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股份制是指以入股的方式把分散的、属于不同所有者的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和经营,自负盈亏,按股分红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十五大报告充分肯定了股份制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组织形式及其作用。但当前仍有许多人担心:搞股份制是不是搞私有化?是不是搞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社会是不是行得通?针对这种认识,本文试图从我国现阶段正在实行的股份制经济的性质等方面作一些浅析,从而进一步明确股份制不等于私有化这一道理。一…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利用,社会主义也可以利用。”这一论述表明,我们党继十三大、十四大之后,对股份制的性质、作用等问题的认识有了新的更大的突破,解决了人们长期困惑不解的一些认识和实践问题,为在我国对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坚定了信心。股份制从十三大提出,到十四大试点,到十五大组织推进,这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又跨出坚实的一步。本文想就企业实行股份制的必要性及股份制的性质和作用等问题,谈点…  相似文献   

3.
论股份制与我省经济改革安俊明,谈刚“股份制”这个名词对西北内陆的许多人来说已不再陌生,但人们对股份制在促进企业发展,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等方面的作用了解甚微。本文拟就我省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及其实现的基本途径,作一点初步探索。一、甘肃企业进...  相似文献   

4.
关于对股份制企业审计的思考康依林一、开展对股份制企业审计的必要性我国股份制经济的迅猛发展,在客观上给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审计机关应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加强对股份制企业的审计监督,以促进股份制经济的发育和完善,确保我国股份制经济走上健...  相似文献   

5.
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是一项艰巨任务。“生产资料人格化”的理论 ,既不姓“资” ,也不姓“社” ,它是“中性”理论。公有制也可以实现生产资料“人格化” ,这为国有资产管理和国有企业的深化改革 ,提供了理论依据。为了解决这个难点 ,可通过“正结合”与“反结合”的方法。“正结合”就是直接拥有产权或使用权 ,通过经营使用 ,直接获得效益和报酬。“反结合”则是通过行使监督权、建议权间接创造效益 ,获得报酬。有了这种方法 ,企业承包制有望“起死回生”。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也应向“人格化”推进。国企经营管理部门和监事会人员签订监督合同 ,二者形成制约关系。国有股份制企业的机制会最终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股份制改革,在以往试点基础上,正在由扩大试点走向逐步推开的阶段。在业已明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目标的今天,把股份制改革同确立市场经济体制联系起来,对研究股份制和推进股份制改革,都将具有重要的意义。一、股份制改革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一项重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与培育市场体系以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作用,转换企业机制以搞活企业,转变政府职能以改善宏观调控等多方面的变革相联系的。而股份制改革,则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从股份制改革与确立市场经济体制的关联来看,其将从以下几方面促成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股份制对于重塑社会主义企业的运行机制,从而为再造市场经济活动的主体——具有活力的微  相似文献   

7.
试论股份制的实现条件与作用王丽华,艾丽华股份制产生于封建社会,发展于早期资本主义,成熟于现代资本主义阶段。它的产生与发展是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逐渐成熟起来的。反过来,它又能有效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从股份制的产生和发展过程来看,其...  相似文献   

8.
加快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的对策研究曹伟,高兴民近年来,通过深化改革,虽然促进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机制转换,但是,由于传统体制的影响和束缚,以及多年来沉积的多种矛盾和问题,使这些企业仍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因此,对国有大中型企...  相似文献   

9.
十五大之后,全国各地积极落实中央精神,掀起了国企改革的新高潮。但在改革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在对股份制形式的认识和实践上存在三个误区。误区之一:实行股份制改革,一哄而起十五大报告指出,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有利于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有利于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以用。这个重要的论述,肯定了股份制实现形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它必然会大大推动我国企业制度改革的进程。从改革的实践看,实行股份制改革确实有利于理顺产权关系,明确资产…  相似文献   

10.
文章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股份制理论及其与当代中国股份制实践的内在逻辑关系,对目前正在普遍进行的公有制企业的股份制改造进行了深层次的理论思考。认为股份制并不具有所有制的属性,因而可以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应该全面发挥股份制的溶合功能和分离功能,并把着力点首先放在其分离功能上;股份制有利于吸收和培养优秀人才,因此应该利用股份制加快现代企业家的培养。文章还提出要尊重股份制自身发展的规律,为我国股份制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以便利用股份制促进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的最终胜利  相似文献   

11.
股份制是伴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是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必然产物。既然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就要发挥股份制集聚资金、发展生产和促进竞争的积极作用,把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所有制单一化的旧格局,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新格局。股份制正是适应这一客观要求,冲破各种所有制形式的限制,发展横向的和纵向的联系,创立灵活的组织形式,增加企业的实力,增强竞争和应变能力。在实行股份制过程中,其指导思想和原则应是:以更新观念,增强改革意识为先导;以调整改革所有制结构为重点,以有利于企业转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确立职工  相似文献   

12.
《东西南北》2012,(12):68-69
美国《福布斯》杂志每年都会对全球市值最高8352家非美国公司进行调查,以了解各公司的行政总裁及董事的报酬。2000年,霍建宁以470万美元名列第五。此后,霍建宁的名字不断出现在《福布斯》杂志上。到2001年,他所获得的报酬达到1300万美元,成为非美国企业全球最高薪行政总裁的第一人。  相似文献   

13.
经营者报酬与业绩相吻合是市场经济激励制度的内在要求.我国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与业绩之间的相关性则极小,报酬与业绩严重偏离,这主要表现在激励力度偏小、缺乏制度化的激励保障、股权激励作用微弱等方面,这是国有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建立健全经营者报酬与业绩相吻合的激励制度是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角度,阐述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实行股份制,对于完善企业集团,充分发挥集团的经济优势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一、艰难的历程尽管股份制早在解放前就在中国出现过,但在解放后的很长时期,股份制被当作资本主义的垃圾,人们对其几乎是谈之色变。要改变已形成的这种观念的确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改革开放以来,理论界的一些有识之士,一直在小心地推进股份制在中国的进程,可以说是步履艰难。在过去的10年里,股份制试点工作从个别试点到全国范围内的试验,经历了一个艰难的历程。纵观这一发展历程,可以看出,我国股份制的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1.酝酿试点阶段(1984-1989年):我国的股份制,最早起源于地区间的物资协作,后来发展到企业之…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历史的、现实的、理论的角度,分五个部分对作为现代企业成功范式的股份制的运作做了实证考察。第一部分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起始农村承包制和城市扩大企业自主权所面临的挑战,阐述了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成功范式。第二部分从现实的角度推论出我国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主要源于股份制的贡献。第三部分从理论的角度分析了股份制成功的原因。第四部分阐述了股份制运作过程中存在的观念误区。文章最后从股份制的现状出发描绘了股份制的未来走向。  相似文献   

17.
关于股份制改造中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思考刘新立当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对于增强企业活力,筹集建设资金,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由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股份制改造的政策、制度、措施和法规尚...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股份制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为起点,论证了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一种表现形式,从而细致地考察了股份制和公有制的兼容性。进而,作者论证了公有制经济中实行股份制的理论模式和非理论模式。同时,分析了股份制和个人所有制及股份制和国家所有制的关系、矛盾以及转化方式。最后,作者提出了产权人格化的命题,并认为股份制是实现公有产权人格化最鲜明的形式。  相似文献   

19.
对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造难点的探讨与建议周献光国有企业推行股份制改造的目的。是为了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近年来,通过股份制改造试点,确有许多国有企业已在转换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不可否认也有一些企业在形式上完成了...  相似文献   

20.
把股份制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被许多文章所肯定,并在某些地方进行了试点。但我认为在社会主义经济原则下,推行股份制是行不通的。目前有的地方推行股份制是为了集资的需要。改革给地方、企业以相对独立的自主权,投资决策不象传统集中体制时那样只能由中央做出。但由于投资项目仍然由行政决定(不过是地方行政),决策者仍然不承担投资决策的风险。因此,科尔奈所说的投资饥渴症在改革后的体制里似乎表现得更为强烈,通过股份制集资也就成为某些地方的一种尝试。与此同时,改革后的企业与个人的收入分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部分企业因利润留成使他们拥有部分自有资金。改革过程中小部分先富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