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88 毫秒
1.
苗族服饰刺绣纹样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龙纹,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刺绣呈现了苗族人的审美价值,彰显了苗族人的心理崇拜。龙纹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标志性、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了深入了解龙纹刺绣,本文研究了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演变、特点及其应用,旨在弘扬苗族文化艺术,凸显龙纹刺绣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2.
苗族刺绣的图纹绚烂多彩,笔者被苗绣的美所深深吸引,曾深入贵州省东南部的凯里西江千户苗寨等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本文从华夏文明的起源图腾崇拜入手对中国鸟图腾的年代进行浅析,通过对苗族历史和习俗关系的探究,试图追寻苗族刺绣图案文化内涵并分析苗族刺绣图案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3.
苗族刺绣的图纹绚烂多彩,笔者被苗绣的美所深深吸引,曾深入贵州省东南部的凯里西江千户苗寨等地区进行田野调查。本文从华夏文明的起源图腾崇拜入手对中国鸟图腾的年代进行浅析,通过对苗族历史和习俗关系的探究,试图追寻苗族刺绣图案文化内涵并分析苗族刺绣图案的造型艺术。  相似文献   

4.
正苗族刺绣,即苗绣。苗族刺绣是苗族源远流长的艺术珍宝,是苗族服饰主要的装饰手段,是苗族女性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是我国古老民族手工艺术之一。苗族刺绣图案色彩鲜艳、构图明朗、朴实大方,是传承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几乎每一个刺绣图案纹样都有一个来历或传说,深含着民族的文化,是民族情感的真挚表达,是苗族历史与生活的生动展示。  相似文献   

5.
苗族服饰刺绣纹样具有丰富性与多样性,其中最具代表性便是龙纹,经过千百年的演变与传承,苗族服饰中的龙纹刺绣呈现了苗族人的审美价值,彰显了苗族人的心理崇拜。龙纹刺绣作为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具有标志性、代表性与典型性,为了深入了解龙纹刺绣,本文研究了苗族服饰中龙纹刺绣演变、特点及其应用,旨在弘扬苗族文化艺术,凸显龙纹刺绣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土族不论男女,都讲究服饰。也许正是这种缘故,土族妇女精于针黹,擅长刺绣。土族的服装大都是自己缝制,而且制作非常精细。例如男子身上穿的绣花高领衣衫,领口图案优美,花纹细腻,色泽醒目。还有腰上系的宽布腰带两端也绣有精美的花纹图案。青年男女初恋时,姑娘送给小伙子的信物,往往是一条非常精致、漂亮的腰带。有的腰带需要一位心灵手巧的姑娘绣制一年多才能绣好。妇女所穿的各色斜襟长袍,领口有三、四层绣花的加领,每层加领都用五颜六色的丝线绣成千姿百态的花纹图案,以及花草  相似文献   

7.
现今的家居软装饰中,壁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古朴典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它体现了居者的品位及个性,抒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贵州苗族刺绣是中国刺绣历史的一朵奇葩,是无可计价的非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将苗族刺绣技法创新应用到现代纤维壁挂设计中,对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苗族刺绣的堆绣技法出发,借鉴传统苗族刺绣堆绣技法与现代纤维壁挂作品创作相结合,将刺绣技法进行现代纤维壁挂的创新运用。研究堆绣的技法特点,总结归纳出堆绣应用于现代壁挂设计中的方式,更好地为现代壁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现今的家居软装饰中,壁挂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独特的艺术语言,给人们营造了一种温馨浪漫、古朴典雅的视觉和心理感受。它体现了居者的品位及个性,抒发了人们对自然的美好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之情。贵州苗族刺绣是中国刺绣历史的一朵奇葩,是无可计价的非物质文化宝贵的遗产。将苗族刺绣技法创新应用到现代纤维壁挂设计中,对传承和发扬民族艺术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苗族刺绣的堆绣技法出发,借鉴传统苗族刺绣堆绣技法与现代纤维壁挂作品创作相结合,将刺绣技法进行现代纤维壁挂的创新运用。研究堆绣的技法特点,总结归纳出堆绣应用于现代壁挂设计中的方式,更好地为现代壁挂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9.
苗族服饰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银饰搭配显得华丽繁复更加耐人寻味。苗族服饰图案多以祥瑞之兽、花鸟鱼虫为主。由于苗族分布人口众多,地域不同,每个地区服饰也各不相同。运用多种刺绣手法,很是华丽。银饰的佩戴更是从头到足,非常考究。  相似文献   

10.
苗族服饰蕴含了极高的艺术价值,与银饰搭配显得华丽繁复更加耐人寻味.苗族服饰图案多以祥瑞之兽、花鸟鱼虫为主.由于苗族分布人口众多,地域不同,每个地区服饰也各不相同.运用多种刺绣手法,很是华丽.银饰的佩戴更是从头到足,非常考究.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古丈县是苗族、土家族聚居的山区县,这里的苗族绣花艺术历史悠久。古丈县苗族妇女从八九岁开始学习刺绣工艺,母教女,亲教亲,邻教邻,互相临摹,因袭相传。在学习传统刺绣、绘画艺术上,取他人之长,不断修改充实。花纹内容既保持  相似文献   

12.
湖南江永县的松柏、黄甲岭、迥龙圩、上江圩乡,地处都庞岭下湘桂边界的丘陵地区。这里林木葱郁,涧谷幽深,人杰地灵,风景十分秀美。在这片山水相连的美丽村寨中居住着一个古老的山地民族——瑶族。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孕育了独特的民族民间艺术,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它的刺绣。江永民间刺绣多用“全绣”、“全挑”,或绣花、挑花相结合的方法,不需描图,不用模具,全凭心灵手巧,挑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丝线,在日常生活用品上飞针走线,绣出精美的花卉图案。挑花刺绣十分讲究,丝线之间对比强烈;花纹配色,大胆艳丽;造型设计,疏密均…  相似文献   

13.
正苗族的衣服又叫苗服。苗族服装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和耐人寻味的文化内涵著称于世,显示出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展示了湘西苗族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湘西苗族妇女穿上苗族服装,配以精致刺绣、炫丽银饰……使她们与湘西的山水一样自然和谐、楚楚动人。随着社会发展,湘西苗族服装也不断以新的面貌展现在人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4.
下面是广西大苗山苗族兄弟们的四种风俗:赶坡这是在正月初五、正月十六、八月十五等苗族节日里举行的一种盛大集会.这一天,男人们都换上新衣裳、新头巾,妇女们也穿上绣着花边的外衣和百褶裙,从四面八方赶到预定的广场——大都是一个宽敞的山坡上.广场上耸立着许多芦笙架台,上面支架着芦笙,有时轮流比赛,有时齐奏和鸣,笙声悠  相似文献   

15.
梁平 《民族论坛》2006,(3):31-31
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穿在身上的,这历史与文化的书写者便是勤劳聪慧的苗族妇女,是她们用灵巧的双手织、绣出了种类繁多、样式丰富的服饰。这些服饰不仅记载了苗族的历史文化习俗,也是区别苗族支系的重要标志。黔东南的苗族服饰,以绣见长。图样多为花草鸟虫,质料主要是棉布、麻布,也有部分是丝绸。制作工艺大多是刺绣、挑花与蜡染、编织、镶衬等方式并用,做工考究,装饰繁复,令人眼花缭乱。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便是一个典型代表。西江人逢年过节或遇大事,必穿花衣,戴银饰。这服饰偏好,推动了西江民族风情旅游,也带动了西江的商业发展。在西江…  相似文献   

16.
刺绣艺术被誉为土族民间艺术中的明珠。土族妇女擅长刺绣 ,刺绣技艺的高低是土族人评价妇德的标志之一 ,民间相亲看女子往往是“一看茶饭、二看针线”。土族刺绣种类多样 ,内容丰富。多用在腰带、衣领、鞋面、烟袋、筒袖、针扎等衣物和装饰品上。图案结构匀称饱满、构图层次分明、色彩鲜艳明快、对比强烈。常用的绣法有平绣、盘绣、锁绣、网绣、剁绣等 ,各种绣法风格迥异、姿采生动 ,如平绣造成的浅浮雕效果、锁绣形成的花边装饰效果、网绣造成的立体镂空效果使人惊叹不已。各类花卉和吉鸟瑞兽是土族传统刺绣图案的底本 ,其中代表性图案有“…  相似文献   

17.
苗族在美国     
苗族在美国美籍苗族杨郭(KongYang)杨郭──70年代中期从亚洲某国移居美国的苗民,现在加州大学弗雷斯诺分校社会学博士研究生。曾多次与现居于美国、法国等地的苗族组团到中国“寻根访祖”.并讲述他们的先人在近代由中国迁居东南亚、又由东南亚移居世界各地...  相似文献   

18.
随着旅游市场的兴盛,苗族刺绣作为旅游商品,不仅受到游客的青睐,同时也受到文化人类学者的高度重视。然而,由于苗绣生产主体受到当地经济、科技、文化观念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这一民族文化瑰宝未能在经济市场上得到广泛的认识和认可。基于对上述问题的认识,重点分析苗绣发展模式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促进苗族刺绣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回溯与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在中国苗族社会中"蚩尤热"兴起的过程及背景,对蚩尤与苗族的渊源关系的历史形成过程进行了若干回顾.在此基础上,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以后以苗族知识分子为中心推动的"苗学研究"和苗族民族认同意识重构之间的关系.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苗族社会中兴起的"蚩尤崇拜",事实上是从"他者"叙事到"自我"内化的一种转变,是凝聚苗族民族认同意识最为核心的"受难者记忆"进行重构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0.
跳月,是湘西苗族地区古代盛行的一种自主婚恋习俗,是苗族未婚青年男女择配的盛会,也是苗族人民繁衍生息、文化娱乐与人际交往的一种重要形式。它体现了苗族人民崇尚自由生活、向往和谐与发展的民族心理模式。尽管这种婚恋习俗在今天的湘西苗族地区已经十分罕见,或者说甚至绝迹,但这种婚恋习俗的遗韵仍然渗透进民族的心灵之中,它像一首余音袅袅的民歌,将永远响彻在苗族历史的晴空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