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认为,在国际国内文化研究的热潮冲击下,中国民族学的研究和发展迫切需要创建一门新的分支学科——文化民族学。该学科应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的文化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文化人类学和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吸收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它的基本任务是研究各民族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文化形态及演变规律。文化民族学既关心世界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又注重各民族文化的变异和创新,其研究内容是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的文化变迁;在继承中国民族学传统的基础上,致力于理论上和方法上的创新,以建立中国民族学领域的文化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中国民族学的一些重大理论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作者认为:①中国民族学应以民族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②研究领域要有个科学的界定,边缘学科不能取而代之,民族学也不是这些边缘学科的简单相加。③中国民族学要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必须首先需要重视一般学科的普遍规律、我国的有利条件和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等问题。④中国民族学的任务包括应该研究什么问题和民族学队伍如何建设两个内容,近期任务则是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社会的安定团结。  相似文献   

3.
自阶级社会产生后,一切社会科学都打上了阶级的烙印,即带有鲜明的阶级性特点,古今中外莫不如是。然而,既然同属社会科学范畴就必定会带有某些共同点,这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人们应当明了的。在社会科学领域里有一席之地的民族学,纵观其发展史不外乎是代表无产阶级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和代表资产阶级的西方民族学的发展史。这两个不同的学派既有社会科学一般的某种联系性,又具有各自的特点。搞清楚这些联系和特点是我们民族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任务,因为这对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4.
中日民族学的比较之所以有意义,乃是因为它可构成中日文化比较的内容之一。一方面,民族学以民族为对象,专门比较和研究文化,从事文化比较常常需要借助民族学的知识、学说与方法;另一方面,不同社会与不同国度的民族学,也是不同民族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为我们树立了利用民族学成果为共产主义运动服务的光辉榜样。文章从四个方面阐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理论:(1)恩格斯提出的“两种生产”的理论,符合马克思的一贯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一块基石。(2)氏族是以血缘为基础的人类社会的自然形成的原始形式,氏族纽带开始解体就意味着血缘关系开始松弛,地缘关系逐渐发展,人类进入农村公社时期。(3)农村公社的二重性,即耕地为不准转卖的公共财产、房屋及其附属物为农民私有,逐渐成为公社解体的萌芽,作为过渡阶段的农村公社最终为剥削制度取代。(4)保留原始公社残余的民族,有无可能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马克思恩格斯都进行过科学的分析,并作出了肯定的回答。他们关于“直接过渡”的英明预见,在我国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本文回顾了中国民族学科的积累、形成和发展历程,认为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学体系的建立过程,也就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在中国建立发展的过程。上下三千四百多年浩繁的书籍记载的少数民族情况属于民族学研究的资料积累阶段;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上半叶是西方民族学正式建立并开始向中国传播时期;1926年以后中国民族学研究逐渐开展,建国以来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中国民族学体系逐渐形成,但仍需不断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正> 西方民族学传入我国有60多年历史,而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传入我国已有近百年历史了,均有长期的调研实践。前者的内容较窄,而且多偏重于文化领域;后者调研的范围极广,几乎涉及到一个民族的各方面,新中国民族学即是如此。新中国民族学的科学体系应包括哪些内容?1980年召开的中国民族学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即有争论,不过意见渐趋一致,所以民族学的研究对象才最终明确下来,并为大家所接受。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探讨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世纪之交中国民族学的使命马曜民族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和具有时代精神的学科,是为各民族的团结和发展服务的学科。新中国建立以来,我们应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调查研究国内各少数民族的历史和现状,建立起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对我国民族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通过1950...  相似文献   

9.
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认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中国革命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毛泽东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且,毛泽东以科学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和发展.学习毛泽东的马克思主义观,对于我们今天应该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仍然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马克思晚年在从事民族学研究的过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有必要进行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的巨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以下简称《起源》)一书,写作于一八八四年三月至五月,同年十月在苏黎世出版问世,到今年十月已整整发表一百周年了。 《起源》是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同时也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史利民族学经典著作。本文主要从民族学的角度对《起源》发表的意义和我区的民族学研究作一简要的叙述。  相似文献   

12.
<正> “民族”这个词是1899年梁启超从日文引进的,再过4年,即1903年,林纾、魏易将英人罗维(R·H·Lowie)的ETHNOGRAPHY译成汉文,是西方民族学传入中国之始;到1926年,蔡元培先生发表《说民族学》,首次定名为“民族学”,距“民族”一词的传入不过27年。辛亥革命后,民族一词被广泛运用,成为当时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旗帜,民族学作为社会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开始跻入社会科学。这段历史说明了一个事实:民族一词和民族学是在同一时期传入中国的。1929年,杨贤江将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译成汉文在上海出版,马克思主义民族学从此传入中国,并在中国共产党的  相似文献   

13.
<正>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理论是指导我们进行各项改革的科学基础,学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这一科学理论,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每一门科学都有它的专门术语,否则就不成其为科学。在我国的民族学界,到目前为止,有关民族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什么是氏族、部落、部族和民族,什么是民族学,什么是人种学,都还弄不清楚。最近《人民日报》的文章还将民族学译为人种学。我认为,这是发展我国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障碍。因此,我感到,自己作为民族学战线上的一个老兵,有  相似文献   

15.
本文指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这部马克思主义民族学奠基性著作所确立的基本原理,经过一百年来的实践证明仍然具有强大活力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我国民族学应当为现实服务,为民族地区的四化建设服务;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发展和繁荣科学不可缺少的条件。对于民族学如何为现实服务这一问题,作者提出;第一,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路线;第二,民族学必须实行学科间的渗透,它需要与相关的学科密切配合,其它学科也同样需要它的合作;第三,民族学为现实服务的范围非常广阔,但应首先注意当前民族地区存在的带有普遍性和根本性的紧迫问题,其中,大力发展民族教育,是四化建设中面临的紧迫任务,也是民族学应当重视的问题。 本文是中国民族学会第三届学术讨论会的闭幕词。  相似文献   

16.
原始社会,是世界各民族普遍经历过的历史阶段,也是人类历史早期出现的一种社会形态。对原始社会史的研究,向来是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云南自古以来就是民族学研究的一个宝库。解放以来,许多民族学研究工作者,在深入边疆民族地区进行大量调查研究的过程中,搜集整理出许多极其丰富而又具有较高科学价值的民族学资料,通过对这些较有代表性的典型形态的对比研究,既可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学的理论宝库,又能对原始社会史研究中一些有争论的课题进行有启发性的探索。欢迎科学工作者和广大读者积极投稿。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对文化的社会地位和作用及发展规律的科学揭示与概括。 它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其哲学基石,具有突出的实践属性、批判属性和发展属性;以实现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其政治立场,具有鲜明的阶级属性和人民属性;以促进人自由全面发展为其价值目标,具有解放人、塑造人和发展人的文化功用。从哲学基石、政治立场和价值目标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进行再次解读,是我们科学认识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我们有效运用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指导我国文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现时期,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我国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8.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首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中的指导地位;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第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指导社会主义和谐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9.
栏目导读     
王希恩 《兰州学刊》2014,(10):16-17
就学科领域来说,这是一组民族学或民族问题研究的文章;更细一点说,是民族理论研究范畴的文章。 中国的民族理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本身。张三南、谢丽萍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民族国家观三题》,谈的民族国家问题,在民族理论界堪称热点:相当一段时间以来,诸如民族国家“构建”、“认同”以及民族与国家关系等议题的研究此伏彼起、经久不衰。但客观来讲,这方面人们似乎更多关注了“韦伯”、“哈贝马斯”,而忽略了“马克思”。这至少不公平,因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在民族国家问题上论述很多,我们现在讨论的很多问题其实在马、恩、列、斯那里已经说得很明白。张三南、谢丽萍的文章着重论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国家形态的演化、民族国家和多民族国家的概念异同,以及民族国家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地位的理论,虽然只涉及到三个议题,但却在相当程度上展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国家问题论述的丰富内容,对推动现阶段民族国家理论的进一步探讨是大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20.
在我们研究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的美学思想时,自然就要涉及到如何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美学研究的问题,这也是我们在整个美学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我们仅就如何研究《手稿》中的美学思想,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希望得到学术界同仁的斧正。一、美学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锐利武器,也是指导我们从事各门科学研究的唯一科学的观点和方法。美学研究也不例外。《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形成过程中的著作,因此,《手稿》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还不成熟,我们在研究《手稿》中的美学思想时,必须以成熟的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