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世纪明清思想史有多种诠释面向,其中就明清思想与“启蒙”之间的关联,以主题的形式予以明确探讨的学人,主要有梁启超、侯外庐、萧萐父等三位,他们既有一致的致思方向,也有学思个性的差异。其中,梁启超的明清思想史观可大致归纳为“政治现象———学术变迁———启蒙(文艺复兴)”的阐释路径;侯外庐的早期启蒙说可概括为“革命实践———社会运动———启蒙思潮”的模式,而萧萐父的“启蒙”论说,则可宽泛总结为“思想多元———文化主体———启蒙与启蒙反思”的学术进路,并超越了梁、侯。梁启超、侯外庐、萧萐父的明清“启蒙”论说,大体上呈现为一个“正、反、合”的态势,并统合了明清思想和以儒道为主体的先秦诸子学的思想资源,为传统文化现代转化展示了更为广阔的面向和启示。  相似文献   

2.
萧莛父船山学研究主动继承了侯外庐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精神,并在此基础上有所深化拓展。萧莛父对侯外庐的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既有继承,也有拓展。“继承”体现在主动选择以马克思主义来研究船山的共同路径,以及对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的共同判定。“拓展”体现在对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的叙述术语、体系构建、内容扩展等方面的深化,以及对现当代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和以西方思想研究船山的不同模式有所注意和肯定。萧莛父船山学研究存在着“思想的内在理路”,一方面发掘船山思想的逻辑范畴,以构建船山哲学体系之网;另一方面厘清船山思想与宋明理学的关系,将船山思想纳入明清之际“早期启蒙说”,旨在从中国自身的思想上找到启蒙精神的内在性根芽和根据。  相似文献   

3.
《王夫之评传》被誉为"用马克思主义解读王船山的集大成者",其特点如下:首先萧萐父先生集成了自己在船山哲学的本体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哲学诸领域的成果,并且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取得了更多的成就;其次,汇聚了马克思主义船山学研究成果,如全面继承了侯外庐先生的船山学研究成果、对冯友兰、嵇文甫的船山学研究成果有所吸收、在自己以前少有涉及的领域广泛吸收了新时期以来的船山学研究成果等,还吸收了新儒家的船山学研究成果;第三,在继承和吸收他人成果的基础上,对船山哲学的唯物论特性与启蒙思想的阐发等方面都有更精深的阐释;第四,萧萐父先生在船山学研究方面巨大的成就是得益于他的研究方法即注重研究的生发点,重视史料鉴别,学贵涵化融通。  相似文献   

4.
1990年,萧萐父正式提出了“人文易”说。“人文易”以“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为其思想主旨。在继承王夫之以来“明有、尊生、主动”之大易精神的基础上,萧萐父以“时代忧患意识”“社会改革意识”“德业日新意识”“文化包容意识”阐明了“人文易”的精神内蕴,并用“民族魂”一词强化了它的重要性。随后,在“易道三分”说的基础上,萧萐父肯定了“神道意识”,认为可以把它作为人类的“精神家园”来看待。在推展“文化包容意识”的基础上,1993年萧萐父超越了民族主义立场,提出了他的文化哲学——通观—涵化说。1999年,萧萐父提出了“意象美”说,认为“意象”是《周易》特有的思维和表达方式,传统诗、书、画的意蕴、意境实际上是通过“意象”表现出来的。“意象美”说与“诗化哲学”说所处理的问题层面不同。萧萐父是珞珈易学学派的开创者,王夫之是珞珈易学学派的远源,熊十力是其近源。  相似文献   

5.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他在船山学的研究方面卓有建树,深入挖掘了船山思想产生的历史情境,全面展示出船山思想体系的方方面面,并运用两点论对船山思想进行了客观公允的价值评判。研究萧萐父先生的船山学思想,不论对于船山学还是对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屹 《船山学刊》2011,(3):15-19
萧萐父以"破块启蒙"、"六经责我开生面"为主旨切入船山哲学,以气本论为逻辑起点,通过气化流行的自然史观过渡到理势合一的人类史观,归结于创造"积而成乎久大"的人文世界,突出船山哲学"首重人极"的人文主义性质,彰显其人格美,视船山为明清之际早期启蒙的先驱者。  相似文献   

7.
萧萐父先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哲学史家,他对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是多方位的。在宏观方面,他阐释了自己的哲学史观和方法论及相关问题;在思潮及个案方面,他对中国早期启蒙思潮和船山学有着精到的研究。探讨萧萐父先生对中国哲学史若干问题的研究,不论对于中国哲学史学史的研究还是当下中国哲学史的书写都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8.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  相似文献   

9.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张立文、陈来、郭齐勇等对刊  相似文献   

10.
学术信息     
《学术界》2015,(2):253-254
本刊讯2014年11月8-9日,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国学院联合举办"中国哲学书写范式反思暨纪念萧萐父先生诞辰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黑龙江大学、台湾慈济大学、日本东北大学、《哲学研究》、《社会科学报》及湖北省各高校的学者近50人参会。会议有两大主题,一是怀缅萧萐父先生的学术、道德、文章,二是讨论中国哲学的书写范式和方法视野。本刊讯12月13-14日,由中国社会学  相似文献   

11.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湖湘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著名学者萧(?)父先生力求以中国启蒙哲学专题研究作为解决“传统与现代化关系问题”的契入点和路径,揭示“以古代文化长期积累为背景的传统文化向现代转化”的内在根据和环节,不仅对启蒙哲学的概念作了新诠释,而且对中国启蒙哲学的阶段历程及中国启蒙哲学精神作出了新概括和新探索.萧(?)父先生的这一专题研究,是他数十年学术人生寻求传统与现代的历史接合点的“再思索”与“新开发”.  相似文献   

13.
<正> 把王船山列为启蒙思想家,始于梁启超的《清代学术概论》.在四十年代中期,老一辈专家学者如侯外庐先生等人,就力图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船山.认为王夫之具有“近代人本主义恩想”.①四十多年来,特别是1962年和1982年两次全国性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以来,学术界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讨论,至今仍有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认为船山思想具有启蒙性质:一种认为不具有启蒙性质。分歧点主要体现在对启蒙概念的理解,对明清  相似文献   

14.
追随萧萐父先生问学30年,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略有所窥.值此纪念<船山学刊>创刊90周年之际,我想谈谈对萧先生的船山学方法论的理解.有理解不对的地方,还请师友和同仁们赐教.  相似文献   

15.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  相似文献   

16.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  相似文献   

17.
<正> 《衡阳师专学报)经上级批准,今年起向全国公开发行。该刊辟有“王船山研究”、“湘南人物风俗”等专栏,今年第1期(总第27期)刊有张岱年、萧萐父先生给该刊的亲笔题词,并发表了《寒梅春在野圹边——序陆复初同志<王船山学案>》(萧萐父)、《从王船山到毛泽东》(彭大成)、(论王夫之的生死观》(王泽应)、《王船山与老子“自然无为”政治观》  相似文献   

18.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惠寄佳作。  相似文献   

19.
征稿启事     
正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将大作惠寄。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船山学刊》2021,(2):F0003-F0003
1915年创办的《船山学刊》至今已走过百余年历程,是中国期刊史上为数极少而又历久弥新的学术期刊。《船山学刊》始终以研究船山思想、传承创新国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刊发了一批又一批高水平、影响久远的学术文章。经中外学者百年精心耕耘,已成为弘扬船山思想的学术重镇,成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学津梁。近现代许多著名学者如刘人熙、张岱年、萧萐父、成中英、张立文、杜维明、陈来、郭齐勇、杨国荣等对刊物关爱有加,并撰文投稿和组稿,海外汉学家特别是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汉学界,十分关注刊物并惠寄佳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