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成人礼曾经存在于世界上的大多数民族,冠、笄礼是古代汉族的成人礼.现今,一些民族仍保存成人礼的文化,或成人礼文化的遗迹.成人礼对民族成员的人生和社会生活往往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举行成人礼之后,人们开始对仪式人呼之以表示尊敬的称谓;仪式人正式获得成人的社会地位,并开始享有成人的权利和履行成人的义务;仪式人更换服饰,并作为踏入成人行列的标志;族群对仪式人的性行为和婚姻的许可;是否举行成人礼决定了一个人死后丧葬仪式的繁简程度;成人礼仪式过程象征着一个人生命的重生等等.  相似文献   

2.
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阶段,不同阶段的人具有不同的社会身份。完满的人生命历程为婴幼、儿童、青少年、成年、老年等阶段。每一个民族在生命的不同阶段都有相应的过渡仪式,如出生礼、成人礼、婚礼和葬礼等。这些过渡仪式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生命历程,也是民族文化中最具体的外在形式,是民族  相似文献   

3.
伊斯兰教和回族的丧葬习俗谷文双,谷光琳丧葬习俗是人生礼仪习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诞生礼是接纳一个人进入社会的话,那么葬礼则标志着一个人最终脱离社会,是其人生旅途的终结。正是由于丧葬习俗在人生旅途的终结阶段而发生,因此,它不仅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社会...  相似文献   

4.
古代东北各民族“诞生礼”俗探论张国庆生儿育女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家族由此得以繁衍兴旺,民族由此得以发展昌盛,古来如此,一个人自娘胎中“呱呱”坠地,便表明了他人生之船已扬帆启航,因而标志着人生第一阶段开始的“诞生礼”即显得十分重要。当然,由...  相似文献   

5.
维吾尔族在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方面创造了形形色色的规约和仪式,并以异质同构的属性联系起二者,使物质民俗与非物质民俗获得有机的融合,保证了文化生态链的完整与统一.在维吾尔族人生礼俗与节日习俗中,无论是诞生礼与诺鲁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属性,成人礼与巴拉提节中同构的生态主题,还是婚嫁礼俗与肉孜节中同构的生态形式,丧葬礼俗与古尔邦节中同构的生态意蕴,其文化生态的支点都是快乐的教化和快乐的成长.  相似文献   

6.
抢婚是我国很多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如侗、傣、壮、土、苗、景颇、阿昌、锡伯族等民族的历史文献中均有记载。抢婚虽然“不是人类婚姻发展史上的一个必经阶段,也未在人类历史上普遍流行过。但它毕竟是我国少数民族诸多婚姻习俗中的一种”。它与其他民俗一样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各  相似文献   

7.
田晶 《民族论坛》2006,(6):14-15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民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在中国历史上,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习俗。例如,汉族有服丧的习俗,匈奴有“兄死妻嫂”的习俗等。这些习俗有着深刻的传承性、集体性,对本民族有着极大的约束力和影响力。如对它们采取任何形式的歧视,都会伤害到这些民族的感情,引起不满和纷争,进而影响国家的稳定。因此,中国历代的统治者从维护国家的稳定出发,都建立了一些很有特色也很有效果的因俗而治的制度。如元朝在总结前人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创立了土司制度;明朝则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元朝创立的“土司制度”,在平定、收降少数民…  相似文献   

8.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共有15,489,630人。壮族分在的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区,为天下少有的奇景。壮族历史可追溯至两千多年前的“百越”民族,族称来源于部分壮族的自称,这些自称如“布壮”、“布土”、“布侬”等。壮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分为南北两大方言。1300多年前,壮族曾出现“土俗字”。著名的“花山崖壁画”是壮族古老先民的伟大创造。在广西北流出土的云雷纹大铜鼓,号称“鼓中之王”。壮族有著名的创世长诗《布洛陀》、英雄史诗《莫──大王》等。壮族的传统音乐主要是各种山歌调,共1000种以上。古代壮族先民曾把凿齿当成是成丁礼(成人礼),还曾有文身的习俗。至今壮民崇尚蓝黑色,并将之用于服装的镶边和居室栏杆上,实际上是文身的延续存在。今天的壮族,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得到了提高,教育与文化也适应着时代的发展而进步。  相似文献   

9.
历史比较语言学家洪堡特(vvilhelm Von Humboeldt)曾经说过语言的历史,是整个文化史的一部分,“语言被深深地埋在人类的精神之中,语言在人类进步的每个阶段都伴随着它。文化的每个状态在语言当中也很显露。”一个民族的形成,必有其成熟的语言相伴随。如果一个民族自始至今一直保存和使用着自己的民族语言,我们就可以断言,这个民族的过去  相似文献   

10.
在当今现实生活中,开会有会标,过节有节标,凡属集体活动的场合,都喜欢弄个标志。标志的使用始于何时,暂无从考究,但翻开历史的册页,中华民族各民族的历史轨迹上,都折射着不同标志的光斑。标志的使用和更替,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社会的发展。就说居住在川、滇交界的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的成丁礼裙(裤)、访婚报讯石和情带,也可算是他们婚恋习俗中的一种“情标”吧! 摩梭人的传统习俗,儿童满13周岁之日,家庭要为他举行“成丁”仪式。受礼者脱下从小穿的长衫,男的换上短衣长裤,女的换上百褶裙,当地人遂称穿裙裤为“成丁”礼。从此,他(她)就要从事一些主要的生产劳动,并进入成年人的社交活动,也开  相似文献   

11.
满族婚姻习俗源流述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满族是居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她的主体本源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的肃慎,战国、秦、汉的挹娄,魏、晋的勿吉,隋、唐的靺鞨,辽、金、元、明的女真,清太宗皇太极时始改称满洲。人类对自身化发展的最基本的形式便是婚姻。婚姻是构成家庭、形成社会的基础。不同民族的婚姻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贯制习俗,这些不同的习俗,既是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各民族不同的民族特性的体现。因此,对一个民族婚俗的研究,是认识它的社会形态、民族特点、民族融合过程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试对满族婚姻习俗源流进行粗略地探讨。  相似文献   

12.
地球上有200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多则达到千万少则只有个十位数,然而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来记录其历史文化,所以服饰便成为了这些记录的主要载体,承载着这些历史变迁飘荡在历史的浩荡长河中,所以无论是在蛮荒的远古,还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每个民族都会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精神、习俗、宗教等写在自己的服饰中。就我国这个民族大国而言,绝大部分的民族都聚居在边远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的经济状态中,很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所以其服饰文化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以种类繁多的款式、特殊的面料质感、丰富夺目的色彩、精巧完美的制作工艺和深厚沉淀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世界服饰艺术文化中的颗颗明星。就赫哲族而言,其鱼皮服饰文化在其历史长河发展中也是影响深重的,赫哲族鱼皮制作工艺(街津口)[1]也成为非物质文化及申遗项目。  相似文献   

13.
在今天四川西部的甘孜藏族自治州内,聚居着五十多万藏族人民,几千年历史的发展,民族的融合,使他们逐渐形成为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在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共同体.和其他民族一样,甘孜州内的藏族也有着独特的风俗习惯。就丧葬来说,有天葬、火葬、土葬、水葬、塔葬等形式。随着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的变化,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影响,其丧葬形式也在起着变化。本文依照墓葬形制、土葬习俗和系展问题的顺序,试图对甘孜州藏族的土葬习俗作一试探,这对于了解该地区藏民族的风俗习惯,研究甘孜州藏…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有2000多个民族,这些民族的人口多则达到千万少则只有个十位数,然而并不是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字来记录其历史文化,所以服饰便成为了这些记录的主要载体,承载着这些历史变迁飘荡在历史的浩荡长河中,所以无论是在蛮荒的远古,还是在日新月异的现代,每个民族都会把自己的历史、文化、精神、习俗、宗教等写在自己的服饰中.就我国这个民族大国而言,绝大部分的民族都聚居在边远地区,长期处于自然的经济状态中,很少受到外来文化影响,所以其服饰文化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来,少数民族服饰文化以种类繁多的款式、特殊的面料质感、丰富夺目的色彩、精巧完美的制作工艺和深厚沉淀的文化内涵从而成为世界服饰艺术文化中的颗颗明星.就赫哲族而言,其鱼皮服饰文化在其历史长河发展中也是影响深重的,赫哲族鱼皮制作工艺(街津口)[1]也成为非物质文化及申遗项目.  相似文献   

15.
丧葬,一般来讲,就是办理丧事,埋葬死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社会历史的发展和居住的地理环境以及宗教信仰的不同,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办理丧事和埋葬死者的独特习俗。而禁忌,简而言之,就是犯忌讳的言语和行动。由于各民族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其禁忌也就各不相同。有些民族的禁忌与本民族的丧葬形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试就藏族的几种丧葬形式简介如下,并谈谈它们与禁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上,分布着许多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处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各种民族。人们分属于不同的民族,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它似乎构成了人们之间的一种“自然界限”或“自然纽带”。而世界众多的民族,有如一片片繁密茂盛的森林。正如森林中既屹立着参天古树,亦有新枝嫩芽在秀发一样,在世界民族之林中,也并存着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  相似文献   

17.
土族语和蒙古语白色词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土族语和蒙古语白色词的文化内涵●贾儒民族习俗的形成,是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又必须是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特定的社会环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民族习俗的形成、完善和发展,就是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它在历史的积淀、传承和演变过程中,形成...  相似文献   

18.
人生礼仪是指人在一生中几个重要环节上所经过的具有一定仪式的行为过程,它伴随着一些特定的仪式活动,诞生礼是人生礼仪的开端。本文选取诞生礼中的满月礼作为研究对象,主要通过文献搜集和实际参与访问等几种方法,对于满族传统和现代满月礼习俗进行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人自诞生于世便要经历生、老、病、死等不同的人生体验,在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人们往往会对生命的产生、延续、终结持有敬畏之心,这些重要的人生节点好比竹子的竹节,每到一个节点就标志着一个人走到了某一个重要的人生阶段。人们对于这些重要节点的重视也慢慢演化成为一种特定的仪式,因此便构成了人生诸多礼俗中最重要的四大项:诞生礼、成年礼、婚礼以及葬礼。云南西双版纳傣族依水而居,悠久的民族历史文化与多彩的民族民间艺术形成了其独特的民族风俗,使其人生仪礼既展现着傣族民族艺术的美感也展现着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0.
古今中外,存在着成千上万个民族共同体,而每个民族共同体又均有一定的风俗习惯,也即在居住、饮食、衣着、服饰、节庆、娱乐、婚姻、丧葬、喜恶以及信仰、禁忌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点。这种习俗,几乎中外所有民族研究工作者都把它作为一个民族共同体的重要特征,作为识别、区分不同民族的重要标准。斯大林民族定义中关于“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或称“民族性格”),据我看来,其基本内容和表现也是指的风俗习惯,只是在范围、内含上更广阔、抽象。风俗习惯是看得见的物质存在;同样,抽象的心理素质也是在物质存在基础上的抽象,是习俗等的深化,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和对它族的异我意识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