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法兰克福学派尤其是施密特在解释和发挥马克思的自然观时,提出自然与社会或人与自然相互渗透、相互中介的观点,这一观点具有其合理的成份,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的内在联系。但是,法兰克福学派在强调自然与社会的统一时,用历史吞并自然,将承认自然的客观实在性和自然辩证法当作本体论的残余加以拒绝,从而不能全面理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和实践观的实质。  相似文献   

2.
历史观,是指人们对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与总体看法,是哲学世界观的重要内容。按黑格尔的说法,就是“哲学的历史”或“历史哲学”。辞海中这样界定了历史观:历史观,亦称“社会历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的起源,本质和发展规律等基本问题的根本见解,与“自然观”相区别,又相联系,是世界观的两个组成部分。[1]邓小平的历史观,是在继承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上,将重点由社会存在论转向社会发展问题,是具有时代特色与中国特色的社会发展理论。研究邓小平历史观,能深入了解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哲学基础,是通向邓小平理论大厦的重要途径。学术界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对邓小平历史观的主要内容、研究意义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研究。本文拟对这一理论研究成果作一综述。一研究的方法和意义1.方法一是分类法。邓小平历史观的内容非常丰富,展现在各个方面。将邓小平历史观分类研究,能清晰地把握邓小平历史观的脉络,是较常见的研究方法。有的学者就将邓小平的历史观分为历史过程观、历史发展观、历史价值观和历史评价观四个方面来分析研究。[2]有的则把邓小平的历史观细化为十一个方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生产力论、社会主义模式论、社会主义本质论、经济发展战略论、改革动力论、人民主体论、两个...  相似文献   

3.
——对于黑格尔哲学体系“……人们只要不是无谓地停留在它们之前,而是深入到大厦里面去,那就会发现无数的珍宝,这些珍宝,就是在今天也还有充分的价值”。——恩格斯 一、多年来,国内外哲学界对黑格尔的逻辑学、自然观的研究,已卓有成效,硕果累累,但对其社会历史观,特别是这其中所包含的历史唯物主义萌芽的研究,则显得力没能及,所获无几。恩格斯指出:“如历史哲学、法哲学、宗教哲学、哲学史、美学等等——在所有这些不同的历史领域中,黑格尔都力求找出并指出贯穿这些领域的发展线索;同时,因为他不仅是一个富于创造性的天才,而且是一个学识渊博的人物,所以他在每一个领域中都起了划时代的作用。”因此,深入研究黑格尔社会历史观的“合理内核”,不仅是挖掘人  相似文献   

4.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世界”,是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础的自然社会和人相统一的“感性世界”、“现实世界”、“现存世界”、“对象世界”。因此,马克思主义哲学本体论应是以实践论为基础的自然观、历史观和人学相统一的本体论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唯物主义。它从实践出发理解整个世界,人类社会是它的研究对象,其目的是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史上导致了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人们片面地、简单地理解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三个理论来源与三个组成部分的论述,认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来源于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来源于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来源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在哲学的来源中,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和辩证法分别来源于费尔巴哈哲学思想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合理内核”,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没有理论来源,它是直接由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原理推演出来的。甚至把马克思的这一伟大的天才发现绝对化为没有任何思想继承关系的独创。把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历史观都看成为唯心的,一点唯物主义也没有。这种观点很难概括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产生的全部条件。它只突出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方法论的作用,而忽视了在历史观方面的必要的思想材料的准备和历史观相对独立的自身发展的线索和内在联系。这就违背了思想意识发展有继承性的一般规律,就割  相似文献   

7.
试论狄德罗《拉摩的侄儿》的辩证法思想李海峰德尼·狄德罗(1713—1784)是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首须,唯物主义最杰出的代表.他的哲学小说《拉摩的侄儿》深刻揭示了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前社会生活的复杂矛盾,字里行间闪耀着辩证法的光辉,对辩证法的发...  相似文献   

8.
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哲学,是由法国启蒙运动的思想与“百科全书派”的思想组成。它们是同一思潮的两种形式和两个发展阶段,从一方面说,唯物主义是“启蒙运动”的主要内容,从另一方面说,启蒙思想家都是《百科全书》的积极支持者和撰稿人。虽然启蒙学者在18世纪前半期基本上都是自然神论者,但他们都是唯物主义者。所以,恩格斯说:“唯物主  相似文献   

9.
康德在其哲学的“批判时期”并未放弃其早期自然哲学中的一些重要原则,而是将其化成一种形式构架和理论模式,并充实了政治、历史方面的内容。因此,他的自然观与社会历史观在许多方面存在着形式上的一致性。本文旨在将这种一致性揭示出来,以便对其哲学体系能有一种系统把握  相似文献   

10.
卢卡奇早期提出的“自然”概念指出:在任何社会发展阶段,自然的形式,内容、范围和它的客观性都受相应的社会条件、人与自然的关系所制约,人们对任何时期自然的考察都是基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结构;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是一种社会现象,不能撇开人的主体性和社会活动去讲座自然界本身的运动发展规律.卢卡奇的“自然”要领一方面贴近马克思的“历史的自然”思想,蕴涵着抵制自然主义历史观的态度,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某种客观主义倾向有清醒认识,包含着一定的真知灼见:另一方面,又偏离了马克思的“自然的历史”思想,否定了自然的优先性,用历史观淹没了自然观,对自然辩证法的完全否定也失之片面,充满了许多发悖谬.我们必须以马克思的“自然——历史”思想为尺度,正确理解卢卡奇的“自然”概念.  相似文献   

11.
凡是稍稍有点欧洲哲学史常识的人,都知道莱布尼兹是个唯心主义者,狄德罗是个唯物主义者。而且他们在各自的哲学阵营内部都是非同一般的人物:莱布尼兹可算得近代初期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之一,狄德罗则是资产阶级上升时期唯物主义派别中比较最彻底、最典型的一派,即十八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的一位领袖。莱布尼兹虽在青年时代一度也曾表示为霍布斯、伽桑狄等人的机械唯物主义和“原子论”的观点所吸引,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中国哲学的重要内容,历史哲学在古代发展中呈现出以儒家历史哲学为主导的基本特征。但在西方文化东来的近现代,儒家历史哲学遇到了各种进化论历史观的严峻挑战。从康有为到冯友兰,几代中国学者以不同方式对进化论历史观作出了理论回应。但是,直至熊十力,才以“本心”本体论的历史哲学思想建构,实现了儒家道德决定论的历史观与进化论历史观的有机融合,从而将儒家历史哲学推进到进化史观的现代形态,并在理论上对中国与世界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出了创造性的回答,为儒家历史哲学的现代发展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13.
书刊简讯     
据英国《哲学》杂志(1961年4月、7月号合刊)介绍说,这是一部给非专家阅读的百科全书。编者在序言里把这部书看做是遵循着现有百科全书的传统。他自己认为,百科全书的目的主要在于“理解”历史时期知各门哲学学科的系统问题。撰稿人的文章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在与唯心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同时也是在与自然主义与客观主义历史观的斗争中产生的,不同时抓住这两条线索,就不能够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实质,也不能抓住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的相关关系的学说,它的基本问题就是实践问题、历史问题、人的问题和自由问题。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其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他认为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历史先行地包含着自然的前提和内容;自然是"历史的自然",而自然也必须是历史中介了的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自然观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同时也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即实践性和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16.
康德的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发端。但这一哲学却是根基在人类几千年哲学发展的土壤上,是几千年来人类哲学思维所包含着的矛盾、困惑的必然结果。在我们对康德的哲学作出充分估价的同时,同样不能忽视康德的社会历史观。正是它,才使人类在黑暗中摸索着的社会历史观,发生了重大转折;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康德的社会历史观,就不会有马、恩唯物史观的创立。所以,探讨、分析、说明人类社会历史观进程中的这一丰硕成果,对于我们理解唯物史观创立的历史必然性和科学性是十分必要的。一、以人为目的的哲学,是康德社会历史观的基石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是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然界。马克思主义的自然观可以理解为物质的、实践的、社会历史的、生态价值的自然观。这只是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理解,实际上它们之间是密不可分、相互联系的。  相似文献   

18.
战国时期,在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封建地主阶级与贵族奴隶主阶级之间的激烈斗争中,产生了许多思想流派。各派思想家代表各自不同的阶级利益,提出自己对社会、政治的见解。我们不能认清他们的阶级立场,便不能辨别其学说的实质。每个思想家都有他的自然观,也有他的历史观,因此既有其自然哲学,也有其历史哲学。从他的自然哲学,我们往往不能判断他的阶级立场,而必须研究他的历史哲学。因为一个思想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观的一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自然观通过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研究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研究人的实践活动所引起的自然界的改变。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具有社会历史性质 ;在马克思看来 ,自然是人的无机的身体 ,人与自然的关系具有社会性 ,要消除“自然和历史的对立”,实现“自然的历史和历史的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表现,蕴含着丰富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思想。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一方面关注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伦理学意义和对自然研究的生态化转向,另一方面坚持对自然的历史分析方法,强调对认识和实践的历史性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辩证统一,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也提供了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