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求职面试是一门学问。除了自身一些“硬件”如学历和工作经验等要过硬外;“软件”方面像言谈举止、表词达义也同样不容忽视,特别是在面试时如何恰当的回答问题,同样是决定是否能录取的一个关键。归纳起来,有这样8个问题是每位参加面试的人通常会遇到的,如果事先做好准备,就能临阵而不致乱了方寸。 你是怎样一个人——面试官只有很短的时间来判断你究竟是怎样一个人,他会从你的衣着穿得适不适合、你是不是准时到达来初步认识你。另外,你站坐的姿态、说话的腔调、对待面试官的态度都要把握在一个适中状态上,不卑不亢、不偏不倚,…  相似文献   

2.
闻名于世的英国大学——牛津与剑桥,以它们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教育方式和辈出不穷的卓越人才,给人类文明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牛津和剑桥是英国最老牌的高等学府,牛津大学的历史更为悠久,创办于1168年,到了13世纪后期,发展为学院体制。牛津大学位于伦敦西北的牛津城泰晤士河畔,圆拱屋顶,巍峨尖塔和别致角楼的宫殿式校舍隐没于绿荫深处。牛津城比牛津大学更老,始建  相似文献   

3.
今年在内地招收本科生的香港大学,不单纯以考生高考分数作为招生的唯一依据,同时也很注重考生的面试表现。在最后录取的250人中,内地 11名各省市最高成绩的高考状元因面试成绩不理想被拒之门外。港大在高考录取中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做法,一段时间以来为不少媒体评论所称道,不少人还呼吁要效仿港大的录取模式。  相似文献   

4.
复旦大学自2006年起在上海试行面试直接录取学生:由150名不同学科领域的教授组成专家面试团,每位考生面试时,由学校随机抽调5位专家(不同领域)进行一对一对答,每位专家与面试学生交流15分钟,录取结果最终由专家面试团小组商议确定。此举引来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但也有人士担忧:此次招生改革,在上海招生300人,占复旦大学2006年招生总规模的近10%,仅面向上海招生,是否有失公平竞争?同时,会否滋生招生腐败?  相似文献   

5.
有人把执掌牛津大学7年之久的柯林·卢卡斯称作“老船长”。的确,走过900 年历史尘烟,始终居于世界名校前10-12 位的牛津大学,是一艘太过庞大的老船,成就、财富与包袱、问题同样繁多而沉重。而64岁、略显秃顶、温和却又坚定的柯林·卢卡斯,是牛津任职时间最长的校长,赞誉与非议,始终伴随着这位老船长的航程。再过几个月,老船长就要卸下肩上的担子了,接任他执掌牛津舵盘的,是现任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校长约翰·胡德,胡德曾出任新西兰多家公司的负责人,并兼任新西兰总理“增长和创新顾问委员 说:“我相信自己是对的。”会”成员。以保守、精…  相似文献   

6.
美国各大学录取研究生的措施基本上是相同的。例如,由于考生太多,报名人数和录取人数的比例有时达到10:1。这样就只有靠筛选来刷掉一些考生;一般各校比较重视他们大学本科成绩,对学生的分数有一定的要求。面试也是录取学生的一条重要措施。许多系还很重视学生写的自传,各系的要求不尽相同。通常要求学生在自传中写出自己为什么要做研究生。当学生的考试成绩满足要求时,就要看他们的自传了。 研究生的录取名额一般是没有限制的。只是有的学科由于实验设  相似文献   

7.
瞿熙 《人才开发》2006,(10):60-60
从恢复高考制度开始,我国的博士生招生基本实行统一考试、统一录取的制度,分数几乎是录取的唯一标准。近年来,这种制度也进行过一些局部调整,如增加面试分数比例、适当考虑导师意见等。但是,招生制度并无根本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采取笔试和面试的方式,笔试合格后按录取指标1:3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依次确定参加面试人员,应试者要想被录用为国家公务员,就必须在面试中取胜。 一、结构化面试的概念 结构化面试又称标准化面试,是一种应用较广的面试方法。该方法要求测  相似文献   

9.
我省公务员考试已圆满落下帷幕,作为一名考生,我参加了笔试和面试,亲身触摸了公平竞争“催生促死”的较量,并很荣幸地被省政府办公厅录取,现在回头看来,高兴之余颇有点悲壮。我有固定的职业,参加公务员考试无疑是把自己推向两难的边缘,幸而成功,便意味着自我否定过去的努力,化整为零从头开始;若不被录取,就必须承受失败的风险,弄不好“一失足造成千古  相似文献   

10.
面试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它常常关系到试用或录用与否。常有一些本来素质不错的求职者,由于一句话、一个词、一个动作、一种打扮等“细枝末节”上给招聘单位人员造成不太好的第一印象而告吹。如果您想如愿以偿,在初次见面时给招聘单位留下良好印象,就应该注意一些招聘单位没有写进招聘广告而实际存在的要求。 有经验的职业咨询专家曾告诫求职的面试者,有许多面试官对应试者在面试前两分钟。就几乎做出了决定。仪表、礼貌、态度是面试中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不仅仅反映出您的人品、性格、教养、文化等,而且直接影响面试官对您的印象好坏。从而最终决定是否录取您。 第一印象是由多方面组成的,它包括: ——入场和举止行为的方式 ——衣着 ——身体活动的方式 ——握手 ——身体的气味  相似文献   

11.
《人才瞭望》2009,(4):39-39
日前,重庆市开展的从优秀村干部中招录乡镇公务员的面试工作中,首次全部实行“阳光面试”,实现了三个统一:  相似文献   

12.
公务员面试采取的是主考人员与应试人员直接交谈的方式,这对于考查应试者的口头表达能力与交往能力,观察其举止、仪表与气质等都非常重要。因此,对应试者而言,如何通过这种与主考官,也是未来单位领导直接打交道的方式,来表现自身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它直接决定了应试人员会不会被录取。面试不同于笔试,没有固定  相似文献   

13.
应征者能否合格成功录取,面试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求职者应该花些心思面谈的应对技巧,方能受到主考官的青睐。 改变用字遣辞 说话时语调明亮开朗,当然是必要的。但如果以为发音字正腔圆、声音宏亮,就算是“会说话”,未免过于单纯。谈话最重要的还是要能触动对方的思维,清楚表达自我意见。要在言谈中表现出诚恳的态度,对方愿意用心倾听,就必须在用语及说话方式上多加注  相似文献   

14.
据了解,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认可高考成绩.2015年,包括旧金山大学、伊利诺伊理工大学在内的4所美国大学成为美国首批认可高考成绩的高校. 2015年10月份,旧金山大学宣布高考将从此成为一个标准的录取渠道.高考结束后,旧金山大学将公布符合面试条件的高考分数标准.来年准备申请美国旧金山大学的中国学生,不再需要提交雅思、托福或者SAT考试成绩,只需凭借高考成绩以及该校在中国举行的面试,就可以有机会被录取.整体素质特别优异的学生同时还可以申请旧金山大学的奖学金.  相似文献   

15.
面试情商     
面试情商“情绪商”是心理学领域的专有名词,它问世至今仅一百余年时间。但从情绪商的角度看,面试情绪商的故事则古已有之。只不过古人是不自觉而为之罢了。到了今天,情绪商面试的案例故事更是比比皆是。这里精选了古今中外的几则情绪商面试故事,以期达到推陈出新、举...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月,前微软副总裁李开复“跳槽”到Google出任全球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并由此引发了微软与Google之间的“人事官司”,李开复也因此成为7月份最“热”的职业经理人。李开复喜欢在网站上回答学生的问题,但在微软这会被认为是李开复“个人的事情”,甚至“不务正业”,李开复却从不这样认为。他在Google面试时,就向Google的CEO Eric表示,他会放很多精力在中国学生身上,得到的答复是“甚至可以做得更多”。在Google,他可以拥有更多面对学生的机会,写书、办网站、演讲……这就意味着Google即将在中国拉开校园传播与招聘的帷幕。其实,热衷…  相似文献   

17.
面试是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一种测试应试者能力的手段和方法。面试考官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考试的质量。随着考试录用工作的全面展开,如何搞好面试考官队伍建设的问题愈来愈引起人们广泛地重视和深刻地思考。 一、面试呼唤考官 知识不等于能力,有的人知识掌握不少,但并未形成能力,即所谓“书呆子”;有的人由于某种环境条件的局限,虽然未能掌握很多知识,但具有潜在的能力,一旦获得学习的机会,就会焕发出内在的潜力。录用考试只有重视对应考者能力和潜能的测查,才能得以健康发展,发挥其功用。显然,对于人的某些能力、气质、性格等方面的考查,笔试则显得无能为力了。  相似文献   

18.
高波 《人才开发》2003,(6):29-29
“产品不合格可以退回,用人单位对我们学校的学生不满意也可以退回学校。我们学校对不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实行‘召回制’!’’江苏省无锡交通学校校长张其然如是说。据该省教育厅统计显示:该校实行“召回制”后,毕业生一次就业率达到了99.7%,位居全省前列。  相似文献   

19.
招聘     
某大公司招聘人才,应者云集。经过三轮淘汰,还剩下11个应聘者,最终将录用6个。第四轮总裁亲自主持面试,奇怪的是,面试考场出现了12个考生。总裁问:“谁不是面试的?”坐在最后一排最右边的一个男子站起来,说:“先生,我在第一轮就被淘汰了,但还是想参加一下面试。”在场的人都笑了,包括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那个老头子。总裁饶有兴趣地问:“你连一关都过不了,还来这儿,又有什么意义呢?”那个男子说:“我只有一个本科学历,一个中级职称,但我有11年的工作经验,曾在18家公司任过职……”总裁打断他的话,说:“你的学历…  相似文献   

20.
杨元庆:从推销员到“少帅” 1988年,24岁的杨元庆正在中科院自动化所做论文。他把当时的人生目标定在:到美国,拿一个博士学位。他在硅谷的同学比在北京的同学多得多。为了在出国前找一个跳板,杨元庆决定先在中关村找一个单位。恰逢联想第一次大规模地面向社会招收高层次的人才,他便什么都没有准备就跑来了。找到二楼的一个办公室,主考官面试了半个小时,初试过关;复试以后,被正式录取。进联想,对他来说只是权宜之计。他没想到,自己被分到公司做销售,卖Sun工作站。这也不符合自己的理想,因为自己学的是理论,去搞科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