精湛,其中,关注重大历史事件为其显著特点。这九位作家为元代诗坛早期、晚期的代表人物。元代描写西安及其周边的诗文,数量虽然不多,但在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这些诗作保存完好,收录于别集、选集、总集之中,便于检索,不仅是研究元代文学的重要资料,而且是了解西安及其周边的人文、生态、历史等方面的重要文献。  相似文献   

3.
从元诗看“西北子弟”对汉族文化的认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嗣立在《元诗选》中说:“有元之兴,西北子弟尽为横经。涵养既深,异才并出。云石海涯、马伯庸以绮丽清新之派振起于前,而天锡继之……于是雅正卿、达兼善、迺贤易之、余廷心诸人,各逞才华,标奇竞秀,亦可谓极一时之盛者欤。”并在选录丁鹤年诗作时说:“录其诗为元季诸人后劲”。顾氏将擅长用汉文写作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诗人,称之为“西北子弟”,并从诗学角度,对他们代表人物在元代汉族诗坛的地位,以及他们诗作艺术,给予很高评价。 转换角度,透视西北子弟诗作内涵,联系有关史料,我们还可以具体了解元代西北地区各少数民族子弟,在“汉化”中,对汉族传统文化的认同状况,这对于加深认识有元一代文化,乃至整个中华传统文化,都是很有意义的。 本文试从西北子弟诗歌写作入手,并联系相关资料,从文化解读角度来探讨元代西北各少数民族人氏对中原汉族传统文化的融合与冲突,借以加强对元代文化特征的认识。  相似文献   

4.
诸本<句曲外史集>所附刘基<张雨墓志铭>是一删节本,事迹系年发生错乱.据此推究张雨生卒年和刘基早年事迹,不免以讹传讹.明朱存理<珊瑚木难>卷5所录刘基<张雨墓志铭>是一个完本,内容合理可靠,据此可证张雨的生卒年为1283-1350,刘基提举江浙儒学的时间是1349年.  相似文献   

5.
崔花艳 《晋阳学刊》2015,(3):137-139
相较于前代诗人,元代诗人的生活方式更为自然.他们的诗作多自然意象和异域风情的描写,是其情感的自然流露.元代诗人自然的生活状态和自然的创作态度直接影响了其诗论主张.元代诗学重自然,既主张诗歌的自然而发,也主张返璞归真、合于自然.元人关于其他诗学问题的讨论也往往与自然相关.“自然”可谓是元代诗歌和元代诗学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其优长之所在.  相似文献   

6.
元代回族诗人萨都刺生活在民族文化融合最为活跃热烈的时期,深受汉文化的濡染熏陶,其诗作中体现了汉文化和游牧文化融合共生的突出倾向,在元代文坛上,独具魅力.作为杰出的少数民族诗人,他的诗中多次出现雁这种意象,将雁作为一种较特殊的审美对象进行吟咏,体现出丰富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7.
元代中叶诗坛普遍弥漫"风流儒雅"的美学风貌.作为"元诗四大家"之一的著名诗人揭傒斯,其诗作呈现出清新婉丽的意境美、雄健豪放的风格美、苍古温厚的技法美、简洁明爽的语言美,显示出卓杰的美学风韵,在元代文学史上独放异采.  相似文献   

8.
孙楷第据《录鬼簿》和元张翥《蜕庵诗集》考知元代戏曲家"陈以仁,字仁甫,号复斋,以福州人寓杭州,晚居婺州为道士"(见《元曲家考略》);但家世不详.陈以仁是已知的元代福建唯一的戏曲家,写有杂剧二种:《十八骑误入长安》,今存;《锦堂风月》,佚.  相似文献   

9.
有元一代,诗人辈出,少数民族诗人尤多。萨都刺就是其中十分突出的一位。在元代诗坛一片规唐摹宋的气氛中,萨氏“转益多师”,自铸伟词,以清丽俊逸的诗风,别开生面,驰骋诗坛数十年,堪称元代大家。其佳作即使置于唐宋名作之中,亦可比肩。然而,对这样一位杰出诗人及其诗歌的研究之作,至今甚少,可资参考的材料也不多见。因此,有关萨都刺及其诗作的现存材料都十分宝贵。而永和本《萨天锡逸诗》(以下简  相似文献   

10.
柳永,一志情种也。不论其人或其词,仁宗等所谓“务本向道”的皇帝深斥之,苏东坡李清照等高雅之士亦力排之,宋人词话、野史轶闻多所札记。但是,在宋金二代却是“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①“元代传奇家所当奉为鼻祖”②令人吃惊的是全真教道士也喜欢诵柳词。“柳词”在宋金元  相似文献   

11.
马祖常诗注商补刘瑞明元代马祖常的诗作往往不为人重视,朱东润主编《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林庚、冯沉君主编《中国历代诗歌选》中竟未选一首,不能不说是研究者对这位边疆少数民族诗人的淡漠。新疆大学周绍祖、新疆师范大学王佑夫同志所著《马祖常诗歌选注》,新疆人民...  相似文献   

12.
全面勾勒描述了元人所选元诗总集的具体情形,通过对元诗总集的编辑体例、序跋内容与诗人诗作的统计分析,明确指出元诗总集的阶段性、地域性特征与元代诗歌前期南北诗风各异、中期典雅平和为主、后期流派纷呈的基本趋势一致.  相似文献   

13.
梁旭 《阴山学刊》2013,(6):27-29
13世纪后半叶元朝与高丽建立宗藩关系后,高丽文臣李齐贤曾经出使中国,从《奉使录》的诗作中可以看出李齐贤对元代中国的印象。其中既有对蒙元入主中原的负面情绪,又有对中国风物景色与博大精深文化的赞赏与认同。  相似文献   

14.
元代诗法著作是中国文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复古思潮的影响下,元代诗法多教人作诗而著,从整篇诗作的立意到字句的锤炼,从五言七言到古诗律诗绝句,都作了具体的论述.其间精选唐诗、尤其是李白杜甫的诗歌,详加论析,又多用比喻手法,方便读者通晓领会.这些诗法著作体现了模拟唐诗尤其是极力推崇李杜诗歌的意图.在元代,<二十四品>和现在流行的<二十四诗品>文本基本相同,但当时只是作为微小部分在诗法著作中偶有提及,备受冷落.  相似文献   

15.
萨都拉是元代著名的诗人。他是山西雁门(今山西省代县)人。有《雁门集》传世。共收其诗作六百首。关于他的族別问题,有人说他是蒙古人,有人说他是回纥人(即今维吾尔族人),也有人说他是汉族“冒为回回人”。据陈垣先生《元西域人华化考》一文确认是回回人,这  相似文献   

16.
杨镰主编的《全元诗》,著录元代诗人近五千位,集中呈现出了元诗的全貌。但由于本书在编纂过程中对地方志等文献参考不够赅备,致使一部分元诗作者未被著录。通过15部地方志的查考,可举出《全元诗》未著录作者20人,佚诗23首。  相似文献   

17.
曾国富 《兰州学刊》2008,(1):134-136
五代时期,在中原地区,道教、道士备受冷落;然而,在周边各割据政权中,道教却得到扶持、发展,道士备受礼敬,以致被尊为国师,被统治者视为神圣。道士在五代割据政权中受宠,其原因,一是割据者需要利用道士制造谶语、神话,以神化自身,增强号召力和凝聚力;二是一些道士斋醮或预言的“应验”,增加了自身的神秘感,使愚昧的统治者确信依靠道士可以求得神灵的保佑和庇护;三是某些道士富有政治眼光和才干,因而成为割据者倚赖的肱股大臣;四是割据统治者多幻想借助道士所炼丹药或获得秘诀而延年益寿,长生久视;五是割据之主期望借助名道振兴道教,为其割据统治服务。  相似文献   

18.
元代实行两都巡幸制,文人游历位于金莲川草原的上都成为时代风气。江浙诗僧楚石释梵琦(1296—1370)于泰定元年(1324)四月在大都抄经完毕,开始了人生唯一一次草原之旅,八月返回。这期间,他创作了百余首关乎草原的诗作,尽展了丰富奇美的草原风情,书写了草原生活体验,抒发了吊古咏史之悠思,具有开阔正大的文化气象,丰富了元代诗坛,实现了对草原文化、草原帝都形象的传播。  相似文献   

19.
本文辨释近年福建霞浦田野调查所见民间科仪抄本的一段唱词,揭示其元代天主教的源头,指出其于元代天主教研究的意义。作者还就同一抄本所见的《吉思呪》,考其景教之属性,作为本文附录。正文和附录互补,证明霞浦抄本的文献价值绝不止于摩尼教(明教)研究领域,而且为研究中国古代基督教史提供了难得一见的新资料,是为当初田野调查的重要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20.
一般认为 ,元代文学批评沉寂 ,没有出现大的批评家 ,也没有出现伟大的文学批评著作 ,由此研究者对元代的文学批评较少涉猎。但元代毕竟是一个百年王朝 ,它的文学批评毕竟要有一定成就 ,在这百年中 ,文学思潮无疑在发展演进。所以 ,从 2 0世纪初 ,就有学者对元代的文学批评给予了一定关注 ,到世纪末 ,这一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就。本文对 2 0世纪百年中的元代诗文批评研究作一宏观的回顾和梳理 ,以期有助于这一研究的推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