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编辑同志: 我们在中国近代史研究和教学中碰到这样一个问题:究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形成于何时?我们翻阅了一些有关学术论文。有的同志认为:“这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发生时期是旧社会的商人、地主、官僚通过新式企业的经营开始逐渐蜕化为民族资产阶级的时代。这蜕变转化的过程是复杂曲折而缓慢的。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这转化过程还只开始不久,距离着它的完成还很远很远。”这种意见认为投资兴建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商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构成了当时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主体。如果没有洋务派的积极倡导和经营,古老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化的产生可能还要推迟许多年。关于洋务运动与外国资本主义的关系:一、从总体上说,洋务运动并不是“中外勾结”,“华洋会剿”的产物;二、洋务派兴办的近代工业并不是适应了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进行经济侵略的需要,而是在一定程度上阻止或限制了它们在华势力的扩张;三、洋务派虽然雇用了一批洋员担任技术方面的工作,但不能过分夸大这些洋员在洋务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代新式教育的产生,是同洋务派的积极兴办分不开的。正是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意图的促动下,遍习“西学”的客观要求,使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使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逐渐在古老的中华大地开始传播、根植。所以说洋务派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先后创办的一些洋务学堂,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的肇始,这是洋务派在中国教育史上所作的特殊贡献。然而,正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实业家及其管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近代中国实业家的崛起发端于十九世纪的七十年代,它是随着近代中国资本主义企业的产生而产生的。这一时期正是西方殖民势力“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的时代。他们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手段,把军事,政治、经济、宗教、文化各方面的势力向辽阔的中国大地进行渗透。侵略势力的触角所到之处,封建经济的基础被破坏,封建统治集团在面临灭亡的恐惧中逐步分化,中国社会的各阶层开始出现新的游离和组合。随着西方在华企业的增多以及新式机器的大量输入,一些传统的手工业部门开始向资本主义式的机器工业过渡,一批原来的中小商人和手工场主随之进入实业家队伍。与此同时,一批洋务派官僚经过分化,其中的一部分也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的实业家,试图以此来拯救危难中的中国。  相似文献   

5.
洋务运动时期与明治维新时期教育改革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人们往往把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相对比,藉以分析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中日两国发展的道路和历史的命运。这里我仅就当时教育改革的异同点,以及如何培养人才这一侧面来进行探讨,试图说明日本和中国教改的不同结局,并借鉴一些经验教训。一中日两国都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了教育的改革。洋务派在中国的大地上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的同时,洋务教育也开始兴起,它是洋务运动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外交涉和经济活动中,洋务派深感外语  相似文献   

6.
自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始,资本主义列强用洋枪洋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从此,闭关锁国的封建王朝被强行纳入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之中。面对这一历史性的转折,地主阶级中的有识之士——洋务派为摆脱封建王朝内忧外患的困境,除了实行军事改革之外,从七十年代开始,又在经济上采取了一系列措  相似文献   

7.
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几乎和创办近代工业同时,洋务派向西方派遣了中国第一代留学生。要兴办近代工业,没有科学技术不行,没有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也不行。机器、技艺可以引进,人才无法引进。为了培养自己的科技人才,李鸿章把“学生出洋肄习西学”视为“中国自强根本”(《洋务运动》(二)第169页),积极推行,从而填写了中国教育史上的新页。  相似文献   

8.
一八四○年的鸦片战争,西方侵略者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一八五一年的太平天国革命,更使大清帝国岌岌可危。在这种“外扰内患,至今已极”的形势下,十九世纪六十年开始了打着“自强”“求富”旗帜,具有镇民和“御侮”两重目的的洋务运动。曾国藩作为洋务运动的创始人和洋务派地方首领进行了一系列的洋务活动。虽然曾  相似文献   

9.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期,中国政府开始正式派遣学生出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归国后,其中有不少人被分配到北洋舰队任职。他们在北洋舰队的建设及甲午中日海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长期以来,由于不少论著对洋务运动中所建的北洋舰队持完全否定态度,从而对洋务派主张派遣的官费留学生及其作用,也多予否认。这是不甚妥当的。  相似文献   

10.
我国第一家民族资本近代工业的考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切事物均有其发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研究中国民族资本近代机器工业最早一家企业的出现,自有其重要的意义。解放后,对解放前关于民族资本近代工业产生时期的一些错误记述,早已否定。长期占统治地位的说法,是以广东南海县的继昌隆缫丝厂,为我国民族资本近代机器工业的第一家。然而,亦已有人提出,上海的发昌机器厂,无论在使用近代机器设备或使用机械动力的意义上,均早于“继昌隆”。但迄今尚未被一般中国近代史与中国近代经济史学界所承认和接受。为此,我们认为有进一步考证事实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试论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的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务派中坚人物李鸿章创办北洋海军,虽以鸡飞蛋打而告终,然其加强海疆防务的措施,则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中国,门户洞开。在国内,此时太平天国农民运动、捻军起义已被“荡平”;幸存的只有几处少数民族的武装斗争,对清王朝统治并不构成威胁。在国外,时值世界资本主义上升为帝国主义的过渡时期,它们具有更大的贪婪性和掠夺性。中  相似文献   

12.
英国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之前,是世界上第一个发生产业革命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工业国。它在世界的工业、贸易、海运和金融等方面,都居领先和垄断地位,号称“世界工厂”,同时又是头号殖民大国,倾动全球,显赫一时。在十九世纪最后三十年和二十世纪初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过程中,虽然英国同一些后起的资本主义列强都具备了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的主要经济特征;但英国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却又具有与其他国家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轻纺工业历史悠久。早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广货”就和“京货”齐名于国内。解放三十年来,我省轻纺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取得了光挥的成就。整个轻纺工业的面貌已同“京广杂货”时代有天壤之别了。一轻工业,三十年来平均每年递增超过百分之十,一九七九年比一九四九年增长三十几倍,其中许多产品成几十倍到几百倍增长:纸张增长三百倍,自行车增长二百五十  相似文献   

14.
关于中国民族资本在二十年代的发展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中,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发展,“人们一般都说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所谓‘黄金时代’”,①而“战后各帝国主义‘卷土重来’,就立刻造成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萧条状态。”②这一看法几乎已属定论。但我从接触到的一些经济史资料中得到的启发是,中国民族资本在二十年代还是有所发展的,而且就某些重要行业而言,其发展速度超过了过去,只是到了三十年代,民族资本才经历危机,发展停滞。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探讨促进二十年代发展的因素。  相似文献   

15.
1991年湖北省经济史学会年会于12月6日在中南财经大学举行。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洋务运动与湖北经济”。与会者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对洋务运动的下限与后期洋务运动的特点,有的学者提出了新的思考。认为“洋务运动”并不是一次大规模的群众运动,而只是一些洋务派官僚的活动。据此,似应将它改称“洋务活动”为宜。洋务活动的下限应是1911年。19世纪90年代到辛亥革命前夕这段历史时期可看作“洋务运动”的后期。在这段时期,洋务派经济活动的特点是:活动中心从沿海向内地、特别是向内地中心城市武汉推进;活动领域从工业、矿业和航运、电报向商业、金融、铁路和农业扩散;产业投资结构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限于军事工业、棉纺织业,而且考虑到基础工业,尤其是钢铁工业与铁路;后期追求技术的先进性特别突出;洋务派的商品经济意识提高了,开始考虑产品的国内外两个市场,工业结构中不仅有进口替代型,也出现了出口外向型。“洋务运动”后期的这些特点主要是受经济规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关于洋务派经济活动对中国早期民族资本所起的作用,跟外国侵略资本的矛盾,以及同顽固派在经济活动中发生论争的性质等问题,笔者曾在《文汇报》先后有所论述。茲再就洋务派经济活动的若干特点,提出一些看法,请大家指教。洋务派的经济活动,是在世界范围內确立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统治,井开始从自由资本逐步走向垄断资本的国际环境下进行的;是在各先进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发动大规模的军事、政治和经济侵略的条件下进行的;又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具有长期封建传统的大国中,在民间的和官府的手工工场中,较长期地孕育着近代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的。因此,它所创办的近代工矿企业和近代  相似文献   

17.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在中国出现的变法维新思潮,到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经康有为及其同志的推动,不但形成为因革改制的理论系统,而且改变了它所从属的阶级关系和现实表现形态,由洋务派的附庸变为资产阶级的政治纲领,由空谈变为直接的政治运动。这是变法维新思潮的黄金时期,同时也预示着它的终结。  相似文献   

18.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世界“新的技术革命”的来临,对于我们无疑是一个严峻的挑战,也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大家知道,人类历史迄今已经历了三次工业革命。笫一次开始于十八世纪七十年代,即瓦特发明了蒸汽机,称工作机和动力机革命;第二次开始于十九世纪四十年代,  相似文献   

19.
近读一些论述辛亥革命前民族工业状况的著作和统计资料,感到有几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值得研究。一是当时民族工业的数量问题,民族资本的工矿交通企业究竟有多少?现有的统计和估计数字是否与实际情况相符?二是一些工矿企业的性质问题,是外国资本的,还是民族资本的,应根据什么来判断?是以在何处登记为准,还是以实际投资者为准?三是民族资本的企业与帝国主义在华势力的关系问题,应该怎样透过这种关系来认识当时民族资产阶级的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本文不拟一般地论述,而是想通过一个地区的一个行业——武汉地区的面粉工业,作一点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一) 民族资本工业企业管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国内私人投资设立的近代机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最初出现于1852年。甲午战争前是它的产生时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工业经历了1895——1913年的初步发展和1914到1922的进一步发展,企业数和投资额都有明显增长。1922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