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自从被狐狸骗走一块肉后,乌鸦一直很后悔。这天,乌鸦又得到了一块肉,还用保鲜膜包得好好的。当她在一棵大树上歇脚的时候,碰巧又被出来寻找食物的狐狸看见了。狐狸走到树下,仰着头面带笑容地对乌鸦说:“真是可喜可贺啊,恭喜乌鸦太太您当上了菜市场的管理员!”乌鸦看了狐狸一眼,没吭声,把肉叼得更紧了。狐狸感觉第一招失败了,于是他眼珠一转,又想出了第二招。他笑得更灿烂了,一脸的诚心诚意:“乌鸦太太,您怎么不理我呢?我可是每天都祝福你们全家幸福安康呀,毕竞我们是邻居,您对我有什么不满就请说出来吧!”  相似文献   

2.
《家庭科技》2007,(3):46-46
一 一只乌鸦坐在树上,整天无所事事.一只小兔子看见乌鸦,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坐在那里,什么事也不干吗?"乌鸦答道:"当然能啦,为什么不能呢?"于是,兔子便坐在树下,开始休息.突然,一只狐狸出现了.狐狸扑向兔子,并把它给吃了.  相似文献   

3.
乌鸦与兔子     
《快乐青春》2010,(9):68-68
乌鸦整天站在树上,无所事事。 兔子看见了,就问:”我能像你一样,整天什么事都不用干吗?”  相似文献   

4.
乌鸦的遗嘱     
肖嘉 《快乐青春》2014,(1):47-48
亲爱的孩子们: 乌鸦的一生可真短暂啊!随着时光的流逝,我渐渐飞不动了,逐渐到了死亡的边缘,我怕是挨不过这个冬天了。  相似文献   

5.
张振瑞 《快乐青春》2013,(12):48-48
清晨,朝霞洒满大地。孔雀爸爸领着小孔雀在森林里散步。 香樟树下,一只乌鸦“哑哑”叫了两声。小孔雀指着乌鸦说:“爸爸,您看那只乌鸦,黑不溜秋的。多丑呀!”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民间信仰中,乌鸦的信仰可谓源远流长,意蕴丰富而变化多端。乌鸦的身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兆喜的祥禽形象,一是兆祸的恶鸟形象。但是在民间信仰的长河中,乌鸦身份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阶段性的凸显。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乌鸦身份的存在和转换的,而在这种转换中表现了怎样的民俗文化心态?这就是本文要论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动物识数     
在凤头麦鸡前放三个小盘,一盘里放一杀小虫,一盘里放两条,另一盘放三条。它有时先吃两条的,有时先吃三条的,从不先吃一条的,这说明凤头麦鸡知道“2”比“1”多,但它只能数到“2”。 乌鸦看见拿枪的猎人,就躲到大树顶上,不飞下来。四个猎人当着乌鸦的面进入草棚。走掉一个猎人,乌鸦不飞下来;走掉两个猎人,乌鸦也不飞下来;可是走掉三个猎人后,乌鸦以为猎人全走了,就飞了下来。这说明乌鸦  相似文献   

8.
乌鸦兄弟     
金江 《快乐青春》2011,(3):71-71
乌鸦兄弟俩同住在一个窠(ke)里。有一天,窠破了一个洞。大乌鸦想:老二会去修的。小乌鸦想:老大会去修的。结果,谁也没有去修。后来,洞越来越大了。  相似文献   

9.
冯静 《齐鲁学刊》2002,(5):99-101
乌鸦意象在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中都具有丰富而又复杂的文化内涵。东西方文化对乌鸦的不同态度表明各民族文化中的乌鸦意象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渊源。同时 ,东西方文化赋予乌鸦的感情色彩及其相应的文化内涵又存在许多相通之处。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古代众多的民间信仰中,乌鸦的信仰可谓源远流长.意蕴丰富而变化多端.乌鸦的身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兆喜的祥禽形象.一是兆祸的恶鸟形象.但是在民间信仰的长河中,乌鸦身份的这两个方面并不是直线发展的.而是阶段性的凸显.那么是什么造成了乌鸦身份的存在和转换的.而在这种转换中表现了怎样的民俗文化心态?这就是本文要论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野蚕与乌鸦     
李启文 《快乐青春》2011,(11):35-36
有一天,一只野蚕正津津有味地吃着桑叶,突然飞来一只觅食的乌鸦。它看见小野蚕,高兴地说:“瞧,我今天运气多好,能吃好菜了!”说着,就拍拍翅膀落在小野蚕的身边。  相似文献   

12.
乌鸦声声长呜,真的会有人死吗?不少人提出这样的疑问。对此,有关专家作了专门研究,得出结论:乌鸦“报丧”确有一定道理。  相似文献   

13.
《乌鸦》是难解又极富内涵的一部诗集。这一切源自文本的高度开放性,也是休斯在艺术上苦心追求空白的结果。大幅跳跃的情节、混杂的叙事时间和频移的焦点带给文本众多的空白,造成诗集出现大量的不确定性,从而使它呈现出高度的开放性。文本的开放性使《乌鸦》成了可写性文本,它吸引读者积极参与文本的意义建构,从而在作品与读者之间形成强大的文本意义张力。于是《乌鸦》便因其深厚的意蕴而充满了无尽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泰德·休斯的《乌鸦》是一部风格独特的诗集,主人公乌鸦的形象也备受争议。在当时英国由日不落大帝国沦为二流资本主义国家、英吉利民族精神处于萎靡不振的历史语境下,以擅长描绘凶禽猛兽著称的休斯选择外形丑陋、漆黑,但是性格坚韧、自信、乐观、百折不挠且脚踏实地的乌鸦作为诗集的主人公,旨在激活英国人的心理活力,重振英吉利民族精神中的自信心与自豪感,最终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5.
对于《药》结尾处的“乌鸦”,长期以来,众说纷纭。前段刚间,李何林、薛绥之两同志也分别谈了不同的看法。李何林同志在《十五篇鲁迅作品的问题试答》中说:“在小说的最后虽然‘分明留着安特莱夫式的阴冷’。但‘只见那乌鸦张开两翅,一挫身,直向着远处的天空,箭也似的飞去了。’给读者以前程万里、很有力量的感受,在‘阴冷’之中显示了力量。”薛绥之同志在《对鲁迅作品某些注释的异议·〈药〉结尾处的“乌鸦”》中则认  相似文献   

16.
乌鸦复仇记     
景诗淇 《快乐青春》2014,(11):90-91
每当乌鸦想起狐狸欺骗自己的事,就气得满脸通红,直喘粗气。乌鸦实在咽不下这口气,决定复仇:可恶的狐狸,你等着,早晚有一天……  相似文献   

17.
公元前3世纪,分布与中亚地区的阿尔泰语系乌孙族后世的蒙古族中传乘着狼和乌鸦的双重信仰习俗和与之相对应的神话传说。该信仰习俗和神话传说的盛行现象,是狼和乌鸦在自然界里的“搭档”关系在古人头脑中的反映所致。  相似文献   

18.
乌鸦颈村是广西博白县一个以陈姓为单一族姓的普通客家村落.自该村形成以后,陈氏家族的崇祖祭祀、日常生活甚至生产活动都围绕着"厅堂"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改革开放以来,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村民的生活方式逐渐改变,人口流动性增大,宗族的凝聚力开始弱化,围绕"厅堂"聚居的客家人开始散居村落的周边,乌鸦颈村出现了"空心村"现象,客家文化也在发生着嬗变.但其在现代化冲击下所发生的嬗变的走向值得我们关注和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9.
他是一个研究力学的专家,在学术界成绩斐然。他曾再三提醒自己的学生:“在力学里,物体是没有大小之分的,主要是看它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一个玻璃弹珠,如果从十万米的高空自由掉下来,也足以把一块一米厚的钢板砸出一个小孔。如果是一只乌鸦和一架正高速飞行的飞机相撞,那么肉体的乌鸦也一定会把钢铁制造的飞机一瞬间撞出一个洞来。”  相似文献   

20.
乌鸦夺冠     
动物王国举办“最美飞禽”评选,丑乌鸦居然全票夺冠。此结果一出,整个森林哗然,大家不服,要求公开选票,组委会只得照办。但大家看了选票后,都默默无语,最后,乌鸦捧走了“最美飞禽”的奖杯。原来,评选之前,组委会提出许多评选方案,有专家打分、现场比赛、无记名投票等等,但都被众鸟推翻了,理由就一个,这些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不能避免作弊。经过反复协商,一个公平、公正的方案终于产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