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东是全球主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在国际能源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习主席提出建设“一带一路”战略构想,中国与中东国家的能源关系发展迅速,已成为中国“一带一路”框架的战略支点。本文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与中东的能源关系的历程,通过分析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的主要机制,即中阿能源合作大会、中海战略对话以及中国与中东能源合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和挑战,即中东地缘政治风险、西方国家对中国在中东的指责,指出中国在中东面临的竞争加剧,并对中国中东能源合作提出了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阿合作论坛第一个十年的目标与成就、国际形势变化中的中阿合作论坛、中阿合作论坛与中东剧变等角度展开论述,并基于此论述得出以下重要结论:即中阿间历史悠久的文明、文化交流是双方友好交往史的起点;中阿间官民并举、积极合作具有必要性与迫切性;“论坛”的建立是全球化挑战下中阿关系发展的战略性步伐。过去十年间,中阿关系稳步发展,“论坛”为将彼此关系提升到战略合作层面发挥了重要的基础作用。今天,为古代中阿丝绸之路注入新的活力已成为新的命题,这需要双方全面、长久的战略合作,需要兼顾中阿关系的发展,适应国际形势的变幻。“论坛”在重构丝绸之路,建立经济繁荣、文化互动的中阿战略关系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相似文献   

3.
日本推进中东区域战略是准区域间主义的具体表现。准区域间主义是区域间主义的类型之一,是指单一国家行为体与特定区域内区域组织或区域集团的互动。本文在区域间主义既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日本与中东关系的实际特征可知,日本中东区域战略的基本功能包括制度制衡、制度建设、议程设置、规则/规范的扩散四个方面。从历史演变上来看,日本的中东区域战略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后才正式开启以中东区域为整体的战略推进。新时期,日本的中东区域战略布局逐渐成型,呈现出“主权国家化”模式、“官民联合”推进、“功利性”以及“南北合作”不对称性结构弱化的基本特征。从准区域间主义出发对日本中东区域战略的历史与现实演变进行解读仍为较新的视角,其基本态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4.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几年里,随着中国对中东石油依赖的日益增长,中国—中东双边政治、经济、外交和战略关系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中东石油在中国能源安全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中国的中东政策面临多重挑战,中国需要重新评估和更加突出中东石油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战略定位,重视双边能源合作机制建设的重要性,以确保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长期和稳定供应。此外,中国在中东的能源利益已经引起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高度关注和忧虑,引起了中国与美国的能源地缘政治冲突,为此中国的中东政策还必须兼顾与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利益关系平衡,寻求中美在中东石油安全和广泛问题上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6.
中国和阿拉伯国家拥有长期友好交往的历史。冷战期间,双方政治领域的合作硕果累累。近年来,双方在“中阿合作论坛”的框架下展开全方位互利合作,取得了重要成就。但中东地区形势动荡、美国推行“大中东”民主计划等因素对未来双边关系发展构成了挑战。中国的中东政策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不断调整的,这为中阿双边关系的健康发展注入了活力。  相似文献   

7.
蒋红奇 《城市》2015,(1):17-19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央实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充分依靠我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是现有合作模式的延续与升级.连云港处于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中的交汇点,极具地缘优势,在这一战略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位置.“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为连云港创造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8.
伊拉克战争后出现了有利于中国与中东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一些全新因素,双方经贸合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有相当的发展潜力。本文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中方应加以改进的四个方面和紧紧抓住经贸合作机遇、推动向中东出口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在科技领域合作、挖掘承包劳务工作潜力、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多为中东培训人才、加强投资合作和与区域性组织合作等八项建议。  相似文献   

9.
“9·11”后,美国的公共外交特别是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战略传播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急剧上升,成为美国实施反恐战略的重要手段。本文集中探讨“9·11”后布什政府对中东实行的战略传播策略。通过对美国战略目标、传播途径、策略选择、机制整合等方面进行剖析并对战略传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作者认为,外交政策和文化差异是影响战略传播效能的重要变量。由此,本文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东动荡历时一年多,导致该地区多国政权更迭,并迅速扩展到叙利亚,叙危机已成为这场动荡旋涡的中心.伊斯兰势力的崛起成为这些转型国家面临的严峻课题.动荡使中东地区格局面临新的调整,地区大国间矛盾和力量消长,将影响有关国家政局和热点问题走向.美国调整中东政策,深刻影响了地区局势走向.中国坚持“不干涉内政”原则,尊重有关国家人民自主选择的原则立场,得到国际社会理解和肯定.中东形势演变对中国中东外交带来重要机遇和严峻挑战,中国应审时度势,积极应对,谋求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既需要以更广阔的国际视野考察全球的变化发展,更需要用全新眼光和思维看待和思考同样发生着重大变化的中东,进而抓住中国中东外交的新机遇。在重大变化方面,美国以战略竞争来定义中美关系,并将中东作为开展对华战略竞争的重点区域。美国在中东的主要目标是阻止中国“填补权力真空”,将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合作限制于低端层次。中国不认可美方关于战略竞争的定义,继续稳步推进既定中东政策,同时积极回应来自美方的围堵打压,维护自身利益。在外交新机遇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为指引加强能源合作,遵循“构建能源立体合作新格局”的战略构想,准确把握共建“一带一路”能源合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要求,促进全球能源可持续发展并推动构建能源命运共同体。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承担着大国责任。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中国深度参与中东安全事务治理,习近平外交思想指导下的中国中东安全治理观逐渐成熟,中东安全治理进入新时期。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与中东国家的抗疫合作是构建中国与中东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一环。中国中东抗疫合作通过高层引领、物资援助及成果共享等形式展开,具有顶层设计、生命至上、参与行为体多元化及坚持多边主义等特征,丰富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实践。中国中东抗疫合作实践既有中国展现大国责任和维护中国在中东利益的需求,也受到中国积极参与地区治理的驱动。它不仅契合中东国家希望中国参与在该地区治理的诉求,也可以彰显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进而筑牢与中东国家伙伴关系网络,并推动中国与中东国家构建卫生健康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当前,中国中东抗疫合作受到中美战略竞争、抗疫合作政治化以及美国主导的“疫苗联盟”等因素的消极影响,但中国中东大国外交实践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对外交战略进行了重要调整,中国的中东政策及其与中东国家的关系出现了积极变化。中国对参与中东事务的态度经历了从"韬光养晦,总体超脱"到"有所作为",再到强调发挥大国作用的转变。中国的中东政策从开始主要宣示原则立场向积极参与地区热点问题解决、提出中国思路和方案,再向提出"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和"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体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念的深度发展,中东在中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不断上升。与此同时,中国与中东国家的关系也实现了从最初侧重政治上互相支持,到走向政治、经济、文化、能源和高科技等多领域的合作,再到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9·11”后,美国的公共外交特别是针对伊斯兰世界的战略传播在美国对外战略中的地位急剧上升,成为美国实施反恐战略的重要手段。本文集中探讨“9·11”后布什政府对中东实行的战略传播策略。通过对美国战略目标、传播途径、策略选择、机制整合等方面进行剖析并对战略传播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作者认为,外交政策和文化差异是影响战略传播效能的重要变量。由此,本文为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历经六十年的中阿关系进行了回顾,政治上双方相互支持,维护权利,经济上优势互补,合作共赢。2010年底中东发生动荡后,中国一直密切关注,希望阿拉伯国家早日结束动乱、恢复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阿拉伯国家会增加对中国尊重国家主权独立、坚持不干涉内政、主张政治解决争端立场的理解,会越来越体会到中国是可以信赖、可以交往的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下,中阿关系将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6.
全球视角既是中国参与中东经济事务的难点,也是中国扩大国际影响的着力点。以全球视角参与中东经济事务的含义有二:在具体层面上,应正视与中东国家经贸关系存在的问题,从推动双边关系的平稳发展来实现整体顺利参与;从整体角度看,中国应以中东经济事务为平台妥善处理与世界大国关系,推动能源领域的国际化和市场化。中国需从石油美元视角审视贸易顺差和人民币币值问题,超越“瓜达尔港式”命题,加速向国际社会的全面融入。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手段是欧盟参与中东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政策就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欧盟来说,此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持中东地区社会稳定,减少经济难民,消除恐怖主义根源,维护欧盟地缘战略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具有强大经济实力的国家联合体,经济手段是欧盟参与中东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以来,欧盟在中东地区的主要政策就是积极推动区域经济合作。对于欧盟来说,此举主要是为了促进中东地区阿拉伯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和提高民众的社会福利和生活水平,从而达到保持中东地区社会稳定,减少经济难民,消除恐怖主义根源,维护欧盟地缘战略安全之目的。  相似文献   

19.
冷战后,中东在美国全球战略中的地位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进一步突出之势.美国制订了对中东加强民主攻势、致力于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实行军事介入和控制等中东战略.不过,其中东战略仍面临诸多挑战.客观上,美国中东战略的实施势必加深中国对其安全环境的忧虑.  相似文献   

20.
伊拉克战争后出现了有利于中国与中东国家发展经贸关系的一些全新因素,双方经贸合作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有相当的发展潜力.本文从战略的高度提出中方应加以改进的四个方面和紧紧抓住经贸合作机遇、推动向中东出口高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产品、加强在科技领域合作、挖掘承包劳务工作潜力、积极开拓旅游市场、多为中东培训人才、加强投资合作和与区域性组织合作等八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