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浅谈我国各少数民族传统服饰的风格和特点——由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服饰展览所想到的苏儒光民族服饰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它是各民族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侧面的反映,具有各自的民族特点和艺术特色,体现了各民族文化艺术的精湛造诣和独特风格,由于...  相似文献   

2.
一、民族特点民族特点包含着历史的、社会和文化的内容,是一个系统概念.是一个民族的民族特征和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方面与其他民族的不同点.民族特点具有发展的内含.它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生活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民族特点通常还包括民族地区的特点.民族地区的自然环境,民族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内容,是形成民族特点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2005年12月25日下午,中国民族博物馆在北京隆重举行特聘专家聘任仪式。中国民族博物馆顾问、特聘专家及客座研究员30人参加聘任仪式。中国民族博物馆馆长张永发致辞。国家民委副主任周明南讲话。有关领导和中国民族博物馆顾问为特聘专家、客座研究员颁发了聘书。中国民族博物馆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筹建以来,在场馆建设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坚持开展  相似文献   

4.
"博物馆"是普天之下一个博大的概念,博物馆定义是对博物馆性质、职能、目的和任务的科学表述.民族博物馆是收藏、保护、研究、陈列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物品的博物馆,"中国民族博物馆"是国家的民族博物馆,高等学校民族博物馆在中国的民族博物馆中独树一帜,民族地方博物馆在我国博物馆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5.
2005年12月25日,中国民族博物馆在北京隆重举行特聘专家聘任仪式。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王建民等专家接受了特聘专家、客座研究员聘书,成为该馆“智囊团”。此次受聘的专家,都有着丰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学术见识,在民族、文化、博物馆等各个领域做出过卓越贡献。这些专家受聘后,将为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具体工作和长远规划出谋划策,在包括民族文物的抢救和保护、民族文化宣传等重大学术、技术问题上帮助把关,并指导馆内业务人员提高素质。国家民委副主任周明甫在会上指出,中国民族博物馆聘任馆外专家的做法是明智之举、战略之策,有利于为事业注入生机和活力,更有利于提升中国民族博物馆的形象和地位。  相似文献   

6.
如果地震不期而至,博物馆将如何应对保护文物藏品安全?本文通过玉溪市博物馆在展品陈列中对传统防震保护方式的实际运用,阐述了防震保护对博物馆文物安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的理念,主要社会功能是保护社区的文化及文化的多样性。六枝梭嘎、贵阳花溪镇山、黔东南的堂安、隆里,现在还比较完好地保存着民族原生态文化。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些比较完整的民族原生态文化而建立了生态博物馆。但当前,生态博物馆社区的民族原生态文化消失的步伐也正在加快,文化变迁和异化表现特别强烈和明显。致使民族原生态文化的保护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严峻的考验。对此,笔者提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和“有效保护,合理利用,加强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8.
生态博物馆是一种对有形遗产和无形遗产进行整体保护的新型理念,通过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来传承民族文化旅游资源,这在民族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中起到了重大作用.本文以宁安富察氏满族为例,通过实地考察其满族文化资源的赋存和保护现状,分析其建设满族文化生态博物馆的可行性,并且提出以生态博物馆的建设来传承与保护满族文化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9.
一、民族特点和变化 在讨论民族文化交融的过程和条件时,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民族特点?我们认为民族特点主要表现在文化特点上,不同的民族是由不同的文化特点相区别的。但是文化特点是不断变化的,它随着历史的进步而变化,随着迁移和与不同民族的接触交往而变化。因此,不同民族文化特点的相互影响和交融,往往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和一般的历史进程,而且是变化多端、丰富多彩的。从黔东南的民族文化变化来说,各民族的文化特点是什么?交融的条件是什么?各族在交融过程中如何变化?这需要从历史到现状进行考察。  相似文献   

10.
近十年来,在文化遗产保护、民族旅游的双重影响下,中国民族地区逐渐兴起由家庭组建的民族博物馆。与传统民族博物馆的叙事不同,民族博物馆的“家庭模式”逐渐萌发出多元主体的“个人叙事”。这些“个人叙事”既超出传统的“国家叙事”和“族群叙事”,又与“国家叙事”和“族群叙事”交织、共融。一方面,博物馆创办者或展品制作者,以展示个人经历和艺术化生活的方式呈现“个性”和“灵感”,进而塑造了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和个人的独特价值,创设了人际的深度对话;另一方面,多元主体通过呈现围绕文化遗产展开的交互“体验”,梳理博物馆创办者及其亲属、社区成员、游客、族群、国家等“参与者”的关系和责任,构造了文化遗产的情感价值和“参与者”的公共价值。中国民族博物馆“家庭模式”的个人叙事,实质上是当代社会多元主体共同塑造的“神话”:赋予个人生活以意义感和目标感,并在“延续”和“共享”文化的神圣意义下创造情感连接、社会联结乃至人类与自然的融合。  相似文献   

11.
贵州省博物馆是向外推介贵州民族文化的重要平台,馆内珍藏着许多具有贵州民族特色的文化展品,是贵州少数民族文化的缩影。本文采取实地调查法,对馆内展品的外宣文本翻译进行取样研究,筛选具有代表性的翻译案例,从文化外译视角对翻译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贵州省博物馆文化外宣文本的翻译问题及译介难点并提出修改意见,以期规范贵州省博物馆外宣文本的翻译,推动贵州文化走出去。  相似文献   

12.
从民族生态博物馆看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规划和实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了显著的作用。生态博物馆的概念源于传统的博物馆,又有创新的理念,基本的内涵在于民族文化的原状保护,各级政府部门的主导,专业人员的积极参与和指导,更重要的是村民的主人意识和由此产生的自觉行动。广西民族生态博物馆的专业性、与民族博物馆的结合、拓展到非物质文化保护的理念以及构建和谐新农村的具体举措将会对广西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满族散文的民族特点张佳生满族诗歌有民族特点,满族词作有民族特点,满族小说和满族散文也有民族特点。在这几种文体中,散文的特点最不容易总结,不过它的特点并不是不明确,只不过需要更为仔细地分析罢了。这里所说的散文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不仅仅指游记一类的作品,...  相似文献   

14.
建辉 《中国民族》2007,(6):31-31
5月13日,中国民族博物馆东南亚民族文化研究中心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正式挂牌成立。同日,由中国民族博物馆和红河州博物馆共同举办的为期2天的哈尼族服饰文化研讨会也在红河州博物馆隆重开幕。在热烈的掌声中,全国政协民族和宗教委员会副主任李晋有,全国政协常委、红河州政协副主席陈军共同为研究中心揭牌。这标志着中国民族博物馆与红河州博物馆的合作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5.
民族是一种社会现象,不同民族是受一定的地域、环境、经济所决定的。在长期的生活和交往中逐渐形成一定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文化民俗的传统习惯,以及观察问题的思维方式和特殊心态。作为一个独立的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和优点,当然也会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和弱点。民族的特点和优点是这个民族所以能长期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的精神支柱,而缺点对这个民族的发展成为一种阻碍的力量。然而民族特点有相对的稳定性,这是经过漫长岁月的  相似文献   

16.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斯大林把构成民族的特征概括为四点,即共同的语言、共同的地域、共同的经济、共同的文化和心理素质。就是说在一个民族形成时,必须具备这些特征,但这些特征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发展而逐渐发生变化的。社会主义阶段民族特点和民族差别也在发生变化,我们必须重视这种特点  相似文献   

17.
<正> 县志民族篇应突出民族特点,注重地域性和建国后的记述,史料必须核实无误。本文试图对上述问题进行粗浅分析。一、要注重反映民族特点《新编地方志工作暂行规定》第五条指出:“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民族聚居和杂居地区,新方志应充分反映多民族的特点。”这个规定,是编写民族篇的基本要求。民族特点是民族差别的集中反映,是民族的本质表现。“重要的如分布特点、产业特点,职业特点,心理特点、文化特点,风俗习惯特地,以及团结互助,善取人长,勤劳勇敢的素质,富有革  相似文献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民族类博物馆与民族地区博物馆事业得到显著发展。在继承和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保护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多样性,保持民族旺盛的创造力和生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推动民族博物馆事业的快速发展,在国家有关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与相关民族博物馆、民族地区博物馆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学会民族博物馆专业委员会”。为庆祝民族博物馆界这一盛事,民族文化宫博物馆特邀请贵州省博物馆、中国民族画院、中国民族图书馆等机构,共同举办了《中华瑰宝——中国民族与民族…  相似文献   

19.
贺霆 《民族论坛》2012,(4):106-109
于2009年建成并已部分开放的云南省中医药暨少数民族医药博物馆,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庇护所。而其中正在建设的中医西传分馆,更是中医药类及人类学、民族学类博物馆中的一朵奇葩。除了对针灸西传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研究,这座有些另类的博物馆还促使我们对我国民族博物馆的视野乃至整个民族学、人类学的视野进行思考。本文从该馆的由来、功能,以及它带来的启示,讨论"民族"、"少数民族"的本意、特别是对中国人类学界的含义,以及新时期探索海外社会乃至西方社会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6月10日,我国的文化遗产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节日——首个“文化遗产日”,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不能错过庆祝的好机会。当天,由中国民族博物馆主办的首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在京举行。首届“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的主题为“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共同的责任”,旨在深入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和《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精神,充分发挥民族博物馆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在全社会形成保护民族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让公众进一步走近民族文化,爱我多彩中华。民族文化节共历时4天,在这期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