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唐朝年间,潮州韩江流域存在着一种生性凶猛,能伤人畜的鳄鱼,当时的韩江也因此被称为“鳄溪”或“恶溪”。韩愈祭鳄,并未真正把鳄鱼赶出韩江流域,之后潮州还有鳄鱼的记录。在气候的变化、海岸线的变迁和人类活动的多重作用下,加速了鳄鱼灭亡的进程。如上作用在宋以后就更为明显,在优胜劣汰的规律下,鳄鱼或死或向南方的海域迁徙,最终绝迹于韩江流域。  相似文献   

2.
勇斗吃人鳄     
鳄鱼,是一种模样丑陋、性情凶残的动物。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它跟恶狼、毒蛇一样可怕。其实,鳄鱼不属于鱼类,它是爬行动物,生长于非洲、澳洲、亚洲一带,它们大都生活在江河湖边。别看它成天懒洋洋的,伏在那儿一动不动,可它善于游泳,又会潜水,专门捕食鱼和青蛙之类,有时还能捕食鸟儿,有的鳄鱼还吃人和牲畜。  相似文献   

3.
幽默二则     
幽默的警告 某天然动物园鳄鱼池边的布告牌上,有这样一个警告: “凡是向鳄鱼池投掷物品者,必须自己捡回。”  相似文献   

4.
猴子取心     
杨毅 《快乐青春》2011,(6):16-17
河边的大树上住着一只小猴子。一天,它往河里扔一颗李子,这李子正好被游过的鳄鱼接住吃掉了,鳄鱼觉得味道好极了。  相似文献   

5.
一只可爱的硬毛鼠向四下张望着,然后径直游下了水,水中几条鳄鱼立刻冲向硬毛鼠的方向。硬毛鼠丝毫没把那些“傻瓜”们放在眼里。鳄鱼们在水中扭动着它们庞大身躯的时候,硬毛鼠很快就把它们抛在了脑后,并迅速爬到了河流中央的一棵树上。  相似文献   

6.
轻松一笑     
《快乐青春》2009,(3):77-78
依据;没有鳄鱼;“淘气”的孩子;拥挤的月亮;只要给工钱就行;  相似文献   

7.
叶波 《家庭科技》2008,(5):21-22
如果湖中有一支美丽的荷花,让你忍不住想去摘,那么你是不是应该马上下水去摘呢?你也许做不到对该湖做个水文调查,但你至少应该知道湖里有没有鳄鱼。  相似文献   

8.
印度一名官员说,印度当局在南部喀拉邦一国营农场饲养大约150条鳄鱼,计划把食人鳄放入每年有数百万人沐浴的印度圣河恒河,以清除河内的尸体和污染。 每年,在瓦拉纳西区的恒河畔焚化约十万具尸体。同时,数百万印度教徒在该河沐浴,认为河水会  相似文献   

9.
换一种说法     
童孟侯 《家庭科技》2010,(11):10-10
曾经教授我现代汉语的允贻教授告诉我,他女儿在锦江迪生做事。他到那店里去看过了,"不得了,一根裤带要卖一千多块!"我听了当时就乐了,裤带凭什么如此高价?裤带就是一根绳子,扎一扎,勒一勒,不让裤子掉下来的东西。倘若允贻教授换一种说法:"锦江迪生出售的鳄鱼  相似文献   

10.
约翰·洛克为了反驳笛卡尔的人人都具有"先验的上帝观念"的观点时,曾断言中国的读书人都是些"天生的无神论者".这个论断其实并不可靠.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对于宗教的态度是十分复杂的.唐代的韩愈贬官潮州后曾写下了荒诞不经的《祭鳄鱼文》.他之所以祭鳄鱼表面看似乎是为民祈求平安,但其迷信色彩却是十分显然的.这似乎也说明了儒家对宗教的态度."子不语怪、力、乱、神","不能事人,焉能事鬼",这些都表明了儒家对于宗教是抱着不甚关心的态度的;但另一方面,"祭神如神在"之类的话又说明儒家对"神"还是承认的,尽管并不认真.儒家在汉族文化中占主导地信.虽然隋唐时期道教、佛教也曾盛行过,但始终不能代替儒家.所以汉民族与别的民族不同,没有发生过宗教战争和大规模的宗教迫害,不存在  相似文献   

11.
略论中国龙文化的真正本源苏开华关于龙的本相和本义问题,笔者曾在《争鸣》杂志一九九三年第五期上发表长篇论文 ̄[1]作了较为系统的论证,指出:龙的原始形象“既不是鳄鱼海蟒,也不是飞禽走兽,更不是闪电虹霓,而是一个母腹中尚未发育成形的胎儿,以后又逐渐定格为...  相似文献   

12.
澳洲土著民族虹蛇图腾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澳洲这个多民族的国家里,土著民族作为一种文化模式的代表展示着其独特的文化风采和魅力.虹蛇是土著人的图腾,被土著人当作保护神、造物主、上帝来崇拜.虹蛇在土著人的文化生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常常在绘画中看到的澳洲土著人虹蛇图腾的形象是一个长着袋鼠头、鳄鱼牙、鱼尾巴、羽毛状耳朵、长穗般身躯的古怪动物.但实际上,各地土著部落有许多关于虹蛇的神话传说,而且各地虹蛇的名字、长相、特点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3.
《中文信息》2007,(9):109-109
长白山迷宫溶洞位于白山市区西南部16公里处六道江镇横道村,开发规模长1公里,洞内气候冬暖夏凉,各种溶孔、溶沟、溶槽与钟乳石组成了洞内独有的景观。三亿年来的神奇造化造就了“神龟斗鳄鱼”、“万里长城”、“人参仙女”等钟乳石雕。[门票]25元/人。  相似文献   

14.
朱晖 《快乐青春》2009,(7):74-75
阳春三月,和煦的阳光照耀着湖北荆门市后港镇。经历了漫长寒冬的人们纷纷外出踏青,欣赏怡人的美景。 突然,镇边的西湖中传来了一个小女孩凄惨的呼救声。人们飞快赶去,只见一条鳄鱼正咬住小女孩的一条腿,使劲地将她从浅水区向深水区拖去。女孩痛苦地挣扎着,看见陆续赶来的人群,呼叫声更加急迫。围观的人们七嘴八舌地出着主意,有的说赶紧打电话报警。  相似文献   

15.
王琳 《兰州学刊》2007,(2):183-186
关于韩愈祭鳄所作的评论,往往混淆韩愈作《鳄鱼文》与后代人作"韩愈祭鳄"的神话这两种文本之间的区别.事实上韩愈祭鳄具有两个层面的意义:作为韩愈的经历与作为后代人的历史记忆.前者属于历史情境,后者则属于文化反思,二者不能混淆.在这两个层面下,韩愈祭鳄科学与否并不重要;相反,韩愈的儒教思想与坎坷经历,乃至后人对祭鳄文化意义的传承与利用,才是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英国20世纪初的女作家拉德克利夫·霍尔的《孤寂深渊》,是英语文学中的第一部女同性恋小说,被誉为"女同性恋者的圣经"。《鳄鱼手记》是当代台湾著名女同性恋作家邱妙津最成熟的小说之一,突破了之前同题材作品情欲规避的传统,在台湾女同性恋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性的意义。霍尔和邱妙津本身都是同性恋者,这两部都源自于作家本人切身体验的作品,通过不同的母题、叙事风格和叙事策略,展现了在不同文化环境中的女同性恋者应对男权与异性恋社会的方式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17.
华夏文化中的龙究竟是“虚拟”动物还是“实在”动物,始终是个争论不休的问题。仅就持“实在”动物说者来看,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大的是所谓鳄鱼(包括海鳄即蛟鳄、扬子鳄)说,以何新、王大有二位先生为代表。笔者则以为龙的原型是马。本文想依据汉族古代文献特别是先秦文献记载,并参照北方民族民俗学、考古学资料进一步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8.
龙文化根源的考古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从历史上看龙有两种 ,一种是可以豢养、驯服、食用的自然动物 ,一种是中华民族形成的象征 ,是一种许多氏族部落崇拜的灵物经过美化的综合体 ,是图腾龙。龙文化形成于何时 ,龙究竟是什么动物 ,近年来的考古资料已开始向人们提供了这方面的可能性。本文结合考古资料认为远古时期的龙其实就是一种鳄鱼 ,这在考古发现以及远古遗风中都能得到证实。中国龙文化的始祖应是伏羲 ,龙文化的总代表应是黄帝  相似文献   

19.
龙崇拜宋代罗愿在《尔雅翼》卷28《释鱼》中引用王符的话,说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 似蛇,腹似蜃,鳞似鱼, 爪似鹰,掌似虎,耳似 牛。”这真是世界罕见的怪 物,想必没有谁看到过。 那么,龙是什么呢?学者 们说:龙是蛇(闻一多); 龙是蜥蜴(唐兰);龙是蜗 牛,龙是鳄鱼(周勋初); 龙是湾鳄(何新),龙是马(张紫晨);龙是蚕(骆宾基);龙是鱼(周国荣);龙是猪(孙守道);龙是闪电(王笠笠),可谓林林总总。  相似文献   

20.
看花朵看蝴蝶看鳄鱼皮……算了,这些都敌不过一张完美的颜:吴亦凡!这次纪梵希成都远洋太古里精品旗舰店盛装开业,店里店外堪比故宫经典游:里面的人啧啧称奇,外面的人挤破脑袋想进来。除了有全世界仅有三只的稀有皮种手袋、一整只鳄鱼手掌皮的手包、满圣诞树的蝴蝶标本等,品牌更是请到当红明星倪妮和吴亦凡助阵。这间独立双层店铺占地面积达249平方米,是品牌全球第二家概念店。整体设计以西方现代主义糅合中国古典气质,店铺外观以大慈寺地区15幢传统民房建筑的灰色中式砖块为主体,并嵌入由工匠亲自选出的上乘红砖,墙面配以金色抛光黄铜材质打造的品牌标志,古朴中透出大气风格,完美呈现Riccardo Tisci的创意理念并传承品牌血脉中的高定历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