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普什图人是南亚、中亚交界地区的一个古老民族,至今仍保留着部落社会的特征。普什图人的发展壮大推动了阿富汗民族国家的建立。1893年,英国强迫阿富汗接受划分双方边界的杜兰线,普什图人被一分为二,成为跨界民族。随着印巴分治和巴基斯坦建国,阿富汗与巴基斯坦之间爆发了关于巴属普什图人地位和归属问题的普什图尼斯坦争端。基于普什图民族主义的思想和国内民族、政治现实的需要,阿富汗在普什图尼斯坦问题上立场强硬。巴基斯坦对普什图人地区的政策措施消除了普什图民族主义运动造成的分离威胁。阿、巴双方理性、务实地处理普什图尼斯坦问题,有助于普什图人的自身发展和地区局势的稳定。  相似文献   

2.
哈扎拉人是阿富汗第三大民族,具有蒙古血统,信奉伊斯兰教,属什叶派,由于在民族和宗教两个层面都属于少数族群,在近代以来的阿富汗历史上,哈扎拉人长期受到普什图人的压制,在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后,在新的权力分配格局、选举政治、来自外界支持等因素的作用下,哈扎拉人开始走向民族崛起之路,民族主义思潮也随之生长,这对阿富汗的民族关系和政治平衡造成了巨大影响。在未来,哈扎拉人的命运还面临着很多不确定因素,阿富汗安全局势的变化、民主制度退化的可能性、普什图人对这一现实的适应性以及阿富汗政府同塔利班达成和解的可能性都将给哈扎拉人的命运带来巨大挑战。为了使包括哈扎拉人在内的阿富汗所有族群都能共享和平,国际社会、阿富汗政府、普什图人、哈扎拉人及其他族群都需要付出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3.
在全世界的大约1400万乌兹别克民族人中,重要一部分居住在毗邻苏联的阿富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两个国家。本文将着重介绍已定居阿富汗的乌兹别克族移民的情况。人口概况在阿富汗,乌兹别克人是仅次于普什图族和塔吉克族,占第三位的大民族集团。根据粗略统计,乌兹别克族人口占阿富汗全国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表明,除了苏联的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居住着大部分乌兹别克人  相似文献   

4.
普什图人是巴基斯坦社会中的中介民族,同国内各民族互动紧密,广泛分布在各领域、各行业、各地区,在政治、经济、军事、宗教等领域对巴基斯坦社会有着深刻影响。中介民族铺设了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上相互体谅、相互理解的桥梁,是平衡两方或多方社会力量的中轴,融洽不同民族的黏合剂,值得社会各方面予以关注。  相似文献   

5.
卡拉什(kalash)人是一个孤独的山地民族,其人口约有3千人。他们居住在兴都库什山脉东侧的三个狭窄的山谷中,即隆布尔山谷、布朗博尔山谷和比里尔山谷,那里离巴基斯坦西北边境城市奇特拉尔约有20英里,与阿富汗的努里斯坦为邻。近年来,由于苏联和阿富汗的战争,卡拉什人的家乡变成了具有战略地位的边缘地区,这给他们艰难的生活增加了不幸,也给  相似文献   

6.
吴明策  戴永红 《民族学刊》2022,13(1):101-110, 142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稳定的基石,是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贯穿新疆安全与发展的主线。新疆民族地区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疆民族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质就是增强新疆各族群众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当前美国为首的联军完全撤出阿富汗,阿富汗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阿富汗重建出现了新的局面。虽然阿富汗局势发生重大变化,但是难民问题、毒品问题、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问题依然是阿富汗重建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中国新疆与阿富汗接壤,阿富汗重建对新疆的安全与发展产生诸多影响。成功的阿富汗重建会消解其毒恐外溢的效应和强化新疆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的核心区地位。通过打击“三股势力”和毒品犯罪以维护好新疆社会的稳定为新疆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安全环境。新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疆各民族群众的生活持续向好,就会带动整个新疆民族地区的认同感增强,反过来又消除了“三股势力”和毒品犯罪赖以生存的土壤。安全与发展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新疆的安全与发展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意识的实现路径,又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目标所在。  相似文献   

7.
王欣 《世界民族》2006,2(4):37-43
阿富汗东北部地区是古代东、西方民族的汇聚之地。在前伊斯兰时期,该地区的民族构成在原来东伊朗语民族巴克特里亚人的基础上,先后融入了希腊人、斯基泰人、大月氏人、波斯人、哒人和突厥人等。该地区在历史上先后被称为巴克特里亚和吐火罗斯坦,这种地理称谓的变化折射出当地古代民族的变迁轨迹。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在西亚、东欧的一些地区还有蒙古人。他们多数已不讲蒙古语,也不用“蒙古”这个族称了。阿富汗的哈扎拉人就是其中之一。哈扎拉人主要集中在哈扎拉贾特山区。此外,在坎大哈、赫拉特等省也有散居。据1978年估计,阿富汗有哈扎拉人130余万,约占全国总人数的8.6%,他们还保留着部落残余,约有10多个大部落。在伊朗与阿富汗接壤的地区,还住有13万多哈扎拉人。“哈扎拉”是波斯语的译音,意为“一  相似文献   

9.
2001年以来的阿富汗重建可以分为国际社会主导和阿富汗政府主导两个阶段。在国际社会的协助下,阿富汗政府在政治、安全、经济等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问题依然严峻。民族主义对阿富汗重建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是阿富汗政治合法性的重要来源,也是阿富汗社会动员的主要方式,还直接影响着阿富汗国际形象的重塑。阿富汗重建的进程也是阿富汗民族主义重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新疆概貌     
位置位于中国西北边疆,同苏联、蒙古、阿富汗.印度、巴基斯坦接壤。面积16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3,081,681人。民族维吾尔族(5,949,661人),汉族(5,286,533人),哈萨克族(903,370人),回族(570,788人),蒙古族(117,460人),柯尔克孜族(112,979人),锡伯族  相似文献   

11.
尤太民族是一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汉语中称呼尤太民族的译名也多种多样。不同的汉语译名,是不同时代的反映。在过去一个多世纪里,一直通行"犹太"这个译名;现在,"尤太"这个新的译名脱颖而出。新译名的出现,反映了人们对尤太民族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小统计     
全国民贸机构和网点,已由解放初期的一千零七十个,发展到现在的五万二千个;民贸职工也由一万五千人发展到五十六万人。其中民族干部和职工也由解放初期的三千六百人,增加到现在的九万多人。我国目前民族用品生产基地,已经建立了十二个。即:呼和浩特、兰州、成都、昆明、乌鲁木齐、贵  相似文献   

13.
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民族学视野中的阿富汗国家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泓 《民族研究》2006,1(5):21-30
本文试图从民族学的视角探讨阿富汗重建问题。通过考察阿富汗民族主义与国家利益所依存的历史与社会背景、表现形式和内涵、两者间的悖逆关系与产生动因及其影响,分析了阿富汗重建可遵循的原则和采取的措施,阐释了相关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民族主义是决定民族国家行为的源动力,国家利益是民族主义的动因;在多民族国家中,国家利益的建构作用通过各民族应对共同的非安全因素而组建的联盟或联合得以释放。  相似文献   

14.
民族人口(万人)分布地区民族人口(万人)分布地区3 10安哥拉 na刀aaeHbo(Kyno- HOHbl,KaJIaMHaHO- HH)崩龙族fla二ayHr (63H月yH)帕梅人flaMe帕米尔人flaMHpcKHe Hapo八H邦板牙人flaMnaHraH巴拿马人flaHaM从。邦阿西楠人naHraeH-缅甸94.3;中国美国加拿大东帝沈蒙古人民共和国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塞俄比亚印度99.4;孟加拉 国印度99.矢巴基斯 坦阿富汗巴布亚新几内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埃塞俄比亚98.3; 肯尼亚;苏丹苏联中国·美国苏联印度尼西亚墨西哥墨西哥阿富汗78.6;中国1801901 15菲律宾巴拿马96.8;美国菲律宾 …,.通口曰八口11一ee…  相似文献   

15.
鞑靼人     
讲突厥语的民族。有500多万人。鞑靼这个古代族称,曾用于与现代鞑靼人无关的许多民族。有时用于称呼亚洲大草原和沙漠的所有游牧民族,包括蒙古人和突厥人,也曾用以称呼蒙古帝国(13—14世纪)诸民族与国家。现居住于伏尔加河流域的鞑靼人成份中,就有突厥人、保加尔人成分。在蒙古帝国时期,许多民族融合成鞑粗人,19世纪时,楚瓦什人和莫尔多瓦人也被吸收进去。鞑靼14世纪改信伊斯兰教,民间亦信仰森林神、水神、家神等。  相似文献   

16.
笔者通过考察17世纪中期的美国民族格局,提出了美利坚民族并非是一个斯大林民族定义可以完全界定的民族的初步意见。现在,笔者拟在前文的基础上,提出自己对于目前美利坚民族性质的一些基本认识。不妥之处,祈请指正。  相似文献   

17.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而文明的民族。她曾经在军事上有过辉煌的业绩,而且在经济、文化等其他方面也为人类文明做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她原本是从偏僻、寒冷、人烟稀少的地方崛起的以狩猎、游牧为主要生活的民族。当她们统一内部并逐渐战胜周边民族,以一种强悍而所向无敌的身份出现于世人面前的时候,约在11世纪末12世纪初。她们所一直沿用到现在的文字,雏形也是在那个时期问世的。脱胎于回鹘文而逐渐适应  相似文献   

18.
部落是近代以来阿富汗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形式。1747年阿富汗建国之后,杜兰尼王朝在经济、安全和政治合法性等方面严重依赖部落社会,属于“部落国家”。19世纪后期,拉赫曼国王从英属印度获得补助,借此建设现代常备军和忠君的官僚体系;将宗教集团纳入国家控制,避免其与部落联合;通过宗教赋予统治合法性,从而确立了对部落社会的直接统治,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部落社会的割据和自治状态。这塑造了现代阿富汗国家,但也成为现代阿富汗诸多问题的逻辑原点。拉赫曼对现代国家的形塑有其限度,他并未解决国家集权与部落分权的道路之争,也为彻底瓦解部落社会和宗教力量的自治性,对外部援助的依赖又为后续的外部干涉打开了大门。这些问题在当代阿富汗仍有回响。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即将过去,回顾这100年来的世界民族问题大事件,是十分有意义的。20世纪是一个人类文明大发展的世纪,也是一个多灾多难的世纪。本世纪的民族问题也与这两个特点紧密相联,许多重大民族问题是跨世纪的、甚至是几个世纪前的历史遗留,它们常常与国际关系、国家状态、基本人权、大国争霸与国家主权等等问题错综复杂地纠缠在一起,其影响是国际性的、历史性的。认真地回顾和思考它们,才能使人类在21世纪更加和谐纳粹德国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在欧洲,中世纪以来即有反闪米特人(犹太人)的传统。19世纪中叶,种族主义思想理论…  相似文献   

20.
回族,回回民族的简称,人口为7219352人(1982年),是中国少数民族中散居全国,分布最广的民族.主要聚居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甘肃、青海、新疆以及河北、河南、山东、安徽、云南等省(区)分布也比较多,全国多数县、市都有大小不等的聚居区.回族形成为一个民族有着长期的发展过程.它以13世纪迁入的中亚各族人、阿拉伯人和波斯人为主,包括7世纪以来侨居东南沿海广州、泉州等商埠的阿拉伯和波斯商人及其后裔,他们不少人在中国娶妻生子,繁衍生息,世代定居,成为回回人的一部分.并吸收汉、蒙古、维吾尔等民族成分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