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王结拿到了硕士学位证,成为我国第一位盲人经济管理硕士研究生。 王结——宁夏第一位盲人大学生、宁夏第一位晋升为中医主治按摩医师职称的盲人大夫;他创建了西北第一家盲人网站,在盲人和社会之间打开一扇“信息窗”;他和妻子合作撰写了16万字的《中老年保健按摩》一书,被指定为宁夏老年大学专业教材。2004年,他被中残联推荐为全国“奋斗奖”候选人。  相似文献   

2.
素以“老少边穷”著称的城步苗族自治县,有的农民养活自己、养活一家人,也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然而偏偏有这样一位农民,他不仅养活了自己和家人,而且每年至少还得花费4万余元,集中赡养10位孤寡老人。有的人说他是“傻子”,但更多的人称他是“活雷锋”……这个人?..  相似文献   

3.
从首都北京向北进入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再向西北,就是有名的科尔沁草原.草原深处有一个叫做达兰花的嘎查,在这个不为人知的小小的蒙古族牧民村里,1998年有史以来第一次出了一位全国人大代表,他就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斯尔吉嘎瓦。 斯尔吉嘎瓦是一位身材高大、孔武有力的蒙古族汉子.有几件事使得他远近闻名: 从70年代开始,他就是一名著名的搏克手,在那达慕大会上屡屡获胜,还曾经获得过赤峰市的搏克冠军。他像民族英雄一样地受到当地牧民的崇敬. 80年代,他承包了货车,成为科尔沁草原上最先富起来的人。特别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4.
人淡如菊     
茶坊里没有服务生,也没有精心调制得像糖水一样的时髦茶。一些古旧的竹木桌椅,柜台上放着一些茶叶和茶杯,炉子上热着开水。客来,在柜台上放一把零钱,自己挑了茶叶泡了水,挑一个地方,只管坐着,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随便你。茶坊的主人是位四十多岁的男人,总是一个人泡着一壶菊花茶,独自坐在柜台的一角,保持一个似乎不变的姿势。从不在意客人放在柜台上的钱是否和取的茶叶成正比,从没在他脸上看见过波澜。他的生意并不好,常常只有他一个人坐在他的老地方看着外面的艳阳和冷雨。有一天下雨的黄昏,一位女孩闯进来,转了一圈,问他这…  相似文献   

5.
一位台湾同胞在新疆喀什生活了6个年头,他在南疆开启着崭新的开心果事业。他讲过这么一段话:“我希望有一天人们所看到南疆的面貌不再是荒凉一片,不再是土房子和黄洗路,  相似文献   

6.
《玛纳斯》是一部口承史诗,通过史诗演唱者的演唱活动,《玛纳斯》才得以历经数百年,流传至今。演唱史诗的民间艺人被称作“玛纳斯奇”,在史诗《玛纳斯》的传承与传播中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史诗《玛纳斯》的传承大致可分为家传与师承两种方式。家传在《玛纳斯》的传承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吉尔吉斯斯坦有位名叫加额拜·考捷克的玛纳斯奇,据说他的七代祖先都是玛纳斯奇,世代相传,他是家族的第八代玛纳斯奇了。居素甫·玛玛依演唱史诗的本领也得益于家传。我国另一位著名的大玛纳斯奇艾什玛特·买买提从小得到家传,他父亲买买提是一位…  相似文献   

7.
会世风———访音乐指挥大师李德伦文/江凌赵薇60多年前的一天,北平城的一家洋货店外,静静地伫立着一位少年。少年的表情时而肃穆,时而痴迷,全然忘记了周围的喧哗:他被店铺外一只喇叭里传出的音乐声深深地吸引住了。从中午到傍晚,他就一直这样站着、听着。他不知...  相似文献   

8.
传奇谢和赓     
传奇谢和赓天粒带着景仰之情,与谢老交往日久,知道了他许多神奇的往事。突然有一天,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向我谈起自己曾经遵从的穆斯林生活习惯,我才大大地惊讶了!他──一位汉族中共地下工作者,为了革命事业,忠诚地奉献了许多、许多……1937年7月的一天,在广...  相似文献   

9.
神画师的弟子赵清阳在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艺术馆,人们常看见一位中年人,天天都在不知疲倦地绘制藏传佛教艺术唐卡。他常常从早干到晚上深夜,一天要干上十几个小时。他叫启加,是青海省同仁县年都乎乡尕沙日村一位藏族农民的儿子,出生于1940年。少时在本村寺院当了...  相似文献   

10.
徐悲鸿善画马,黄胄善画驴,舒春光则擅画骆驼;人们称他骆驼王。从150多个国家选出两位获世界和平文化大奖,他获得一席。美丽而辽阔的新疆大地,以它那特有的地理环境和文化氛围,造就了一批艺术个性鲜明、作品特色浓郁的优秀画家,舒春光就是其中一位。出生于甘肃临夏回族自治州康乐县的舒春光,60年代从西北师范学院艺术系美术专业毕业后,采到新疆工作。他热爱大西北这块苍凉雄壮的土地,热爱这里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和精神气质。从童年感受荡气回肠的“花儿”起,到参加工作后足迹踏遍天山南北,丰厚的生活底蕴,为他的艺术创作打下…  相似文献   

11.
毛南族老农捧上发明大奖文/谭桂良莫海畅谭自安为使电路换“一肩”,他静坐斗室达七年之久;都道“科学家的饭难吃”,他竟吃到了;他的发明按国际标准计算,实验经费最低得花五十万元人民币,他居然是“赤膊上阵”获得成功,而他只是一位普普通通的毛南族老农仅念过四年...  相似文献   

12.
他是一位打工仔,有许多打工仔一样的经历,只是他是众多打工仔中成功的一个;他是一名共产党员,是我党众多的优秀党员之一,他叫舒象楚。1965年7月,他出生在湖南省辰溪县后塘瑶族乡六里村。这个村,穷乡僻壤,因离集镇6里而得名。六里村穷,人们世代仅靠田地里的微薄收获养家糊口。舒象楚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1980年,初中毕业的他回到了家乡,适逢改革的春风吹进山村,不安份的他跟着别人,做起木材生意来。不久,他的父母贷款给他买了一辆车,因不善经营,加之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他亏帐10多万元。面对如此结局,他欲哭无泪,在心里…  相似文献   

13.
向秀松是一位很普通的小学教师,无论衣着、容貌。气质、谈吐、乃至走路的步态,讲课的姿势,都显得那么平凡、朴实,认识他的人都戏称他为“农民校长”。三十六个春秋的教学生涯,使他的额头过早地布满了皱纹。但是,一去不复返的生命流水,也正载着他的成功,驶入了人生黄金般的成熟季节。他把全身心的爱,奉献给了他挚爱的教育事业,实践了他永恒的人生诺言“穷地方建好校园,是我一生的追来”座落在湘西麻阳、凤凰、沪溪三县交界的麻阳板栗树乡中心小学,是一所偏远的苗乡学校。十多年前,学校除了一栋千疮百孔的土墙教室和一排低矮潮湿…  相似文献   

14.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固原市市长马汉成的一位朋友,去看望一位已经退休多年、生活在北京的老领导。这位老领导一见他就关切地问道,西海固的老百姓现在能吃饱肚子吗?马汉成的朋友回答,这早就不是问题了,不仅能吃饱,而且能吃好。  相似文献   

15.
独自坐在窗前,透过手中香烟燃起的袅袅青烟,望着洒落在面前的一片清冷月光,我不知为什么想起了生与死的问题,从而想起了我相继逝去的三位亲人,那种挥之不去的、刻骨铭心的感受,又一次激荡在我心中,使我不禁潸然泪下。 我的姨夫故去时是我从警的第七个年头。姨夫是一位解放前参加工作的老公安,一生清廉、刚正不阿,他故去时家中没有留下一件令人羡慕的东西。他给我的印象是又敬又怕。记得小时候我到姨夫家中,对他的一身警服总是非常着迷,大沿帽更是爱不释手,总把它戴在自己头上站在镜子前,这时我真感觉自己是正义的化身,但姨夫…  相似文献   

16.
猴异     
这是建国前,张家界地区发生的一件真事,至今,老人们尚能娓娓道来。那是冬末冰封的一天,吴二爷带着打猎工具上山捕猴。他的老祖宗是湘西有名的土家猎手,家里很穷,祖宗三代靠打猎度日。吴二爷的枪是他爹爹从云南一位打虎匠手中花了二十只猴子的银钱买来的,成为这一带的名枪。他爹爹死的时候,将这个遗物传给了吴二爷。那天,他照常到猴子坡猎猴子,奇怪!这天猴子甚少,发现了几只猕猴都在枪射不到的悬崖上,他失望地在树林子里转了一圈,纳闷地往回走。刚要出林,忽然听到左边崖壁上一声猴叫,他抬头望去,一只母猴蹲在一棵树桩上,正…  相似文献   

17.
娘定埃增桑波是吐蕃历史上第一位僧相,他一生侍奉三代四位赞普。牟尼赞普被毒死后,他面对各种复杂的矛盾斗争,把赤德松赞扶上赞普位,受封为钵阐布,参与政务,为吐蕃社会的稳定、文化发展和唐蕃关系的恢复作出了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8.
上个周末回家,妻子告诉我:前两天阿不都热音大叔到家里来了,邀请我们6月去他家做客。妻子回答他说:有时间我们一定去。阿不都热音是一位77岁高龄的维吾尔族老人。我和他交往已经8年了,是忘年交的朋友。  相似文献   

19.
一本世纪初,在中国的西部邻国———吉尔吉斯斯坦的伊赛克湖畔,在一个曾于120多年前来自遥远的黄河边,至今也才有8万人口的小民族中,诞生了一位杰出的文化战士。他用自己的心灵之灯,点燃了民族的文明之火,并代表他的民族,把这文明的光和热唱给了整个世界。他就...  相似文献   

20.
缅怀《民族团结》的创始人萨空了文/苏明达萨空了同志是《民族团结》杂志第一任主编,《民族团结》杂志的诞生和成长,凝结着他的一份心血。在我的心目中,萨老不仅是一位领导,也是一位博学多识、诲人不倦的良师。我有缘在萨老领导下工作,是从1954年开始的。“欢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