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晓魅 《快乐青春》2014,(2):63-64
“我想也给您准备一个,等您将来死了,我也把您埋到这儿来,我想到那时物价可能更贵,这样我就可以省下不少钱。”儿子一本正经地说。  相似文献   

2.
谭蓝 《快乐青春》2014,(11):71-71
一只蚊子被粘在蜘蛛网上苦苦挣扎着,却一直没能逃脱。这时,从远处飞来一只飞蛾,蚊子见状,立刻声嘶力竭地呼喊起来:“救命啊,救命!”  相似文献   

3.
抗美援朝期间,我在朝鲜战场上的对敌斗争中失去了左手。回国休养了多年后,又走上了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岗位。可是我没想到是在粮站当营业员。起初,由于我的觉悟还不够高,错误地认为自己没有了左手,应当搞点“轻松”的工作,  相似文献   

4.
戴教授,我在寻觅优秀中青年专家访谈的对象过程中,学术界不少知名人士不约而同地提到您,可见您的学术成果已被公众首肯。按照惯例,是否先谈谈您的治学道路?好的。我是“文革”结束后,作为首届考生进入复旦大学求学的。此前,我中学毕业后就去上海郊区农村插队务农。经历了十年浩劫,我和我的同学都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记得当时校图书馆座位有限,每当课后我都早早去排队,用“争分夺秒”、“如饥似渴”去形容当时我们的学习热情,一点也不过分。正是在这样浓郁的学习氛围中,我逐渐步入史学研究这座既深奥又富有魅力的学术…  相似文献   

5.
神秘的客人     
开头写法一扣题提示写什么:家里来客人本是高兴事,可几个月前我们家来了一群神秘的客人,现在想想还觉得惊险刺激……中间写法--承头顺写详重点:那是一个周六的晚上,我窝在沙发里享受阅读时光,爸爸上网,妈妈晾衣服,祥和而美好。突然,阳台上传来妈妈的惊叫声:“啊!老公,快过来!”“怎么了?”我和爸爸像触了电一起跳起来,不约而同地奔向阳台。一向坚强勇敢的妈妈从来没发出过这种叫声。阳台上,妈妈手里抓着湿漉漉的床单,身子僵硬,一脸惊恐。她语无伦次地说:“墙.....墙上有超级大的蚊子,我从来没见过.....那么大、那么多的蚊子,哎呀,吓死我了!”  相似文献   

6.
儿子的礼物     
那天,儿子急匆匆地向我跑过来,目光里满含着掩饰不住的兴奋对我说:“爸,我要送您礼物!”说完,他摊开双手,让我瞧了瞧他手中的宝贝,一个5岁男孩的宝贝——一颗玻璃弹子、一辆旧的玩具汽车、一根断了的橡皮筋,还有一些我现在已记不起来的小玩意儿。“这都是我为您准备的礼物,”他得意洋洋地说:“请收下,爸,它们全都归您了!” “哦?”当时,我有事正要开车外出,便有些不耐烦地说,“不过,儿子,现在我没空,你先替我保管着,好  相似文献   

7.
小幽默     
借“机”求静一天,有个人敲开了他邻居的门:“请您把收音机借给我用一个晚上好吗?”“怎么,您也喜欢听晚间的特别节目吗?”“不,我只是想夜里安安静静地睡上一觉!”  相似文献   

8.
这是两只兔子的故事。一只是小兔子,一只是兔妈妈。现在,小兔子该上床睡觉了,可它紧紧地抓住兔妈妈的长耳朵不放,它要兔妈妈听它说话。它说:“猜猜我有多爱您?”兔妈妈说:“哦,我可猜不着。”小兔子说:“这么多。”它张开两只手臂,伸得尽可能的远。  相似文献   

9.
刘:专著《百年家族·张爱玲》读了两遍,深感它别开生面,富有开创性,文笔精采飞动,饶有兴味,可读性与学术品味兼具。读这样的书,既是一种轻松的精神享受,又能触发对历史的深思。我想,它之所以能收到这样的社会效果,恐怕是您选择了“百年家族”这样的角度来研究张爱玲所致。这样写法,使读者既能深刻地解读张爱玲,也能更深入地了解传主所处的特定时代。正如您所说:“一滴水能看到大海,一个家族的百年史就是浓缩的中国近代、现代史。”但由于本书的体裁所限,您不可能在叙事中更多地正面畅论有关研究家族史的一般意义。所以,我很…  相似文献   

10.
人生的风景──读《东山魁夷散文选》魏泉台湾诗人余光中的散文集取名《左手的缪司》,因为他说自己是“用右手写诗,左手写散文”,我想把这个贴切而新颖的比喻用在东山魁夷身上也是毫不过分的,长期以来,做为日本著名的风景画家,东山魁夷在探索“日本的美”的绘画过程...  相似文献   

11.
诚信故事     
武旋 《快乐青春》2014,(12):17-17
一个顾客走进一家汽车维修店,自称是某运输公司的汽车司机,“在我账单上多写点零件,我回公司报销后,有您一份好处。”他对店主说。但店主拒绝了这样的要求,顾客纠缠说:“我的生意不算小,会常来的,您肯定能赚很多钱!”店主告诉他,这事无论如何他也不会做。顾客气急败坏地嚷道:“谁都会这么干的,我看您是太傻了。”  相似文献   

12.
母亲学网聊     
每天下班回家,我和儿子总是轮番趴在电脑前,痴迷程度可想而知。一次,母亲好奇地问:“电脑里面到底有啥好东西啊?看把你们俩迷成什么样子了!”我随口答道:“您不上网不知道,网上可是别有洞天呢!您可以和远在天边的人聊天,也可以和他视频。也就是说,您能看到远在天边的人。”母亲看上去有点兴奋,“真有这么神奇啊?”“那当然了。”  相似文献   

13.
胡老师,我拜读过您不少的著述,很受启发,同时有很多问题想向您讨教。您的论文《从政治上把握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重大问题》曾获得“五个一工程”奖,作为上海理论界获得此项奖励最年轻的作者.您当时的心情如何?您怎么想到要写这样一篇论文呢?我是在哈佛大学访问研究期间在《人民日报》上看到获奖消息的,当时除了兴奋,还有远在异乡听到母亲声音的温馨。十分感谢有关领导和评审专家给了我这么大的荣誉,因为获得“五个一工程”奖是很不容易的,在复旦大学这也是头一次。我当时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在江泽民同志提出了“讲政治”的…  相似文献   

14.
0华教授,您是国内著名的经济学专家,您在对世界经济、国际经济和中国经济进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原创性的见解.在经济学界尤其是世界经济学界激起了强烈的反响。我想,您在学术上的成功与您的治学背景和学术传承是紧密相关的,能否请您首先就这方面的情况作一介绍。@我出生于1950年11月,由于是小月生,因而直到1958年满8周岁那一年才正式上学。当时正值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我们做少年儿童的没有资格参加大炼钢铁,只能捡些“废铜烂铁”来支援经济“大跃进”。1964年我考入上海市向明中学,在那所…  相似文献   

15.
问 :克剑先生 ,我受《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刊》的委托对您作学术访谈。我想从这样一个话题谈起 :从您的《自选集》的目录看 ,您把您的有代表性的著述分作“中学”、“西学”、“马学”、“困思”等篇 ,依我看 ,这样分篇本身就体现了一种治学风格。您是否可以先就您的这一治学格局说说您的治学动机?答 :简括地说 ,我选择治学这条路 ,首先是为着自己心灵的安顿 ,此外 ,也对民族的学术命运有一份承诺。我想在一百多年来西学东渐的背景下 ,以自己的方式 ,以一个中国学人的姿态 ,对纠结中的民族文化出路和世界文化危机问题作点有价值、有担当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开心果     
陈强 《快乐青春》2010,(10):80-80
菠菜没铁 冯笛:“妈妈,您要我做诚实的孩子,可您却骗人!” 妈妈:“骗你什么了?” 冯笛:“您要我多吃菠菜,说菠菜里有铁,其实根本没有。” 妈妈:“你怎么知道没有?” 冯笛:“我用吸铁石在菠菜里吸了半天,什么也没吸出来。”  相似文献   

17.
一个衣衫褴褛、满身补丁的男孩儿跑到建筑工地,问一个衣着光鲜、叼着雪茄的中年人:“您能不能告诉我,我要怎样做才能让自己长大后变得像您一样有钱?”  相似文献   

18.
村中的渔王有着一流的捕鱼技术,然而渔王年老的时候非常苦恼,因为他三个儿子的渔技都很平庸。他经常向人诉说心中的苦恼。 一位路人听了他的诉说后,问:“您一直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吗?”“是的。从他们懂事起,我就将辛辛苦苦总结出来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可他们的渔技竟赶不上比我差得很远的渔民的儿子们。”“他们一直跟随着您吗?”  相似文献   

19.
○张军教授,您于1981年进入复旦大学并获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5年又回到复旦从事教学科研,您与复旦之间可谓颇有渊源。请先谈谈复旦大学对您治学之路的影响。●复旦大学是我接受高等教育和工作的地方,我很喜欢“复旦”这个富有朝气、永远年轻的名字。我在复旦度过了十年向壁的求学生活,正式成为复旦的教师也有近十年。毫无疑问,作为一名学生,复旦给我以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在复旦开始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学问”和如何从事科学研究的道理。就像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所表明的那样,如果我们把每一句的第二…  相似文献   

20.
○严教授,记得八年前您访学加拿大回国不久,我曾约您在上海社会科学院作过聊谈,主要了解国外学术动态和研究状况,使我受益匪浅。今天又作访谈,主要谈您的学术道路、治学体会,相信一定会使更多人受益。 ●我的学术道路应该从我如何会志愿学历史讲起。可以说,没有“文化大革命”,我是不会读历史学科的。“文革”前我正在读高中,与当时许多青年学生一样,大学理工科是未来的首选,但这一切都被“文化大革命”改变了。“文革”结束后研究生招生开始,我便毫不犹豫地报考历史学科的研究生。我之所以这样做,第一,在“文化大革命”中,我个人、家庭和亲友,以至整个国家、民族的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