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学刊》2016,7(6):封3
2015年12月31日全国可移动文物第一次普查结束,四川省文物局汇总全省百万余件套普查结果,计划出刊宣传,并从本馆上报的五千余件套文物里选中了具有甘孜藏族服饰文化和凉山彝族文化代表性的两件文物。 一、清藏族铜錾纹镀金镶珊瑚女配饰 二、清彝族青布饰金泡衣领  相似文献   

2.
<正>出土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的朱墨彩绘双体陶罐因其悠久的历史、精美的制作工艺、独特的造型艺术,以及其作为西藏地方文化的早期代表而成为西藏博物馆馆标和镇馆之宝。朱墨彩绘双体陶罐为夹细砂黄陶,口径11.3厘米,底径8.4厘米,高19厘米,侈口呈喇叭状。其腹部为袋形双体,好像两只小兽相向而立。颈部和肩部的一对带孔器钮巧妙形象地表现了动物的耳朵和尾巴。双体的纹饰各不相同,一体以双勾三角折线纹为主,线外饰彩;另一体以双勾菱形纹为主,纹内外施彩;双肩各以剔刺装饰的双带纹作装饰。  相似文献   

3.
<正>很多人看到清代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这件器物时,都一时难以准确地说出它的名称。它并非如今常见的壶的造型,而是仿造自古代青铜酒水器“盉”,敞口带盖,腹部圆鼓,曲柄直流,下承四柱足,因此被称为“盉壶”。又因其通体饰以藏传佛教莲托八吉祥为主的青花纹饰,被命名为“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同样式的瓷器存世有多件,散见各地,但藏于西藏博物馆的此件莲托八吉祥纹青花盉壶,因其是乾隆帝赐予七世达赖喇嘛格桑嘉措的礼物,更显得尤为珍贵,属于该馆“十大镇馆之宝”之一。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的基本问题有两个,一是民族独立,二是近代化。本文从“近代化”的角度出发,以民国时期云南政坛上出现的彝族官僚群体为切入点,集中考察了清初“改土归流”以来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止,滇川黔边(主要指今云南省昭通地区及贵州省毕节地区)彝族社会的发展历程。认为,“改土归流”和咸同年间各族人民大起义是滇川黔边彝族历史发展的两大转折点,彝族人民通过自身的调整、努力和发展,为民国年间彝族官僚群体的崛起准备了政治、经济和人才条件。彝族官僚群体崛起后,又从政治、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促进了本地区彝族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彝族社会的近代化。以此为基础,本文就中国近代民族史的研究理论提出了“边疆民族型”近代化模式的概念。其内涵主要表现为“近代化”潮流影响下中国边疆地区各民族人民朝向资本主义工业化、民主化方向的种种努力,及与此相关的观念转换、习俗变迁、文化进步、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相似文献   

5.
从中国彝族的认同谈族体理论--与郝瑞(Stevan Harrell)教授商榷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近来美国学者郝瑞以四川攀枝花几个彝族支系为例,对中国彝族的认同提出质疑,认为这不符合“族群”的概念,因此彝族的“聚拢”带有任意性。他还从“民族”与“族群”两个概念出发,认为中国并无“族群”概念。本文认为,彝族虽然支系众多,但历来即有认同,新中国的民族识别只是加强了彝族整体的认同性;“民族”与“族群”的概念确有差别,我国以往在翻译和使用上曾将其混用,造成误解,这一问题现已不存在;必须充分利用中国的民族志资料构建族体理论。  相似文献   

6.
少数民族的纹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文章以畲族传统"石莲花"纹为例,对其来源、构成法则以及独特的装饰寓意、流变及特征进行研究,以纹饰结合该民族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赋予纹饰双重内涵。  相似文献   

7.
烛台分上下两层,上层托盘小而浅,下承以细长的支柱,下层托盘为敞口,折底,盘下承喇叭形外撇高足。小托盘外壁绘如意云头纹一周,大托盘外壁饰双勾花枝纹,间以菱形纹饰。支柱及足壁上中央纹饰为圆形开光内写阿拉伯文,开光之外围以双勾花纹及菱形纹,再外之上下边缘分别饰以连珠纹及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古代铜镜经过十几个朝代的更迭,历经四千多年的兴衰发展,以其庞大的存世数量和多姿多彩的时代风格而独树一帜,铜镜中的纹饰更是以绚丽纷繁、新颖奇丽著称,尤其是在铜镜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动物纹,更向人们展现了一个精彩斑斓的动物世界.本文通过对各式动物纹的搜集与整理,详细阐述了60余种出现在铜镜中的动物纹饰,并将其划分为三个种类来加以具体表述.  相似文献   

9.
以滇池盆地为中心的古滇国地理环境中产生的石寨山型铜鼓及其纹饰为图像文本,将石寨山型铜鼓纹饰纳入中国早期青铜文化发展演变序列中进行解读。石寨山型铜鼓的定名源于1980年在南宁召开的"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会上确立了铜鼓的"八分法"。石寨山型铜鼓在八大类型中独树一帜,纹饰特点鲜明,主要有翔鹭纹、羽人纹、牛纹、鹿纹、同心圆纹、锯齿纹等。在对纹饰元素的整合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地理环境、历史背景,在中华多元一体的历史维度下,探讨石寨山型铜鼓纹饰形成的动力及其在由祀入礼、神权构建中的功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彝族历法是彝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衡量彝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古代则是主要的标志。本文提出异于前人的新解有两点:(1)中国的历数之祖颛顼,既是彝族的母族昆夷祖先,又是彝族的历数之祖。属于炎帝族系的颛顼后裔祝融,是彝族的时间之神。(2)彝族历法是彝族根据一定的法则,用日、月、年组合起来计算时间的方法。但彝族对日、月、年这三个计时单位的概念却是逐步得出的。古彝人对“年”的认识比对“日”、“月”的认识要晚得多。他们在经历了由原始的不准确的物候历到观象授时的星象历的发展阶段以后的很长历史时期内,才产生了几近“颛顼历”的以太阴纪月、太阳纪年的阴阳合历,它是由科学的推步方法得出的制定历,从而成为彝族的传统历法。  相似文献   

11.
韩国李吉熙  阿衣  吉木哈学 《民族学刊》2019,10(3):81-87, 129-130
通过对中国彝族“尼木”仪式和韩国韩民族“洁净祭”仪式的含义、程序与功能进行对比后,发现二者形式差异和性质相同。仪式差异点:彝族“尼木”仪式是两个父母去世后才进行,而韩民族是死者出殡前晚上进行;彝族用竹子制作灵牌代表亡灵,韩民族是用死者衣物代表亡灵;彝族是通过毕摩念经和象征行为模拟来完成,韩民族是巫堂以多种专门的乐器伴奏下用歌曲或说话来完成。仪式共同点:主要以五个程序构成;宗旨是将亡灵送往极乐世界;目的是通过象征仪式和娱乐活动把悲伤绝望转化为希望和喜乐,追求人类延续和幸福。彝族的“尼木”仪式和韩民族“洁净祭”在宗教意义上都是以象征的形式把亡灵送往极乐世界而变成祖灵,重构了对立统一的人界和神界,以便达到重构人们和谐生活秩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佛教纹饰源于印度,是佛教思想的物化表现。摩竭纹这一佛教纹饰在公元4世纪末随佛教的持续东进而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文化相融合,在唐宋两代发生了巨大变化。摩竭纹唐宋时期的演变历程体现了同一时期佛教纹饰在中国发展的一般进程,不管是其动物纹饰,还是植物纹饰,亦或花卉等其他纹饰,进入唐代以后均与本土文化相融合,开始是部分中国化,初盛唐是融合的初始期,中晚唐达到了融合的高潮阶段,随后在宋代实现本土创新,完全中国化,而被完全中国化后失去异域文化的养分,也便走向了衰落。这一进程体现了时代审美观念的变化,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广阔的容纳胸襟与强大的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3.
八角星纹是新石器时代出现的一种纹饰,通常作为刻划纹出现于陶器或玉器上,也曾作为织绣纹样。经过时代更迭,如今更普见于少数民族的织锦中。借助广西少数民族织锦,追溯八角星纹的历史,对其信息内涵进行梳理考证,并分析其对八角星纹借用的文化基础及其本土化的原因和方式,以期有助于理解传统文化要素在新的文化境遇中的复兴。  相似文献   

14.
彝族社会中"尔普"形式的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巫达 《民族研究》2004,(1):60-66
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尔普”(份子钱 )是一种礼物交换形式。对“尔普”的研究和分析 ,可有助于人们理解凉山彝族社会。“尔普”本来是维系彝族传统社会宗族内部亲属组织的纽带 ,由于文化变迁的原因 ,后来发展出了跨宗族的“尔普”新形式 ,又由于族群互动的原因 ,还产生了跨越族群的“尔普”形式。“尔普”形式的变迁是族群互动下的一种文化变迁形式 ,其动力来源于彝、汉两族的互动关系。彝族社会中“尔普”的变迁形式是人类学关于族群互动下的文化变迁理论的鲜活事例。  相似文献   

15.
赫哲族纹饰文化初探姜洪波纹饰文化属精神范畴,并作为精神生活的一个组成部份,曾广泛存在于赫哲人的日常活动中。本文拟就赫哲族纹饰文化的种类形式、及成因特点作一粗浅分析,不当之处,敬请诸多同行不吝赐教。纹饰文化的种类考察赫哲族的生产、生活用品,不难看到,纹...  相似文献   

16.
“毕摩“一词系彝语的汉语音译。在彝族古代社会,人神合一是维系社会的纽带,体现着部落首领至高无上的权力,也反映出等级宗法制度的基本建立。社会结构呈六个等级:第一 为“兹“,是整个民族的君王,兹如同天神策耿纪一样,在俗世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第二 为“莫“,即臣,掌管军事,御外侮镇内政。第三为“毕”,即“毕摩”,参议、史、巫三 职集于一体,通天人,司文主薄,行祭礼撰史。第四 为“格”,工、匠,冶炼、手工业是其司职范围。第五为“各”,司交换,辖流通,驭商贾 。第六为“德“,农牧民,以耕种牧畜为主。 张兴的名字…  相似文献   

17.
一、蒙古先民之服饰及其与周边民族服饰之关系形成蒙古民族的核心部落是蒙古人——室韦人——达怛人(鞑靼人)。《旧唐书》称其为“蒙兀室韦”。在突厥、回鹘统治时期(公元7-9世纪),蒙兀室韦还在额尔古纳河(望建河)流域。这时期的蒙古部落主要活动在今大兴安岭地区的深山密林中,主要从事渔猎业和牲畜饲养业等,经济活动具有游动性和不稳定性,同时受其自然条件的限制,居住方式为“巢居”、“穴居”等。其服饰也同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及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紧密相关:以皮服为主。“夏则城居,冬逐水草,多略貂皮……男女悉衣白鹿皮襦祷”,“食肉衣皮……皆捕貂为业,冠以狐貂,衣以鱼皮”。  相似文献   

18.
宋阿依姆 《民族学刊》2019,10(5):64-72, 118-120
彝族主要聚居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和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彝族民歌作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一种形式,它的特征是较为复杂的,同时也是鲜明立体的。基于当前彝族文化呈边缘化、断代式发展的现状,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正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发展彝族民歌也应从物质、人本、媒介等多个方面予以考察研究。通过比较可见,云南楚雄彝族民歌的推广发展先行,为四川凉山彝族民歌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经验。四川省文化界对少数民族文艺的发展观念十分高远,因此,凉山彝族民歌的可持续发展前景可期,大致可分为“点”“线”“面”三个层面的战略规划:推出“明星式”彝人歌手获取“流量”,重视新时代的彝歌基层教学、搜集整理、翻译和学术研究,以及利用现代传播形态体现彝族民歌的美学价值和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9.
文物的珍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什么是文物 世界上文物的概念与界定,一直反映着人类对文物的价值及其保护意义认识的提高,从其作为“文化遗产(CULTURAL HERITAGE)和“文化财产”(CULTURAL PROPERTY)的“物质遗存”到具有广泛涵盖力的“有形文物”和“无形文物”术语的设定即是。有形文物一般指建筑、雕刻、绘画、工艺品、墓葬、遗址、字迹、典籍、人工器物与天然物等。无形文物是指表演、音乐、技术与工艺等。 和人类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有形的与无形的文物分类交叉在一起的还有“民俗文物”。日本的文物保护法中明文列出“文物…  相似文献   

20.
6月14日,是我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政府部门公布了一批河南省内当天免费开放的景点。其中有新密皇帝宫。但当天,它却未能对游客免费开放,新密黄帝宫称他们是“以风暴为主而不是文物为主”,拒绝免费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