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世纪80年代末期,一个古民居至今保存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彭家寨,以它那吊脚楼群的独特原生态魅力,震撼了中国民族文化界与建筑界。我国著名建筑学家张良皋先生在亲赴彭家寨实地考察后,由衷感叹彭家寨400余年“藏在深山人未识”,评价其吊脚楼群为中国西部保存最完好的土家族村落古民居之一。彭家寨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宣恩县酉水流域,  相似文献   

2.
20世纪30年代法国盛行“戏剧电影”(théatre filmé)。1932年,电影大师雷诺阿将一部勒内·弗旭瓦的戏剧作品《布杜落水记》以自己的方式搬上了大银幕。当时被批评“背叛原著”,但该片如今却被视作经典。以此为例,我们可以很好地去思考改编以及戏剧和电影之间的关系,以期得出戏剧改编电影的一些规律。  相似文献   

3.
有些东西总是过眼云烟,有些东西又总是记忆深刻,我出生在湘西,童年的岁月是在吊脚楼里度过的,吊脚楼是我的生活,土家人与生俱来全靠它荫蔽;但我对它却没有太多的思想,没有想过它其实是一道别样亮丽的风景。近些年城市建设日渐明丽浮华,旅游成为张家界立市兴业的最大支柱。1995年稻子开始勾头灌浆的季节,南方航空公司组织知名作家赴张家界采风,来自深圳的韩京钰女士提出要看看土家吊脚楼。她在女导游的带领下懵撞地走进了我那蛰居乡野的吊脚楼之家。韩女士见到吊脚楼的那一刻是狂喜的,手里的照相机不停是按动着。可我是惭愧的,因为眼前的吊脚…  相似文献   

4.
湘西土家吊脚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你若旅行在湘西土家族聚居的山区,在绿树掩映的山旁,在清澈如镜的潭边,或在云缠雾绕的高岗,都可以看见一幢幢飞檐上翘、廊柱下垂的吊脚楼。这是土家族饮食起居的住所,对歌讲古的廊场。土家吊脚搂,多建筑在风景秀丽之处。有时从白雾里露出尖尖的楼顶,有时从树丛中翘出弯弯的檐角,远远望去,虽没有仙山琼阁、清奇高远的意  相似文献   

5.
白扬 《民族论坛》2006,(9):34-35
这里的“毒”是“爱”,“爱”成为了一种“毒”,它便有了一份难分难舍的缘分与别样的坚持。不管是爱实实在在上演的戏剧,还是爱戏剧滋养的城市,抑或爱戏剧背后那更广阔的世界——这些爱戏剧的普通人都能给我们启发与感动。王伟:伟哥离不开话剧伟哥离不开话剧,话剧是伟哥的“伟哥”。话剧让这个胖胖的年轻男人热情着、可爱着、坚持着、成就着……他的博客名字叫“话剧伟哥”,名副其实!伟哥的话剧经历应该追溯到初二,那时性格内向的他竟被挑选为课本剧《威尼斯商人》饰演剧中男主角夏洛克——一个贪婪、吝啬、奸诈而狠毒的高利贷者。也许正是…  相似文献   

6.
土家吊脚楼的文化内涵黄秀陵土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主要居住在湘、鄂、川、黔边地区。人们只要一走进土家山寨,就可以看到在群山丛中,一片片凌空而立的黑灰色瓦木建筑,那就是驰名中外的“吊脚楼”。吊脚楼常常是依山而建,建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形成上下两级屋...  相似文献   

7.
我们和中央民族大学的师生,来到湖南慈利、桑植交界的蜜村一带采访,受到了当地土家族人的热情接待。他们还专为我们煮了“泡茶”,雕了“花茶”。时间虽然过去了多日,至今犹觉嘴角生香。刚进寨门,就见一排排吊脚木楼依山而立。穿着镶有花边的民族服装的妇女和服饰古朴的男人,前来欢迎我们,青年们还吹起了木叶,摹拟“稀客--稀客”的呼叫,听来格外亲切。我们刚坐下,女主人就端来了“泡茶”,要我们尝鲜。这是一种特殊的“茶”,是采用上好糯米,隔水反复蒸晒,然后,用桐油煅过的细沙子“泡”备好的泡米。待客时装入碗里,加上事先熬…  相似文献   

8.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自古以来就被各族人民奉为一种美德。遗憾的是,由于不适当地宣传“高消费”、“能挣会花”,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个传世之宝被冷落了,不提了,甚至被一些人鄙弃了——“都八十年代了,还要讲这个吗?”  相似文献   

9.
流淌的爱河     
湛蓝多情的万溶江缠绕古城吉首,连接香芷沅水,野史上称之为“爱河”。 50年前,湘西不通公路,便兴舟辑。万溶江养育出了一个个粗犷的水手,纯情的“翠翠”。乌篷船和吊脚楼相系,水手和“翠翠”爱恋的故事,如悠悠流水委婉动听经久不绝……如今,湘川公路横穿山城,枝柳铁路经过吉首,万溶江没有了往日的热闹,河岸上那一排吊脚楼已被一幢幢小洋楼取代了。往事如烟。谁能想到,江边的古镇上出了一位因开办  相似文献   

10.
村口     
村口杨汉立我仁立村口。回望民谣般古朴的吊脚木屋,看见母亲在石级上沉默成雕像。溪水低诉,枫叶呢哺。道路弯弯曲曲伸向远方。那边是山外。山外是一个新鲜但多风多雨的世界。从村口飘进的歌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一只鹞鹰在瓦蓝的天空盘旋。我的...  相似文献   

11.
【“垃圾千金”和她的“七彩王国”】 吴海燕是一个标准的“西子姑娘”,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她一直都是在西子湖边度过的。 吴海燕似乎与艺术有一种天生的缘分。在别家孩子成天哭鼻子的时候,她就已经开始自己的“设计”和创造了。她两岁时,把刨花塞进家里的煤炉,火被引烧得很旺,黄色和紫色的火焰高高窜起,构成一个个色彩斑斓的色块。小海燕被深深吸引住了,每看到新奇处,总  相似文献   

12.
秋冬时节,若到贵州山区,很容易看到土家族戏班子头戴木雕面具,身着戏装,背插难尾,连跳带唱表演着古朴的戏剧,这就是被戏剧界称为“中国戏剧活化石”的傩堂戏(nuo音挪) 傩堂戏,也可称为傩坛戏,起源于以驱邪酬神、消灾纳福的原始傩舞。傩,驱逐疫鬼之意,因大多在挂有神像祭坛的厅堂或门前空地演出,或许就是“堂”、“坛”的来历。跳傩戏,表现了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恩施州公路局近年来结合公路行业特点,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全方位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全系统“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先后被授予全省“最佳文明单位”、全国“造林绿化400佳”和全省“最佳安全文明单位”,被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统“学青岛港标兵单位”、“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授予“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两个文明一齐抓、两个成果一起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振奋行业精神,提高职工素质,增强行业凝聚力的根本途径。为此,我们建立、完善了“两个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穆斯林的“两世吉庆”观源于《古兰经》。这部伊斯兰教经典在多处阐述了“今世”是美好的,人们应追求充实的生活,既不要禁欲(望),也不要纵欲;“后世”的“天堂”是今生行善者的“永久居所”,火狱则是今生做恶者的归宿。《古兰经》用“两世论”鼓励穆斯林为获得“两世吉庆”而奋斗不息:重视今生,放眼未来,安分守中,行善止恶。这都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吊脚楼 有人把它比喻成湘西的一篇散文,很随意地在小河旁淡淡地抒情。也有人视它为建筑领域的一朵奇葩,玲珑巧构中透出适境而生的哲思……是啊,依山傍水1的吊脚楼,是武陵山土家人的杰作,是湘西大地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相似文献   

16.
凡是到过张家界的人无不为她那神奇的自然山水所倾倒。但人们在赞叹之余又为见不到反映少数民族风情的人文景观而遗憾。近几年来,张家界市的几家国营企业都曾为此而绞尽脑汁,皆因难度太大却步。如今,这个美好的愿望已经被一个叫杨刚年的个体私营企业主实现了,他的“土家风情园”填补了张家界风景区的一块“空白”。走进土家风情园,映入眼帘的是浓郁的武陵土家族生活画面。这里既有祭祀梁柱,也有石雕牌坊;既有土家民居吊脚楼,又有山民曾长期赖以生存的榨油坊、水碾。在这里,游客可以倾听到土家姑娘著名的“哭嫁歌”,可以感受到山里…  相似文献   

17.
万成  方可 《民族论坛》2014,(6):35-36
正在距安化县城13公里处,有一个名为唐家观的古村寨,它三面环山,面向资江,是一个镶嵌在资江山崖峭壁上的千年古寨。村寨中间有一条狭窄的青石板小街,两边挤兑着的78栋小木屋和吊脚楼,都在低诉着寨子在时光中留下的故事。图为古老的吊脚楼。唐家观是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上安化茶叶最主要和最大的产地。因此,整个资江流域最大的码头——五福宫码头就坐落在此。高28米,宽21米,共有53级台阶,两边  相似文献   

18.
民族宗教工作部门是党和政府做好民族宗教工作的参谋和助手。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民委(宗教局)的帮助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机关形象创一流、业务工作创一流”的工作思路,团结实干、奋发进取,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努力做好本职工作,积极为党和政府当好参谋助手,为我市的社会稳定,跨越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2002年被市全民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授予“年度普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2003、2004连续两年被省民委(宗教局)评为“全省民族宗教…  相似文献   

19.
《绿野沉思──李佩伦回族文化论集》后记李佩伦小窗框住了无星的天宇,在无中寻觅,心底跃起一弯莱麦丹祥月。凝眸处,四野扑来活生生的绿,拥挤的楼群被推向远方,渐为箴陵。连我都已失去,只存在着圣洁的宁静。一声颂赞,天地回声,我作证——确信,饱经大辱大悲,尚能...  相似文献   

20.
<正>在西藏博物馆“雪域长歌——西藏历史与文化”展厅中,陈列着一件带有“王侯”两个汉字纹饰的织锦。这件汉字织锦是偶然被发现的。2005年,阿里地区噶尔县门士乡故如甲木寺僧人在门前的一座墓葬洞穴里收集到一些木棺碎片、丝织品、铜器等珍贵文物。2012年,相关部门又对这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并在邻近地区发现3座古墓,合称为“故如甲木墓地”,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根据碳14年代测定,该墓地的年代为公元2-3世纪,即我国古代的汉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