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显示,山东省少数民族总人口为632743人,其中回族人口是497597人,占少数民族总人口的78.64%。曲阜市的回族也以小聚居的方式出现,大多居住在曲阜西关。曲阜市西关民族社区居委会是曲阜市惟一的少数民族聚居单位,现有5个自然村,一条民族商贸街,10个居民小组,共890户,3482人,回族人口1180人,占总人口的33.89%。流动人口在300人左右,回族和汉族共居一个环境,彼此为邻,相互影响互相尊重,和谐地共同生活在一起。政治上的平等是回汉民族和谐关系的根本西关民族社区居委会两委成员共7人,其中回族干部3人,在所属企业的7名经理…  相似文献   

2.
河南襄城县颕桥人民公社是由回、汉两族人民建立的。全公社共有八千零二十六户,其中回族五百六十三户,聚居在颕桥镇。现在这里已建设起一片白壁青顶的建筑物和烟囱林立的厂房,到处是苍郁蓊茏的林木。它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新型的城镇。  相似文献   

3.
回族是中国分布最广的少数民族,它与其他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交往中,受其他民族的影响,从而产生了一个个特别的边缘群体。回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交往中产生的群体,著名的有云南迪庆的“藏回”、大理的“自回”、玉溪的“彝回”和西双版纳的“傣回”,内蒙阿拉善的“蒙回”和青海的“托茂人”等等。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回族与汉族的交往范围更广,程度更深,受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4.
富裕之路     
不久以前,我们访问了山东省定陶县陈集公社回族聚居的前沙海大队。前沙海大队位于古范阳河畔,全村三百六十四户,一千七百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使这个回族聚居的乡村生机勃勃,万象更新。这里牛羊肥壮,鸡鸭成群,粮棉丰收,社员欢笑。一九七九年,前沙海大队农副业总收入六十六万元;粮食、棉花、油料收成都超  相似文献   

5.
河北省丘县除汉族外,少数民族主要是回族,有8755人,占全县人口的5.4%,是邯郸地区回族较多的县份之一。600多年来,丘县的回、汉族人民,受尽了各种苦难,经历了反动势力的离间,但都不能把回、汉人民的兄弟情谊割断,他们祖祖辈辈在这块土地上和睦相处,繁衍生息。 1937年11月,日寇打进了丘城,凶残地杀害了800多口回、汉父老兄妹。在人民仇恨、悲痛、彷徨之际,共产党来了,使陷入绝境的回、汉人民有了依托,有了希望。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共同的奋斗目标把回、汉人民连结在一起,同呼吸,共命运,同仇敌忾,奋起抗敌。 1938年5月,我党领导的丘县战委会成立。战委会由20人组成,其中回族就占4人。  相似文献   

6.
从伊斯兰教传入临夏开始,临夏市区逐渐形成了以城墙为分界的"汉城回关"的居住格局。与其他地区相比,临夏的回族和汉族人口比例相当,同时临夏是中国回族伊斯兰教传播和发展的重镇之一。因此,从"城墙"着手分析临夏当地回族和汉族人民日常的接触和相处可以看到临夏当地回汉民族关系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拥有黎、苗、回、彝、侗、瑶等30多个民族,其中回族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回族人口主要聚居在三亚市凤凰区回辉、回新两村。本文基于民族社会学的视角,运用实地走访、现场座谈和发放调查问卷相结合的调查方式,以上述两个回族聚居村落为例,从三亚回族居民的家庭观、教育观、婚姻观、生育观等出发,对三亚回族的家庭结构变迁与性别平等进行剖析,通过构建以政府为主,企业、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GCN模型,试图对该地性别不平等现象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8.
河北省河间县有回族群众近一万人,主要聚居在西村、果子洼两个公社的两个大队。解放以来,由于贯彻执行了党的民族政策,回、汉人民互相尊重,团结合作,民族关系一直很好。可是前几年,在林彪、“四人帮”干扰破坏的影响下,某些地方出现了强迫回民实行火葬的现象,致使回族群众有一些意见,挫伤了回族群众的生产积极  相似文献   

9.
海南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除汉族外,共有53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43.4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17.52%。其中黎族人口最多,约132万人,其次是苗族、壮族、回族。海南少数民族人口主要聚居在琼中、保亭、白沙、昌江、乐东、陵水6个民族自治县和享受民族自治地方政策待遇的三亚市、五指山市和东方市,其余散居在万宁、琼海、屯昌、儋州等市县的民族乡镇。  相似文献   

10.
养羊的启示     
发展养羊业,是一个生产问题、经济问题,同时又是一个执行民族政策问题。这是我不久前访问河南省方城县古庄店公社贾庄大队以后得到的印象。贾庄大队,在方城县东30里,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回汉族杂居队。全大队共有356户、1700人,他们世世代代都有养羊的习惯和经验。但是,“四害”横行时,却大肆“灭羊”、“禁羊”,推行一套所谓“兴黑(猪)灭白(羊)”的政策,使贾庄大队和方城县的养羊业遭到很大的破坏,回族社员收入大大减少,甚至一度引起民族纠纷,造成回族社员纷纷要求分队另干的现象。据说那时候,全大队只剩下百多只羊,有些户连买盐钱都没有;全县  相似文献   

11.
五十年代,邵阳市郊区的回族群众在家庭养鸡上颇具特色,享有一定的声誉。一是养的数量比较多,一般每户每年要养2-3窝,每窝十几只、二十只不等。这是因为回族受饮食习惯的影响,要靠多养鸡来改善生活,招待亲友,有的还要靠卖鸡卖蛋来换取油盐钱或支撑子女上学。二是在饲养管理上特别精细,无论是饲料搭配,日常料理,都很认真。正是由于饲养管理得当,加上回族人大多呈小聚居状态,鸡品种难得混杂,久而久之,回族家庭养鸡便有了明显的优势:毛色光亮、长得快、个体大、肉味美、逗人爱。在邵阳的历史上,汉族有称回族人为“教门人”的习…  相似文献   

12.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上)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青海汉族的来源、变化和发展(上)芉一之一青海汉族历史悠久影响深远应该研究青海汉族是青海这块广阔而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的古老的具有悠久历史的世居民族,与兄弟民族藏、蒙古、土、回、撒拉等,同是这里的聚居民族。许多人都知道,青海最古老的原始居民是古代羌人。由于...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阳信县位于黄河三角洲腹地,人口43万人,有少数民族群众9592人,其中回族9552人,集中在13个乡镇15个少数民族村,是滨州市最大的回族聚居县。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程度成为该地区能否迅速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这种特殊性,县委、县政府按照“抓稳定、促发展,搞好民族团结”的总体思路,在全县扎实有效地开展了争创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县的活动,以争创活动为载体,达到  相似文献   

14.
马边彝族自治县有3个彝族聚居片区,14个彝族聚居乡。截止2003年底,全县有13个少数民族,73130人。其中彝族 71845人、苗族 1146人、黎族87人、回族 25人、土家族 10人、壮族9人、瑶族2人,哈尼、傈僳、佤、白、怒、傣族各1人。  一、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蓬勃发展 全县各条战线都涌现出了许多民族团结进步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1990年8月石梁乡科协荣获四川省民委、省科协授予的“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科普工作先进集体”;1991年10月自治县交通局、觉罗豁公司荣获四川省人民政府授予的“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1997年马边彝族自治县觉罗豁…  相似文献   

15.
居住格局是影响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对兰州、乌鲁木齐、西宁三城市回族居住格局的变迁、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的探讨,可以看出西北地区回族分布从总体上是杂散居的格局,其间又有相对传统的聚居形式。这种居住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一定程度上增进了回族与汉族等其他民族接触、交流的机会,不但可以加强族际交往,还可以促进各民族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6.
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回、汉、东乡、保安、撒拉、土、藏等七种民族,共八十八万七千多人,其中回族三十三万三千多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三十七点四;汉族三十八万多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四十四点一九;东乡族十五万九千多人,占总人口百分之十七点一一;其他几个少数民族八千零五十四人,占总人口百分之九点九○。全州总面积一万三千平方公里,有耕  相似文献   

17.
薛熙明  杨茜好  马创 《民族学刊》2015,6(1):71-79,117-120
散杂居民族地区是中国"大杂居,小聚居"民族分布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的宗教地理研究关注于特定社会情境下族群或宗教团体间所发生的空间冲突和博弈,而缺乏对族际和谐交往过程中的宗教文化空间的研究。通过对滇中纳古镇一个回汉杂居社区的考察发现,不但在回族为主体的穆斯林群体内部可以形成稳定的伊斯兰社会文化空间,而且在回汉族际交往的过程中,这一社会文化空间也会得到进一步扩展,同时也形成了族际间和平共享公共空间的格局。历史时期的回族文化主体地位,当代回族经济实体的强大,以及回汉在宗教信仰上的相互尊重,都使得伊斯兰文化成为纳古社区的文化表征和化解族际之间文化隔阂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红桥区是少数民族聚居区,现有回、满、蒙古、藏、朝鲜等18个少数民族,回族居多.几年来,他们按照市委、市政府“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基本思路,切实为少数氏族解决实际问题. 该区回族大多居住在春德街、大伙巷街等地区.这里住房拥挤、简陋.他们在全区旧平房多、旧城改造任务很重的情况下,优先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住房条件.几年来,先后改造了春德街500多户的“三级跳坑”住宅,在回民聚居的西北角一带建了“欢庆”、“民族”、“团结”住宅楼.1989年,对“三角地”一带祖祖辈辈居住在简陋矮小的“老篱笆灯”的少数民族居住区进行了彻底翻建,970多户少数  相似文献   

19.
魏登殿,男,回族,1954年3月出生。1975年9月退伍回乡担任十堰市郧西县湖北口回族乡坎子山村党支部书。40年来,魏登殿一手拉着回族同胞,一手牵着汉族百姓,和坎子山5个村民小组、152户人家、462人携手共进。山是脊梁情是血,凭着一种信念一份韧性,魏登殿硬是把郧西县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离县城最远的国家级重点贫困村带上了康庄大道。  相似文献   

20.
丁赛 《民族研究》2012,(3):24-34,107,108
本文以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委托国家统计局宁夏调查总队2007年所做的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社会调查数据为基础,针对宁夏城镇劳动力市场中的汉族和回族劳动人口,证实了汉族男性和汉族女性、回族男性和回族女性间在就业和工资收入上存在差异,并就汉族和回族的性别差异进行了比较。同时,利用一些计量分析方法解释了形成差异的原因。得到的主要结论有:宁夏回族自治区回族内部的性别收入差异明显大于汉族内部的性别收入差异。计算结果说明宁夏劳动力市场中对女性存在性别歧视;汉族女性的收入歧视指数大于回族女性的收入歧视指数。年龄、受教育程度、所在城市就业率、行业、所在部门、职业种类等对汉族和回族,以及汉族和回族的不同性别的就业和收入差异产生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