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如果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给中国老百姓提供的是一种过年方式的话,那么它给演艺界提供的就是一种抛投露面的绝好机会了。生长于四川凉山,如今已在北京发展的“彝人制造”演唱组合,自然也知道这台晚会惊人的收视率和由此带来的巨大宣传效应。尽管他们自推出首张专辑《彝人制造》后迅速走红,频频在各地登台亮相,但当三位小伙子知道自己将参加春节晚会的演出消息时,仍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 晚会剧组打电话到“彝人制造”所属  相似文献   

2.
彝族历法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彝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则是主要的标志。本文提出异于前人的新解有两点:(1)中国的历数之祖颛顼,既是彝族的母族昆夷祖先,又是彝族的历数之祖。属于炎帝族系的颛顼后裔祝融,是彝族的时间之神。(2)彝族历法是彝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日、月、年组合起来计算时间的方法。但彝族对日、月、年这三个计时单位的概念却是逐步得出的。古彝人对“年”的认识比对“日”、“月”的认识要晚得多。他们在经历了由原始的不准确的物候历到观象授时的星象历的发展阶段以后的很长历史时期内,才产生了几近“颛顼历”的以太阴纪月、太阳纪年的阴阳合历,它是由科学的推步方法得出的制定历,从而成为彝族的传统历法。  相似文献   

3.
深秋十月,因为我是苗族,所以有幸应香港中华文化城的邀请,随中央电视台组织的国家少数民族艺术团赴香港和台湾演出。我们一行还真有特色:总导演王洗平是朝鲜族,宋祖英和我一样是苗族。蒙古族的阵容最强大,有腾格尔、斯琴格日勒、朝格图,还有我的同事纳森。“彝人制造”的三个小伙子自然为彝族,还有藏族三姐妹“央姐玛”组合、回族和满族的轮回乐队、满族新民乐人曾格格、冯晓泉以及朝鲜族的小妹妹金海心。而最令人感动的要属从贵州山区翻山越岭、乘汽车赶火车搭飞机赶来的纯朴的侗族大歌姐妹队。最让我吃惊的,则是我所熟悉的好朋友…  相似文献   

4.
洋眼看彝族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戴维斯分校 阿诗玛来自撒尼人,但是彝族,整个国家,乃至世界旅游业都试图从这个传说中得到些什么。 司佩姬: 阿诗玛,你从哪里来 ? 阿诗玛,一个撒尼传说中的女英雄,如今已开始通过各种方式为人所知。从地理学上来说,可以被认为阿诗玛来自石林中的一个小角落,进而可以扩展到原来的路南县,到云南省,到整个中国。   阿诗玛的家乡是一片被称为石林的喀斯特地貌区域。后来又扩展到它的周围地区,到云南省,到整个中国。   标准版本的传说讲述了阿诗玛怎样在死后变成了回声生活在高耸的岩石间。阿诗玛石是一块具有…  相似文献   

5.
永仁彝族赛装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2年的2月26日,在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中和乡直苴村,这个有着许多悠久的民风、民俗的民族村庄,一场万人参加的彝族“赛装节”拉开了序幕。各路媒体纷纷蜂拥而至,观赏这一彝族服饰奇观。还有不少研究彝族的专家学者也来到现场进行考察研究。关于“赛装节”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很早以前兄弟俩朝里若、朝拉若到直苴打猎,当时这里土地肥沃,弟兄俩从箭筒里抖出三粒种子种下,待秋后再来看时,已见谷穗金黄饱满,于是他们便让乡亲前来这里居住生活。因兄弟俩开发直苴有功,很多姑娘都爱上了他们。长老们只得商定在正月十…  相似文献   

6.
宋阿依姆 《民族学刊》2019,10(5):64-72, 118-120
彝族主要聚居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是较为复杂的,同时也是鲜明立体的。基于当前彝族文化呈边缘化、断代式发展的现状,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展彝族民歌也应从物质、人本、媒介等多个方面予以考察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推广发展先行,为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四川省文化界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观念十分高远,因此,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可期,大致可分为“点”“线”“面”三个层面的战略规划:推出“明星式”彝人歌手获取“流量”,重视新时代的彝歌基层教学、搜集整理、翻译和学术研究,以及利用现代传播形态体现彝族民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7.
2001年11月13日,是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共安彝族林丰村第五届村委会换届选举日。我们 市民政局一行3个应邀参加了这次活动。这是一个晴朗的好天气。上午9点,太阳照到了林丰村这个彝族山寨,全村6个村民小组,13 9户624人,大部分选民来到会场。彝族姑娘、小伙子们个个都穿着自己民族的节日盛装,打 扮得花枝招展。一位72岁的阿书必必彝族老大娘告诉我们说:“参加这么大的选举会,行使 自己的民主权利,选自己的带头人,是我一生中的头一回,这比过彝年还高兴呢。”选举大会设在林丰小学院坝内,会场正前方挂着写有彝汉两种文字的“林丰…  相似文献   

8.
一 这一路的浓绿,真让人赏心悦目:绿色的山坡,绿色的河滩,绿色的行道树,我们一行人一路上都在绿色的走廊中穿行。那创造“勐拉绿”的能人叫——王洪成,是他,像傣家传说中聪明能干的山白鱼那样,把我们从数百里之遥吸引到勐拉坝来了。   新勐村支书罗万华却是这样认为:“改革开放后,而且是直到 1993年以后,我们才从一帮浙江人和石屏人那里学会种蔬菜。勐拉蔬菜栽培史才刚刚翻开第一页……”   是的,村民王洪成他们干的的确是傣家老祖辈没想过更没试过的事,同时也是他的同辈人来不及想来不及干的事。这是一个开创 !  “想…  相似文献   

9.
害羞的民族     
我家表姐不用说也是个彝族,而且好喝酒。和一般好酒者一样,喝得晕乎乎时,她的话就多了。她是个风趣、机智的人,即使醉了,本性也不改,好像还更有长进了,真的像俗话形容的那样,舌头像抹了油,滑溜得很,逗得听她酒话的人笑得咯咯的。有一次我们在成都一个小辈子家喝酒。喝到一定程度,我家表姐不用说,话又长了。那一次她主讲的是“我们彝族是个害羞的民族”这样的一个话题。据她说,这个题目和内容均来自于一个彝族文化人,这个人在她上大学那个时段在中央民族大学当老师。我表姐声称,她不过是在重复那个老师有关彝族性格的一个演讲。我和我家这个…  相似文献   

10.
这里是彝族少数民族高度集居的地方,这一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独特的彝族文化。在漫长的光阴里,他们创立了自己的文字,哺育了神秘的彝族文化;在这片高山密林中,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生活了千百年,形成了属于他们的民族风采; 在欢快的音乐中,他们可以踏浪而歌,也可以随歌而舞。  相似文献   

11.
“说布”①是彝族原始宗教活动中最为普遍的仪式现象,是一种多样化的季节性仪式.它反映了彝族丰富多彩的鬼神观念和对自然现象的认知.其具有神学思维特征和神圣意识形态.“说布”背后隐藏的是人类应与自然和谐相处及和谐之美的思想意识和文化意蕴.在彝族“说布”仪式中,几乎每一件使用的物品、每一个动作手势、每一段唱词,都对应有特定的文化符号和隐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2.
峨边——彝语称“佳支依达”,的汉语意思就是“丝绸的故乡”。在彝族中广泛流传的创世史诗《勒俄特依》中的《兹住地》中说:“佳支依达是个物产丰富,彝汉和睦相处,民族团结的好地方”。传说中的彝族英雄支格阿龙,修造地球到了椅子亚口时听到了母亲死亡的消息,一气之下把修造地球的棒锤丢向“佳支依达”,“佳支依达”便成了一条沟。“佳支依达”是英雄支格阿龙磨练的地方;是美女甘嫫阿妞生长的地方;是人杰地灵,民族团结,物产丰富的好地方。这里居住的彝族人用彝族最平凡、最朴实的口耳相传的方式一代一代的继承和弘扬着彝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形…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民间音乐可谓是浩如烟海,贵州作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少数民族音乐更是多姿多彩,除民歌、戏曲外,还有许多民间吹管乐器,如苗族芦笙,布依族勒尤,侗族侗笛等,可谓是种类多多。然而,彝族的莫轰却鲜为人知。彝族是一个能歌善舞、音乐文化异常丰富的民族,每逢彝族重要场合必有莫轰,这是彝族从远古时期一直流传下来的一种习俗。本文通过形制、人文背景、功能并与唢呐的异同对比等几个方面阐释彝族莫轰。  相似文献   

14.
当前很需要讨论一下民族传统与现代化的问题。去年,我到凉山州,所见所闻都使我感到民族地区的发展还是很快的。我去时正好赶上过彝族年。这是表现他们民族传统的一个节日。它加深了民族干部与彝族群众的思想感情交流,节日期间大家都互相拜访、谈心,不象我们城里人那样,只是走走而已。彝族的这种风俗就很好。  相似文献   

15.
作为新疆第一支乐队——“灰狼”乐队的主唱和 灵魂人物,艾斯卡尔是一个不断超越自我的年轻音乐人,他的音乐尽管包含了丰富的维吾尔民族音乐的元素,但更弥漫着一种国际音乐的强大张力。  相似文献   

16.
田青 《中国民族》2023,(3):54-58
<正>假如只让我用一个字来概括中国音乐的话,那就是“和”。这个“和”字,不但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和最高体现之一,也是中国人和中国音乐的终极追求。公元前522年,一个叫晏子的政治家就是以音乐为例,生动、准确地阐明了“和”:“和”的本质,就像音乐一样,要有不同的“清浊,小大,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而“同”,则是“以水济水”,假如音乐只是一个相同声音的不断重复,那“谁能听之”?千百年来,中国人将这个从音乐中悟出的“和而不同”道理上升为哲学,落实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贡献给人类社会的中国智慧。  相似文献   

17.
北音何处     
韩晗 《民族论坛》2006,(7):20-21
如果说腾格尔的歌声代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民族音乐的最高峰,那么我们可以据此整出一个系列的名字:韩红、亚东、李娜、容中尔甲、刀郎、彝人制造……这些声音都可以代表中国民族流行音乐的最高峰。可惜,如今的蒙古音乐再流行,也无法超越《敖包相会》。这首没有考虑市场却流传至今的歌曲毫无疑问是民族音乐歌坛上一个永恒的高峰,也是一种永恒的流行。在现在那些流行的民族音乐中,不变的是粗犷、大气与豪迈。就在这些特征中,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敖包相会》的声音。(一)中国的音乐源远流长,但却是很功利化的。早在阿卡德人茹毛饮血对天祷告的…  相似文献   

18.
我们发现,从2002年8月雪山音乐节开始,到2006年6月16~18日的“如果再来20年”纪念摇滚20年(沈阳)大型系列演唱会,在被称为“中国摇滚乐前沿的摇滚之父”崔健的一系列个人演唱会上,有一个纳西族老妈妈一直都是崔健指定的惟一嘉宾。崔健说:“她才是真正会唱歌的人,跟她相比我还是小孩子。她的原生态音乐太天然了,让我非常震撼,是我们很少有机会欣赏到的音乐。因为那是取自生活的一种纯朴的原生态音乐,是我这辈子学不会的……”这位来自丽江的民间歌手名叫肖汝莲,今年已经77岁了。  相似文献   

19.
我国光辉灿烂的艺术文化,是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五彩缤纷的少数民族表演艺术作为中国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曾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并继续为各民族人民所喜闻乐见,为丰富各民族人民的精神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少数民族音乐艺术 源远流长的少数民族音乐,表现出少数民族人们在音乐上的创造才能,反映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现代社会生活。 据文献记载,早在公元前2000多年的原始社会时期,黄帝的乐官就到新疆“取竹”,制造出12根律管。这虽然只是古老的传说,但在新石器时代,民族地区和中原已有了音乐文化的交流。 夏…  相似文献   

20.
在凉山彝族人的法律生活中,人们把操作习惯法、调解处理纠纷的人称为“德古阿莫”。德古是彝族人中有文化、有知识、品德高尚,能言善辩而又有威望的智者,他们是彝族社会的“知识分子”,是掌握彝族文化的一个“阶层”。彝族的神职人员称“毕摩”,不少习惯法的条文记载在毕摩用古彝文写成的经书里,毕摩能够朗读,背诵和诠释,因此毕摩大多是德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