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政界的主流观点是应该推迟女性退休年龄.但由于女性退休年龄牵涉到各方面的利益,如不同地区、不同群体对退休年龄的需求是不一致的,在调整时必然会受到不同矛盾和阻碍的制约,因此选择合适的延迟方案是这一改革成功的关键.本文在分析我国延迟女性退休年龄时所面临的矛盾,以及对以往有关退休年龄调整的方案进行梳理和借鉴的基础上,试图探讨关于女性退休年龄延迟方案和时机的选择,应该统一推迟还是差异推迟.  相似文献   

2.
3.
刘珍益 《劳动世界》2010,(12):32-34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剧,我国社会保障目前遇到的一个难题是,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越来越大。某种程度上,延长法定退休年龄将是一个缓解压力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老龄人口骤增,至2005年,65岁以上老龄人口达到10045万人,占我国总人口的7.69%。。标志着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这对我国养老保险金的收支、劳动力数量以及社会就业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压力。本文就我国退休年龄、老年人口的现状,分析延长我国退休年龄的必要性,从而对如何提高退休年龄提出几点初步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社会的进步必然带来人口老龄化。我国2011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形成了“未富先老”的局面。预计到205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比将超过30%,进入到深度老龄化阶段。老龄化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问题,尤其在我国人口众多的的情况下,各方面问题更为严峻,从2008年开始,就“是否应该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一直引发着众多的争议,“十二五”期间研究的弹性推迟养老金领取年龄的政策再度引发热议。本文主要对延迟退休年龄的原因、利弊以及相关政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6.
姚玮 《劳动世界》2014,(2):18-20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越来越明显,养老金缺口问题也是日益凸显,这就使得推迟退休年龄的话题再一次被热议。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现行制度存在许多的不足之处,已经不能很好的适应和解决当前出现的诸多问题。因而,应当在逐步提高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实行弹性退休制度,才能更好的解决当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弹性退休制度是退休领域里的热点话题之一,从国际上来看,弹性退休制度已经在许多西方国家中开始逐步实施。选择弹性退休制度,不仅是因为这种退休方案设计更为合理,而且还考虑到不同身份劳动者的个人意愿,体现了人性化的思想。讨论和研究弹性退休制度,为我国退休制度改革和应对老龄化带来的风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女性与男性退休时间一致,可以真正性地位,实现男女平等.延迟退休将更充分地开发女性“第二春”的优质人力资源,节约日益增长的教育成本,并为女性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也有利于创建良好的家庭关系.因男女退休年龄相等而引起的就业岗位问题,可以通过增加职工休息时间,增加培训时间和设立“育儿假”等途径解决.  相似文献   

9.
赵艳芳 《劳动世界》2011,(11):25-27
近几年来,对退休年龄调整问题的研究开始逐渐系统化,综合看来,人们多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人口老龄化环境下的人口平均寿命的延长;人力资本的浪费和退休后的老年人的再就业;社会养老金支付存在的压力等。本文也从以上问题出发,最终给出我国劳动者退休年龄应当调整的结论及退休制度的调整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来,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面向各类人才的弹性退休制度,将社会各界对退休年龄问题的关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上海市这一新政策是否将成为我国退休制度变革的序曲?本文从这一制度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出发,归纳了学术界、老百姓和政府官员时弹性退休年龄和制度改革的观点并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缓解社会保险基金空账的作用有限,且退休年龄延长和就业率下降并没有因果关系,指出了我国退休制度设计时应注意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工作特点和个体差异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近来,上海市在全国率先实行了面向各类人才的弹性退休制度,将社会各界对退休年龄问题的关注推向一个新的高潮。上海市这一新政策是否将成为我国退休制度变革的序曲?本文从这一制度产生的背景和目的出发,归纳了学术界、老百姓和政府官员对弹性退休年龄和制度改革的观点并认为,延长退休年龄对于缓解社会保险基金空账的作用有限,且退休年龄延长和就业率下降并没有因果关系,指出了我国退休制度设计时应注意地区差异、性别差异、工作特点和个体差异并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退休年龄受多方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对社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因此社会各界对于是否延长退休年龄争议较大。本文从经济学角度论证延长退休年龄的必要性。文章利用经济学的理论分析延长退休年龄对于实现养老保险基金运营平衡的重要作用,从而有力的支持了延长退休年龄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尹雯雯 《劳动世界》2011,(12):29-30
我国在50年代初开始实行的退休制度呈现出许多弊端,造成人才资源的很大浪费,已经不再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为防止多年后社会养老基金储备不足及劳动力供不应求,延长我国的退休年龄应提到议事日程。本文从养老保险金支付、初始劳动年龄以及就业形势等角度,提出对我国法定退休年龄也应实施相应调整的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4.
养老保险基金的收支平衡问题,是关系到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各界高度关注,也是我们在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当中一直在研究的重点问题.  相似文献   

15.
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与单位的用工关系如何认定,各地做法不一。《劳动合同法》对劳动合同解除与终止作二元架构并以第四章整个篇章对劳动合同解除和终止的情形和法律后果分别作出规定。对法律条款的理解应首先忠诚于条款本身并应具有统一性,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劳动合同法定自然终止,之后的用工关系应作为劳务关系处理。  相似文献   

16.
随着人口老龄化现象的加剧,养老金的支付压力日益增加。提高退休年龄可以作为缓解支付压力的一条途径,但当前对提高退休年龄的争论较多。本文分析了退休年龄提高对个人养老金账户支付情况及社会失业率的影响,从社会因素方面衡量其利弊,确定其可行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对于达到退休年龄后的劳动关系存续问题,目前有三个法律法规条文涉及于此,但是,在实践中出现了对三个条文的不同理解。本文认为,在现行法的框架下,司法机关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以享受养老保险待遇而不是达到退休年龄作为认定劳动关系终止的标准。同时,为了适应未来法律发展,应对退休年龄进行功能转型。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步消失,人口老龄化的日益加剧,我们不得不面临一个不争的问题:劳动力供给不足。继之而起的是,越来越多的老人退而不休,继续以各种方式从业。相继而来的是出现各种老龄劳动者的权益保障问题。现行相关法律规定及司法实践关于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从业性质的界定,存在一系列的争议和问题,既不利于相关从业人员权益的保障,也不利于用人单位用工风险的分担,已明显不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本文试对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从业人员的身份之争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延迟退休年龄"成为中国社会保障改革领域热点,但具体方案尚未公布,在此情况下,总结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国际经验对我国开展相关改革十分重要。本文对较早开始延长退休年龄改革的主要发达国家的改革进行分析探讨,对我国制定合理有效的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殷武 《劳动世界》2014,(2):158-158
现代企业的员工的年龄差异比较大,特别是新一代的年轻人的个性比较鲜明,老员工对于年轻员工的一些做法可能有不认同的地方,在长时间的相处中会造成相互间的矛盾,从而影响组织的团结或者企业的业绩,如何根据员工的个性化差异进行人事的管理已经是现代企业新的研究方向,本文将从阐述人的个性化差异着手,对企业的人事管理进行分析和阐述,对于现在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的建议,以便增强企业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