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我早就想给戴春陶先生写一点东西了,但一直提不起笔来,不知如何描述这位让我尊敬的献身边疆的知识分子。今年正值师范大学成立60周年征文,又一次触动了我的怀念,不由自主地想起了和戴老师相处的一段时光,记录下来,也是对先生的一种纪念。  相似文献   

2.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时期创作了与前期颇为不同的作品,尤其是散文集《烛虚》,其中沉淀着他对人生的思索,对生存与生活,抽象与具象等的思考。冯至更是在这一时期创作出了他的代表作《十四行集》。其中灌注了他对生命、宇宙、存在等的冥想。对沈从文与冯至在西南联大时期创作的作品进行比较,能够得到两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有助于我们了解环境对作家创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抗日战争时期,在抗战建国原则的指导下,陈立夫领导的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受国联教育考察团报告的影响,高等教育在统一课程标准、增强本土化、改革教育内容比例等方面进行了行政力的干涉,同时为了加强对青年学生和教师的控制,对高等教育的政治渗透颇多,引起了社会的广泛争议。教育的内在目的和外在目的之争成为当时的焦点。  相似文献   

4.
我的老师     
莫言 《中外书摘》2011,(5):54-55
这是一个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地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中,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相似文献   

5.
我的老师     
这是一个被千万人写过还将被千万人写下去的题目。用这个题目做文章一般都抱着感恩戴德的心情,当然我也不愿例外。但实际生活中学生有好有坏,老师也一样。在我短暂的学校生活里,教过我的老师有非常好的,也有非常坏的。当时我对老师的坏感到不可理解,现在自然明白了。  相似文献   

6.
在抗战时期临时组建的西南联大,当时中国的文化巨匠几乎都云集在那里。当时,陈寅恪和傅斯年都先后到了昆明。傅斯年就住在陈寅恪楼下。日机对昆明轰炸正酣。为了逃避轰炸,傅斯年命人在楼前挖了一个大土坑,上盖木板以作防空之用。住在三楼的陈寅恪为此专门作过一副带有讥讽意味的对联:“见机而作,  相似文献   

7.
1938年11月,西南联大做出了一个引起震动的决定:聘请36岁的作家沈从文为教授。  相似文献   

8.
孔庆东 《中外书摘》2014,(4):100-101
我一生最感激的人,就是我的那些老师。由于时间的关系,大学里的老师记得最清楚,中学的也记得大部分,只有小学老师的身影,渐行渐远,快要消逝在地平线了。而其中记得最模糊的,就是我最早的老师——小学一年级只教了我第一个学期的高老师。  相似文献   

9.
崔鹤同 《当代老年》2011,(11):24-24
去新疆支边时我曾任教6年。那是30年前的事了。想不到,几十年后,我又当起了老师。不过,是在博客上当老师。平常,我喜爱写作,文章也时常见诸于报刊。有时,图省事,我便把发表过的文章在博客上一贴了事。这样就引起了一些博友的关注。  相似文献   

10.
阿成 《女性天地》2007,(7):44-44
康普特准则:人容易犯错误,但要想把事情彻底弄得一塌糊涂还得依靠计算机。 历史学家定律:任何事件只要发生过就会让老资格的历史学家说成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11.
(支教点)屋子里全是蜘蛛网,尘土也多,毕竟几个月没人住了。吃完饭回到屋里,来了一大堆学生,男孩女孩都有,还有个小女孩送给我一个花环和两柬花。  相似文献   

12.
灯前的窗玻璃是一面镜子,莫掀帷望远吧,如不想自鉴。  相似文献   

13.
常沙 《老年人》2016,(4):28-29
有朋友问我:你那么爱好文学,你的启蒙老师是谁呢?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祖母。我是祖母抚养成人的。1945年年初的一天,几个日本兵窜到我的家乡——长沙县跳马乡双溪村抢劫。村民们闻讯后,纷纷逃离家园,而我的母亲因为重病在床,不幸被鬼子杀害。那一年,我年仅八岁。此后,祖母便承担起了照料、抚育我的责任。祖母有一定的文化,懂得不少文史知识。一次,我指着床架上的一副木雕,问她是什么意思。祖母说,这是一幅  相似文献   

14.
诺尔曼·白求恩。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共产主义战士。1938年,受加拿大共产党派遣,率领医疗队来到延安。1939年11月,因手术时受感染转为败曲症,在河北省唐县牺牲。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的文章中,高度评价他对中国革命所作的贡献,号召中国共产党员学习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学习他“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相似文献   

15.
廖静仁 《老年人》2008,(5):32-33
在儿时的记忆中,家乡的学校多是木结构的,高两层,每层三间,左边添一个垛子。垛子是作厨房用的。一层有一、三年级的教室,二层有二、四年级的教室,全校百多号学生就聚集在这每层两大间的教室里,分别听四位教师上课。教一、二年级的,是两位民办教师,同生产队里的社员们一道记工分,一起分粮食;教三、四年级的,  相似文献   

16.
我的大学     
傅明海 《老年世界》2010,(24):19-21
人们总认为我是知识分子,有文化,能写点东西。实际上,我的学历不高。我于1936年1月出生,12岁参加工作,实际学历是小学肄业。并且由于战乱年代,没正经上几天课。父亲是铁路上的穷工人,没有文化,没有能力供我念书。但是,在革命队伍里,我努力工作,社会成了我没有围墙的“大学”。  相似文献   

17.
1959年10月1日是新中国成立10周年,军区组织了庆祝大典的文艺汇演,我被抽调创编节目。在召开的学员座谈会上,我采访了班上学员们的英雄事迹,根据他们的经历,编成了5场话剧《红军新征》,演员就从学员中挑选,剧中是将军演将军、司令演司令、英雄演英雄。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老师,我想对您说,请多给我们一些理解。 下课了,四年级班主任走进办公室,喜孜孜的样子。还没待我发问,她就给我看一个小纸盒子:用硬纸壳剪贴而成的,有一面上贴了一张明星图,美观又漂亮。“我们班杨丹做的一说是给我装粉笔。她还真有心呢!我好好地把她表扬了一下。”  相似文献   

19.
<正>许渊冲,北京大学教授、著名翻译家。1921年生于江西南昌,1938年入国立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留学巴黎大学。曾翻译《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世界名著,并将《诗经》《楚辞》《论语》《唐诗三百首》等翻译成英法文字。2010年获中国翻译文化终身成就奖。  相似文献   

20.
老师的眼睛     
我们的班主任有一双特殊的眼睛,它能看出别人看不到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