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荀子事迹,大多依据司马迁的<史记>和刘向的<荀书序录>,然刘向关于苟子的叙述与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相比较,有不合和可疑之处,还有一些增补内容.  相似文献   

2.
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了众多历史人物,其中一部分是执法者,诸如相、理官、廷尉、中尉、太守、都尉等。在这些人的传记中,史迁记述了他们执法的事迹,表明了作者的评判,发表了深刻的见解。从这些传记,不难看出司马迁本人的法治思想。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的《文章学》中,“传”是史体之一,或单称“传”,乃是用于记载人物事迹的文字。明&#183;徐师曾的《文体明辨》指出“字书云:‘传者,传(平声)也,记载事迹以传于后世也。’自汉&#183;司马迁作《史记》,创为‘列传’以纪一人之始终,而后世史家卒莫能易。”《四库全书》载有“传记类”:一类以记述翔实的史事为主,崇尚朴实、雅洁。它是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7,(2):1-5
《史记》《汉书》记载汉武帝经营朔方,又有"猎新秦中""北至朔方""并北边以归""巡边至朔方"事迹。这些事迹均表明,无论是朔方军事防务的加强,军运的充实,还是民户的大规模迁入,都是因交通运输效率的保障才能得以实现,秦始皇直道的交通条件,很可能在当时发挥了重要作用。司马迁自己在叙说蒙恬悲剧时也说:"吾适北边,自直道归。"司马迁行历秦直道,应当是随行汉武帝出巡。汉武帝往返北边,很可能经过秦直道部分路段。对于这一交通史迹的相关考察可以推进交通史、军事史、边疆史与民族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论《史记》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司马迁在《史记》中塑造了许许多多的女性形象。她们或出身低微而富于远见,或影响了历史发展动态,或富于母爱,或沦为争权夺利的牺牲品,或生前有非凡之举,身后事迹被后世广为传颂。  相似文献   

6.
司马迁眼中的循吏是指那些能谨守法度,忠于职守,顺应自然,崇尚无为而治的官员。史公对于历史人物是否适用类传 有特殊要求,即该人物的主要事迹须符合类传人物所具有的共性。《史记》作循吏传不录本朝人物实属偶然,而非传统史家所谓 史公借写史以“刺汉”。  相似文献   

7.
司马迁眼中的循吏是指那些能谨守法度,忠于职守,顺应自然,崇尚无为而治的官员。史公对于历史人物是否适用类传 有特殊要求,即该人物的主要事迹须符合类传人物所具有的共性。《史记》作循吏传不录本朝人物实属偶然,而非传统史家所谓 史公借写史以“刺汉”。  相似文献   

8.
司马迁依据《秦记》及诸侯史记,兼采“战国之权变”,记载苏秦、张仪事迹多有精确纪年;刘向校定《战国策》,亲见《苏子》、《张子》及诸子百家之书。《史记》、《国策》载苏秦合纵在前、张仪连横在后,无可怀疑。《战国纵横家书》所载“苏秦事迹”,则为后人假托,并不可信。苏氏三兄弟都主张合纵抗秦,其活动范围与对待燕、齐诸国的立场惊人相似。加上此类资料相关背景不清,多无主名,在流传过程中屡经窜改,为后人冒名假托提供了方便。司马迁、刘向都见到过类似材料,而且经过甄别毫不含糊地作出了否定的判断。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出土,又一次证实了司马迁“异时事有类之者皆附之苏秦”的论断。  相似文献   

9.
《廉颇蔺相如列传》节选自我国古代伟大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司马迁所写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列传”,是记叙一般人物的传记。列传有记一人的专传,有记数人的合传。《廉颇蔺相如列传》属于后一种。司马迁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着力叙写了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生平事迹,也附带叙写了赵奢、赵括和李牧等人的事迹。课文节选的这  相似文献   

10.
屈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有主名的伟大诗人.司马迁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给这伟大诗人作传记,记叙其一生的事迹,对其人格、成就给以最高评价的人. 可以断言:如果司马迁不写《屈原列传》,后世就不会知道在战国时期楚国还有过屈原这个人.从王逸、刘勰、朱熹到郭沫若,人们一致认为《离骚》是《诗经》以后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辉煌空前诗作.他们所以有这样同一的认识,就是由于研究屈原在知人论世方面所依据的第一手资料,都是司马迁的《屈原传》,毫无例外.  相似文献   

11.
在以往,一些学者已经注意到,司马迁擅长于运用对比笔法记载历史.洪迈《容斋五笔》卷五《史记筒妙处》条盛称《史记》中有许多篇章蕴含着无穷的艺术魅力.他对《平原君列传》中有关毛遂事迹的部分作了如下转述:  相似文献   

12.
编选《司马迁史记名言录》,这在司马迁研究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事,“韩城市司马迁学会”的同志们,在研究中开拓出这一新领域,这对领会《史记》要义,弘扬司马迁精神,具有重要意义,实在可庆可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有世界文化名人司马迁.这是中华民族的的骄傲;陕西是司马迁的故里,这更是陕西人民的光荣。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三秦研究司马迁的学者们组织起来.成立了“陕西省司马迁研究会”,开展有计划的群体性研究.这在司马迁研究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先例。研究会成立后.研究工作迅速铺开,仅两年多的时间,  相似文献   

14.
《史记·刺客列传》记叙了春秋战国时代曹沫、专诸、豫让、聂政、荆轲五位刺客的事迹。五人的事迹既综合于《刺客列传》的总题之下,形成一个相互交融、辉映的刺客群体,同时又各自独立成篇,自成一方天地。但在五人的传记中,唯有荆轲的事迹委折详尽,具有严肃而崇高的悲剧精神。一荆轲是战国末年名闻天下的刺客,他的有关事迹在《战国策·燕三》中有很生动详细的记述,《史记·荆轲传》可说基本上沿用了《战国策》的材料,但司马迁至少在两个方面进行了根本的改造和提高:第一,变叙事为写人,这也是《史记》这部“纪传之祖”最突出的文学…  相似文献   

15.
老子,相传是春秋末期的老聃,其姓名和生卒年已难详考.较早记载关于老子事迹的,是司马迁的《史记》一书.但《史记》的记载过于简单,甚至模糊不清.西汉时期,“黄老之学”曾经盛行,有关老子的种种神话传说,已经在社会上广泛流行着.人们对老子的认识也有所不同,象司马谈、司马迁父子,崇尚道家,其对老子的认识,便接近韩非;象汉武帝,在信方士、学神仙的时候,也讲老子,而他心目中的老子,却是那些燕齐海上“惯于阿谀苟合之徒”所塑造出来的形象.这当然与司马迁的认识不一致.但是司马迁客观地罗列了这些传说,他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一共举出了三个老子:一个是和孔丘同时的老聃,一个是老莱子,一个是周太史儋.  相似文献   

16.
太伯让国奔荆蛮 ,建立句吴 ,传布北方先进文化 ,为人所称颂。《史记》创立“世家”体例 ,《吴太伯世家》列为第一 ,使太伯事迹之记载更加完善、充实 ,使其形象更加完美、高大。其中寓含了司马迁对“义”、国家、文化等观念之认识。  相似文献   

17.
生死观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司马迁和《史记》更是无以回避。探讨分析了司马迁之生死观在《史记》中的体现及内涵,并略论了司马迁生死观对儒道两家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关于司马迁的思想,学界众说纷纭,有主道家说,有主儒家说,笔者认为司马迁极大地吸收了儒道两家的合理有效之成分,以儒家为主,巧妙地融两家为一体。为此,本论文分别论述了司马迁对儒、道两家思想的接受和批判,最后从司马迁所处的时代、家学渊源、个人遭际等方面阐述了司马迁之所以儒家思想为主,兼及道家思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一、汉代学者的记载(一) 司马迁没有提及屈原迁放的处所屈原东行,是指屈原被顷襄王怒迁因而东行的事迹。《屈原列传》在“顷襄王怒而迁之”之后,有两段关于屈原迁放的文字。前段说,屈原“虽放流,……不忘欲反,冀幸君之悟,俗之一改也”。他还满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是一位才识卓荦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史记》中充分运用文学描写方法表现历史人物,通过众多历史人物的活动形象地显现出历史面貌。《太史公自序》:“夫《春秋》,……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这虽是就春秋说的,实际也是他自己写作《史记》所遵循的准则。《史记》中的“本纪”、“世家”、“列传”,都是专写人物的。由于司马迁对人物的事迹作过多方面的了解、调查,又能秉笔直书,“不虚美,不隐恶”,并于其中倾注着自己饱满的感情,因此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