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野蛮时代的高级阶段“从铁矿的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的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时代”。(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重要界标之一也是创造文字和使用文字。任何时代、任何民族创造其文字本身就表明该民族人民的觉醒和追求文明的进取精神。在历史上,有文字的民族和无文字的民族虽处在同一个时代、同一个社会里,但他们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相差甚远,明显地表现出“事实上的不平等”。就语言文化方面而言,无文字民族一直处在该民族聚居区域的极有限的交际范围内,过着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但绝大多数并没有文字,没有形成书面语,口头语言是大多数民族传承自身历史文化的主要方式.而对于有文字传统的民族,口传文化也是其书面文化的重要补充.我国早就将有积极意义、形制相对固定的口传文化作品视作“口头文献”或“口碑文献”,与书写文献取得同等地位.口传文化是一个民族重要的文化基因.2014年9月24日,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说:“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在我国,口传文化与书面文化相辅相成,口传文化也是书面文化创作的主要来源和创新源泉.口传文化和书面文化都是我国的“精神命脉”,不可断裂、遗失.  相似文献   

3.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在文明社会里,文字的使用大大增进了文化世代传播的效率。无庸置疑,那些没有文字的民族,是难以有效地把他们的文化一代传给一代的。文字乃是一切复杂的进步的民族文化所不可缺少的,而且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关于语言的定义,众说纷纭。韦伯斯特说:“语言是用约定俗成的手势、表情、符号,尤其是用清晰的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系统的交际工具。”就我们这里所要讨论的问题而言,定  相似文献   

4.
语言是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的载体之一.随着人类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不断发展,人类语言变得日益丰富.由于每个民族历史和文化的不同,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习惯用法和表达方式.这种习惯用法在英语中我们称之为"idiom".英语习语是经过长时间使用而提炼出来的固定短语或短句,是具有英语民族文化特征的语言形式.英语习语是英语的精华,它有固定性、完整性、非语法性、历史性、文化性、思想性及艺术性等自身的形式和特点.  相似文献   

5.
汉藏语言系属研究的文化人类学方法综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汉藏语言系属分类已经历了百余年的实践,分歧依然存在。究其原因,一是汉藏及周边区域的民族有着复杂多元的文化背景,汉藏区域农耕型民族从古至今一直处在接触和融合状态,与印欧区域畜牧型民族完全不同;二是汉藏语言古代文字文献远不如印欧语言的丰富和久远,客观条件制约了历史比较法的效用,仅以语言的结构研究难以奏效。为此,本文讨论了文化人类语言学在系属研究中的作用,以及汉藏语言系属研究在复杂条件的羁性下所产生的非谱系树观念,认为这一观念很可能成为未来汉藏语历史语言学的新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6.
和继全 《民族学刊》2014,5(5):34-39,110-112
东巴文玛尼堆铭文是中国西南多民族杂居区多种宗教文化交融和语言接触的产物,集中体现了佛教、本教、东巴教兼容并存、相互融合的历史。本铭文文字较多、结构完整、内容丰富,保留了一些人类早期文字的特征和地域性特征,同时补充了纳西东巴文献的材质类型,也是区域多学科研究的重要历史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7.
人类的文化是由人类创造的,不同民族的文化是其民族生活的式样。例如我们吃饭用筷子.西方用刀叉:又如,我们的文字是方块字,西方(例如英文、拉丁文)是用字母拼音写成。我们的建筑有许多是大屋顶.西方的建筑有哥特式的和巴洛克式的等等。这些不同文化的传统都是在历史上逐渐形成的。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不同民族的文化.有的文化  相似文献   

8.
谈到文字,人们就会说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系统,是把语言的听觉符号变成了可以看得见的视觉符号,它是人类交际中最重要的辅助工具。《辞海》也解释说:文字是“记录和传达语言的书写符号,扩大语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交际功用的文化工具,对人类文明的促进起很大作用。”大家的认识和这个解释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如果把文字的起源及其发展、变化,放在一个民族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中去考察,文字的文化价值恐怕用这几句话是概括不了的,它有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
随着世界的高速发展,全世界各国人民在各自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本土媒体承接着人类社会的多样化和繁华的使命。与此同时,融合、排斥现象时刻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于是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就民族文化传播与本土媒体的文化使命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0.
藏族的语言和文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一藏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幅员广大、人口众多的古老民族之一。藏族绚丽多采的文化,是青藏高原的一朵奇葩。为世人瞩目。作为藏族文化传播载体的语言和文字,同样是中华语文丰富资源中的一个瑰宝。藏族的语言和文字,不仅具有重大的语言学价值,而且具有丰富的民族学、文化学和历史学的价值。中国56个民族中,32个民族使用35种汉藏语系语言,使用人口约10亿多,除去汉语,少数民族使用人口也有4千多万。汉藏语系由于分布辽阔,使用人口众多,不仅是中国语言的主要类属,而且遍及印度、缅甸和东南亚各国,也是世界语言类属中的一个主要语系。这样  相似文献   

11.
文字的产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作为语言的记录符导,它不仅可以克服语言在时间和空间条件方面所受的种种限制,可以扩大语言的作用,还可以使语言更加充实、丰富和规范。中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除回族、满族通用汉语外,都有自己的语言。但在本世纪50年代以前,中国大多数少数民族没有自己的文字或虽有文字而不完备、不通用,这就阻碍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封建统治者不仅不关心少数民族文字的发展,相反采取民族压迫政策,歧视、限制甚至禁止少数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坚持贯彻执行民族…  相似文献   

12.
随着世界的高速发展,全世界各国人民在各自历史进程中创造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这些文化充分反映了本民族的特点和思维方式的不同,本土媒体承接着人类社会的多样化和繁华的使命.与此同时,融合、排斥现象时刻发生在不同文化之间,于是文化传播与跨文化交流活动也就应运而生.本文就民族文化传播与本土媒体的文化使命进行研究,并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  相似文献   

13.
人类学家一般都承认文化是由许多成分组成的:人类维持生命和保存人类的方式,以及伴随的习惯、风俗、思想、情感、社会治理和目标。文化是一个民族或社会的生活方式,它包括这个民族的行为准则、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和政治制度、语言、宗教信仰、法律等等。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靠语言来获得,靠语言去进行社会传播,靠语言去交流的。双文化现象(biculturalism)即两种不同文化的并存或联合,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题目,远远超出本书所涉及的范围。尽管它只被很少的人研究过,而且主要是与双语现象(bilingualism)有关时才被人们研究,但是很多双语人都清楚,不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也是双文化人,而且双文  相似文献   

14.
中国少数民族古籍(简称民族古籍)是指中国55个少数民族在历史上形成的古代书册、文献典籍和口头传承及碑刻铭文等。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内容包括政治、哲学、法律、历史、宗教、军事、文学、艺术、语言、经济、医学、地理、历法、农技、碑铭、拓片、文书、档案、方志、谱牒、民俗以及乡规民约和口碑文献等领域。中国少数民族古籍分为两大类,有文字类和无文字类。有文字类的民族古籍包括:各民族文字及少数民族古文字记载的历史文书和文献典籍;用汉文记载的有关中国少数民族内容的古代文献典籍;用少数民族文字和汉文记载的有关少数民族内容的碑刻…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人类文化的代码。民族语言是民族历史的“活化石”、深层精神文化的表征。从语言学角度看,回族语言与回族自身形成发展的历史密切相关,而回族语言的演变过程,正好反映了回族历史进程中族源的多元化、早期语言的多样性,从而为回族历史的客观性提供有力的佐证。回族青年学者杨占武的《回族语言文化》,就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和探索。1.从语言学的族际语言关系理论视角,梳理和勾勒回族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世界上任何一个民族,总要与别的民族存在不同程度、不同形式的接触和联系,并在相互影响中不…  相似文献   

16.
风俗是流传千百年的民族习尚,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流淌,是民族文化心理的积淀。原始人类在没有文字记载的条件下,风俗就是记录文化的"象形文字"。人类有了文字后,风俗也不失其独特的文化流传功能。可以肯定地说,风俗让民族传统文化更加丰富多彩。少数民族服饰与民间岁时节令和人生礼仪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服饰的穿用风俗是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的重要组成部分。换句话说,风俗常常借助民族服饰的物态形式来表现风俗文化中的诸多精神实质。云南楚雄彝族传统儿童服饰在文献上鲜有记载,但却是借着各式各样的风俗习惯得以保存下来。从楚雄彝族传统儿童服饰的穿用风俗中,不仅可以看到楚雄彝族服饰的特征,还可以看到未被触及的儿童服饰的文化结构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族教育中的教学语言问题,有人主张以汉语教学“直接过渡”,有人主张明确规定:“凡有本民族语言文字的民族应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教学。”笔者认为这两种提法都不够全面。我国是多民族、多语种的国家。一方面由于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布局和经济、文化密切交往的历史与现状,使我国各民族既使用自己固有的语言,又互相学习,使用对方的语言;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历史上形成的各地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以及商品经济不发达,又使少数民族语言  相似文献   

18.
在几千年的西藏社会历史发展中,藏族创造和积累了自己灿烂的、别具一格的古代文明史。这些古代文明史正是依靠了本民族的文字;即藏文的发明或创造并广泛应用于实践而逐步建设起来的。所以,藏文的创造成为西藏社会历史发展中划时代之最重要的里程碑。正如恩格斯曾对文字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作过极高的评价,他认为人类“从铁矿底熔炼开始,并因文字的发明与它的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转入文明史代。”所以,社会的存在虽然并不取决于是否有文字(世界上没有没有语言的民族,可是有没有文字的民族),但是一个高度发达的、文明的社会则是必须有文字的。换句话说,有史以来在文  相似文献   

19.
东乡族是甘肃省特有民族之一,有语言无文字。受经济全球化、西部大开发、城镇化建设、人口大规模迁移等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影响,东乡语的语言活力正在逐步降低,已经显露出濒危语言的特征,当前的紧要任务是加强对东乡语的记录与保护,保留东乡语的真实面貌,保存其自然原始语料,加强东乡语的研究工作,为人类留存这一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20.
民族是人类不同群体生物性、文化性与建构性的三位统一体。生物性是指由血缘、地缘相结合的生物属性;文化性是指由生计方式、语言文字、社会制度、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组成的文化因子及其价值观的文化属性;建构性是在当代族群生存境遇受到挑战的背景下人类不同群体重新反思"民族"并由此建构民族身份的建构性。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社会一体化加速而带来的民族的生物性和文化性不断弱化、建构性强化时,民族这种共同体就已经走在衰落的路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