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特色及保护性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湘西少数民族文化极具特色,民族民间文化多元一体,底蕴深厚。民族文化与历史文化杂糅,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交融,神秘湘西越来越吸引外界的眼球。在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下,湘西人民要脱贫致富奔小康,必须珍惜这一祖先留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实施保护性开发战略,以实现文化资源的保护与湘西旅游开发的“双赢”目标。保护湘西少数民族文化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推动现代化进程的西部大开发中,湘西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首先,现代化进程的标准化价值取向的影响。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深刻、剧烈的社会…  相似文献   

2.
费:你写的<中国西部--文化艺术遗产的大宝库>,以及准备申报的科研项目--<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人文资源>的课题设计方案,我都看了,写得很好,很有想法.我认为对西部的开发,应该是立体的,其中不仅是包括经济的开发,也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现在人们对于自然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的问题已经有点意识了,并且也正在这样做,我觉得很好.但是对于西部人文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深刻认识的人并不多,目前还没有专门的人在做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应该把这项工作加到西部开发这个大的战略中去.申报这样一个课题,我觉得是非常重要的,它的重要性应当等同于经济的开发和自然生态的保护.它们应该是一个平行发展的整体,也就是说,社会的进步应该是一种全面的进步,如果只有经济的发展,而在生态的保护、文化艺术的发展、人的文明程度的提高等方面都很落后的话,其不仅不是一种进步,还很可能是一种破坏和退步.因此,对于西部的开发应该是一种全面的、全方位的,即从经济的繁荣到生态平衡的合理发展到文化艺术繁荣.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考察了四川藏区丹巴县梭坡乡莫洛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发现历史上这一康区藏族村寨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单元 ,单元内生态资源互补、劳力合作、经济互助、婚姻内部流动 ,并曾在外力的影响下不断地进行过变革与调适。现今 ,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等系列工程的实施又将打破这个传统经济单元或文化圈子 ,把小圈子纳入到更大的圈子里 ,莫洛人在困惑与希望中不断地调适自己 ,寻找出路  相似文献   

4.
有多少人认识到了———西部经济落后 ,但西部文化并不落后。有多少人认识到了———西部开发不仅仅是对资源与市场的开发 ,而且也应当是对文化资源的开发。或者 ,换一种说法 ,西部资源不仅仅是自然资源 ,其中还包括另一个重要部分 ,那就是文化资源。正是因此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感觉自己有话要说———迄今为止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的专家们在关注西部大开发时 ,还没有从各种喧声如潮的媒体报道中发现十分明确的对西部开发过程中文化命运的关注 ,这使他们以十分迅即的速度召开了一次《西部开发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的…  相似文献   

5.
当我们把“开发西部”这个话题谈论得热而又热时,我们似乎只意识到了西部开发就是对西部的能源、森林、矿藏这些物质资源的开发,我们显然忘记了西部还蕴藏着另一种更加重要的资源,那就是文化。来自中国社科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的副所长、正在攻读博士后的白庚胜在这里这样提醒我们。“西部资源不仅仅是森林、矿藏这些物质资源,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是文化资源。如藏区有许许多多的寺庙,每一座寺庙都可以说是一座博物馆。再如东巴文化、毕摩文化等等‘绝学’,在西部的蕴藏量、品味、质量都非常高,所以西部开发中必须加入对文化的开发,而…  相似文献   

6.
李宁 《回族研究》2001,(3):52-55
宁夏扶贫移民工程 ,将处于绝对贫困境地的西海固回族群众迁至黄灌区 ,进行开发性生产 ,使其形成“造血”机制 ,从根本上解决西海固回族的贫困问题。这一政府行为与回族历史上的大迁徙相比较 ,其正向性和自愿原则尊重了回族的决策权、自主权和发展权 ,调动了回族的积极性和创业精神。这一工程不仅开发了土地和水利资源 ,而且对于回族聚居区的生态、资源的优化配置 ,对于回族的人文变革和思想观念的更新、人力资源和民族传统的开发 ,以及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可持续发展 ,都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7.
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在紧锣密鼓的起步之中 ,今年将迈出实质性步伐。这该是一个综合性开发战略。其中 ,对于文化的开发将占有空前的比重。西部是少数民族聚居区、贫困带 ,但经济的不发达并不意味着文化资源的贫乏 ,西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富集区 ,是少数民族文化赖以生存的主要基础。世界三大宗教中的佛教和伊斯兰教集中在西部 ,此外东巴教、毕摩教等许多原始宗教在这里也有很好的保存 ,道教也有较丰富的保存。藏区寺院收藏了大量经书、法器、音乐、典籍等 ,是保存藏文化的载体 ,可以说一座寺院就是一座博物馆。西部地区又有…  相似文献   

8.
“保护、开发和利用西部的人文资源”,最近我一直在想这个题目。我们研究人类学,研究人的文化。人的文化今后最高的发展方向,我认为,吃饱穿暖了之后,就要进入一个艺术境界,文化里面的最高一层领域就是追求美,追求艺术。我从1984年、1985年就开始研究和注意西部问题,当然,我那时想解决的还不是艺术问题,而是怎么让西部人民吃饱穿暖的问题,因为我一辈子的目标就是“志在富民”。1938年我写了一本书叫《江村经济》,最后的结论就是,中国最大的问题就是贫穷,就是生产力太低。我们中国人要想在这个世界上继续存在下去,就必须提高我…  相似文献   

9.
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再认识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随着西部地区民族旅游业的蓬勃发展 ,旅游对东道社区民族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一个比较普遍的观点认为 ,旅游会导致民族传统文化的商品化 ,破坏民族传统文化的真实性 ,使其失去原生含义 ,从而影响当地民族文化的发展。本文认为该观点值得商榷。作者指出 :如果换一视角重新审视旅游的商品化和旅游的真实性问题 ,将有助于解除民族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的诸多困惑 ,既大力发展民族旅游业 ,又将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落到实处。文章还探讨了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中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有效地保护和弘扬丰富多彩而且珍贵无比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 ,实现自然生态与人文生态的共荣 ,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和谐 ,云南省就此迈出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一步5月26日 ,云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16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条例》 ,并将于2000年9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的出台实施 ,标志着云南省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工作 ,进入到法制管理的新阶段。这也是我国第一个通过立法程序进行传统文化保护的地方性法规。据云南省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高苏平介绍 ,…  相似文献   

11.
罗晓娟 《民族论坛》2012,(12):99-101
湖南省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文化。民族传统文化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重视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大力地保护和传承、合理地开发以及有效地利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本文以桑植县为例,对其当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与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2.
刘芳  张廉 《民族论坛》2003,(12):48-49
民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资源这是人所共知和普遍认同的事实。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地区资源范畴的认识仅仅局限于自然资源。特别是在西部大开发中,我们拟定的各种策略和规划,比如“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等,其立足点也是建立在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上。实际上在民族地区,资源的概念与范畴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文资源、文化资源、法制资源等。实践证明,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要促进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并使这一战略能够持续、稳定、协调的进行,必须高度重视民族地区法制资…  相似文献   

13.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景点受到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曲阜市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重视儒家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一特殊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特色旅游品牌,每年旅游创收上亿元。其中的部分资金又会被重新用于宣传、保护、开发等工作中,实现了良性循环。但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审美的多元化发展,下一步还必须要重点做好创意开发,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预期的旅游产品,在实现儒家文化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4.
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我国旅游产业蓬勃发展,其中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体的旅游景点受到了众多旅游爱好者的青睐。曲阜市是儒家文化的发祥地,在重视儒家文化资源传承与保护的基础上,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一特殊资源,将其打造成为特色旅游品牌,每年旅游创收上亿元。其中的部分资金又会被重新用于宣传、保护、开发等工作中,实现了良性循环。但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审美的多元化发展,下一步还必须要重点做好创意开发,推出更多符合消费者预期的旅游产品,在实现儒家文化传承、保护的基础上实现更深层次的开发和利用。  相似文献   

15.
4月12日至14日,国家民委在云南省保山市举行的西部民族文化工作研讨会,经过3天的学习和交流圆满结束。会议期间,与会代表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进一步继承、发展、创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加强西部民族文化建设等问题,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广泛的交流和深入的探讨。 国家民委副主任李晋有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他的讲话从战略的高度、全局的高度,论述了民族文化建设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和作用,强调了以马克思主义指导西部民族文化的重要性,指出了西部民族文化的7个特征和继承、发展…  相似文献   

16.
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性及民族性:利益关系与社会稳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从分析西部大开发的主体性入手,强调人是大开发的核心。文中探讨了西部地区的民族性、大开发过程中的主体行为和利益关系以及社会预期问题,重点分析了如何在大开发过程中保持和促进社会稳定的理论及对策。西部大开发的福利效应必然引发利益矛盾,进而引发社会冲突,为此,在协调西部大开发的利益关系的同时,要注意社会预期效应,形成适度社会预期。另外,必须健全社会冲突无害化的机制,特别要注意处理好多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西部大开发与小民族文化遗产的弘扬保护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主要针对西北人数较少民族文化遗产在西部大开发中所面临的保护与发展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作者认为,西北各少数民族在西部地区这一广阔的时间和空间里,共同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人文资源,这些宝贵的资源不仅可以保护,而且可以开发和利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可以有所发展,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8.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关系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关系地区协调发展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西部大开发是一项艰巨的历史任务,既要有紧迫感,又要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进取、量力而行,统筹规划、科学论证,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力争用五到十年时间,使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有突破性进展,西部开发有一个良好的开局。   西部开发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抓好一批交通、水利、通信、电网及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工程,实施“西气东输“、”西电东…  相似文献   

19.
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5月 2 3日 ,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民族理论研究室与《民族研究》编辑部联合召开了西部大开发与民族问题学术研讨会 ,与会的专家学者以民族为视角 ,对西部大开发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现将主要观点分述如下。1.西部大开发与民族因素。 (1)西部大开发要重视民族因素。西部大开发 ,一是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二是西部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发展。西部大开发要实现中华民族的进一步整合 ,应包括经济的一体化和民族文化的互动。民族因素的影响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任何现代化的进步都会带来反现代化的浪潮 ,较多地表现为“文化民族”…  相似文献   

20.
西部开发研究1001马晓京旅游开发与民族传统文化保护的主体1004张之佐从传统的中国西北民族关系看西北地区的现代化1009汪春燕中国共产党重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1017岳天明试论民族社会问题及其特殊性1022韩海珍西部人口与可持续发展1026俞兰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环境会计的实施1029索南措贾明元现代教育是西部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1032李生文文化力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影响刍议2008王永胜青海可持续发展模式初探2013马维胜全球城市化趋势对我国西部城市化进程的启示2017陈炜试论近代广西圩市发展与民族经济融合2025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