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青海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的先民们曾在这里繁衍生息,并创造了绚丽多彩的古代文化。迄至今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各族人民依然为建设青海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积极拼搏。但是,近年来,先民们创造遗留下来的许多珍贵民族文化(包括民族文物)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甚至濒临灭绝的境地,十分令人痛惜。在即将进入21世纪的今天,我们应当充分认识民族文物的价值,积极采取各种措施,加以保护,并开发其潜在的经济价值,为促进青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服务。一、青海地区民族文物…  相似文献   

2.
对“民族民间文化”概念的认识主人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民族文化,在我国,民族文化一般指少数民族文化;二是民间文化,即民众和民间社会有代表性的文化。无论是民族文化还是民间文化,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代表了社会主义最为基本的部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构成了推动社会发展的最为基本的一要素。在许多地方,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提上了日程。说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已引起社会的普遍关注,存在的问题也有希望尽快得到解决。民族民间文化保护的立法问题 强调“保护”,而且要制定专门的法律来保护,说明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面临…  相似文献   

3.
民族法制建设任重道远国家民委政法司司长杨侯第我们党的民族政策是好政策,我国处理民族问题的制度是好制度。当代各国处理民族问题的效果比较说明了这一点,我国四十多年的实践证明了这一点。保持和保障这一政策、这一制度的连续性、稳定性,最基本而有效的方法是将这套...  相似文献   

4.
民族文物工作的回顾我们国家是由五十多个民族共同缔造的文明古国。反映各民族在不同历史阶段创造的灿烂文化和为国家兴盛作出贡献的代表性实物,是祖国文化宝库的重要财富。三十年代初,我国有识之士就注意到民族文物。在蔡元培先生的倡议和领导下,中央研究院设立了民族文物陈列室,林惠祥、杨成志、潘光旦、吴文藻、吴泽霖和白族的李家瑞等学者,为开拓民族文物工作付出很大力量。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规模不大,工作艰难,收集的东西不多,是很自然的。建国以后,中央就要民委请研究少数民族的学者,参加中央派往各民族地区的慰问团、访问团,同做实际工作的同志一起进行调查研究,收集了很多文字资料和实物资料。  相似文献   

5.
确保文物安全是民族博物馆的神圣职责.民族博物馆必须完善文物安全保卫机构及职责,在重要部位设置安防报警装置,照明用电必须符合安防规范.民族博物馆必须把文物保护与保真结合起来,慎防人为因素对馆藏文物的毁损.要依据国际法保护民族文物及文化遗产,捍卫民族文物应有的追索权.  相似文献   

6.
SOS:民族文物呼救失之无法疏于管理亡羊补牢社会课题特约记者马旭铭本刊记者岫森史载,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有向中央王朝进贡传统。例如,早在虞舜时代,东北肃慎人就将自己生产工具矢石献给中原部落联盟首领。到了西周武王甚至三国两晋时,还这么做,并且多了弓甲、兽皮...  相似文献   

7.
边远地区少数民族文物古籍,是指与居住在我国偏僻、边远,乃至与国境线连接的少数民族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生产生活有直接关系的崖壁画、古建筑、古墓、古碑、宗教经典书籍、占卜书、药书等一类的东西。由于历史和自然诸方面的因素,上述地区的文物古籍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主要表现在: 一、浓厚的宗教色彩在科学技术极为贫乏的社会条件下,人类祈盼借助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战胜自然,战胜自然给人类带来的各种灾难。在这种心理支配下,人们不惜在精神和物质上花费巨大的代价,对宗教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8.
西部开发与民族文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半个世纪以来, 我国文物考古事业 取得了举世瞩目 成就,但是在近代民 族文物工作上却显 得薄弱,令人担忧 西部大开发为民族 文物工作提供了难 得的机遇,也遇到了 前所未有的挑战。认 真做好当地的民族 文物工作,乃是摆在 文博战线上的重要 课题。 民族文物是自民族产生以来所创造的、 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学术价值和艺术价值 的文化遗物。从时代上划分可包括两部分: 一是清代以前的民族文物,可称为古代民 族文物,是考古文物部门的研究对象,制度 比较健全,文物得到了应有的保护,科研成 果丰硕;二是清代以来的近代民族文物,这 项…  相似文献   

9.
北海道是阿伊努民族的居住地之一。本文介绍了北海道阿伊努民族的文化遗存———民居、用具、服饰等民族文物及其文化内涵,反映了该民族的悠久历史、多神信仰、民俗文化,揭示出古代北方渔猎民族的亲缘关系,北海道周边区域文化对阿伊努文化的影响,阿伊努人与通古斯人共同的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10.
民族地区文物工作者的忧虑编辑同志:民族地区各个少数民族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保存有众多的各类文物,这些民族文物为振兴民族地区的旅游事业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民族地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遇到了许多新的难题难以解决,文物工作者们面对当前的文物保护...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北京和各省(区)以至州县,以少数民族文物为主的民族学展览,继续开放.将各民族千姿百态的生活习俗,以实物并配于生动的图画、照片、图表、模型,以至运用电影、电视和幻灯等,加以扼要的文字和解说,集中地奉献给观众,向人们普及我国丰富的民族学科学知识,进行民族团结和爱国主义教育.它的作用和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这种单一的民族专题性的展览,最先由《赫哲族的渔猎生活》开始.一九八三年夏,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黑龙江省民族事务委员会和北京自然博物馆的有关人员,在当地赫哲族群众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通力合作,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在次年春节,在北京  相似文献   

12.
吴俊 《民族学刊》2021,12(11):44-49, 125
四川民族地区的长征文物遗存保护利用工作存在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脱节、与文化空间环境相对脱节、与当地社区群众相对脱节、与现实需要相对脱节等现实问题。要走出上述困境,不能继续走以往主要依靠文物部门从文物工作角度开展相关工作的老路,必须集全社会各方之力,整合各种资源,统筹推进各项工作。本文立足有利于切实做好四川民族地区长征文物遗存保护利用工作、进一步发挥好资源综合效益的现实需要和实践可操作性,对相关路径和机制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馆藏郝建秀作品作为着眼点,通过对其保护和价值的研究,引申到红色文化资源的应用及红色文化的前景与展望。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依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了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必要性,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措施,旨在为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预防性保护的理念依据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探究了预防性保护工作在文物收藏和保护中的必要性,并针对影响因素提出了保护措施,旨在为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预防性保护是文物收藏与保护工作中的关键环节,是推动文物收藏与保护事业发展的有力支撑。文物是人类传统文化得以持续传承的重要载体,国家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工作人员在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中负有重大责任。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广大民众对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愈加重视,文物预防性保护受到更多关注。本文以文物收藏和保护工作中的预防性保护实际为出发点,总结当前预防性举措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明确做好预防性保护的相关原则,并提出一些加强和完善预防性文物保护工作的有效建议,希望为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个人的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民族论坛》2003,(12):5-6
我国的民族政策,是党和政府依据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我国多民族的基本国情和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客观实际制定的,是我国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做好民族工作的重要依据和根本保证。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具体体现,对促进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就民族工作来说,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就是要全面贯彻落实好各项民族政策。只有全面贯彻落实民族政策,才能不断推动…  相似文献   

18.
杨仁兴──民族文物“保护神”们发延北京民族文化宫展览馆文物部是专门收藏、保护和研究利用我国少数民族文物以及民族传统文化资料的部门,也是我国目前收藏民族文物数量最多、品类最齐全,开展民族文物保护研究业务最广泛、最深入的文博单位。30多年来,文物部已抢救...  相似文献   

19.
骆娴 《中国民族博览》2016,(18):219-220
民族文物直接映射出一类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透过不同层面印证着民族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包括不同类型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等,如今已经被作为研究民族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关于民族文物,其涉及门类众多、内涵丰富,且保留较高的文化品位特性,尽管说当前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不过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民族文物内涵、民族文物调查和征集的原则,以及日后具体的征集保护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民族文物直接映射出一类民族物质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具有显著的民族特色,透过不同层面印证着民族近现代社会发展进程,包括不同类型社会生产和生活模式等,如今已经被作为研究民族历史,尤其是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关于民族文物,其涉及门类众多、内涵丰富,且保留较高的文化品位特性,尽管说当前民族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一些成绩,不过依然任重而道远。在此类背景下,笔者决定针对民族文物内涵、民族文物调查和征集的原则,以及日后具体的征集保护措施,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